Ⅰ 酸奶热了还能喝吗
酸奶在加热后是可以饮用的。虽然酸奶加热饮用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是加热之后的酸奶,需要立即食用,因为乳酸菌在高温下很活跃,长时间放置后,极有可能导致酸奶的二次发酵,增加酸性,甚至是变质。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酸奶都适合加热饮用,譬如凝固型的酸奶,一旦加热,就可能在表面产生一层液体。这是酸奶中的乳清发生了析出,会影响到酸奶的质量。这种情况下的酸奶,最好就不要喝了。
(1)酸奶遇热发酵还可以喝吗扩展阅读:
喝酸奶时需要注意,不能空腹喝酸奶。通常人的胃液酸碱度在PH1-3之间,空腹时的PH值在2以下,而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生长的酸碱度值在pH5.4以上,如果在空腹时喝酸奶,乳酸菌就会很容易被胃酸杀死,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晚上睡前喝酸奶要刷牙。如果晚上睡前喝酸奶,至少在睡觉之前一个小时喝,而且喝完后要记得及时刷牙,否则酸奶中的某些菌种及酸性物质会对牙齿有一定的损害。
Ⅱ 酸奶加热以后还可以喝吗
酸奶加热以后可以喝。
酸奶是一种酸甜口味的牛奶饮品,含有大量的益生菌,而加热后的酸奶,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所以可以饮用,但是酸奶加热后会杀悉陵灭益生菌,影响酸奶的营养成分。
酸奶作为食品至少有45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期的酸奶可能是游牧民族装在羊棚陆御皮袋里的奶受到依附在袋的细菌自然链岩发酵,而成为奶酪。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希腊东北部和保加利亚地区生息的古代色雷斯人也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技术。他们最初使用的也是羊奶。后来,酸奶技术被古希腊人传到了欧洲的其它地方。
Ⅲ 酸奶加热后还可以饮用吗
酸奶可以温热后饮用,说酸奶不宜加热是担心杀死酸奶中最有价值的乳酸菌。如果蒸煮加热、温度太高,所含的大量活性乳酸菌会被杀死,物理性状也会发生改变,产生分离沉淀,口味和口感都会消失,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便会降低。若只把酸奶进行加温处理,酸奶中的乳酸菌就不会被杀死,反而会增加乳酸菌的活性,其特有的保健作用会更大。
需要注意的事:酸奶加温有其限度和条件。酸奶接种是杀菌后的乳立即降温到45℃左右进行的。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混合发酵剂时,温度保持在41℃~42℃,培养时间2.5~4.0小时(2%~4%的接种量),达到凝固状态时终止发酵。发酵好的凝固酸乳,立即移人0℃~4℃的冷库中,迅速抑制乳酸菌生长,以免继续发酵而造成酸度升高。
具体加热办法:一般买来的酸奶是冷藏后的,在冬季不宜直接饮用了。可以把酸奶放入45℃左右的温水中缓慢加温,随加温随晃动,等手感温和了,就可以饮用。
Ⅳ 酸奶发酵了还能喝吗
酸奶二次发酵还能喝吗
喝是可以的,但已经失去酸奶的作用了。酸奶做好后会产生大量益生菌,对我们的健康是好的,但益生菌只能在低温下存活3-5天。二次加热后,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益生菌将死去,就失去酸奶的营养了。
注意!如果颜色变粉了说明变质了,不要食用。
二次发酵的酸奶能保存多久
3天内喝完最好。
自制的酸奶通常都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保质期相对较短,但是如果做法科学无污染,放在冰箱冷藏(0-4°C),保存1周是没问题的。
可是酸奶中的益生菌会随着冷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为了保证酸奶的营养价值,做好后3天内吃完比u>虾谩/p>
酸奶发酵失败还能喝吗
只要没污染,是可以喝的。
牛奶是食物,发酵粉也是食物,只是在做酸奶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技巧,没有成为酸奶而已。虽然能喝,不过口感很差。
酸奶发酵的最佳时间
用纯酸奶作发酵源时,发酵时间6-8小时;用酸奶发酵剂作发酵源时,发酵时间8-12小时。
环境温度低或用冷藏的牛奶制作时需适当延长时间,但最长不超过14小时,用纯酸奶作发酵源时最长不超过10小时。
酸奶发酵的最佳温度
温度42°C比较合适。
温度低于35°C,乳酸菌发酵太慢,会导致发酵时间过长,甚至失败。温度高于45°C,酸奶中的益生菌容易被高温杀死,同样会不成功。
Ⅳ 酸奶热了还能喝吗
不能喝。
这是由于需要保持乳酸菌的活性,酸奶要保存在低温环境里,一般在2-8摄氏度左右,而且保存时间通常在1个月以内。如果酸奶加热喝,温度过高,酸奶中的乳酸菌就会失去活性,从而产生乳酸,使肠道的酸性增加,且有可以抑制腐败菌生长和减弱腐败菌在肠道中产生毒素。
如果蒸煮加热,所含的大量活性乳酸菌会被杀死,其物理性状也会发生改变,产生分离沉淀,口味和口感都会改变,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也会降低。
(5)酸奶遇热发酵还可以喝吗扩展阅读:
搅拌型酸奶颗粒细腻,更利于消化。有的搅拌型酸奶为了增加浓稠度,会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些增稠剂。常见的是明胶和膳食纤维,明胶是蛋白质胶体,易被人体吸收。膳食纤维包括海藻胶、果胶、植物种子胶等,它们有助于消化,而且没有热量,对人体有益无害。
与凝固型酸奶相比,搅拌型酸奶的风味更好,营养更全面。不过,有些增稠剂是淀粉水解产生的糊精、改性淀粉,这类增稠剂含糖量高,会导致血糖升高。
所以,浓稠不是决定酸奶质量好坏的标准。在购买酸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根据需要仔细看营养标签,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
二要根据口味需要选择类型。
三要尽量购买大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