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驚恐發作怎麼調整呢
方法1、不要對焦慮驚恐發作有消極的態度。
一些治療師會建議病人接受驚恐發作。人類的戰斗或逃跑反應功能盡管起作用,但並不完全正確。大多數的驚恐發作並不是因為真正的危險。當驚恐發作即將來臨的時候,請保持冷靜,不要害怕。一些負面想法,如「我要死了」或「我要瘋了」,不僅會使你緊張,而且會加劇驚恐發作。對自己說,身邊並無危險,然後將這個念頭在心裡默念幾次。
第二,練習減壓的技巧。
學會控制呼吸,慢慢地用鼻子吸氣,然後用嘴慢慢吐氣。吸上五秒鍾,讓空氣在肺部停留五秒鍾,接著吐氣五秒鍾。深深地呼吸能幫助你緩解恐慌,尤其對換氣過度引起的頭暈眼花效果特別好。
漸進肌肉放鬆是另一種減輕恐慌的方式。做全身肌肉收縮練習,在吸氣時收緊肌肉,堅持幾秒鍾後再放鬆。這樣做可以幫助你消除緊張,徹底的減輕壓力。
每日堅持練習冥想和瑜珈,幫助減輕緊張和壓力。
多運動的方法3。
最近的研究顯示,一周至少鍛煉三次,驚恐發作的幾率會降低,相應的症狀也會減少。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一點,但是鍛煉能提高心率變異性,提高腦部活動度,提高積極情緒,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您可以嘗試一些更激烈的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游泳或其他體育活動。經常散步,並保持鍛煉。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葯物。
也許你想用酒精和毒品來對付自己的恐懼,但是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首先,隨意服葯不能根除驚恐發作,只能暫時改變大腦分泌化學成分,使你陷入酗酒、葯物依賴等健康問題。另外,隨意使用葯物的效果是有限的。當酒精或葯物麻痹作用失效時,恐慌就會突然卷土重來,因為你的心理防線並沒有準備好。
五、咨詢醫生。
您可能需要服用一些能在短期內控制或減緩驚慌症狀的安全葯物。這類葯雖然不能根除疾病,但還是有幫助的。您可以咨詢醫生的葯物信息。大部分時候,葯物搭配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治標的治療方法,效果會更好。
『貳』 驚恐症的表現有哪些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症狀有以下幾點:1、驚恐發作:典型的表現是,患者正在進行日常活動,如看書,進食,散步,開會或操持家務時,突然感到氣短,頭暈或輕度頭痛,暈厥,震顫或顫動,不真實感,口乾,難以集中思想或講話,視物模糊,胸悶,胸痛胸部壓緊或疼痛感或呼吸困難,喉頭堵塞,好像透不過氣來,即將窒息,心悸,心臟劇跳,好像心臟要從口腔里跳出來;手麻,足麻,窒息感,出汗,潮熱或寒戰,迫切想逃脫,惡心,肌肉緊張,怕死去,失去控制或發瘋,同時出現強烈的恐懼感,好像即將死去,或即將失去理智,這種緊張心情使患者難以忍受,因而驚叫,呼救,有的出現過度換氣(hyperventilation),頭暈,非真實感,多汗,面部潮紅或蒼白,步態不穩,震顫,手腳麻木,胃腸道不適等自主神經過度興奮症狀,以及運動性不安,在驚恐發作中患者一般竭力想逃避某種特殊功能的情境以期望驚恐停止,或者尋求幫助以防崩潰,心臟病發作或發瘋,此種發作突然,發作時意識清晰,歷時短暫,一般5~20min(10min內達到高峰),很少超過1h,即可自行緩解;或以哈欠,排尿,入睡而結束發作,發作間期精神狀態正常,發作之後,患者自覺一切如常,能回憶發作的經過,但不久又可突然再發,病人可以頻繁發作,1個月達3次以上。2、預期焦慮:大多數患者在反復出現驚恐發作之後的間歇期,常擔心再次發病,因而緊張不安,也可出現一些自主神經活動亢進的症狀,稱為預期性焦慮,可持續1個月以上,應注意與廣泛性焦慮鑒別。3、求助和迴避行為:驚恐發作時,由於強烈的恐懼感,患者難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給予緊急幫助,在發作的間歇期,60%的患者由於擔心發病時得不到幫助,因而主動迴避一些活動,如不願單獨出門,不願到人多的熱鬧場所,不願乘車旅行等,或出門時要他人陪伴;即繼發廣場恐懼症,驚恐發作有時(並不總是)會導致對某些情境的廣場恐懼樣迴避,在這種情境中感到躲避很困難或令人難堪,或者感到不能立刻得到別人的幫助,因此,可分為驚恐障礙伴廣場恐懼症和驚恐障礙不伴廣場恐懼症兩種類型,偶爾的驚恐發作(即驚恐發作的頻度不足以作出驚恐障礙的診斷)也可以出現在其他的精神障礙中,特別是在其他焦慮障礙中。本病常無明顯誘因突然發病,有多種自主神經症狀,尤以心悸,氣緊,頭暈,出汗等最突出;在短時間內症狀急劇發展達到高峰,伴有強烈恐懼;持續時間很短便自行緩解,間歇期除有預期焦慮,擔心再次發病外,可無任何不適症狀,常反復發作,間歇期可長可短,發作頻繁,加上預期焦慮,易誤診為廣泛焦慮障礙,不少病例繼發廣場恐懼症,DSM-Ⅳ將本病區分為:驚恐障礙伴有廣場恐怖和驚恐障礙不伴廣場恐怖兩種亞型,合並重型抑鬱症者應分別給予診斷。
『叄』 在考場上,無法控制地驚恐發作,怎麼才能不焦慮
一、深呼吸
四到五次的深長的腹式呼吸,深呼吸能刺激心臟和肺部的神經,起到鎮靜的效果。
二、接地練習
將雙腳放在地板上,將所有注意力都轉移到腳底。在那裡待至少一分鍾,直到你對腳下的地面產生強烈的感覺。
七、適度降低期望
學會恰當地估計自己的能力,既相信自己的能力水平,又能實事求是,不作過高的期望。降低過高的學習目標,保持恰當的學習壓力,重視學習的過程而不是考試的結果。
八、積極尋求幫助
當你的焦慮情緒狀態超出自己的可控范圍後,應積極主動地向家人、朋友傾訴,或向專業人士求助,積極主動尋求幫助,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避免事態嚴重化。
『肆』 跑步能治驚恐焦慮的嗎
有,當然有,我每天早晚跑步,但是治標不治本,主要是心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建議你看看卡耐基的書,一定會對你有非常多的幫助。關於焦慮症,我想有一句話給你比如:人空虛的時候怎麼辦?如果每一天每一分鍾每一個活動都和集體存在,人是不會有空虛感的。就像長滿雜草的花園,你怎麼除它還是會長,只有想辦法讓花園里種滿花,種滿比雜草還長的快的植物,替代。占據自己的心靈,才能根本解決這個問題。用高尚取代低劣...
『伍』 如何應對焦慮症以及驚恐發作
焦慮症(anxiety),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generalizedanxiety)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panicattack)兩種形式。
進行適當的運動。運動可以讓我們身體健康,同樣運動會讓我們變的精神,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同時也可以准備豐盛的早餐這樣也會讓我們的心情愉快,有利於我們走去焦慮的狀態。
最後希望你能夠在早日走去焦慮的狀態,繼續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奮斗。
『陸』 驚恐發作不會真的有危險吧
首先要認識到驚恐是一種病態,在這種狀態下是否受人的意識控制是不確定的。所以,從安全的角度來說,防範危險的發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柒』 我有焦慮症,驚恐發作。大家幫幫我!
樓主,其實你沒有必要吃葯,是葯三分毒,賽樂特和阿普唑侖是緩解失眠和憂鬱症的,但是吃多了會犯困,四肢無力,惡心,消化道問題等。但是據我了解,帕羅西汀就是塞了特需要大量服用才會有效。當然會有副作用。
心理疾病其實需要的是自我調節,越是在意病情,越是緊張和急躁,越不容易好轉。
焦慮症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跟你的性格肯定有關系,你為何不改變一下你的個性,或許你有點執著和偏激,別報以一種「非要弄明白"的心態。凡是多順其自然。你太在意了,這煩惱就會一直困擾你的。
希望你早日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多參加戶外活動,和朋友多聊天,多學習外界的生活和他人對壓力的處理能力
『捌』 如何有效治療焦慮症和驚恐發作
「驚恐發作」其實是一種比較常見到的急性發作焦慮症,超過10%的成年人會出現驚恐發作。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3倍。絕大多數人不需要接受特殊的治療就能從驚恐發作中自然恢復。
規律的進行有氧耐力運動也能非常有效地緩解焦慮。這是因為在這類運動中,大腦會釋放神經營養因子來提高人們的認知能力、減低焦慮、抑鬱、中風、老年痴呆症狀。而運動中肌肉細胞釋放的鳶(yuan)尾素不僅能促進脂肪分解,還可以進入到大腦中促進神經營養因子表達。盡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長期處於焦慮或事「戰斗或者逃跑反應」中,但我們並不會真正地舉起拳頭戰斗或是抱頭飛奔逃命。
焦慮時,經常進行有氧運動量可以令身體執行類似於戰斗或者逃跑的反應,從而釋放了身體四肢肌肉積蓄已久的能量。這個運動的過程就相當於告訴我們的大腦「身體已經戰斗或者逃跑了,威脅不存在了」,大腦就會因此得到放鬆。
『玖』 驚恐發作後的軀體症狀
驚恐發作後的軀體症狀
驚恐發作後的軀體症狀。驚恐發作是我們非常少見的一種病症,但驚恐發作後我們的身體是會有種一定的症狀表現的。下面就為大家分享驚恐發作後的軀體症狀的相關內容。
驚恐發作後的軀體症狀1
驚恐發作的症狀多種多樣,但不是突然發生的,以心慌,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為主,同時可能伴有眩暈,會出現一種窒息的感覺,甚至還會大喊大叫,想發瘋了一樣控制不住自己,同時還伴有抽搐,痙攣,流汗等一軀體症狀。
驚恐發作的概述
驚恐發作( panic attacks),亦稱為急性焦慮發作。患者突然發生強烈不適,可有胸悶、氣透不過來的感覺、心悸、出汗、胃不適、顫抖、手足發麻、瀕死感、要發瘋感或失去控制感,每次發作約一刻鍾左右。發作可無明顯原因或無特殊情境。還有一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境如擁擠人群、商店、公共車輛中發作。後者稱為廣場恐怖症伴發驚恐發作(agoraphobia with panic attacks)。
驚恐發作時最常見的症狀
驚恐發作是焦慮症的一種表現形式,典型的表現是,患者在進行日常活動中,突然出現極度的恐懼、焦慮感,伴有窒息感、瀕死感或失控感等痛苦體驗,並有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如嚴重心悸、全身冷汗、肢體震顫、肢端冰冷、尿意或便意強烈頻繁等。
還可出現因恐懼導致尖叫、呼救或逃命樣奔跑等行為。每次發作持續時間不長,間歇期一般無症狀,但多數患者有對再次發作的擔心和緊張,少數可同時合並有廣泛性焦慮。
驚恐發作後的軀體症狀2
驚恐發作能治癒嗎
驚恐發作是一種急性焦慮發作,大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治癒。關鍵題是要有信心,同時要有正確的治療方法和葯物,其中50%左右是可以治癒的。關鍵是早期發現、正確治療和良好的心理反應。
1、不要消極地對待恐慌症。一些治療師會建議病人接受驚恐發作。雖然人類的戰斗或逃跑反應功能是有效的,但這是要分情況的。大多數恐慌症並非來自真正的危險,而是來自於自身。
2、練習減壓技巧。學會控制呼吸,用鼻子慢慢吸氣,再用嘴慢慢呼氣。深呼吸可以幫助你緩解恐慌,特別是過度換氣引起的頭暈。漸進性肌肉放鬆是另一種緩解恐慌的方法。就是對全身肌肉進行收縮運動,吸氣時收緊肌肉,堅持幾秒鍾,然後放鬆。這樣做可以幫助你消除緊張,全面緩解壓力。
3、多鍛煉。每周至少鍛煉三次可以減少恐慌發作和症狀的風險。運動能改善心率、促進大腦活動和積極情緒。可以嘗試一些更有活力的有氧運動,如慢跑、自行車、游泳或其他運動。
4、盡量減少壓力。盡量的減少自己的壓力、焦慮和緊張。不要服用咖啡因等興奮劑,這些都會引起易感人群的恐慌發作。每天多做些有趣的事情來放鬆你的情緒和獲得足夠的'睡眠。改善他們的生活習慣很重要。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患者,也可以去咨詢心理醫生,尋求專業的方法。其實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時刻保持一個樂觀和積極的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對自己自信一些。
驚恐發作後的軀體症狀3
焦慮驚恐是怎麼回事
驚恐障礙是一種急性焦慮障礙,主要發病誘因:由於人一直處於過度疲勞、壓力較大、或長期晚睡(夜間12點以後)的狀態下,導致長期處於慢性應激狀態,身體的能量被消耗過度,此種能量是由下丘腦-垂體-靶腺軸的激素所動員,能量耗竭後身體內環境穩態失調。
驚恐障礙表現為:患者正在進行日常活動,如看書、進食、散步、開會、或操持家務時,突然感到心悸,好像心臟要從口腔里跳出來;胸悶、胸痛、胸前有壓迫感;或呼吸困難,喉頭堵塞,好像透不過氣來、即將窒息。同時出現強烈的恐懼感,好像將死去,或即將失去理智。這種緊張心情使患者難以忍受。因而驚叫、呼救。
有的患者會出現過度喚氣、頭暈、非真實感、多汗、面部潮紅或蒼白,步態不穩、震顫、手腳麻木、胃腸道不適等植物神經過度興奮症狀,以及運動性不安。此種發作歷時很短,一般5-20分鍾,很少超過一小時。
許多患者在發作期到急診就診,理化檢查及心電圖檢查未見明顯異常,也有患者僅表現為血壓升高、心率增快,一般無需特殊處置,患者多可自行緩解,少數患者應用安定類葯物可迅速緩解。
驚恐障礙的臨床標准:①發作無明顯誘因或無相關的特定環境,發作不可預測。②在發作間歇期,除害怕再發作外,無明顯其他症狀。③發作時表現強烈的恐懼、焦慮及明顯的自主神經症狀,並常有瀕死感、失控感等痛苦體驗。④發作突然開始,迅速達到高峰,發作時意識清晰,事後能回憶。
驚恐發作讓患者很難受,伴隨著恐懼,但它不可怕,一般病程短的,不會有器質性疾病改變。而且經過規范治療,一般緩解會比較迅速。在治療過程中,可能還會有發作的情況,不要過於恐懼,放鬆心態,病情一般都會逐漸緩解。
驚恐障礙發展有沒有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規律或者妨礙你的日常工作呢?驚恐障礙並非罕見的疑難雜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達3.7%,其實那些曾經有過反復上醫院急診卻查不出器質性疾病的人,就得高度懷疑是驚恐障礙,有必要找個專業的醫生做個咨詢。
『拾』 焦慮症驚恐發作,胸悶氣喘,怎麼樣調節和克服
關於焦慮症狀,我有如下建議:
一,首先,要承認輕度的焦慮,適度的小心、憂患,有助於人類的自我保護與提高進步。不要一味地、過度地排斥焦慮,而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它。
二,擅於找到並消除引起焦慮的原因。如果有明確原因的話,就直面它,解決它,或者和其他親友們一起解決它。比如考試焦慮的話,與其焦慮不安,那還不如實實在在地好好學習,包括向老師、同學、家長請教、求助。而有的事情(包括一些外因)也許一時解決不了,那就先接納它、適應它,慢慢兒想辦法。
三,學會底線思維,即:做好最壞打算,爭取最好結果。有的時候,太擔心出錯了,過分誇大後果的嚴重性了,才會越發地焦慮、不安。而你如果勇敢、豁達一點,直面並接受最壞結果的話(也許它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可怕),那你將會更加淡定、坦然。然後更加從容、理性地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四,不斷開闊心胸、視野,爭取樂觀、豁達一些。要有全局眼光(看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不同的人、事、物,等等),長遠眼光(知道「一切都會過去」這個道理),而不要斤斤計較某一件事情(特別是不重要、非原則的事情)。另外,讀一些勵志類、文學類、傳記類書籍,應該對人格完善,會有幫助的。
五,凡事都要有一個「度」,過猶不及。即使是小心、謹慎,也需要掌握好這個「度」。另外,關於一些名、利慾望(特別是某些不合理的、過分的欲求),也要適當有所收斂,不然總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的話,難免心理出現問題。
六,平時適當戶外活動、體育運動,包括約親友打打球什麼的。這是很好的釋放焦慮、壓力的方法。養成習慣的話,對身體、心理,都很有幫助的。
這位朋友:你描述的症狀,還是比較突出的,建議你繼續咨詢心理醫生,繼續系統地治療、調理一下。
此外,希望你能爭取到家人和朋友們的關心和支持。這對你的治療,也會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