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肩關節可以做幾個方向的運動
擴展閱讀
有啥軟體可以買書 2025-05-21 16:36:25
哪個錄屏軟體可以拍閃照 2025-05-21 16:04:27

肩關節可以做幾個方向的運動

發布時間: 2022-12-13 21:01:04

A. #解剖學#肩關節運動的九個方向 並舉例說明

肩關節是人體大關節中活動度最大的復雜關節,由3塊骨(鎖骨、肩胛骨和肱骨)、4個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肩胛胸壁間關節和盂肱關節)及連接它們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組成。正常情況下肩部的四個關節同步運動,保證上肢運動的順暢、協調。其中,盂肱關節是人體活動范圍最大,骨性約束最小的關節,它是一種球(肱骨頭)窩(肩胛盂)關節。「球」(肱骨頭)相對較大,而「窩」(肩胛盂)相對很淺,這與球座上的高爾夫相似,從而使得盂肱關節關節獲得了最大的活動度,但這也使得肩部易於受傷而產生不穩定。盂肱關節主要依靠關節盂唇、盂肱韌帶、肩袖和肱二頭肌長頭腱等軟組織來獲得穩定性。

B. 肩關節有幾個運動方向

肩關節的運動時各關節間的協調運動,肩肱關節運動時肩胸連接處隨之運動,此協調運動稱為肩肱節律性,肩關節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轉的,稱為靜止期,在此以後肩胛骨開始旋轉,每外展15°肩關節轉10°肩胛骨轉5°,兩者比例為2:1,當外展至90°以上時,每外展15°肩關節轉5°肩胛骨轉10°,兩者比例為1:2.肩關節的活動范圍在正常情況下為:前屈上舉150°-170°、後伸40°-45°、外展上舉160°-180°、內收20°-40°、水平位外旋60°-80°(或貼壁45°)、水平位內旋70°-90°(或貼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展30°,加之肩關節的活動是以胸鎖關節為支點,以鎖骨為杠桿,因此肩關節的活動范圍又可因「肩胸關節」的活動而增加。肩關節的這些特點就決定了肩部易發生如上所述的疾患。參與肩關節運動的肌肉主要為肩部肌肉,而且肩關節運動需在上臂肌肉協助下共同進行。肩關節的運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其一是要有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當的穩定,其二是肱骨頭和關節盂之間須保持密切相接(這主要是由肩袖來完成)。因此,參與肩關節運動的骨骼肌並不單純地只供給關節動力,在穩定肩關節方面也起很大的作用。肩關節屬於球窩關節,能作多軸性靈活運動,同下肢髖關節比較,肩關節的運動幅度較大,但穩固性差。肩關節可以完成七種動作:屈、伸、外展、內收、外旋、內旋、環轉。(一)屈:從肩關節冠狀軸前方跨過的肌肉具有屈肩關節的作用。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纖維、胸大肌鎖骨部和肱二頭肌短頭。前屈的運動范圍約70°。(二)伸:從肩關節冠狀軸後方跨過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主要的肌肉有背闊肌、三角肌後部纖維和肱三頭肌長頭。後伸時,由於受到關節囊前臂及肱骨頭與喙突相接觸的限制,故運動范圍小於屈的范圍,約為60°。(三)內收:從貫肱骨頭的矢狀軸下方跨過的肌肉能使肩關節內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闊肌和肩胛下肌。內收時,由於肱骨頭滑向關節窩的上方而受到軀乾的阻礙,其運動范圍很小,約為20°。(四)外展:從矢狀軸上方跨過的肌肉,可使肩關節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纖維)和岡上肌,當肩關節旋外時,肱二頭肌長頭也參與外展。肩關節外展時肱骨頭滑向關節窩的下方,所以運動范圍較大,約90°。(五)旋內:沿貫穿於肱骨頭中心與肱骨小頭中心之間的垂直軸,上臂可作旋內和旋外運動。凡由內(起點)向外(止點)從垂直軸前方跨過的肌肉具有旋內作用。旋內的肌肉有背闊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纖維。旋內時,肱骨頭在關節盂內向後滑動,肱骨大結節和肱骨體向前方轉動。(六)旋外:從垂直軸後方跨過的肌肉有旋外作用。旋外的肌肉有岡下肌和小圓肌。旋外時,肱骨頭在關節盂內向前滑動,肱骨大結節和肱骨體向後方轉動。當上肢垂直時,旋轉運動的范圍最大,可達120°。(七)環轉:三角肌(三個束)、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鋸肌、背闊肌、大圓肌、小圓肌。

C. 肩關節有哪些運動方向及范圍

肩關節可以完成七種動作:屈、伸、外展、內收、外旋、內旋、環轉。

(一)屈:從肩關節冠狀軸前方跨過的肌肉具有屈肩關節的作用。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纖維、胸大肌鎖骨部和肱二頭肌短頭。前屈的運動范圍約70°。

(二)伸:從肩關節冠狀軸後方跨過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主要的肌肉有背闊肌、三角肌後部纖維和肱三頭肌長頭。後伸時,由於受到關節囊前臂及肱骨頭與喙突相接觸的限制,故運動范圍小於屈的范圍,約為60°。

(三)內收:從貫肱骨頭的矢狀軸下方跨過的肌肉能使肩關節內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闊肌和肩胛下肌。內收時,由於肱骨頭滑向關節窩的上方而受到軀乾的阻礙,其運動范圍很小,約為20°。

(四)外展:從矢狀軸上方跨過的肌肉,可使肩關節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纖維)和岡上肌,當肩關節旋外時,肱二頭肌長頭也參與外展。肩關節外展時肱骨頭滑向關節窩的下方,所以運動范圍較大,約90°。

(五)旋內:沿貫穿於肱骨頭中心與肱骨小頭中心之間的垂直軸,上臂可作旋內和旋外運動。凡由內(起點)向外(止點)從垂直軸前方跨過的肌肉具有旋內作用。旋內的肌肉有背闊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纖維。旋內時,肱骨頭在關節盂內向後滑動,肱骨大結節和肱骨體向前方轉動。

(六)旋外:從垂直軸後方跨過的肌肉有旋外作用。旋外的肌肉有岡下肌和小圓肌。旋外時,肱骨頭在關節盂內向前滑動,肱骨大結節和肱骨體向後方轉動。當上肢垂直時,旋轉運動的范圍最大,可達120°。

(七)環轉:三角肌(三個束)、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鋸肌、背闊肌、大圓肌、小圓肌。

(3)肩關節可以做幾個方向的運動擴展閱讀:

肩關節損傷的預防

1、抑制:應使用抑制技術(自主筋膜放鬆技術)來減少肩關節周圍的過度活躍肌肉的潛在觸發點的張力和影響。

2、拉伸:在確定的過度活躍肌肉上進行至少30秒的靜態拉伸,以幫助促進最佳的關節ROM和肌肉延展性。

3、激活:使用孤立的力量訓練來促進肩胛骨肌肉的退化。進行這些練習時的聽覺和觸覺反饋也可以幫助開發適當的動力學鏈定位和控制神經肌肉激活。

4、整合:最後,通過結合整個動力鏈的活動來進行練習。在這些練習期間,應該指導會員保持肩胛骨回縮,凹陷和後傾,同時通過將肩胛骨保持在肋骨表面上來限制翼狀肩胛骨的形成。

D. 肩關節的運動方向是什麼

肩關節是一個典型的球窩關節,能繞三個基本運動軸運動:繞額狀軸可做屈伸運動,繞矢狀軸可做外展、內收運動,繞身垂直軸可做內旋、外旋運動,此外尚可做水平屈伸和環轉運動。

E. 肩關節能做哪些運動,舉例說明

肩關節運動:
1、全程運動
坐著、躺著、站著做肩關節運動,前屈、搭肩、上舉、外展以及向後置於後背(即梳頭、搭肩和擦屁股),極限性活動,每個方向活動每天至少1次。對於活動受限和肩關節骨折患者,活動范圍以稍微加重點疼痛為宜,這提示存在關節周圍組織的粘連。
所以對於有粘連的患者,活動宜輕柔,注意過猶不及,因為過度活動會導致周圍組織的水腫,引起局部疼痛,反而不利於次日的繼續鍛煉。
2、鍾擺式運動
把好胳膊放在桌子上,彎腰,受傷的上臂自然下垂,前後擺動,然後畫圓運動,圓由小逐漸變大。
3、爬牆鍛煉
面對牆站立,受傷側的手指爬牆達到最高,記錄最高點,每天爭取夠得更高一些。然後轉身,受傷側肢體面向牆站立,重復爬牆運動。
肩關節損傷防治七招
1、肩部保暖很重要
避免關節受涼,生活中要避免晚上睡覺時受涼,冬天可圍圍巾、穿高領毛衣來保護肩關節。
2、抓取高處重物要小心
日常抓取高處重物需要注意:一要正確估計物品重量,做好充分准備;二要改變拿重物的姿勢,可以把單手提重物改為雙肩背;三要提高肌肉力量來盡量避免損傷;四要遇到特殊情況時要及時松開重物以防止肩關節損傷。
3、選合適的活動方式
棒球、網球、吊單杠、自由泳等,還有一些運動的特殊動作,如羽毛球中的劈殺動作、乒乓球中的拉弧圈動作等也容易導致肩關節損傷。因此,在運動時,要掌握正確的運動姿勢,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4、避免手提重物
手提重物時,壓力會集中在上肢及肩部,正常情況下會引起自身肌肉對抗,抵消肩關節壓力,但長時間就會導致肌肉勞損,這時就容易造成肩關節損傷。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盡量避免單手提重物,可改為用推車或多次搬運來減少重量。
5、增強肌肉力量
可以通過強化肩關節周圍肌肉力量來增強對肩部的保護,尤其是肩袖肌群的力量訓練。平時需在工作學習之餘進行專門的肌肉訓練,其力量增強可以提高肩關節穩定性和維持肩關節正常活動功能。
6、注意保護頸椎
頸椎和肩關節關系密切,非常多的肌肉同時連接頸椎和肩關節使其相互影響。頸椎不好,肩關節也會連帶出問題,反之肩關節問題也會牽連頸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保護肩關節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頸椎。
7、調整姿勢減少拉傷
日常生活工作中要保持「站如松、坐如鍾、行如風」的正確姿勢,挺胸抬頭,使肩關節回歸正常位置,減少其損傷的可能。

F. 肩關節的運動方向

肩關節是典型的球窩關節,能繞三個基本運動軸運動,
繞額狀軸可做屈伸運動
繞矢狀軸可作外展、內收運動
繞身垂直軸可做內旋外旋運動
此外尚可做水平屈伸和環轉運動。

G. 肩關節運動形式

一、肩關節的運動方向:肩關節是一個典型的球窩關節,能繞三個基本運動軸運動:
1、繞額狀可做屈伸運動;
2、繞矢狀軸可做外展、內收運動;
3、繞身垂直軸可做內旋外旋運動。
此外尚可做水平屈伸和環轉運動。
二、肩關節的活動范圍
1、屈曲-伸展
運動發生在圍繞橫軸的矢狀面上,伸展的運動范圍小,有45°—50°;屈曲的運動范圍大,可達到180。
2、內收:內收運動發生在從參考位置(完全內收)開始的冠狀面,但由於軀體的存在,在力學上不可能實現。只能結合以下運動,才有可能從參考位置開始內收:
①結合伸展運動:內收范圍很小;
②結合屈曲運動:內收能達到30°—45°。
3、外展:外展運動發生在冠狀面上繞前後軸而運動。當手臂逐漸垂直於軀幹上方時,外展范圍是180°。
①外展0°—60°,僅僅發生於肩關節;
②外展60°—120°,需要肩胸關節參加;
③外展120°—180°,涉及肩關節和伴有軀干向對側屈曲的肩胸關節。
4、內旋—外旋
內旋可達100°—110°,僅在前臂到軀干後,同時肩部輕度後伸,才能達到這個內旋度。
外旋可達80°,不會超過90°。臂貼於身體側下垂時更少能達到80°旋轉。

H. 瑜伽強烈開肩系列,輕松打造美人肩

肩關節,屬於球窩關節,具有6個方向的運動能力,和髖關節一樣,人體最靈活的2個關節。肩關節的運動方向分別為:屈、伸、外旋、內旋、外展和內收。一個健康的肩關節應當具備向這6個運動方向的能力,但由於年齡的增長、久坐不動等因素,大多數人的肩關節變得越來越僵硬、肩膀變得越來越厚,整個人看起來精神狀態不佳、體態不良,嚴重的還會引起頸椎病、腦供血不足、眩暈等症狀。

關節本身是不可以運動的,關節的運動都是由肌肉來帶動的,要想改善上述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激活、打造這些關節肌肉,讓肩關節重新靈活起來。這種通過改善肩關節肌肉韌性來還原肩關節靈活性的方法,就叫做開肩。

開肩的益處數不勝數:

瑜伽里開肩的動作很多,在之前的那篇( 體態改善篇-告別含胸駝背,做優雅女神 )里介紹的所有動作都具有開肩的效果,那些動作都很簡單易做。今天介紹的這一系列的動作,開肩的效果、針對性更強。

牛面式在那篇文里有介紹,學會的可以忽略下面這一段。

體式要點:

功效:

體式要點:

功效:

體式要點:

功效:

這個體式是在我的課堂上最受歡迎的一個體式,它的效果也是最強的,一邊三到五分鍾下來, 這種酸爽,誰試誰知道! 快看看怎麼做吧!

體式要點:

功效:

想擁有完美、健康的美人肩,需要時間的沉澱。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開肩雖好,但不能過之,不能沉醉於打開肩膀的酸爽中,而忽視了對肩關節附近肌肉的練習。否則,肩關節靈活性雖然增強了,但隨著帶來的卻是關節的炎症、不穩固。瑜伽的練習也講求個中庸之道,切不可一味的去拉伸肩膀,肩膀緊的人在過度拉伸過程中很容易拉傷,而本身比較軟的人,再一味的去拉伸會給肌肉群和韌帶帶來疲勞,更會造成肩關節的鬆弛。

在開髖、開肩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保持對身體的覺知,去控制好「度」。邊調整、邊練習,,最後,美人肩、氣質都會隨之而來了。

I. 肩關節有幾個運動方向

肩關節是典型的球窩關節,能繞三個基本運動軸運動,
繞額狀軸可做屈伸運動
繞矢狀軸可作外展、內收運動
繞身垂直軸可做內旋外旋運動

此外尚可做水平屈伸和環轉運動。

J. 肩關節的組成和運動-2020醫療衛生康復治療學

1、肩關節的組成

廣義的肩關節由肩肱關節、第2肩關節、肩鎖關節、喙突鎖骨間機制、肩胛胸廓關節和胸鎖關節6個關節所共同組成。

(1)肩肱關節

由肩胛骨的關節盂與肱骨頭連接而成的球窩關節,因肱骨頭的面積遠遠地大於關節盂的面積,且韌帶薄弱、關節囊鬆弛,故肩肱關節是人體中運動范圍最大、最靈活的關節。關節盂為一上窄下寬的長圓形凹面,向前下外傾斜,盂面上被覆一層中心薄、邊緣厚的玻璃樣軟骨,盂緣被纖維軟骨環即關節盂唇所圍繞。關節盂唇加深關節盂凹,有保持關節穩定的功能。

(2)第2肩關節

喙突肩峰弓與肩峰下滑液囊之間的機能關節。其構成有大結節、腱板、肩峰下滑液囊、肩峰、喙肩韌帶、喙突。喙突肩峰弓有防止肱骨頭向上方移動及滑輪作用。肩峰下滑液囊的機能是緩沖壓力。

(3)肩鎖關節

由肩峰與鎖骨遠端部所構成的半關節,借關節囊、肩鎖韌帶、三角肌、斜方肌腱附著部和喙鎖韌帶(錐狀韌帶及斜方韌帶)等組織連接而成。有時關節內亦有軟骨盤

(4)喙突鎖骨間機制

也稱為第2肩鎖關節,支持肩鎖關節。由喙鎖骨韌帶來保持肩鎖關節,支撐肩胛骨,產生鎖骨與肩胛骨間的運動傳導。此韌帶也與肩胛間與鎖骨的形成角度的負變化有關。

(5)肩胛胸廓關節

肩胛骨與胸壁之間並無關節,但在功能上可視為肩胛骨與胸廓結合的機能關節,位置為第2肋至第7肋骨。

(6)胸鎖關節

由胸骨與鎖骨的近端部所構成的鞍狀關節,關節內有關節盤。由鎖骨內端、胸骨柄的鎖骨切跡與第一肋骨間所形成,被關節囊及韌帶圍繞固定,其中包括胸鎖前、後韌帶以及與對側鎖骨相連的鎖骨內韌帶。

2.肩關節的運動方向

肩關節是一個典型的球窩關節,能繞三個基本運動軸運動:繞額狀軸可做屈伸運動,繞矢狀軸可做外展、內收運動,繞身垂直軸可做內旋、外旋運動,此外尚可做水平屈伸和環轉運動。

【單選題】以下關於肩關節的運動方向,錯誤的是:

A.繞額狀軸可做屈伸運動

B.繞矢狀軸可做外展

C.繞矢狀軸可做內收運動

D.繞身垂直軸可做環轉運動

E.可做水平屈伸和環轉運動

【答案】D。解析:肩關節是一個典型的球窩關節,能繞三個基本運動軸運動:繞額狀軸可做屈伸運動,繞矢狀軸可做外展、內收運動,繞身垂直軸可做內旋、外旋運動,此外尚可做水平屈伸和環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