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運動改變你的大腦
運動對你的大腦(包括情緒和專注力)立刻產生積極作用,它可長期維持並保護你的大腦免受如抑鬱、老年痴呆或失智症的不同病患的侵襲。簡單的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就能夠對你的大腦產生及時和長期的保護功效,而且可以持續一生的時間。
大腦的前額皮層對做決定、專注力、注意力及性格等至關重要,兩個額葉(海馬體)能夠形成和保存對事實、事件的長期記憶。每一次汗水揮灑後,情緒都會變得非常好,精力也很好,能夠專注地保持注意力,長期記憶也顯得更好了。
運動是當下你能做的對大腦最好的、最具轉化性的事。
原因一,它對你的大腦有立刻的影響,你所做的每一點運動都會立刻提升你的神經遞質水平,如海馬體、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它立馬會提升你的情緒。單個短暫的運動,可以提升你轉移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這種提升可以持續至少兩雀臘個小時。運動本身可以提高你的反應時間,這意味著你的動作會更加迅速,但這些直接影響都是短暫的,它只能幫助你一時。但可以桐蠢通過改變你的鍛煉習慣,增強你的心肺功能來取得長期的效果。這些效果之所以能夠長期是因為運動改變了大腦的解剖結構,生理機能和功能,運動能夠產生全新的腦細胞,能夠增加海馬體新的腦細胞數量,達到提升長期記憶力的效果。
原因二,在神經科學研究中,最常見的發現是長期運動的影響,它能夠單獨提升你的注意力或是你的前額皮層,你不僅能夠得到更好的專注力局歲陪,同時也增加了你海馬體的數量。
原因三,你不僅能夠獲得即時愉悅的心情,這種情緒還能夠維持較長的時間,所以你獲得的是能夠長期存在的情緒轉化神經元。但實際上運動所做的最具變革意義的事情是,它對於大腦的保護作用,你可以將大腦想像成一塊肌肉,你運動的越多,你的海馬體和前額皮層就越來越強壯,它們是最容易神經退化、最易受疾病影響的兩個區域,並容易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能力下降。所以增加運動量不僅能夠預防痴呆和阿茲海默綜合征,你更能夠創造最強壯有力的海馬體和前額皮層,更能有效地降低這些疾病。你可以把運動想像成是為你的大腦額外提供的退休金計劃。
首要原則是你需要每周運動三到四次,每次最低30分鍾,要包含有氧運動,這樣能讓能讓你的心率加快。你不需要走進健身房,也不需要辦昂貴的健身卡,只需在你的能力范圍內在周邊街區多走一圈,如果見到台階就走走台階,這些能量的聚集和有氧課程是一樣的,和你在健身房上的無異。
最後,把運動引入你的生活,不僅能夠給你一個更開心的、備受保護的當下生活,它還可以使你的大腦免受無法治癒的疾病侵襲,從而改變你人生的軌跡,讓它變得更好。
㈡ 運動真能讓大腦變得更聰明更有效率嗎
有氧運動確實能刺激大腦的海馬區,刺激海馬區能增加人的記憶力,讓人更容易記住知識來達到提高聰明以及思考效率。關於運動提高智力這個觀點,其實很多人也是不理解的,甚至會覺得運動只會讓人更累而無心學習;其實適當的運動是可以刺激大腦,讓大腦產生更好的記憶力以及思維去記住知識,雖然不能讓人的智慧提高很多,但可以讓大腦更容易記住眼前的資料。
運動不能使大腦變聰明,卻可以激發大腦記憶,加上努力學習就會讓人變得聰明。
㈢ 運動如何改變大腦
運動改變大腦與大腦的兩個關鍵區域息息相關。一個是前額葉皮質,在你的額頭後面,對決策、專注、注意力很重要。
神經科學研究中最常見的研究發現,在長期運動的效應這方面,就是改善注意力功能,而這功能取決於前額葉皮質。
第二個關鍵區域是顳葉。一左一右,顳葉的深處是個關鍵的結構,重要功能是讓你能夠針對事實和事件來形成並維持新的長期記憶。那個結構就叫做海馬體。海馬體是人類一個重要的情緒和學習記憶的腦區。
運動能產生全新的腦細胞,海馬體中全新的腦細胞能增加海馬體的數量。
當海馬區域的血容量大大增加,血液循環更好,可以直接提高段賀歲認知能力,同時提升長期注意拍慎力握睜。
㈣ 運動能改造大腦
最近幾年,因為飲食、壓力和環境等各種各樣的原因,人們越來越提倡和重視運動,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運動,堅持運動。晨跑、夜跑、廣場舞、瑜伽、太極等等,都成了大家的選擇對象。而同事,健身房裡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當然,不去健身房的人也同樣多。
有氧運動也越來越被大家所認可和喜愛。有氧運動是指:心率保持在每分鍾120次左右的低強度運動。像是慢跑呀,騎自行車呀,游泳呀等等,都是有氧運動。
一個人能承受的最高心跳是用220減去實際年齡,比如我現在28歲,我所能承受的最高心跳就是每分鍾192次。而達到最高心跳的80%-90%的高心率運動,也就是高強度運動能更好的激發人的潛能。
就用跑步來說,當心跳達到最高心跳的80%-90%,就是高強度運動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盡全力跑,比跑得快更重要。
運動可以產生BDNF,也就是腦源性州告神經營養因子,就是我們的腦細胞生長需要的營養品。也就是說,人類的腦細胞是可以再生長的,而在腦細胞的再生長中,運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們在運動身體的同時,也在鍛煉大腦。科學證明:運動可以產生越來越多的腦細胞,同時能使越來越多的腦細胞能被更好的用起來。使我們的大腦保持良好的狀態,提高學習力、專注力,合作度,甚至減少暴力等等。
原始社會的人之所以都更強健,沒有太多的疾病困擾,甚至能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梁汪為他們每天都保持著足夠多的運動。
比如想要獵捕食物,他們需要合作、需要長時間的追逐,布局,甚至是搏鬥。因此,他們更加健康,而且也能越來越快的掌握生存的技巧。這也就是說:在今天,適當的有氧運動加上一些技巧學習可以讓運動的效果更好。
有研究表明:每周慢跑兩次,每次30分鍾,12周就能提高大腦的執行功能。
那麼運動還有哪些好處呢?
1、運動改變壓力狀況
人的壓力很多時候都是來自於我們覺得自己對生活失去了控制,沒了掌控感,但運動可以提升人的掌控感。同時,運動也能很好的釋放壓力。
因為運動可以分泌大量的BDND,增加胰島素。從而抑制壓力反應情緒,然後使之達到一種平衡。
2、運動解決焦慮根源
焦慮是因為認知上的錯誤解讀,而認知錯誤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大腦前額皮層對杏仁核失去了有效的控制,放大了危機,從而產生焦慮。而運動可以讓我們身體分泌更多的抑制或者減輕焦慮的各種物質。
3、運動讓大腦掙脫抑鬱枷鎖
跑步會你內啡肽它會給人帶來快感,而且忽略疼痛。同時呢,運動也會產生多巴胺,而內啡肽和多巴胺都會使人產生快感,從而有效的抑制抑鬱症。
4、運動提升專注度
堅持運動的人會更專注,所以早起跑步的人,一天的工作效率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5、運動克服成癮性
有癮發作時僅需十分鍾的運動就能減少對酒精的依賴,運動五分鍾就能減少對香煙的渴望。我們對某些東西成癮是因為這些東西能給我們帶來快感,而運動也能帶來快感,所以運動能克服成癮性。
6、運動調整激素分泌
運動可以從各方面去調整激素的分泌,尤其對於女性來說呢,可以很好的去調節到經期綜合症。還有就是所謂的更年期,它可以減輕焦慮、改善壓力,使人更快樂。
以前大冊渣明家都反對孕期的婦女運動,其實孕婦保持運動也是十分好的,這樣做她不僅對自己好,對胎兒也很好。這就是為什麼以前我們的奶奶生父輩的時候即使每天都去田間地里勞作,生下來的孩子們也能健康的原因。運動對大人和小孩其實都很好。
7、運動延緩衰老
獨立和不運動是導致人快速衰老的原因,助長腦細胞死亡。65歲到79歲之間,如果每周有兩次運動,每次在半小時以上,可以讓得老年痴呆的可能可以下降50%。
為什麼運動可以延緩衰老呢?
01、運動讓心血管變得更強健
02、運動可以調節血糖
03、運動可以減肥
04、運動可以提升壓力閾值,讓人不再為了小事而煩惱
05、運動可以改善情緒
06、運動可以促進免疫系統
07、運動可以強勁骨骼
08、運動可以提高動力能力,使人願意去做事
09、運動可以促進神經的可塑性
所以運動的好處這么多,我們是不是要行動起來呢?一起來定製大腦訓練計劃吧!
一周至少五天,每天30分鍾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周六天每天45到60分鍾的有氧運動,如果沒有運動的習慣,可以先從步行到慢跑,然後再到加速跑。一起行動起來!
㈤ 經常運動的人,大腦認知功能就更好嗎
經常運動的人,大腦的認知功能就會更加的好一些。這是有專門的研究發現,我們在進行運動的時候,也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新陳代謝,並且經常性的進行運動,也能夠讓我們的大腦更加的清醒一些。所以說小編也是建議大家適當的去進行一些運動。
三、總結。
大家在進行運動的時候不要去逞強,不要總是去讓自己運動的時間非常的長。如果說運動的時間很長的話,也是很有可能會導致我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差勁,而且也會導致我們出現骨質疏鬆的現象。我們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加強一下運動的時間,但是運動的時間不能夠過於長。
㈥ 運動真的可以改變大腦嗎
很多人單純地將運動歸為強身健體的一類,多運動可以保持年輕的心態,對血液流動和心臟都有很大的好處。每次跑完步後,大腦是不是感覺到神清氣爽呢?沒錯,運動真的可以強大大腦。
運動鍛煉身體有很多好處包括降低患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幾率,降血壓得到,此外運動還會對大腦有深遠的影響,特定的體育活動可以以精確的方式改變大腦結構。
2013年一項薈萃分析報告顯示,有氧運動和抗抑鬱運動對治療抑鬱症症狀都有一定效果,而且運動似乎與抗抑鬱葯物和心理治療一樣有效。
因此運動真的可以改變大腦。
㈦ 運動真的可以改變大腦嗎
我認為運動會改變大腦,當我跑完步之後,會感覺思路清晰,記憶力良好,而且據官方的研究數據表明,運動確實能夠促進記憶力,所以說運動真的可以改變大腦,接下來給大傢具體說明。3.運動能夠改變神經遞質的量等,從而改變大腦。
通過專家的研究表明,運動能夠有效地增加神經遞質的量,在我們每次運動之後,會感覺反應更好一點了,也就是這個原因了。神經遞質決定了我們反應的速度,當神經遞質變多,自然會增加我們的反應速度。
總而言之,運動確實能夠改變大腦。一方面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的能力,間接改變我們的大腦。另一方面運動也會增加神經遞質的量等,直接改變我們的大腦,導致我們的反應速度變快和記憶力變好,除此之外,運動還能夠使我們感覺神清氣爽。
㈧ 運動鍛煉不僅能強健身體,還能讓大腦變聰明!
說到讓大腦聰明、靈活,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讀書、記憶訓練、冥想、智力游戲等腦力活動。這當然沒有錯,但除此之外,運動鍛煉對大腦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許多科學證明,運動鍛煉不僅能強健身體,還能改善情緒、提高記憶力和創造力等認知能力,讓大腦更加敏捷高效。有時候,效果可能比各種腦力活動還要好。
下面我就以《大腦健身房》一書,帶大家認識一下運動鍛煉是如何讓大腦變聰明的。
1、運動鍛煉可以提高注意力
我們大腦中有一個獎勵中心「伏隔核」,當伏隔核裡面的多巴胺水平上升時,伏隔核就會活躍起來,我們就會感到積極和專注;反之就會走神,去尋找能產生更多多巴胺的事情。比如看電視的時候,如果電視節目對你來講很精彩,就會刺激大腦分泌大量的多巴胺,激活伏隔核,讓你變得很專注;但如果電視節目很無聊,伏隔核里的多巴胺水平就會下降,我們就會走神,去尋找能產生更多多巴胺的事情,比如玩手機。
由此不難看出,多巴胺其中的一個作用是:可以幫我們屏蔽外部和內部的喧囂。如果一個人的多巴胺分泌不足,屏蔽干擾的能力就會下降,就很容易被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干擾所影響,無法集中注意力。而運動鍛煉就是一種健康且有效的提高多巴胺水平的方法,在運動鍛煉後人會變得更加專注和冷靜。
延伸閱讀: 學習和工作中,如何做到長時間的專注?
2、運動鍛煉可以提高記憶力
我們前面講過,海馬體是短期記憶的存儲庫。我們接收到的各種新信息,會先進入海馬體中,然後再傳輸到大腦皮層里形成長期記憶。如果海馬體出了問題,我們就很難記住東西。
而運動鍛煉則可以很好的幫助海馬體。最基本的幫助在於,運動鍛煉能增加海馬體的供血量,為海馬體的正常運轉提供能量,從而讓海馬體記住更多內容。而更重要的幫助在於運動可以讓海馬體的體積變大,同時抵抗海馬體基因老化。這其實跟運動能增加肌肉、讓身體更有活力是一個道理。我們人類的大腦大約在25歲時,體積達到最大狀態,之後每年都會自然萎縮一點,這也包括海馬體,每年大概會減少1%的體積。但這種萎縮並非是完全不可逆轉的,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用核磁共振掃描檢查了120個人的大腦,測量了他們海馬體的體積,之後把這些人分成兩組進行鍛煉。一組參加跑步等提升心率的耐力鍛煉,一組參加拉伸等不改變心率的輕度活動。一年後,科學家重新測試了受試者的海馬體體積,發現輕度活動組的海馬體體積平均縮小了1.4%,耐力鍛煉組的海馬體平均增大了2%。
運動能增大海馬體的體積,科學家猜測跟營養因子有關,因為運動鍛煉可以促進海馬體部位製造營養因子,營養因子能促進腦細胞的生長。從而讓海馬體更高效的工作,也就是記憶。
延伸閱讀: 《考試腦科學》腦科學中的高效記憶法
3、運動鍛煉能提高創造力
運動能提高創造力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是運動會使大腦的血流量增加,於是大腦就會有更多能量來思考。其次是運動會使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能夠抑制「丘腦」的信息過濾作用,讓更多的信息進入大腦的意識層面。大腦皮層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自然就能從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從而產生更多的新想法。
在提升創造力的運動中,慢跑是一個好方法。除了慢跑,散步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比如達爾文在寫物種起源時經常在家附近漫步一個小時思考問題;喬布斯會定期舉行步行會議,和員工一邊散步一邊討論工作。
4、運動鍛煉可以增強我們的抗壓能力。
我們大腦里有一個叫杏仁核的東西,當我們面對危機或挑戰時,杏仁核就會活躍起來,分泌各種壓力激素,比如皮質醇,讓我們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緊綳,讓人處於高度警戒狀態。同時,皮質醇的上升也會刺激杏仁核,讓杏仁核更加活躍,所以壓力很容易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但這個壓力一般是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是具備自我調節功能的,大腦中的「海馬體和額葉」可以抑制杏仁核的過度反應,對抗壓力。如果把杏仁核看做壓力的油門,那海馬體和額葉就是抑制壓力的剎車。
換句話來說,想要更好的緩解壓力,或者增強我們的抗壓能力,就要學會改善海馬體和額葉的抑制功能,做到及時剎車。這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運動鍛煉」。運動會產生令人愉悅的物質,比如內啡肽和多巴胺,從而讓我們更好地應對壓力。同時,運動鍛煉會讓額葉獲得更多的供血和供氧,排出更多的代謝廢物,提高額葉工作效率,讓額葉在面對壓力時能更加理性的思考,從而更好的應對壓力。
至於具體的鍛煉計劃,科學研究表明,在增強抗壓能力上,有氧訓練比力量訓練更有效,比如跑步、游泳等運動。在運動頻率上,建議每周至少2-3次,每次至少持續二十分鍾。
延伸閱讀: 如何提高自己的逆商,提高應對挫折和逆境的能力?
5、運動鍛煉可以減輕抑鬱症狀
科學家認為,大腦內的「多巴胺、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這三種物質和郁鬱症的產生有關。其中多巴胺會提升我們的積極性和注意力,人體內多巴胺水平高時,會感到快樂,做事充滿動力,反之就會無精打采,做事提不起興趣。而5羥色胺可以鎮定過度活躍的腦細胞,使之變得和諧、冷靜,如果缺少5羥色胺會讓人感到焦慮和躁狂。去甲腎上腺素會影響人們的警覺性和注意力,水平不足會讓人感到疲憊和沮喪。
當這三種物質水平過低時,人們就可能會變得抑鬱。而運動鍛煉可以減輕抑鬱症狀的原因就在於,運動能夠提升這些物質的水平。其中,跑步對抑鬱症的改善最明顯,對此的建議是每周至少跑步3次,每次跑45分鍾,要想看到效果,至少需要堅持6周。其實,市面上常用的一些抗抑鬱葯,其原理也是提升這些物質的水平。
好了,以上就是運動鍛煉對大腦的一些好處了。當然了,運動鍛煉對大腦的好處,也不止我上述講到的這些。從長期來看,運動鍛煉可以全方位提高一個人的認知能力,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所以,趕緊動起來吧。從整體上來講,建議每周鍛煉至少3次,每次45分鍾左右;以有氧訓練為主,比如跑步,同時再搭配一些力量訓練。
文/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快速閱讀能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等方面的知識學習、能力訓練。
㈨ 運動改造大腦
筆記
運動可增加體內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
01、血清素可控制壞情緒、沖動、憤怒以及攻擊行為。
02、去甲腎上腺素:科學家為了了解情緒而研究的第一種神經遞質。認為它會增強那些影響注意力、認知力、動機以及覺醒狀態的信號。
03、多巴胺:影響學習能力、獎勵系統(滿足感)、注意力和運動。有時,它在大腦的不同部位會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
運動能釋放一連串影響神經系統的化學物質和生長因子,而這些物質能扭轉血清素缺乏,並真正維護大腦的基本結構。
一、引言:一個高中體育課的奇跡
1、盡全力比跑得快更重要
案例:內珀維爾高中的「學習准備型體育課」
課堂要求:學生的心率要保持在其最大心率的80%~90%之間;
打分依據:老師給學生的打分依據是努力程度,而不是技能。他們認為,盡全力比跑得快更重要。
2、震驚美國的成績
這群體育老師不但讓內珀維爾學區的學生成為全美國最健康的孩子,還讓他們成了最聰明的孩子。
01、優秀的TIMSS成績:內珀維爾的學生在TIMSS測試中取得了科學世界第一、數學世界第六的成績;
02、學生同時也收獲了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抗風險的能力。
03、校園暴力等違規事件驟減。
3、小課程、大原理
內珀維爾高中的案例背後,隱含著生物神經學的原理。研究表明,運動給身體提供了某種獨一無二的刺激,而這種刺激為大腦創建了一種環境,這種環境使大腦能夠做好准備、願意並且有能力去學習。
二、運動的原理:越動越多的腦細胞
運動提高了理解力,增強了注意力和興致,減少了幾分緊張不安,讓人更富有激情和活力。這對置身在人生課堂里的成年人也同樣適用。我們之所以有機會吸收信息,正是這個突破性的新科學在其中發揮作用。運動讓我們的大腦做好准備,提高了大腦記錄和處理信息的潛能。
大腦很靈活,用神經學家的術語則稱為具有可塑性。大腦是一種有適應能力的器官,就像可以通過舉杠鈴來鍛煉肌肉一樣,輸入大量信息也可以塑造我們的大腦。越是頻繁使用大腦,它的適應力就越強。
1、運動平衡大腦:運動可提高神經遞質的水平
大約80%的信號是由兩種神經遞質傳送出去的:谷氨酸鹽和γ-氨基丁酸。前者刺激神經沖動,後者抑制沖動。它們和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一起調節大腦活動。
2、運動讓大腦生長:神奇的「腦細胞肥料」變多
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是一種大腦內合成的蛋白質,負責建立和保養神經細胞迴路,是「大腦的優質營養肥料」。BDNF是思想、情感和運動之間至關重要的生物學紐帶。
2007年的一項人類研究中,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在運動後學習詞彙的速度比運動前提高了20%,學習速度和BDNF水平有直接關系。同理,那些由於基因變異導致BDNF缺失的人,更有可能缺乏學習能力。沒有優質的營養肥料,大腦就關閉了自身通往世界的大門。
3、運動誘發神經新生
01、一個新生的細胞要經過28天才能加入到一個神經網路中;如果我們不使用新生的神經元,我們就會失去它們。
蓋奇重新運用環境優化模型在嚙齒目動物身上驗證了這個觀點。
02、運動產生大量神經元,而環境優化的刺激則有助於神經元的存活。也就是說,體育課為大腦提供了學習所需的原料,而課堂上的學習則促使新生的神經細胞連接到神經網路中。
03、鍛煉身體的同時,也在鍛煉大腦
身體需要動力,當我們激勵身體的同時,也在激勵我們的大腦。學習和記憶與運動技能共同進化,運動技能使我們的祖先有機會找到食物,就我們的大腦而言,如果我們停止活動,就真正失去了學習的必要。
4、運動選擇:兼顧技巧訓練和有氧訓練
1、我們已經知道運動可在三個層面提高學習能力:
01、它完善你的思維模式以提高警覺力、注意力和驅動力;
02、它讓神經細胞准備就緒,並促使他們相互連接起來,這是連通新信息的細胞基礎;
03、運動激發海馬體的幹細胞分化成新的神經細胞。
2、有氧運動和復雜活動
兩種均能對我們大腦產生各自不同的有益影響。好消息是它們之間是互補的。
有氧運動能增加神經遞質、建立新的血管來輸送生長因子,促使新細胞的生成;通過強化與拓展神經網路,復雜的活動讓這些元素都投入使用。活動越復雜,突觸的聯系也越復雜。
三、運動的功效
1、改變壓力狀況
01、壓力是必須的,沒有好壞之分
壓力就是壓力,無所謂好壞,問題是它的輕重和持續時間。
身體和大腦對壓力的反應程度取決於許多因素,尤其是個體的遺傳背景和個人經歷。
你選擇處理壓力的方式不僅能改變你的感覺,還能改變你的大腦。如果只是被動反應或完全走投無路,那麼壓力可以變成危害。慢性壓力是由於大腦被同一種情緒模式支配,通常以悲觀、恐懼或迴避為特徵;而積極壓力可以讓你跳出這個地帶。
02、壓力讓人專注,也可以讓人上癮
重度壓力會激活杏仁體,引發「打或者逃」的應激反應。
在特定的情境下,壓力能讓人迅速專注起來。
03、從肚子判斷你的壓力值是否過度
在應激反應中,皮質醇會發送信號示意肝臟向血液提供更多的葡萄糖,同時關閉某些路口,讓葡萄糖只運送到與「打或者逃」有關的區域。如果這個過程持續不斷,那麼皮質醇的這種指示會以腹部脂肪的形式,蓄積在身體中。在慢性壓力下,身體蓄積的過剩能量最終形成啤酒肚。那不僅影響體型,更會危害健康。
04、運動是阻斷大腦壓力反饋迴路的推手
案列:因裝修壓力而酗酒的蘇珊,聽從作者的建議,通過跳繩緩解壓力。
運動不僅可以預防慢性壓力,還能徹底轉變它們,從微細胞到心理的每個層面。
2、解決焦慮的根源
01、焦慮的根源:絕大多數的焦慮都源於認知上的錯誤解讀。
02、運動讓大腦知道,焦慮是一種認知錯誤
03、運動是我們應對每天生活中各種焦慮形式的簡易方法,對身體和大腦都十分有效。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焦慮就是恐懼,焦慮症如此難以治療的原因是,恐懼的記憶一旦被建立,那個特別的通路就駐扎在大腦中,鮮明的遠遠超過它實際的樣子。想要撲滅焦慮。就要建立新的記憶,並且不斷強化。逐步形成新的神經迴路,即重新歸因。運動時重新歸因最簡易的方法,運動可以:
分散注意力;緩解肌肉緊張;增加大腦資源;提供不同結果;變更神經迴路;提高恢復能力;讓你自由。
3、掙脫抑鬱的枷鎖,讓沉睡的大腦蘇醒
01、情緒障礙的生物病因:對情緒的生物學了解越多,就越清楚有氧運動是如何改變情緒的。
02、抑鬱是一種連接的破壞:不僅破壞你的生活,也阻斷了你的腦細胞之間的聯系。
03、運動可以雙向解決問題
運動的魅力在於,它同時從兩個方向出發解決抑鬱症的問題,一方面它使我們自然而然地行動,激發腦干,釋放精力和激情。另一方面,它通過調節前額葉皮層內的血清素、多巴胺、去加腎上腺素等化學物質,讓我們感受到愉悅感。
04、內啡肽旋風
大腦內存在阿片劑受體,這表明,身體內存在止痛分子機制,其效果就像嗎啡,同時在心理上產生欣快感。
(1)除了增加內啡肽以外,運動還調節所有抗抑鬱姚錨定的神經遞質。
(2)運動還促進了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能改善情緒和幸福感,並啟動注意力系統。
4、提升專注力,遠離分心障礙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一種神經性行為發育障礙,集中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行為多動、記憶力不佳以及自身行為控制較差等。
01、集體分心傾向:蔓延全球的資訊網
如今的世界很容易讓人分心,充滿著信息、噪音和干擾,有時候令我們所有人感到不堪重負,更無法集中注意力。
02、注意力系統與運動緊緊相連
信號是否足以吸引我們注意力並不是唯一的問題,信息傳遞流暢才是。
運動和注意力共用著一部分重疊的神經傳導路徑。
03、和分心症共處:讓缺點變優勢
04、運動是神經濃湯的最佳食譜
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是調節注意力系統的主角,因此用廣泛的科學解釋來說,運動緩解ADHD的原理就在於它能增加這些神經遞質。
5、克服成癮,拿回自己的主動權
01、成癮:獎勵系統失控
02、運動戒癮:創造神經新通路;創造天然欣快感
作為一種治療手段,運動對大腦的作用自上而下,這迫使成癮者適應新刺激,讓他們學會並意識到可以選擇另一種健康未來的生活。
有規律的身體運動能讓大腦忙碌起來,並重新指示基底核連接到另一個反射替代行為,轉而注意毒品以外的事物。
03、填補空缺、杜絕無聊
6、調整激素作用
運動對女性尤為重要,因為運動能緩解激素變化帶給某些女性的消極作用,而對另一些女性來說,運動則增強了激素帶來的積極影響。
01、緩解經前綜合征
在經前期的激素波動中,神經遞質水平可能出現異常,情緒迴路興奮度異常,由此導致心神不定、焦慮、挑釁。而運動能增加血液中色氨酸濃度,平衡各種變數,緩解連鎖效應。
02、孕期,動還是不動?
(1)降低妊娠期女性的壓力和焦慮,改善情緒
美國產科醫師學會建議,孕期女性每天至少進行30分鍾中等強度的有氧活動。他們認為,鍛煉可大幅度降低懷孕期間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和先兆子癇的風險。但是,鍛煉前,一定要和產科醫生充分溝通。
(2)孕期運動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
保持一定的身體活動可以增加大腦細胞的神經營養供應。
(3)運動可以改善產後抑鬱狀況
03、激素巨變的更年期,可用運動控制不適症狀
7、延緩衰老:益智健康之道
01、人逐漸衰老的原理
老化的細胞在對抗自由基、過度能量需求以及過度興奮的各種分子壓力上有較低的閾值。原本負責生產蛋白質清除有害廢物的基因停止了工作,由此導致一個細胞的死亡,也就是神經學家說的「細胞凋亡」。
02、運動可以抵禦認知衰退,避免心智字典萎縮
我們都會變老,任何人都無法阻擋它的到來;但是,我們有辦法改變老化的時間和程度。
孤立和不運動會助長細胞的死亡,並由此導致大腦的萎縮。
運動是挑戰自我和大腦極為有效的方式。運動對老年人尤為重要的是,它可以重新恢復因衰老而減少的多巴胺。
03、運動是如何保持健康長壽的?
(1)運動強健心血管系統功能;(2)運動調節能量;(3)運動可以減肥;(4)運動提高壓力閾值;(5)運動改善情緒;(6)增強免疫系統;(7)運動增強骨骼;(8)運動提高動機;(9)運動促進可塑性。
四、大腦訓練計劃,塑造你的大腦
1、人是天生的跑者:祖先的習慣
遠古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為了尋找食物或追蹤羚羊總是不停的奔波,在平原上穿行數小時,甚至數天。
2、運動的基本參數
01、最大心率:220-實際年齡;
02、運動強度:最大心率的55%-65%為低強度運動;65%-75%為中等強度運動;75%-90%為高強度運動。
03、運動量標准: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建議:每周至少5天進行30分鍾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作者的建議:每周6天進行至少45分至1小時的有氧與弄懂,4天中等強度,2天高強度。
3、循序漸進的運動
4、堅持
養成運動習慣的最好方法:循序漸進;加入小組。
自己的體會
1、堅持運動可以(1)改善體質,抵抗力變強;(2)減肥,改善體型;(3)緩解疲勞;(4)皮膚變好;(5)讓人更有精氣神。
2、運動的效果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因此一定要堅持運動。
3、想運動的時候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度延長運動時間和提升運動強度;如果不想運動,沒必要勉強。
4、情緒低落或壓力太大時,可以通過運動分散注意力。
2020.6.27
㈩ 運動使大腦更活躍!
總說
運動可以極大的改善大腦的適應能力,也就是可塑性,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吸收內化知識。
運動會改善神經型耐元和神經元的連接是心理狀態形成的原因,所以說運動會改善心理讓心理變得無比強大。
運動平衡大腦
血清素可以抑制壞情緒,治療抑鬱症,同時可以增強記憶力,這就是某些人運動過後感覺頭腦清醒,心情變好的原因,就是因為運動產生了血清素。
運動改善了大腦當中的化學平衡,相當於身體進行鍛煉的同時,大腦也變得更加強壯。
運動產生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它可以維護神經元的連接,同時它可以促進血清素的生成。
運動讓神奇的「腦細胞肥料」變多
運動能提高學習效率,卜咐春簡啟這與運動改善海馬體有關。
運動之後記憶單詞會比平時的效率快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