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柑橘花期能灌溉嗎
柑橘花期非常關鍵,直接決定了柑橘的品質與產量以及明年的樹勢與花量,所以這個時期的管理也至關重要。開花的質量能夠直接影響後期的座果,所以說,要想保證柑橘的產量,必須從花期就開始進行管理。
開花需要大量營養,如果樹體儲藏的養分充足的話,開花就會整齊,座果率高。反之花的質量就會差,花期短,座果率低。在武鳴這里的話,每年春天,雨水都比較充足。一般來講。這種情況下都不需要另外灌溉。這時反而要注意果園裡面不要出現積水。
柑橘花期主要的蟲害有柑橘的花蕾蛆、並虛蚜蟲及紅蜘蛛等,病害主要以瘡痂病、炭疽及沙皮病為主,需要提前預防。應根據果園實際狀況進行防治,由於柑橘開花對葯物比較敏感,切記葯劑使用的安全性。
Ⅱ 柑橘盛花期是否能灌水
參考一下
桔子樹澆水:
不同鍵純果樹對水的pH值要求不同,一般以6· 5~7為宜,可用硫酸亞鐵進行矯正。水溫與土溫虧此差應銷亮迅不超過5℃。生長季節澆水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後進行。夏季晴天每天澆1次水,若土壤偏干,當天再補澆1次水;春秋季每天澆1次水,早春、晚秋視盆土墒情每2~5天澆1次水;冬季控制澆水。
Ⅲ 柑橘花在樹上多久
大概一個月左右。
柑橘屬芸香科植物,花期4-5月。柑橘的花期根據品種來確定。一般的情況灶虛下半個月就開完了,有些品種還一面結果一面開花至秋季。
柑橘樹種下去第二年就能開花,一般三到五年就開始結果,5年以後達盛果期,經濟壽命長的40-50年。橘子在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熱帶、亞熱帶區域都適宜種植,土壤的相對含水量以60~80%為適宜,低於60%則需毀衫灌水,雨水過多造成土壤積水或地下水位高,在排水不纖辯腔良的柑橘果園會使根系死亡。
Ⅳ 桔子樹開花怕下雨嗎
桔子樹開花,當然怕下雨。
桔(橘),一般指柑橘,是芸香科柑橘屬植物。
柑橘的組成由:根、莖、葉、花和果實組成。小喬木。單身復葉,翼葉通常狹窄,或僅有痕跡,葉片披針形,橢圓形或闊卵形,大小變異較大,頂端常有凹口,中脈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狀分枝,葉緣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鈍或圓裂齒,很少全緣。花單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規則5-3淺裂;花瓣通常長1.5厘米以內;雄蕊20-25枚,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葉柑橘的葉片為常綠性的單生復葉,由葉身、葉翼組成。葉棗槐翼著生在葉柄上。柑橘種類品種不同,葉的大小不等,形狀各異。根由主根、側根、須根及須根端著生極短的根毛構成的群體,統稱為根系。壓條或繁殖的植株,無主根。樹干與根交界處,叫根頸。枝幹柑橘枝幹由主幹、主枝、側枝組成。
果形種,通常扁圓形至近圓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黃色,朱紅色或深紅色,甚易或稍易剝離,橘絡甚多或較少,呈網狀,易分離,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實,瓢囊7至14瓣,稀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頗韌,汁胞通常紡錘形,短而膨大,稀細長,果肉酸或甜,或有苦味,或另有特異氣味;種子或多或少數,稀無籽,通常卵形,頂部狹尖,基部渾圓,子葉深綠、淡綠或間有近於白色,合點紫色,多胚,少有單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境
柑橘果樹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與溫度、日照、水分(濕度)、土壤以及風、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環境條件緊密相關,這些條件影響最大的數溫度。即使差異0.5℃的氣溫有時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柑橘生長發育要求12.5至37℃的溫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晝夜溫度分別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長的土凳旁友溫與地上部大致相同。過低的溫度會使柑橘受凍,甜橙零下4℃,溫州蜜柑零下5℃時會使枝葉受凍,甜橙零下5℃以下,溫州蜜柑零下6℃以下會凍傷大枝和枝幹,甜橙零下6.5℃以下,溫州蜜柑零下9℃以下會使植株凍死。
溫度
高溫也不利於柑橘的生長發育,氣溫、土溫高於37℃時,果實和根系停止生長。溫度對果實的品質影響也明顯: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通常隨溫度增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質變好。柑橘是耐陰性較強的樹種,但要優質豐產仍需好的日照。一般年日照時數1200至2200小時的地區均能正常生長。如日照好、熱量豐富的華南與日照少的重慶柑橘產區相比:果實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熱帶、亞熱帶區域都適宜柑橘種植,但由於年雨量分布不均而常常需要灌溉。土壤的相對含水量以60%至80%為適宜,低於60%則需灌水,雨水過多,造成土壤積水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園,會使根系死亡。柑橘果樹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以75%左右為宜。
土壤
柑橘對土壤的適應范圍較廣,紫色土、紅黃壤、沙灘和海塗,pH值4.5至8均可生長,以pH值5.5至6.5為最適宜。柑橘根系生長要求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質地疏鬆,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2%至3%,排水良啟敬好的土壤最適宜。
Ⅳ 柑橘花開始打開的時候逼上長時間沒下雨,能否灌水
可以的。柑橘4月開花幼果期(第一次生理落果宴基期)
4月上旬柑橘繼續開花,單個花朵從開花到謝花要2-5天,也有風大時即開即謝的,但對幼果生長不利。全縣大謝時間一般在4月6-10日,大謝後即開始第一次生理落果。落果頭5天一般是花器發育不全引起的,屬先天缺陷,這些幼果保住了也沒用,讓其自然淘汰。大謝後5天落果是因為開花產生大量的內源激素脫落酸引起的,要提前噴葯保果。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一般從4月1日起到5月5日前後大約持續25天。
1、保花保果:一般在3月25日~4月10日的花期不進行葉面伍稿噴施。葉面肥選用含氮、磷、鉀、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如宴沃含氨基酸葉面肥等。在4月20~5月5日期間再噴1~2次葉面肥。開花消耗了大量的養分,4月中旬在樹冠外圍滴水線附近撒15:15:15宴沃水溶肥,每株0.3~0.4斤,促進果實轉綠,減少生理落果。
2、環割:實踐證明,在嫁介面以上進行環割是保花保果的有效措施。水平方向環割閉合圈是阻止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碳水化合物下傳,讓其直接供應幼果。同時根系因為沒有碳水化合物供應而生長緩慢,吸取的肥料不能滿足夏梢集中抽發的需要,達到控梢,減少5月下晌橘謹半月第二次生理落果的目的。環割取皮寬度1.0~2.0mm,深度1.5~2.0mm為宜,用1號刀或2號刀,時間宜在4月下旬初進行。
3、防治病蟲:防治對象有紅蜘蛛、蚜蟲、潛葉蛾、瘡痂病等。這4月一般不應有病害,病害應在2、3月處理完畢。4月用葯輕了沒有效果,重了造成幼果花皮。
Ⅵ 柑橘冬季澆水最佳時間
1、柑橘萌芽坐果期(3~6月):柑橘萌芽坐果需需水量大,我磨陸國柑橘產區降雨量較多,能滿足生長發育的要求。但此時也容易出現土壤水分過多,通氣不良,抑制根的生長,應注意及時排水;柑橘開花坐果期對水分脅迫極為敏感,一遇高溫乾旱容易導致大量落花落果。此時應注意及時灌水或噴水,降溫增螞蘆濕。
2、柑橘果實膨大期(7~9月):這個時期柑橘葉片光合作用旺盛、果實迅速膨大,需水量大。我省也正是梅雨過後,容易發生乾旱的時期,當土壤水分含量低時必須及時灌溉。
3、柑悶游帶橘果實生長後期至成熟期(10~12月):土壤水分對果實品質影響較大,在柑橘果實採收前1月左右應停止灌水。柑橘果實進入成熟期適當控水,能提高果實糖度和耐貯性,促進花芽分化。在採收前1~2月用透氣性地膜覆蓋,果實不僅著色早,而且色澤鮮艷,商品性好。
4、柑橘生長停止期(採收後~翌年3月):因為此期氣溫較低,蒸騰量小,降雨量也少。柑橘果實採收後,樹體抵抗力削弱,盡管已處於相對休眠狀態,但如連續乾旱,容易引起落葉,影響來年產量。一般應在採收後結合施肥充分灌水,如連續乾旱20天以上應繼續灌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