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鮮附子可以放冰箱保鮮嗎
新鮮附子不可以放冰箱保鮮。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御兄,正拆察晾乾即可。現代的方法晾乾後冷藏。要保持剛採的鮮汁,從葯性舉茄來看沒有必要。
2. 吃不完的附子可以放冰箱嗎
不可以。
味歸經
1
辛、甘,大熱;有毒。
歸心、腎、脾經
END
功能主治
1
功能: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葯」。
2
主治:用於陰盛克陽,大汗亡陽,吐瀉厥逆,肢冷脈微,心腹冷痛,冷痢,腳氣水腫,風寒濕痹,宮冷,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陰疽瘡瘍以絕慎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END
用法用量
3~15g 。擾告回陽救逆可用18~30g。亦有大劑量用至30g以上者。
經方四逆湯:生附子一枚 乾薑一兩半 炙甘草二兩
破格救心湯:附子30~100~200克,乾薑60克,甘草60克,高麗參10~30克,山萸凈肉60~120克,生龍骨牡蠣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3-0.5克。
附子粥: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緩宏明,粳米100克。二葯研為細末,每次用5克,與粳米加水煮粥食。 亦可將二葯減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源於《聖惠方》。本方以附子溫里散寒、止痛,炮姜溫中散寒、止瀉。用於里寒腹痛、腹瀉,大便表稀。
附片薏苡粥:制附片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分2次食。
本方以附片散寒止痛,用薏苡仁除濕舒筋。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四肢拘攣。
4
附子做法指導:
1. 取本品溫壯心腎陽氣之功,常與人參同用,益氣回陽。
2. 用於腎陽不足,或陽虛水泛、尿少水腫。常與肉桂等同用。
3. 可治療風寒濕痹、關節冷痛,常與麻黃、細辛、桂枝、白術、甘草、人參黃芪等配伍。
4. 內服宜制用,外用多生用。服葯時不宜飲酒,不宜以白酒為引
3. 存放了 若干年的附片(若未)還能吃嗎
不能吃了扔了吧
4. 附子粉末能保存多長時間
中葯材經過炮製可以存放至少半年以上葯效都不會變,如果是生附子就要現采現用以免存放時間過長其中的生物分解酶會使葯效喪失。
如果是炮製好的附子打成粉末,只要用膠袋或者密封的罐子存放半年是沒關系的。放冰箱裡面一定要保持防水,塑膠袋一定要密封。
5. 怎麼種植附子
附子是有名是的中葯材之一,那麼附子怎麼 種植 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附子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附子的種植技術
附子,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炮製為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屬溫里葯。中葯中“回陽救逆第一品”。主產於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0.6--1.5m。塊根常2個並連,紡錘形或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側根甚肥大,徑達5厘米。莖直立或稍傾斜,圓柱形,表面青綠色,上部為短茸毛或散生少數貼伏柔毛,下部老莖多帶紫色,莖下部光滑無毛。葉互生,革質,五角形,長6--11厘米,寬9--15厘米,掌狀3全裂,中央裂片菱皮絕狀楔形,急尖,近羽狀分裂,側裂片不等2裂,各裂片邊緣有粗齒或缺刻。總狀花序狹長,密生反曲柔毛;萼片5,寬約2厘米,藍紫色,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側萼片長1.5--2厘米;花瓣2,無毛,有長爪,李早距長1--2.5毫米;雄蕊多數;心皮3--5,離生。瞢菱果長約2厘米。花期9--10月份,果期10--11月份。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北至秦嶺和山東省東部,南至廣西省北部。生於山地草坡或灌叢中;多栽培。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11月中旬前後淺鋤草1次,保持田間無雜草。
(2)補苗 第二年早春苗出齊後,及時進行補苗,取健苗帶土補栽,壓實,澆清水以利成活。
(3)追肥、培土一般追肥3次。2月上旬出現5-6片葉子時,每畝用尿水肥3000-3500千克,在行間挖小溝順溝灌1次;第二次在5月份修病根後,施入人糞尿3000-3500千克,或油餅肥250千克,每3株間挖1穴施入肥料蓋土,第一、二次追肥窩要離開;第三次在8月上旬進行,每畝用人畜糞水1000千克,尿素10千克,對1000千克水淋灌。在追肥的同時進行培土,厚6-15厘米,作成魚背形。
(4)摘尖苗高30-36厘米時進行。第一次摘高尖,7天後摘二類苗的尖,再過7天摘三類苗的尖。摘尖後腑芽生長快,應及時摘掉。
(5)修根
在4月上旬 穀雨 以前、 立夏 後修根1次:輕輕創開根部土,均勻地保留2-3個健壯的新生附子,其餘小附子全部切掉取出,注意勿傷根和莖稈。
附子的病蟲害防治
(l)白絹病:多發於夏季高溫多雨季節,為害附子根莖部。
防治 方法 :
① 選無病烏頭作種;
② 輪作;
③ 修根時,每畝用五氯硝基苯粉劑2千克與50千克干細土拌勻,施在根莖周圍再覆土;
④ 發病初期,深埋病株和病土,並用5%石灰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淋灌病株附近的健壯植株。
(2)霜霉病 3-5月發生,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及時拔除病苗,並用1∶1∶2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銨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
(3)根腐病 4-7月發生,為害根部。防治方法:
① 修根時勿傷根莖;
② 不過多施用鹼性肥料;
③哪握雀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淋灌。
採收
(4)紅蚜蟲 3月下旬或4月上旬始發,5-6月為盛,為害植株頂部嫩莖。防治方法: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殺。
栽至第二年6--7月份收獲,以 小暑 至 大暑 間採收為好。
葯材貯藏
鹽附子易吸潮變軟,宜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肪壓碎。生附子系毒品,應按《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貯藏。
附子種植要點
(1)選種:烏頭品種較多,經過鑒定篩選。
(2)栽種:四川於12月中旬,陝西於11月上旬。栽前用50%退菌特0.5公斤、尿素0.5公斤、兌水250公斤,浸種根3小時。穴栽。1級種根行距各17厘米,穴深12-15厘米,每畦3行,交錯排列,每穴栽1個,畝栽12760個;3級種行株距各13厘米,穴深7-10厘米,每畦4行,每穴栽1個,畝栽2萬個。栽種時在行間多栽10-15%的種根,以作補苗之用。栽後覆土平畦。
(3)烏頭的採收與貯運:烏頭栽種第2年 立冬 後收挖。剪去過長須根,用竹簍分級包裝,及時運至壩區栽種,不宜久放,以免腐爛。運輸途中不能日曬雨淋,防止發熱霉爛。運壩區後1-2天,不能及時栽種的,應攤放於鋪有草 的陰涼乾燥處,厚4.5厘米左右,並隨時翻動,防止發燒。存放時間不超過7天。
附子栽種田管理
(1)耬畦、清溝與補苗:於幼苗出土前,用竹耙或雙齒缺絲鉤將畦面大土塊和過厚的蓋土扒入溝內,砍碎後,再培於畦面,鏟平溝底,保持平坦不積水。耬畦時不要過深,以免傷種芽。幼苗出齊後,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燒毀。補苗宜早不宜遲。
(2)除草:附子栽培精細,經過耬畦、清溝和修根等管理 措施 後,土壤更加疏鬆、細碎,不必另行中耕。但幼苗出土後,雜草開始滋生,注意經常拔除,做到有草即除。
(3)修根:陝西漢中及四川涼山等地不修根,總產量較高,但附子個體小,大多不符合加工附片的要求。江油一般修根兩次。
(4)施肥:附子生長期較短,一般追肥3次,第1次施肥在補苗後10天左右進行,每隔2穴刨坑
5)打尖、掰芽:第1次修根7-8天後,開始打尖。根據植株生長快慢,分次進行,共2-3次。用鐵簽或竹簽輕輕挑去莖頂嫩尖,注意不要損傷頂葉和 其它 葉。一般每株留葉6-8片,每周掰芽1-2次,尤其立夏後,腋芽生長最盛,應及時掰除。
(6)灌溉與排水:應根據氣侯情況和土壤濕度,適時適量的灌溉與排水。在幼苗出土後,土壤乾燥應及時灌水,以防春旱。以灌跑溝水(即水從溝內流過不停水)為宜。以後氣溫逐漸升高,應掌握畦土翻白即灌水。6月上旬以後,天氣炎熱應停止灌溉。大雨後應及時排水,以免造成附子塊根腐爛。先施堆肥,再用氮素化肥兌清糞水施之提苗。
附子栽培方法
附子栽種: 大雪 至 冬至 ,以冬至前6-10天栽種為宜,幼苗發育整齊健壯,塊根生長快,個頭大,產量高。陝西於立冬後栽種。栽種時,在整好的畦面中間,用木製印耙子開成交錯穴,66厘米寬的畦開2行,73厘米寬的畦開3行,行株距各17厘米。然後將種根按大、中、小分別栽種。每穴栽大、中塊根各1個,小塊根2個。芽口向上並稍露畦面,隨即用手刨土穩固種根。每隔10穴,在穴外多栽1-2個,以備補苗用。單株兩行者,每畝栽種0.85-1萬個。雙株兩行或1畦3行者,每畝栽種1.2萬個以上。栽後將畦溝內泥土提到畦面覆蓋種根,厚約7厘米,溝深20-24厘米,寬約27厘米。要求畦溝平整,暢通,防止積水。
附子田間管理:早春時,每畝施清糞水1000公斤,或灌拌溝水,促進出苗。出苗後,及時拔除霜霉病株,取行間烏頭苗子補栽,並施清糞水,以利成活。抽莖前每畝施人畜糞水1000-15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提苗。5月初拔草,結合追肥,每畝施人畜糞水1000-1500公斤,並清理畦溝、培土。苗高1米時,留基部葉片11-12片,摘去頂芽尖,繼後掰去第1-2節的腋芽。掰芽後結合除草,每畝施過磷酸鈣25公斤加腐熟堆肥1500公斤,施後培土。
4月上旬於畦面按40厘米株距點播玉米,每穴留苗2-3株,以利遮蔭。5-8月應注意防治白絹病。
附子栽種田管理
耬畦、清溝與補苗:於幼苗出土前,用竹耙或雙齒缺絲鉤將畦面大土塊和過厚的蓋土扒入溝內,砍碎後,再培於畦面,鏟平溝底,保持平坦不積水。耬畦時不要過深,以免傷種芽。幼苗出齊後,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燒毀。補苗宜早不宜遲。
除草:附子栽培精細,經過耬畦、清溝和修根等管理措施後,土壤更加疏鬆、細碎,不必另行中耕。但幼苗出土後,雜草開始滋生,注意經常拔除,做到有草即除。
修根:陝西漢中及四川涼山等地不修根,總產量較高,但附子個體小,大多不符合加工附片的要求。江油一般修根兩次。第1次在 清明 節前後,苗高13-17厘米時將植株周圍的土刨開,現出側生塊根(附子)和母根,用附子刀或竹片刮掉小附子,留下大附子,產區稱"留絆"。每株留1個稱"稱砣絆";兩側各留1個稱"扁擔絆";留3個稱"丁字絆"或"鼎鍋絆";"絆"應留在植株兩側,不能留在畦中心一側;"丁字絆"應留兩側和靠畦溝的一側,便於第2次修根;修完第1株,接著修第2株,把第2株的土刨去覆蓋在第1株穴里。依次修完。第2次修根在立夏前後。方法與第1次相同,主要是修掉莖基上新生的小附子。每次修根後,畦溝要清理干凈,畦面保持弓背形,以利排水。
施肥:附子生長期較短,一般追肥3次,第1次施肥在補苗後10天左右進行,每隔2穴刨坑,先施堆肥,再用氮素化肥兌清糞水施之提苗。每畝用腐熟堆肥或廄肥1500-2000公斤,油餅50-100公斤,豬糞水1500-2000公斤,氮素化肥5-7.5公斤。施後覆土。嚴禁施表皮肥。第2次施肥在第1次修根後,每隔2株刨坑,位置與第1次錯開。每畝施腐熟堆肥或廄肥1000-1500公斤,腐熟油餅50公斤,人畜糞水2500公斤。第3次在第2次修根後,施肥方法和位置與第1次相同,肥料種類和數量與第2次相同。陝西漢中地區每次施肥量按比例掌握,即第1次占附子生長期用肥總量的10%,第2次佔20%,第3次佔30%(基肥佔40%)每次施後蓋土,並將溝內泥土提到畦面,保持弓形。
打尖、掰芽:第1次修根7-8天後,開始打尖。根據植株生長快慢,分次進行,共2-3次。用鐵簽或竹簽輕輕挑去莖頂嫩尖,注意不要損傷頂葉和其它葉。一般每株留葉6-8片,每周掰芽1-2次,尤其立夏後,腋芽生長最盛,應及時掰除。
6. 附子種子如何存放
附子種子的存態滾放,首先要晾乾,然後裝在布裝或紙袋能透氣的容器里,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防止支霉。絕不能放在塑料袋裡,種氏如子也要呼吸的殲閉啟,因塑料袋不透氣,會影響種子的發芽率。
7. 附片煎熬太費時,可否多煎份量保存
其實說實話,你煎的時間太長了,30g以內,煎夠1小時絕對不會出問題,20g的我都讓他和其它葯一起煎40分鍾,至今還沒碰到一冊好個中毒的,現在的制附片早就炮的沒多少毒性了。估計一襲段般超過這量的不多,除非碰上個扶陽派的,那就不好說了,200g也不多。
關於多付同一次熬出備用,我認為也是可行的,但是水量也應同樣加倍。常溫保存2天是不會變質的,更不會增加毒性,因拍姿譽為附子的主要毒性烏頭鹼水解以後不會因為放置而在恢復的,當然能夠像醫院放入塑料袋密封最好,但是一般家庭沒這條件,最好別放到暖瓶或者冰箱,還是常溫放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