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血壓患者可以進行運動嗎
一、選對項目:有氧運動為主
我國以高血壓為代表的慢性病患者人數一直持續增加。不同年齡的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呢?
建議,所有運動都要建立在控制好血壓的前提下進行,血壓過高,未完全控制在正常值的時候,不適合中強度運動,但適當的散步等日常活動仍然可行。
而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做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騎車、跑步、打籃球等,每周至少堅持5天、每次30分鍾以上;同時還可以配合一些力量型的訓練,比如啞鈴、仰卧起坐等,每周2-4次。此外,游泳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如果沒有做中高強度運動的習慣,可以做增強平衡力的練習,如單腳站立、腳跟站立、閉眼站立等,還有預防跌倒的練習,也可以睡在床上進行雙腳運動的練習,以鍛煉下肢的力量和柔韌性。一般每周5天、每次30分鍾,如果行動不便,也應該保證一周三天以上的運動頻率。
譚虹提醒,運動的目的是活動手腳,不讓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因此最好不要單純地選擇一種運動,多種形式的運動結合會效果更佳。
二、選對時間:切忌清晨空腹運動
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很多中老年人喜歡清晨在空腹時外出去公園做運動。其實,一天中最適宜運動的時間是下午的4點到5點。為什麼?第一,清晨的6點到10點是人血壓的高峰時刻,運動會使血壓升高,增加高血壓的危險,而且空腹運動相對容易導致低血糖,因此,運動前應該先吃點東西;第二,對於環境而言,傍晚是一天里空氣氧氣含量最高的時候,適宜運動;第三,運動前應該按醫囑先服葯,以避免運動時血壓升高。
三、有多種疾病的人怎麼辦?
不少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同時還患有多種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房顫、肺動脈高壓等。譚虹建議,有復合型疾病的患者,運動前最好先咨詢心內科大夫,醫生會依據患者的病情輕重,給予個性化的建議。
曾收治過一位50多歲的男性患者,此人患高血壓有七八年,同時患有主動脈夾層的並發症,需吃多種葯物,但規律的葯物治療將病情控製得不錯,再加上他經常游泳鍛煉,血壓一直控製得很好。
譚虹認為,如果病人剛經歷過較嚴重的疾病,選擇運動更要注意循序漸進,逐漸加量。如果在正常靜坐的時候,都有心衰(比如胸悶不適)的表現,就不適宜戶外運動了,可以在狀態穩定時在家裡客廳走一走;等症狀減輕後再到戶外短時間散步,狀態再好一些,可以提高走路的速度,增加活動的時間。
專家強調,無論哪種運動,最重要的是不會引起身體不適,如果覺得身體不適,不要硬撐,要及時就醫。
㈡ 我吃降壓葯下來後,可以不用再吃葯了嗎,而改用鍛煉和飲食來控制行嗎
最好別冒然停葯,不然血壓會很不穩定,一下子又竄上去的並喚。
建議運動、食物入手。還有情緒、壓力對血壓激睜影響非常絕鉛凱大,注意心理的調節。
最後建議一點,初期的高血壓病人,以中醫治療效果較佳,建議找正規醫院老中醫開葯調理,並以針灸輔助。祝康復。
㈢ 低血壓低能劇烈運動嗎
低血壓發作是可以出現頭暈,惡心,冷汗,這是全身供血不足的表現,適量的運動可以讓血壓增高,但是劇烈的運動也是不合適的,一般劇烈運動會是本來就供血不足的身體更加受不了,加重頭暈,惡心這樣症狀。生活中可以吃得稍微咸一點,盡量多吃點,稍微胖一點,加上適當的鍛煉血壓可以明顯升高一些。
㈣ 低血壓可以靠運動來改善嗎
一些身體鍛煉,有助於增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改善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有利於血壓回升,對低血壓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不能單靠運動來改善。
低血壓患者日常生活預防常識: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2、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綳帶,以加強靜脈迴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葯物治療。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㈤ 運動能降血壓嗎高血壓病人常做兩類運動,血壓慢慢就降下去了
全球范圍內,高血壓是最為常見且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大腦、心臟、腎臟、眼睛和血管都是其靶器官,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中風和眼底病變以及主動脈夾層的高危因素。患者除了正確服用葯物外,也應保持適度運動來輔助降血壓。
研究表明,一周有5~7次中等強度運動,每次30分鍾左右,收縮壓可降低4~9毫汞柱。以有氧運動為主,無氧運動為輔,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運動強度。通過最大心率來評估運動強度,最大心率等於220減年齡的60%~70%就是中等強度運動。
通過有氧運動可調節植物神經系統,減輕小動脈痙攣問題;運動也能促進全身血管擴張,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促進體內鈉排泄速度,可降低血容量,輔助降低血壓。
運動時可能出現暫時性血壓升高,直接作用於血管運動中樞,使得運動後血壓維持在低水平,同時也能糾正高血壓高危因素,幫助調節不良的情緒,緩解血管應激狀態,進而降血壓。
1、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顧名思義是氧氣充分供應的前提下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快步走、慢跑、跳有氧操和打太極拳等,能提高紅細胞攜帶氧氣能力,消耗體內多餘熱量。高血壓患者每天要有30分鍾以上的有氧運動,能降低血壓水平,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
若需做高強度運動,還需評估心血管情況。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每天應有30~60分鍾的有氧運動。
2、動態抗阻訓練
沙袋、仰卧起坐和俯卧撐、深蹲以及舉啞鈴都是不錯的動態抗阻訓練。高血壓患者一星期有2~3次抗阻訓練,能提高肌肉力量,延緩肌肉流失,幫助控制體重和輔助降血壓。
1、採取循序漸進原則
不能突然做劇烈運動,也不能一下子增強運動強度、加大運動頻率、延長運動時間、改變運動類型等。另外,也不能作爆發力太強的運動、憋氣的運動等,易使得血壓急劇升高。
2、運動前後做好准備
運動前要有10~15分鍾熱身運動,如散步、原地踏步走或練體操等,讓全身肌肉得到舒展,避免運動過程中發生意外;運動後應做拉伸運動,能促進乳酸排泄,改善肌肉疲勞。
3、監測血壓
血壓控制不良的情況下不能盲目運動;血壓控制穩定的前提下,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運動,拒絕晨練,運動量也不能太大,以免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溫馨提示
高血壓患者每次運動前應多留意自身症狀,同時還需監測血壓。整個運動過程中需積極調節呼吸,萬萬不可憋氣;運動時若出現胸口疼痛、心慌和心悸等,還需立即停止或暫緩運動。另外,合理安排飲食,採取低鹽和低脂肪的飲食結構,積極控制體重,嚴格按照醫囑用葯。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㈥ 生命在於運動,高血壓可以通過運動降下來嗎
高血壓可以通過運動降下來,需要長期堅持,並且要注意運動的時間以及活動量,一次活動時間不要太長,活動量不要太大。現在患有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多了,那麼都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使血壓降下來呢?下面具體來看一下。
運動經常運動不僅能夠預防血管性疾病,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使血壓下降,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患有高血壓的人可以經常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爬山,游泳,慢跑等,通過做這些運動都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自身體質增強,能降低患有血管疾病的風險。
綜上所述,除過運動飲食服用葯物之外,還需要保持一個穩定的情緒,因為高血壓的人情緒過大也會使血壓逐漸升高,危及健康,因此平時也要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患有高血壓的人最好自備血壓計,定期監測自己的血壓,以掌握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避免緊張因素,如果身體有任何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去進行治療。
㈦ 通過鍛煉降壓後能減少運動量嗎
一,通過鍛煉降壓後可以根據自己血壓情況適度減少運動量。以下是高血壓患者不同階脊衫辯段的運動量。
1,輕度高血壓患者
輕度高血壓患者將血壓控制在〈14D/90毫米汞柱時,可適當進行運動,包括打球、游泳、慢跑、登山等。
最初開始運動時可每天運動15~30分鍾,視個人體力而定,以後每隔2一3周逐漸增加運動量,以不造成過度疲勞為宜,並盡可能持之以恆。
2,中度高血壓患者
中度高血壓患者在血壓降到較為安全的范圍內才可進行適當運動,最好能降到〈140/90毫米汞柱。否則易誘發心肌梗死、心絞痛、中風等。
最初開始運動時可考慮先進行少量運動,如打太極拳、慢步行走、健身操等。適應後可逐漸加大運動量。比如,先逐漸延長慢步行走的距離和時間,然後可改為慢跑還可以適量進行一些如打乒乓球、游泳等運動項目。
中度高血壓患者在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忌逞強好勝。
3,重度高血壓患者
重度高血壓患者不適宜運動,應該好好休息。只有當血壓得到控制並基本平穩後,才考慮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最初開始運動時可考慮散步或進行室內運動,然後根據病情逐漸適當增加運動量。
二,高血壓患者要這樣運動
運動時要選擇空氣清新、氧氣充足的地方;運動前一定要熱身,活動一下四肢,逐漸進入運動狀態;每天進行運動的時間可以靈活掌握,不刻意固定在某個時段,但一定要有恆心,堅持不懈;由於運動中出汗會大量損耗體液,從而使速度、力量、耐力及心臟的輸出能力都有所減弱。所以在運動前1一2小時、運動中及運動後都要適當地補充一些水分,不要在感到口渴時才喝水;可以同時結合陳志謙決烏湯茶這種中醫經典組方茶可起到櫻缺較好的調治效果。進行戶外運動時,要特別注意氣候的變化,最好隨身攜帶衣物。以便及時增減,避免著涼感冒。另外,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根據運動的項目來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來陪伴你進行運動,會獲得更好的運動效果。
三,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時間
早早起床鍛煉,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並不適合,因塌早為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存在「晨峰」現象,就是說每天清早到上午最易血壓上升,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所以有的高血壓患者早上不吃降壓葯外出到公園鍛煉,就有可能發生高。湘壓腦病或中風。
高血壓患者在下午4點鍛煉最合適。但從實際情況出發,方法可以變通一下,即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鍛煉,等太陽出來後再去;起來鍛煉之前,喝杯開水,吃兩塊餅干;運動強度不要太大,並要做好准備活動,最好有人一起陪著去。此外,高血壓患者剛吃飽飯後也不宜運動。
㈧ 低血壓患者,真的可以運動嗎
由於運動量的增加,體內的血液被重新分配到骨骼肌,這可能導致嚴重的低血壓。老年人應根據環境條件和自身身體狀況選擇體育項目,如太極拳、散步、健美操等,同時,低血壓患者應注意飲食,增加飲水量。血壓狀態可能會導致頭暈和黑暗。在這種情況下,低血壓不能劇烈施加。低血壓會導致循環血容量不足和大腦供血不足。平時,注意不要突然起床。
因為運動能刺激陽氣。當氣流遍全身後,對身體會更好。因此,通常情況下,低血壓患者不應該採取運動措施,但他們可以適當地運動。然而,如果血壓很低,低血壓在老年人和體弱者中很常見。主要症狀是頭暈、疲勞、視力模糊等。跑步是保持調整的有效方式。如果血壓太低,你可以從快走開始,然後慢慢地通過鍛煉。注意消費。低血壓主要是指舒張壓低於60mmhg,全身血壓高於90mHg,可導致頭暈、全身疲勞等症狀。它可以通過活動來穩定。
㈨ 高血壓病人可以運動嗎怎樣運動最好
高血壓病人可以運動嗎?怎樣運動最好?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高血壓病人推薦慢跑這種有氧運動
慢跑消耗的運動量對於走路來說更大一些,但對於病情較輕的高血壓患者來說,堅持慢跑不僅能使血壓保持在穩定的正常范圍內,還能促進身體的消化功能,防止胃腸疾病的發生。健身跑。在進行健身跑前,高血壓患者一定要作心電圖運動試驗,幫助自己檢測心臟功能,血壓對運動的反應性。不要求一定的速度,在跑步的時候如果產生頭昏、頭痛和疲勞感等症狀需要立即停止。健身跑。在進行健身跑前,高血壓患者一定要作心電圖運動試驗,幫助自己檢測心臟功能,血壓對運動的反應性。不要求一定的速度,在跑步的時候如果產生頭昏、頭痛和疲勞感等症狀需要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