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髖關節可以做哪些運動
1、屈髖蹬天法:患者仰卧位,雙上臂置於體側,屈髖屈膝90°,使小腿向上蹬,次數逐漸增加至50次。
2、抱膝法:仰卧位,患髖屈90°,膝屈45°,雙手叉指合掌抱膝關節前下方,屈肘
3、屈髖開合法:仰卧位,雙髖、膝關節屈曲,雙手置於臀外側,以雙足跟為軸心,作雙膝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活動3~5分鍾。
4、盤腿壓膝法:病人坐床上盤腿,雙掌置膝內側,用手掌向外、向下按壓膝關節,提高外展、外旋肌力,改善內收內旋肌協調動作,滑潤關節。
5、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髖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攏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抽動上拉與主動屈髖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6、髖關節外展/內收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自動抬高25°~35°,作外展/內收活動,持續5~10分鍾或坐位操練。
7、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肢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8、髖關節屈曲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4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9、扶物下蹲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相等,緩慢下蹲後再站立,反復操練3~5分鍾。
10、髖關節擺動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健肢負重而立,患肢足懸空,先按順時針方向作圓形擺動3分鍾,再作逆時針方向活動3分鍾。
㈡ 動了手術,髖關節取釘手術,10天走路,算好的快嗎,現在可以游泳嗎
病情分析: 你好,根據您的問題,在進行的髖關節取釘子手術後,10天可以行走是屬於快的。目前考慮不可能游泳的哦。需要注意休息,促進身體康復,二周後游泳可以意見建議:建議注意休息,適當運動,不要做劇烈運動,多吃新鮮蔬菜等
㈢ 單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可以做什麼體育運動
我覺得劇烈運動還是少做,這些娛樂性活動可以做,那種來回彎腰的活動不要做
㈣ 股骨頸骨折,8個月,傷後一周手術,三根釘固定,能作怎樣鍛煉,已後能不能壞死,
病情分析: 有股骨頸骨折的患者一般在臨床上出現股骨頭壞死的幾率是比較大的,屬於外傷性股骨頭壞死最常見的一種。主要和保養不當,做骨折固定時候釘子過多引起的,很多人的釘子在股骨頭上,拆除釘子後,股骨頭的骨密度出現降低,在承受重力的情況下,造成股骨頭的塌陷等。
意見建議:建議可以適度的下地活動,鍛煉蹬自行車等,可以鍛煉大腿部位的肌肉和髖關節的活動的。不可以做重力承受的活動,比如啞鈴,搬動重物等。注意補鈣和多曬太陽,避免出現骨質疏鬆等。
㈤ 股骨頸骨折3根鋼釘固定手術後在床上怎樣鍛煉
你好;
骨折癒合一般按初,中好,後三期劃分,飲食也要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骨折初期,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淤不去則骨不能生,淤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淤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原則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廋肉汁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給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煲雞,燉水魚,否則,淤血積滯,難以消散,使骨痂生成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傷後三至四周,淤血大部吸收,骨折恢復中期,治療宜和,以和營止痛,去淤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補充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傷後六至八周。骨折淤腫基本吸收,已經有骨痂形成,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牢固的骨痂形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鄰近的關節自由靈活運動,恢復以往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以高營養的食物給以進補,能飲酒者可給以,杜仲骨碎補酒,虎骨木瓜酒。
飲食只是配合治療,掌握骨折初期宜清淡,中期宜和托,後期宜進補的原則,選擇適當的食物,對促進骨折癒合有積極的作用
㈥ 左髖骨骨折,打上了鋼釘,還能打籃球么
您好,髖骨骨折只要康復癒合以後,經過後期的鍛煉,一般半年以後是可以再打籃球的
希望盡快採納。謝謝
㈦ 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可以進行怎樣的體育運動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出院指導:
1、術後6周內屈髖角度小於90度,不彎腰撿東西,不坐低於45cm的椅子後松軟的沙發,坐下後膝關節應低於髖關節。
2、兩個月內不要患肢在下側卧,側卧時應健肢在下,兩腿間夾枕頭。
3、大小便時不能蹲坑,可使用坐便器,使用時患肢前移,健肢負重下蹲,避免身體前傾,雙足分開,雙膝並攏。
4、不能做直腿抬高,跪姿,盤腿、翹「二郎腿」屈腿提鞋等動作,不能過度俯身取物。
5、6月後可棄拐行走,應逐漸增加訓練時間及強度,由雙拐----單拐----棄拐,但必須避免屈患髖下蹲。
6、不在不平整或光滑的路上行走,上樓時,健肢先上,下樓時健肢後下。
7、穿褲子時應先穿患側後健側;穿襪子時應伸髖屈膝進行,穿鞋應穿不需系鞋帶的鞋。
8、避免重體力勞動以及參加奔跑、登山、跳舞等有損於人工關節的活動,肥胖病人應控制體重。
9、出現髖關節的任何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復查後與醫生聯系。
㈧ 髖關節骨折,怎麼鍛煉
您好,關於鍛煉方法給予以下幾點建議:
一. 站立位鍛煉法
扶物下蹲法:單或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慢慢下蹲後再起立,反復進行3~5分鍾;
患肢擺動法:單或雙手前伸或側神扶住固定物。單腳負重而立,患肢前屈、後伸、內收,外展擺動3~5分鍾;
內外旋轉法:手扶固定物,單腳略向前外仲,足跟著地,作內旋和外旋運動3~5分鍾。
二. 坐位鍛煉法
1. 屈髖法:患者正坐於床邊或椅子上,雙下肢自然分開,患肢反復作屈髖屈膝運動3~5分鍾;
2. 抱膝法:患者正坐床邊、沙發、椅子上,雙下肢自然分開,雙手叉指合掌抱住脛骨近端前方,反復屈肘後拉與主動屈髖運動相配合,加大屈髖力量及幅度,活動3~5分鍾;
3. 開合法:患者正坐於椅、凳上,髖膝踝關節各成90度角,雙足並攏,以雙足間為軸心,作雙膝外展、內收運動3~5分鍾,以外展為主;
4. 分合法:患者坐於凳邊,髖膝踝關節各成90度角,以足尖、腳跟交替為軸旋轉外移至最大限度,然後以足跟為軸心,雙膝內收外展活動3~5分鍾;
5.蹬車活動法:患者穩坐於特製自行車運動器械上(功能鍛煉車),如蹬自行車行駛一樣,活動10~20分鍾,速度逐漸加快。
三. 卧位
1. 蹬空屈伸法:患者仰卧位,雙手置於體側,雙下肢交替屈髖屈膝,使小腿懸於空中,像蹬自行車行駛一樣的運動5~10分鍾,以屈曲髖關節為主,幅度、次數逐漸增加;
2.抱膝法:患者取仰卧位,傷肢屈髖、屈膝,雙手叉指合掌抱住脛骨近端前方,反復屈肘向上拉與主動屈髖運動相結合,加大屈髖力量及幅度,持續活動3~5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㈨ 髖關節問題如何鍛煉
中老年人髖關節發生退行性的變化,會產生髖部疼痛及活動障礙。在人體的大關節中,活動最多的就是肩關節和髖關節。人們在日常行走、上下樓、下蹲等,都少不了髖關節的參與,而髖部又處於人體的中間位置,負重日久,非常容易產生疼痛、麻木等症狀。因此一定要多做髖部運動,充分放鬆髖關節和臀部肌肉,可防治坐骨神經痛、髖關節疼痛、股外側肌肉疼痛、股內側肌肉勞損、臀肌萎縮等症。髖關節鍛煉動作如下。
膝貼地面:端坐在地上,兩腳掌心貼在一起,同時向身體靠攏,盡量貼近會陰部,彎曲的兩膝向兩側的地面壓,直到貼地。保持這個動作15秒後放鬆,重復10次。如果雙腿同時做有困難的話,可以兩腿分開,一腿伸直,一腿彎曲交替地做10次。
肘碰大腿:坐在地上,雙腿伸直,彎曲右腿架在左腿上。將右腿向下壓,平放於地,然後右轉上身,使左手肘部能夠觸碰到右側大腿的外側時為止。堅持10秒後放鬆,左右交替做10次。
踝拉胸前:仰卧,右腿彎曲,踝部放在左膝上,呈「4」字形,左腿伸直上舉,雙手抓住右足踝向胸前拉,使彎曲的右大腿感到緊綳,保持10秒後放鬆,左右交替做5-10次。
胸觸大腿:面對齊腰高的桌子站立,將右腿抬高放在上面,使右臀部充分伸展。這時右腿與身體呈垂直方向,上身前傾下壓,使胸部盡量觸到右大腿。這樣保持10秒後放鬆,左右交替做5-10次。
放鬆髖關節及臀部肌肉的最佳方法是在水中行走,水的浮力大大減輕了腰臀的負重,這時人可以藉助浮力,輕松自如地向各個方向活動髖關節。不會游泳的人,可站在淺水中進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