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常運動的人比不愛運動的人壽命長嗎
經常運動的人壽命是一定比不愛運動的人群要長的,在很久以前有這樣一個說法,生命在於靜養,也就是不該做一些運動,烏龜的長壽秘訣就是一動不動,這個聽上去還有些道理,但細細思考,簡直荒謬,古人強調的靜養更多是一種修心,一種寵辱不驚的豁達,單純地把它理解為久坐,長期卧床,這簡直太無道理了。
㈡ 經常運動的人比不愛運動的人壽命長嗎體能強壽命長是這樣嗎
不能說運動的人絕對比不運動的人壽命長!
畢竟有太多的因素會影響到我們的壽命,比如說天災人禍之類的!
但是我可以說,喜歡運動的朋友我們的壽命質量會比較高,這個意思就是我們會活的更 健康 ,會活的更舒服!
這么說吧,我跑步的時候認識了許多60多歲,70多歲的大爺,他們普遍有這樣的特徵,樂觀, 健康 ,豁達,身體沒有什麼傷病,過得特別舒服!
有的大爺都快奔70了還出去 旅遊 ,根本不需要家人操心,你說他們活的快不快樂?
我爺爺也快70了,不過身體不好,不怎麼運動,天天吃十幾粒葯,生活的質量,生命的質量真的很差!
所以說運動不一定讓你長壽,但是能為你打下長壽的基礎,能提高你的生活質量,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我們要怎樣運動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呢?
1. 適度跑步
很多 健康 的跑者都追求適度的跑步,一周跑四五次,每次5到6公里,長年累月保持這樣的習慣,身體真的特別好,特別的 健康 !
如果你過度運動,你的身體不僅容易受傷,而且更容易衰老,這樣就沒有運動的最佳效果了!
2. 增肌運動
我們一定要早早的開始進行增肌運動,肌肉是我們身體素質的保證,其中越多身體素質越好,在其他運動時就不容易受傷,而且取得的效果也好!
肌肉多了,身體衰老也會慢,所以我們可以適當的進行徒手健身,比如說卷腹,俯卧撐,平板支撐之類的!
3. 睡眠
良好的睡眠是我們運動之後恢復的最佳手段,每次跑完步後,每天晚上早點睡覺,保持七個半小時左右的睡眠,身體修復的快,我們會更加的 健康 ,壽命也會更長!
4. 保持 健康 的飲食
除了積極跑步運動,我們還要保持良好的 健康 飲食,長壽的人吃的一定會非常好!
平時多吃粗糧,紅薯,燕麥,黑米,紫薯,西蘭花,芹菜等蔬菜,少吃鹽,少吃油!
多吃魚肉,雞肉,蝦肉牛肉,多吃點堅果,水果,營養足夠了,身體修復的快,身體才能更好!
希望大家能夠適度運動, 健康 跑步,堅持到最後你才會發現,身體更好了,更長壽了,生活質量,生命質量都得到了提高!
如有疑問,歡迎評論,有評必回!
吉尼斯世界紀錄在2019年3月初正式認定生活在日本福岡市的116歲老人田中力子為世界最長壽老人。
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人員當天來到田中生活的養老院,向她頒發了證書。田中生於1903年,目前有5個孫子、8個曾孫。
經吉尼斯世界紀錄調查,田中以116歲零66天的高齡被認定為世界最長壽老人,同時也是世界最長壽女性。田中通常早上6點起床,她喜歡學習數學和玩棋盤 游戲 奧賽羅,喜歡吃魚類、大米、蔬菜,但不是很愛運動,只是生活非常 健康 和規律。
另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法國女子讓娜•卡爾芒,享年122歲164天,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授與"世界上最年長者"的封號。她非常愛運動,在85歲時鑽研擊劍,100歲時仍能騎腳踏車,直到114歲還能自由四處行走。她透露她長壽的秘方是橄欖油,她大量在食物里添加橄欖油,並把橄欖油擦在皮膚上。她也長期飲用波酒。她每周吃兩磅的巧克力,並長期吸煙,直到117歲眼睛不好點不了煙才停掉。
如果想長壽,定期的運動鍛煉只是需要你去做的一件事情,你還需要做很多事情,總之,你需要建立長期的 健康 的生活方式。
這包括養成每天均衡營養 健康 的飲食習慣;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活力;每天在飲食中添加高蛋白食物,例如瘦肉、雞肉、牛奶、酸奶、魚肉、雞蛋、豆類和堅果等;吃全穀物,例如糙米、燕麥、全麥、藜米等;吃適量的 健康 脂肪,你的身體需要一些脂肪來幫助它吸收脂溶性維生素,控制炎症,幫助肌肉修復;通過 健康 的飲食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抗氧化物;低鹽飲食,雖然身體需要一些鹽以保持肌肉和神經功能,控制你的血容量、血壓和血容量,但長時間攝入過多是不 健康 的,過多的鹽會導致高血壓,加重心臟、肝臟或腎臟的疾病,建議每天的鈉攝入量控制在2300毫克以下;每天喝足夠的水來凈化你的身體,幫助你的身體排出毒素,維持你的身體功能,並保持你的腎臟 健康 。
每晚至少要保證7到8小時的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影響你的 健康 和壽命,,改善睡眠,可以增強免疫力,保護心臟;
如果你想活到100歲,不要吃得過多,要吃八成飽,吃得少有助於延緩衰老;避免過多的太陽會讓你看起來年輕,防止皺紋和鬆弛的皮膚;不要吸煙,戒煙可以減緩疾病的發展;適量喝酒,少量的酒精對身體有好處;不要吃垃圾食品,少吃紅肉,多吃魚,三文魚是一種理想的瘦肉蛋白來源,它提供的omega-3脂肪酸可以保護你的心臟、大腦和眼睛,抑制致病炎症,在細胞水平上減緩衰老;長時間看電視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看電視會經常伴隨著不 健康 的飲食習慣,所以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有規律的小憩可以顯著降低冠心病的風險;偶爾吃辛辣食物的人,特別是生薑和姜黃以及紅辣椒,可以顯著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等血管疾病的風險。
總之,想活100歲,想長壽,就從現在開始建立長期的 健康 的生活方式。
您問的這個問題太好了,現在經過多個國家的研究,大家已經得到了一個共識。那就是:運動是良醫。Sports is medicine!!!
也有一些國外的著名的研究已經證明,運動人群會降低,全因死亡率達到30~%40%左右。而且現在,對身體和長壽並且維持 健康 最好的運動是會拍類運動,比如羽毛球,乒乓球這一類的運動。
我們國內呢,現在也已經開始開展了運動處方的工作,我本人呢,也有幸參加了黑龍江省的運動處方多學習。感覺經過學習以後也受益良多,確實是證明運動對於 健康 的人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我們還知道運動可以幫助患者,尤其是老年老年人,也可以幫助 健康 人避免骨質疏鬆的風險。當人們在50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老年性的骨質疏鬆,有一些女性患者因為更年期呢也會出現一些更年期性的骨質酥鬆。那麼科學合理的一些有氧加負重運動,可以很好的幫助人們強股骨強度,輔助葯物治療完全可以控制骨質疏鬆的發生。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正確的運動指導,正確的運動處方的開具,同時也會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人有巨大的好處,國外有大量的文獻也證明了,即使是心梗病人在心梗的第2天經過治療以後,也已經可以開始適當的運動,過去的觀點是認為心梗的病人應該一動不動,減少心臟的負擔,但是現在的理念已經完全推翻了這種認識,患者呢在術後第1天就可以在床上開始進行一定的運動。但反而會促進患者的恢復,避免一些不當的並發症。而對於高血壓,糖尿病這一類的慢性病人群更是具有很好的作用。每天40分鍾到50分鍾的科學的營養運動,20分鍾左右的無氧運動,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延長慢性病患者的壽命。
所以說您提的這個問題特別好,大家一定要相信運動是良醫,sports is medicine。
是人的道心,可助人壽。道在中國是一門心學,學問也多。但屬 社會 科學,也稱哲學,區別於自然科學。哲學服務於生命, 社會 ,科學服務於生產,勞動。生命與勞動常常處於對立統一之中,懂哲學可自解一些矛盾沖突和磨損,可增進的 健康 ,延長人的壽命。
道學學問建立在辯證法基礎上,可有效掌握辯證規律而適當加以利用。辨證規律是求平衡的,求平衡才有運動,為了平衡,運動永恆。為了平衡,生命在運動,也非絕對,人求定也同樣平衡,作用一樣,只是方法上的不同。平衡對生命而言,是有益無害的。但失衡中的運動就未必有益無害了,同樣,失衡中的靜定,也未必有益無害。人求只可求基因賦予生命的自然壽命,但人得會求平衡。平衡是相對的,暫時的,有條件的。不平衡才是絕對的,永恆的,無條件的。
辯證法內容不獨只有平衡一說,內容極其廣泛,不展開來講了。只為了講人要 健康 長壽,應去注重平衡,細節相當多,人得用心了,才可覺知。
我只知道噴子家的壽命最長,比如這位@歲月流情2全網唯一靠噴為全家獲得財富的富翁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有一輛車子每天開5公里。還有一輛車子每天開50公里,開500公里。那你說是哪一輛的車子壽命長呢?
我想只要有點正常思維的人都會知道哪一輛車子的壽命長了吧。
可以告訴你,所有的西方式的奧林匹克式的 體育 鍛煉,都是會縮短壽命的
㈢ 走路快慢真的能預示壽命長短嗎
壽命是能「走」出來的。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用了約10年時間,在觀察了近500名老年人後發現,走路快的老人比走路慢的老人死亡率更低。
數據顯示,走路慢的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50%死亡,而走路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的人死亡。研究人員稱,該調查揭示出行走速度是壽命長短的「預警器」,即使在身體健康的人身上同樣適用。這一研究在美國老年學會會議上提出,發表於《美國老年學會》雜志月刊的相關研究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原因可能有兩個,」此項研究的作者之一,來自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斯蒂芬妮·A·史圖登斯基博士說,「一是對走路快的人來說,走路本身就是很好的鍛煉;二是這些人體質一直比較好,所以走路時健步如飛。」
日本學者在探索長壽奧秘時,也發現壽星有長期快步走的習慣。用較快的速度走路,對促進心血管系統的活力、提高呼吸肌功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避免高血壓的發生都有良好作用。
對此,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授陸一帆認為,走路速度和身體機能是相輔相成的。一般來說,走得快的人,心臟、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機能都比常人強,平衡能力、協調能力也比較好,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對意外事故的防範能力自然更佳;反過來說,長期有規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體各方面生理機能,如減緩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讓他們顯得更年輕。
對年輕人來說,一般7—10分鍾走1公里,步幅在0.75米左右;但到了四五十歲,走1公里大概就需要10分鍾以上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頻率會逐步下降,步幅也會變小。他提醒,老年人盡管步履蹣跚,但還應盡量把步子放快一點。日本東京保健體育教授波多野則建議,快速步行時間一般要持續半小時左右,速度以每分鍾120步左右為宜。步行時,身體要略向前傾斜,雙臂自然下垂,協調地前後擺動於身體兩側。全身著力於腳掌前部,步態要均勻、沉穩而有節奏。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進行快速步行鍛煉時,應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如體質較好的人可在步行中結合慢跑;而體弱者則應循序漸進地由慢速逐漸加快,距離由短到長。
㈣ 走路快慢影響人的壽命嗎
走路速度很慢可能提示短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
具體來說,這種預測在75歲以上人群中會更准確。一般來說,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鍾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鍾1米的人壽命較長。
對此,南京市中醫院骨傷科錢衛慶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走路快慢首先肯定是看個人習慣,所以並不能說走得慢就一定短命。但在老人中,走路慢有時候確實會透露出一些問題。
「我們有句老話叫做『人老先老腿』,隨著年齡增加,骨骼密度逐步下降,肌肉逐步丟失,這一 點很容易表現在腿部,顯示為腿部力量不足,平衡能力和運動能力 下降。」錢衛慶說,由於腿部的支撐和運動能力下降,不僅預示著這些老人身體機能的衰退,也讓他們在日常活動中更容易發生跌倒等意外,結果可能導致老人殘疾 乃至死亡。
因此,如果以前健步如飛,如今步履艱難,稍微走快一點就覺得體力和腿腳跟不上,那麼即便暫時沒有發現什麼疾病,一方面要檢查是否有潛在的疾病,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合適的鍛煉來改善體力,增加骨骼和肌肉的強度了。
㈤ 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壽命長多少,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壽命長多少
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壽命要短據統計運動員壽命沒有長壽的,比不運動的人生命要短百分1之五十,雖然說生命在於運動靜養的人才能長壽如畫家書法家才長壽,多運動多的人人lm心跳是有固定次數運動員過早消耗掉壽命過早消耗掉
㈥ 堅持運動真的能比不運動的人長壽嗎
堅持運動比不運動的人長壽嗎?
這也不是絕對的。
並不是堅持運動的人都是可以長壽的,有一些人群即使是長期的堅持運動,也是容易出現身體的不適或者是疾病,從而造成壽命減少的;而有些人即使很少運動但是可以健康的生活很久,可以說運動只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延長我們的壽命。
只有做到下面幾點才有可能長壽:
1.良好的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保持一定的飲食規律是我們健康的基礎。現在外界因素對年輕人的誘惑太重,因此長期的熬夜、飲食不規律都是常見的問題,這些因素容易造成我們的內分泌系統出現紊亂、身體的激素分泌水平異常、身體內器官的正常功能受到影響,長此以往抵抗力就會下降,身體就容易出現疾病。因此想要延長我們的壽命,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首先要保持的,這樣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
2.保持良好的心情
。心情的好壞可以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愉快的心情可以讓身體內分泌一種多酚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幫助我們抵禦外在的病毒,要是身體內出現癌症,也是可以抵禦癌細胞的擴散的;而心情要是抑鬱就容易產生有害的物質,對身體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一個微笑就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那為什麼不多笑笑,也不花錢啊。
綜上,運動是可以延長我們的壽命,但是影響壽命的因素不僅僅是運動一種,要是想要自己可以活得更健康、更加長久,那就要保持運動、生活方式、飲食、心情等全方面的健康,只有真的做好了這些事情,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㈦ 走路的快慢可以預測壽命
走路是我們人類的基本技能,但是現如今由於科學技術的發達,代步工具越來越多,那麼走步的人,已經成為了平時的運動。
經常走路的人,無論是神經肌肉呼吸,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而且曾經美國有一項研究表明,走路的快慢,能預測一個人的身體長壽,對於那些60歲以上的老年人,更能夠體現出來,那麼怎樣走路才更有利於長壽呢?
一個人的壽命長短,看走路就可以判斷出來,絕對不是有意的做出這一切,要想達到長壽體質,和長壽結下緣分,就應該堅持到底。
㈧ 走路快慢能看出壽命長短嗎醫生對此是如何解讀的
走路快慢能看出壽命長短,研究表明,那些走得比較快的人,往往更長壽,平時走得慢的人,他們死亡的概率會比較大。之所以說能夠判斷出來,是因為你在走路的時候,調動的是身體的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等等,他們都在運作,所以說走路的狀態能夠體現出你的健康狀態,也能夠影響你的健康狀態。大家如果想要保持身體健康,如果想要長壽,除了運動,飲食也要注意,一定要營養均衡,更要有一個樂觀向上積極的心態,心態是最最重要的!以上言論僅供大家參考!
㈨ 走路快慢能看出壽命的長短嗎醫生對此是如何解釋的
有些人認為步行可以延長壽命,步行速度直接反映一個人的活力,可以評價老年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以每秒0.8米或更快的速度行走的老年人平均壽命比那些緩慢行走的人更長。
匹茲堡大學發表了一篇關於步行速度與健康之間關系的研究論文,實際預期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走路的形狀與預期壽命直接相關。當發現異常行走時,去醫院檢查器質性疾病。你不能穿不合腳的鞋。高跟鞋的高度不應超過8厘米。注意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過多的心理負擔,每天鍛煉30分鍾。當您發現孩子的步態出現異常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