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胸腔出口綜合征可以做擴胸運動嗎
擴展閱讀
免疫系統有問題可以打 2025-07-28 07:26:56

胸腔出口綜合征可以做擴胸運動嗎

發布時間: 2023-05-20 13:30:57

❶ TOS 胸廓出口綜合征

本病到目前為止,研究已經超過250年

胸廓出口部分由臂叢神經,鎖骨下靜脈,鎖骨下動脈三部分構成。

根據分類,分為神經型,靜脈型和動脈型

發病年齡主襲凱在20到50歲,青少年少,大於50歲的佔10%,很少有大於65歲以上的患者。

很多上肢疼痛感覺異常的患者,就診時因為醫生基租的忽視沒有確診,容易誤診。

95%以上是神經型的,靜脈型的佔2%到3%,而動脈型最少見。

研究的歷史

1861年首次進行手術治療

1907年,因為第一肋骨畸形進行了手術治療

1920年發明發現了先天性的條索和韌帶

後來發現了前斜角肌綜合征,肋骨鎖骨綜合征,中斜角肌等都是引起症狀的原因,然後是胸小肌綜合征,外展過度綜合症等等

1956年正式命名為胸廓出口綜合征     主要採用第一肋骨切除的方法

在1990年代左右,在顯微鏡方面,證實有斜角肌的病理變化,病理學實現突破。

臨床症狀可以表現為上肢的疼痛,感覺異常,頸部輕度的跳痛,以及枕骨痛,還有雷諾氏現象,胸小肌綜合徵引起的胸痛

手術的方式主要是斜角肌切除,同時行肋骨切除,或胸小肌肌腱切斷術,總之哪裡擋著切哪裡。

靜脈型的主要拍鋒喚病因是重復上肢舉過頭頂的活動或凝血功能異常。空間狹窄或鎖骨下肌腱壓迫鎖骨下靜脈對於靜脈類型的治療,首先是抗凝,然後靜脈溶栓,必要時可以行內膜剝脫,或者一些球囊手術。但早期總體支持溶栓治療。

動脈型的表現為鎖骨下動脈狹窄,血栓形成或動脈瘤。

手術的是第一唯一的治療方式,動脈瘤樣切除,人工血管移植等。

綜合征主要是由於解剖異常,日常活動和生活方式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有可能跟人體的站立也是有關系的

動脈的病理學表現是局部鎖骨下靜脈內膜瘢痕化,造成管腔狹窄

動脈胸廓出口綜合征,往往在過程中是沒有症狀,直到發生血栓塞

大多數都是與斜角肌三角狹窄有關系的

總論中解剖學比較復雜,暫時忽略。

神經性的胸廓出口綜合征 。

診斷起來比較復雜,尤其是在外傷之後,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診斷,並且有可能是頸椎引起來的,因此確診胸廓出口綜合征,要等到症狀出現幾周以後才能診斷。

開始的時候都是休息,輕度拉伸,給予抗炎激素鎮痛葯,症狀在幾個月之內沒有改善,再進行嚴格的體檢以明確

鎖骨下動脈閉塞,很少在年輕人群中發生,

症狀發生之前的頸部外傷史,對於神經性的胸廓出口綜合征診斷很有幫助,如果沒有這類病史診斷,應該十分謹慎,這個比例可以達到80%以上,常見的是車禍,外傷,光滑地面或者樓梯上滑倒,或者長時間坐在電腦前

需要鑒別的是腕管綜合症

比如僅僅前臂和手部有症狀,而胸廓出口綜合征會有整部的疼痛,斜方肌,頸部,胸部,肩帶部疼痛

還有一個叫做雙擠壓綜合征(沒有搞清楚)

體格檢查中adson實驗是比較常見的,盡管臨床中有50%正常人群,也會出現試驗陽性,但是這可能是唯一的一個檢查可用的實驗,僅僅通過這種試驗確診的胸廓出口綜合征,有可能造成很多的不必要的檢查。

大部分的神經性胸廓出口症中,缺乏客觀的依據,只能依靠主觀判斷標准

客觀判斷標準是肌電圖,發現尺神經病變,以及魚際肌萎縮

可以分為確定和有爭議的類型,分類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大部分的醫生仍然採取主觀診斷標准來確立診斷

目前認為前臂中皮神經應答測試有希望成為新的診斷標准,但需要更多的實驗結果來證實

有一些客觀證據確認了,患者做完手術之後,效果並不是比沒做手術要好

一個僅有上肢疼痛和手麻木沒有陽性體征的患者,不能簡單的認為就是神經性的胸廓出口綜合征

神經型胸廓出口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疼痛和感覺異常姿勢的影響,頭痛乏力和肌肉萎縮,一部分人會出現殘疾,還有血管症狀和復雜區域性疼痛綜合征

對於這種疾病的治療,可以通過保守治療,通過物理的治療,這類患者因為很多人沒有它的治療經驗,錯誤的治療方法,導致症狀加重,是保守治療早期即宣告失敗

只能手術,最大的並發症,一個是神經損傷,一個是淋巴漏,一般幾周內可以自愈,二次手術者相當少見。

動脈類型 的可通過壓迫實驗,還有超聲檢查以及CT  核磁 經血管動脈造影。

動脈造影是金標准,做完手術效果是好

靜脈型胸廓出口綜合症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的,

原發性和解剖結構有關系,大多發生於年輕人,一些患者酸痛,針刺感和緊綳的感覺,潛在的並發症一個是肺栓塞和靜脈性壞疽,罕有報道。

診斷就是常規的,一般認為單純的抗凝治療是可以的,但是因為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傾向於一個溶栓治療的方式會更好,尤其是局部導管溶栓效果好,超過14天之後再溶栓也是合適的。

48小時內隨訪,包括anjiojet 和  trellis

溶栓之後的效果可以分為溶栓失敗和溶栓成功

失敗的話可以在進行三個月的抗凝治療,這是比較少見的,

溶栓成功的人也是再給三個月的抗凝治療。

如果確實有外源性的壓迫的話,再進行手術治療,大部分不太需要。

導管穿刺形成的繼發性的血栓,因為存在著一些特定的原因,進行三個月的抗凝治療,對於絕大多數患者是有效的,對於腔靜脈濾器,雖然也有放的,但是不太推崇。

是不是預防性使用一些抗凝葯物,現在並不支持,認為沒有必要

❷ 突然右邊胸腔裡面抽筋疼痛,怎麼辦

問題:有幾次好好的,突然左邊胸腔裡面非常疼,像抽抽筋相同,並伴隨著呼吸越疼……有天晚上睡夢中也突然的疼……有些擔心我的身體……岩純最合適答案:應該是神經炎類的胸疼總是開車、伏案的人士容易有頸胸椎問題。大約有28%的非心源性胸疼病人是因為神經運動系統惹的禍,最常見的幾種病分別是胸廓出口綜合症、肋軟骨炎、肋神經炎、頸胸椎關節紊亂,伏案工作的「電腦族」非常容易中招。如果神經運動系統受到壓迫,就會造成類似的胸疼感。比如胸廓出口綜合症,頸肋、前斜角肌壓迫神經血管,會造成頭、頸、肩、腋部、上肢的放射性疼疼;如果是肋軟骨炎,在活動、呼吸加重時,胸部會疼得更厲害,輕輕一按也能感到疼;頸椎、胸椎神經受壓迫時,頸部運動、咳嗽、噴嚏都會加重疼疼感。預防:多做擴胸運動尤其對於頸胸椎勞損造成胸口疼疼的病人,粗芹咐建議到骨科進行檢查,如果是嚴重錯位需要進行康復調整;如果程度不深,可以不可以通過平日保健護理減緩症狀,最簡單的方式首扒就是在電腦前工作一小時後,起身進行擴胸運動。(說明:除介紹的三大類引發胸疼的原因外,還有胸膜炎、肺部栓塞、帶狀皰疹、流行性胸疼等疾病也會誘發胸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