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蠶豆種植時間和方法 蠶豆怎麼施肥呢
1、蠶豆播種分為春播和秋播,播種時間的差異主要是由於地域和氣候的不同。在西南以及長江流域適宜進行秋播,等到來年夏滾數季才會收獲。而西北地區則要春季播種,當年秋季收獲。這種植物是非常不錯的前茬,適合在輪作時進行種植。
2、為了提高蠶豆的出芽率,往往在播種前需要催芽。它的種皮很厚,而且十分堅硬大攜首,往往要浸泡很長時間。通常要泡36小時,期間每3-4小時就要淘洗換水一次,直到種子飽脹,表現沒有皺紋為止。取出後放到網袋中,倒入石灰水浸泡5分鍾,清洗兩遍後用棉布包裹,一天後就會露白。
3、種植蠶豆要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環境中進行,良好的排水性對於根部的呼吸很有幫助,同時還能預防爛根。為了給植株提供養分,還可以施一些復合肥作為底肥,施肥後深翻將肥料埋入土中,之後再整平挖溝。
4、將蠶豆的種子播到土壤中,一定要控制好種植密度,如果太密隱叢集的話,通常每畝要有1.5萬株。播種後要適當澆水,保持土壤的濕潤。等到幼苗長到10公分的時候,還要補充一點葉面肥,肥料多用磷酸二氫鉀。秋播為了安全越冬,還要用稻草覆蓋一下。
2. 廣東蠶豆種植時間和方法
一般在3至10月進行種植。
蠶豆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合理排灌。採用「蠶豆稻後免耕直播栽培技術」的田塊要搶墒播種,田間水分含量較多的田塊要及時排水,保證出苗是蠶豆獲得高產的關鍵。蠶豆花莢期視土壤墒情安排灌水,以避免花莢期出現大量落花落莢情況,同時保證蠶豆灌漿充分,獲得盡可能高的百粒重。
肥料施用。對追肥,貧瘠地塊在蠶豆苗期畝施尿素5至8公斤,促進幼苗生長,早生分枝利於開花結莢。初花期和結莢期畝用復合肥(10比10比10)15公斤、尿素10公斤搗碎泡水澆施各1次。對採收鮮莢的蠶豆田,每採收青莢1至2次,根據長勢和苗架情況可用0.3%磷酸二氫鉀+0.3%尿素+0.2%硼肥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雜草防治。以芽前除草為最佳,在蠶豆播種後3天以內選擇合適除草劑進行「芽前除草」,切忌在播種前使用滅生性除草劑。除草劑要嚴格按說明使用。桐燃蠶豆出苗後盡量避免化學除草,一般在蠶豆現蕾期至開花期之間進行人工除草,鬆土培土。
適期收獲。干籽粒生產則在森型蠶豆植株葉片發黃干,植株莖稈顏色黃綠失水時用割曬機將其割倒晾曬於田間,待整個植株干時用脫粒機進行脫粒清選並進行密封熏蒸,以防豆象為害。
春播
整地施肥比春播以起壟覆膜為主推技術。為提高抗旱蓄水保墒效果,最好採用秋季覆膜或頂凌覆膜,旱情較輕年份也可在春季播前搶墒覆膜。對秋覆膜和頂凌覆膜的田塊,應及時打開滲水孔,沿壟溝每隔約50厘米用細竹竿等在地膜上打開直徑小於0.5厘米的小孔,以利雨水及時下滲。起壟規格為40厘米寬小壟和70厘米寬大壟依次相間起壟,壟高10至15厘米,然後用120厘米寬的地膜覆蓋壟面,兩幅地膜相接在大壟之上,相接處壓土合縫,並在此輪猜覆好地膜的壟上和壟溝沿橫向每隔約3米壓土形成土帶,以壓實地膜,形成壟上壟溝全覆膜。
整地、施肥和地下蟲害控制同時進行。對土壤肥力較低的地塊,畝施復合肥(10比10比10)15公斤,然後再進行覆膜,對地下害蟲發生頻繁地塊則選用辛硫磷顆粒劑與復合肥混合撒施後再覆膜。
適期播種
及時早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保證苗齊、苗勻、苗壯。
合理密植
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塊,畝保苗1.5萬株左右為宜。按照寬窄行壟溝穴播種植,平均行距55厘米,人工點播一般穴距20厘米,沿大小壟間的溝內開穴點種,每穴下2至3粒,穴內留苗2至3株,可按照每穴2株、3株、2株、3株……依次相間的方式留苗。
苗期管理
採用覆膜種植的蠶豆點播後隨即用灰土或細砂土蓋住播種穴,以利壓實地膜、預防板結,如遇板結則要及時破除、及時放苗。此外,苗期要特別注意防治根瘤象等蟲害,保證蠶豆出苗率是關鍵,同時苗期對弱苗結合中耕除草畝追施尿素2.0至2.5公斤,施肥時避免讓尿素直接與蠶豆根部接觸,保持3厘米為宜。
花期管理。花期加強防控赤斑病、豆象、蚜蟲等病蟲害,並分1至2次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蠶豆花莢期視土壤墒情安排灌水,以避免花莢期出現大量落花落莢情況,同時以保證蠶豆灌漿充分,獲得盡可能高的百粒重。
適期收獲。田間80%植株下部3至4層莢變黑、上部莢呈黃綠色時進行收獲。
3. 蠶豆種植時對土壤和肥料有什麼要求呢
一、雖然蠶豆種植不下肥料,但對土壤要求很高過去我們這邊種植蠶豆選擇沙質偏酸性或中性土壤種植,土壤有機質比較高,比較肥沃,又無污染,所以,種植蠶豆不需要底肥和追肥,也不打農葯,只需開春後人工鋤草一遍即可。蠶豆雖然好管理,種植成本低,但畢竟不是主要農作物,市場小,不適合大面積推廣種植,農民現在當蔬菜種植,房前屋後、田壩地埂,道路兩側種植一點。
「蠶豆不要肥,八月土裡睡」這句老話,講究裂碼寬的是蠶豆在農歷八月必須不務農時地種植下去,蠶豆對氮肥需求不大,所以農民說「蠶豆不要肥」,但不是說蠶豆不需要營養元素,當土地貧瘠時,還是施用農家肥改良土壤,也可以追施氮磷鉀元素肥料。蠶豆冬季控旺,春季防倒伏死秧子。
4. 蠶豆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一定要記住蠶豆的最佳種植時間
1、蠶豆種植時間
蠶豆分春秋兩季種植。北方及西北地區在3-4月播種;南方在10月播種。
2、蠶豆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總體來說,要選擇飽滿無病害的種子。在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的地區,應選用耐肥抗倒伏品種,以發揮增產潛力;在土壤貧瘠、施肥水平低的地區,選用適應性廣、耐瘠的穩產品種。
(2)種子處理。蠶豆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播前曬種2-3天,以提高發芽率。
(3)整地。將選好態瞎塌的土壤翻耕,同時起溝帆圓開墒,溝與溝相通,排水不良田塊的溝要挖深,墒面不宜過寬。採取起溝碎土後,打塘點播,然後用細糞或細土蓋種,保證出苗。
(4)合理密植。神旦肥力條件好的田塊可適當稀播,肥力條件差的田塊應適當密植。
(5)施肥。播種前可以先施底肥,以農家肥為主。蠶豆3-4葉時,每畝用尿素2-3kg、普鈣10-20kg、鉀肥5-10kg,將三種肥料混合,對水澆於根部。開花結莢期是蠶豆一生需肥的高峰期,氮肥佔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的80%、磷佔90%、鉀佔63%,一般每畝用尿素3-5kg、鉀肥5kg,對水澆施於根部。另外還可以選用磷酸二氫鉀或鉬肥進行葉面噴施,以提高百粒重。
(6)灌水、整枝。蠶豆是需水較多的作物,苗期葉片少、氣溫低,一般不灌水。花莢期、現蕾期、鼓粒期必須有充足的水分,及時灌好花莢水、現蕾、鼓粒水是保證蠶豆正常生長的基礎。主莖葉長到3-4薹復葉時,要及時擇去主莖頂端1-2薹葉,開春後打去無效分枝與弱枝。
(7)及時除草堅持化學除草和防治病蟲害.
(8)防病蟲害。防好鼠害,適時防治斑潛蠅及病害。一般在開春前防治2次,開春後綜合防治病蟲害3次。用葯時間掌握在12月上旬、次年1月下旬、2月下旬。蠶豆蚜蟲、根腐病、葉斑病是為害蠶豆生長發育期的主要病蟲害,及時防治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9)採收。作為蔬菜食用的蠶豆,以青、嫩、籽粒飽滿、口感好為標准進行采擇。過早則籽粒小、過於幼嫩、產量低;過遲則質地堅硬,不宜餐桌食用。選擇最佳的採摘時期才能達到較好的市場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