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性心梗植入支架後需要多長時間可以運動及怎樣運動,平常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一個月後才可以適當運動,術後床邊走動是可以的,這個根據醫生的指示。
『貳』 心肌梗塞患者運動鍛煉的方法
心肌梗塞是一種危害中老年人的一種心血管疾病,所以在做運動鍛煉時一定要注意。下面我整理了心肌梗塞患者運動鍛煉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心肌梗塞患者運動鍛煉的方法推薦
一、掌握好運動量
這是一個關鍵問題。過小運動量,實際只起安慰作用;過大則可能有害。一般所指的合適的運動量,都有輕微的出汗,呼吸次數稍有增加,並有輕微勞累感但並無不舒適感覺。
二、運動前准備及分期
在運動之前應先做一些柔和的肢體活動或體操等准備活動,以免驟然活動引起肌肉痙攣,甚至誘發心絞痛。鍛煉完了也應慢跑或步行等恢復動作,避免驟停使心臟發生問題。運動的這些階段分別稱為准備期、運動期和緩解期。
三、運動量要循序漸進
剛開始時,一次體育鍛煉,可以只有20-30分鍾,以後增至45-60分鍾。其中准備期和緩解期各5。10分鍾,運動期20-30分鍾。如果體質較弱者,剛開始運動時,可把一次運動量分幾次完成。
四、運動方式和方法
要根據病情輕重、體質強弱、年齡大小、個人愛好等條件,與醫生共同商量,選擇能夠長期堅持的項目。最好是步行、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騎自行車等項目。如果康復順利,可在心肌梗塞後第8-9周,復查運動試驗和動態心電圖。如無心絞痛等症狀或心電圖心肌缺血進一步改變,即可恢復輕微的工作。
治療心肌梗塞的方法
一、心梗患者要靜脈溶栓
靜脈溶栓是早期心肌梗死的治療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種,,能及時挽救缺血和頻死的心肌,縮小心梗范圍,改善心臟功能及降低死亡率,採取這種方法能非常有效的治癒早期心肌梗死患者,減少患者受到的傷害。
二、急診冠脈介入
對於在發病6小時以內到有介入治療條件的醫院就診的患者,應積極主張行急診介入手術。相比冠脈搭橋手術,冠脈介入治療對全身損害少,且再血管化機會可達80%~90%以上。而相比溶栓治療,介入限制的發病時間可以放寬到12小時以內,且其出血風險少,即使對出血高危人群,引起出血的風險也不高。
三、葯物治療
對於病情穩定住的心肌梗死患者,要採用常用葯物治療,具體用哪種葯應該根據醫生的建議,同時患者自己也不能擅自減少或增加葯物的劑量,也不能看病情有點恢復就停止用葯,防止病情加重,加大治療的難度。
心肌梗塞宜吃的水果
西瓜
西瓜汁富含VA、B、C和蛋白質、葡萄糖、果糖、蔗糖酶、谷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蘋果酸、番茄色素、磷酸及鈣、鐵、粗纖維等,對高血壓有很好作用。
柿子
柿葉含大量VC,具有降壓、保護心血管作用。柿子中含維生素較一般水果高,對於心臟病、心梗、中風都大有益處。其含有一種酚類化合物,有預防動脈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柑橘
在水果中,柑橘含抗氧化成分最高,可預防血栓形成。經常食用,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草莓
富含維生素和果膠物質,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溢血有很高臨床價值,對高血壓有一定功效。
獼猴桃
含十七種以上氨基酸、果膠、鞣酸、檸檬酸、黃酮類物質,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尤其Vc和硒含量豐富,長期食用,可降血壓、血脂等症。獼猴桃汁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心律不齊,預防缺血性腦血管病,腦動脈硬化。
猜你喜歡:
1. 心梗的症狀與急救方法
2. 發生心肌梗塞如何急救
3. 心肌梗塞急救措施
4. 突發心梗的緊急救治方法有哪些
5. 心肌梗塞最多能活多久
『叄』 心梗死放了支架後多長時間能做些體力勞動
問題分析:
支架後,特別是帶察發生心梗以後放的支架,應該注意多休息,近期不要大量的活動蠢圓茄,尤其不能劇烈活動,可以適當下床活動肢體等;一個月以後可以適當的慢走等;原則上是腔枯不建議您干體力活的
意見建議:
建議,最好還是應該多休息,不要干體力活,尤其是重體力活;一個月以後可以適當的運動,但不宜劇烈運動;抗凝的阿司匹林和波利維接著吃,定期查血常規情況;
『肆』 心梗康復後還要做什麼
心梗是臨床比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往往發病突然,應及時發現、盡早治療。而且需要提醒飢宴虧的是,心梗的患者康復出院後,也並不等於完全治癒了,這是因為心梗的患者部分心肌已經壞死,無法像以前一樣正常工作,因此還應當在工作和生活中格外注意,避免發生再梗。那麼具體來說應該注意哪些呢?河北以嶺醫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兼一病區主任袁國強指出,患者應在以下方面多加註意,規范治療,合理保健。 第一,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堅持規律服葯。 患者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如沒有心跳過慢或血壓過低宜長期服用美托洛爾,如血脂增高則宜服用他汀類、貝特類或煙酸類葯物。中成葯通心絡膠囊是一個很好的「 」血管保護劑」,長期服用同樣可以起到預防效果。此外還要定期復查,如果再出現胸悶、憋氣、心慌、出冷汗等症狀要及時就醫,不可掉以輕心。 第二,盡量不單獨外出。 外出時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葯物。患者一人外出時最好帶上一張應急保健卡,上面寫明親屬聯系電話、本人所患疾病的卡片,並註明:「 」本人患有心臟病,如遇到我昏倒,請將硝酸甘油放入本人舌下。謝謝!」以便於他人搶救。 第三,適當運動。 患者可以從發病後2~3個月開始運動,但要注意循序漸進,避免運動量過大加重心臟負擔。目前認為,相對安全的運動形式是散步(每次20~30分鍾,每周5次)。活動時要注意保暖,並關注自己的感覺。如有累的感覺或脈搏超過110~120次/分鍾,則提示運動量超負荷了,此時就應該立即停止運動。如果出現胸悶不適,要立即含祥凳服硝酸甘油,並停止活動一段時間。 第四,飲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質及纖維素的清淡食物, 不要暴飲暴食,少吃甜食或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各種動物內臟、無鱗魚、雞蛋黃和魚油制劑;少飲濃茶和咖啡,禁煙,禁飲烈性酒。 第五,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排便用力。 第六,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穿寬松內衣,睡眠時要右側卧位,保證睡眠充足,養成午間休息的習慣。 第七,保持情緒穩定樂觀,培養「 」順其自然」的觀念。遇事不急不躁,勞逸適度,避免因情緒激動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的各種因素,如觀看球賽,參加朋友遺體告別等均應盡量避免。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爛神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伍』 心梗術後出院半個月了應做些什麼運動,每天多長時間
你好,心梗術後注意不能做劇烈運動。首先應根據出院時醫囑和體力情況,安排合適的運動,如步行、體操、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有助於春昌心肌的恢復。但運動量必須適度,要長期有規律性、循序漸進。過度運動可造成心血管意外或猝死。其運動量以不感到勞累為標准。
上述是我學習了 心肌梗死&與&心肌康復 後學到的,這里講解的詳細又好懂,推薦給你,希望對扒碧扒你有幫助。慧敬在某寶能找到。
『陸』 急性心肌梗死的時候絕對卧床48小時後可以下床活動嗎
沒有症狀絕對卧床一天,一天後可以在床上做肢體運動,48小時後在病房活動。不可勞累,有症狀的卧床
『柒』 心梗手術後應該注意什麼能跑步嗎
不建議跑步,心梗手術後,根據做的支架的具體材料不同,有適合服用抗凝葯物的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葯治療,並注意INR的變化。另外可適當服用些活血化瘀,營養心肌的葯物。家裡自備些應急葯物,一般冠心病支架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絞痛症狀,但是也可能再發生狹窄的可能在飲食上不建議過多進補,嚴格控制鹽的攝入,清淡飲食,避免情緒激動,勞累,保證睡眠,在一切恢復還不錯的前提下可考慮適當的運動。並注意,有不適症狀及時就診治療。
『捌』 心梗患者可以做劇烈運動嗎適合做哪些運動
有這樣一句話很有意思:如果我們沒有時間休息,我們就會有時間生病。旨在告誡大家別一門心思埋頭苦幹,該放下就放下。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理解的?
我們常說運動不能過度,其實休息也不能過度。對於一些特殊人群和特殊情況,過多的休息反而是有害的。
最近門診上來了幾位「特殊」的患者,他們蔫頭耷腦,看上去不是很精神,就是因為休息過頭了的緣故。
其中一位患者放置了2個支架,問道:「以前我喜歡早晨和黃昏的時候去散步,去年年底做完支架後就不敢出門了,擔心支架脫落。現在身體感覺越來越差,飯量也跌了不少。」另外一位心梗患者問我說:「自從去年犯了心梗之後我就盡量不活動了,放棄了原來一直跳的廣場舞,連上下樓都很注意。可是總感覺身體不舒服,沒有勁兒。」這兩位患者的共同點就是生病/手術後完全與運動絕緣,一有機會就卧床休息,結果長時間休息後體質也變差了。
問題來了:心梗和支架後患者一定要躺著嗎?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是沒錯的,無論健康人還是生病的人,都應該視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因此,心梗患者、放支架的患者也都需要運動。
支架術後怎麼運動
首先要安撫文中這位患者的「擔心」。
應該說臨床上有類似情況的人不少,一直質疑支架的「脫落」問題。其實這是多餘的,若因為怕脫落就減少活動甚至不運動也不科學。首先,介入支架大都採用特殊的合金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支撐力、耐腐蝕力,其塑形功能也都是非常可靠的;第二,介入手術時通過高壓力使得支架緊緊地鑲嵌於血管內壁上。因而甚少有聽說患者安放的支架出現生銹、塌陷和明顯位移等情況。
由此可見支架本身是非常安全的,並不會因為運動出現什麼意外的故障。那麼運動又能給支架患者帶來什麼好處呢?綜合來看支架患者進行合理的運動,能減少術後再通血管的狹窄、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加纖溶性、消除緊張情緒,最終改善心臟功能並預防二次心梗。
支架術後運動之前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運動負荷試驗」是重要的監測指標。醫生通過詳細的評估及危險分層,依據個體化原則制定「運動處方」。(不穩定性心絞痛,心功能Ⅳ級,未控制的嚴重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壓等患者應暫緩運動康復)
一般來說支架術後運動康復需分期進行:1.住院期間。運動康復要在心電和血壓監護下進行,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確定下床時間。病情輕微的24小時候即可室內走動,嚴重的需要先靜養4-5天,甚至更長時間。選擇院內活動以輕便為主,如散步;2.出院後1-6個月內。術後恢復良好、身體也比較輕松的話,可以循序漸進做一些溫和的有氧運動(散步、慢跑)和阻抗運動(舉啞鈴)等。活動前要預熱,活動後要放鬆,30-90分鍾;3.支架1年以後。院外長期康復階段應當形成穩定、規律的運動習慣,如騎自行車、跳廣場舞等。為了確保病情穩定,患者應按時到醫院復查。
PS:很多患者問支架一年或兩年後身體感覺非常好,所以想踢足球或打籃球,在我看來劇烈的體育運動還是要盡量避免的。
總的來說,支架術後選擇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以舒適為標准。支架術後運動貴在堅持,理論上只要患者能夠耐受,還可以緩緩地增加強度。但是,如果運動過程中出現了胸悶、氣短、哮喘、胸口疼痛和疲勞等情況,就要立刻停止活動。
心梗患者如何運動
「我心梗一年了,能跑步嗎?」「我之前得過心梗,是不是再也不能運動了?」這樣的問題在門診上屢見不鮮。
盡管大量的心梗患者常常在運動強度過大時誘發,但是研究發現心梗以後適當運動有利於建立心肌側支循環緩解病情,反而長期卧床休息會導致心功能進一步惡化。但是心梗患者選擇運動也是要循序漸進的,不同的時期應採取不同的運動方案:
1.心梗期(發病48小時內):低活動量,主要是上下肢的被動運動,尤其要避免抬高下肢,以免血流回涌心臟加重負擔;
2.急性後期(發病3~7天):脫離危險的患者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在監護下進行簡單的步行運動;
3.出院早期(心梗出院後3個月):出院後的康復期,需要主治大夫根據患者的危險程度來分層,通過心肺運動試驗檢測出患者的無氧代謝閾值,進而決定運動強度;
4.穩定期(心梗3個月以後):患者病情比較穩定,每周可進行 3~5 次運動,強度也可以慢慢增加,注意要定期復查。
目前主張心肌梗死患者應以有氧運動為主,即人體在氧氣供給充分的情況下進行運動,比如慢跑、游泳、散步、園藝活動、廣場舞和打太極拳等,應當盡量避免無氧運動,如短跑、打籃球、做俯卧撐等。
對於很多穩定期的心梗患者來說,可以自行通過監測「心功能」來安排運動強度。
對於很多穩定期的心梗患者來說,可以自行通過監測「心功能」來安排運動強度。在此分享一個「6分鍾步行試驗」:
選擇一個30-50米的長廊或空曠道路,測算6分鍾之內盡可能快地走過的距離(折返)。正常健康人可以走400-700米,輕度心功能不全能走426-550米,中度心功能不全能走150-425米,低於150米就是重度心功能不全。心功能好的可以多運動,不好的就少運動。假如過程中出現胸悶、氣短、頭暈和惡心等不適症狀,就要立即停止活動。
對於心梗患者來說,什麼時間運動也是有講究的。不少人表示早晨迎著太陽活動最好,其實不然,這個時段更容易爆發猝死,因此清晨活動不是最優選,下午或傍晚比較好。
今年3月JACC雜志刊登了一項來自挪威的研究,評估了冠心病患者體育鍛煉強度的變化與死亡率之間的關系。該研究總共納入了3307名冠心病患者,在30年的隨訪時間內,有1493名患者死亡。研究發現,與不運動的患者相比,保持低活動強度或高活動強度的運動可以降低死亡風險。
一個多世紀前,心臟重疾患者被要求絕對卧床。隨著時間的更迭,這一認識已被否決。早些年來自瑞典的有關「運動與心衰關系」的研究發現:每天步行或騎自行車至少20分鍾的人,比少於20分鍾活動者相比,可以減少20%的心衰概率。無獨有偶,美國心臟病學會也向大眾發出了「每周適度運動150分鍾」的建議。由此可見,適當運動確實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當然,康復期的心臟患者如何運動有講究,這在於及時准確的風險評估和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也就是說什麼樣的患者做什麼樣的運動,以及運動的時間長短等,都是要盡可能精準的。如此才能在運動中獲得最大療效。
『玖』 心臟支架術後多久才能開始正常的鍛煉
心臟支架(准確說應該是冠狀動脈支架)植入後可以迅速開通狹窄或閉塞的血管,恢復血供,減少心肌缺血、缺氧和壞死的發生,是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心臟支架術後許多患者害怕運動,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我們建議大家及時開始鍛煉,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協助病情控制,減少缺血、缺氧和壞死的發生。
心臟支架術後一月內應避免大幅度身體活動,一月後逐漸增加,以輕中度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健身操、太極拳等,講求循序漸進,避免劇烈運動。對於支架術後仍有心絞痛發作、心力衰竭等情況,建議大家應先積極治療基礎病,待病情穩定後再開始運動。
我們建議大家每日鍛煉半小時以上,以自身微微出汗、心率稍加快及自身無特殊不適為宜。運動中心率應控制在220-年齡的60% 70%以內為宜,大家在運動中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停止,必要時就醫診治。
支架術是通過介入的方式把堵塞的血管疏通開,進而恢復心肌供血、供氧的一種手段,常用於冠心病、心梗的治療。
支架術是為了讓冠心病患者更好地生活,可減輕心絞痛、胸悶等不適症狀,但是支架術並非一勞永逸,患者的血管仍有可能再次被堵,因此患者在術後也需特別注意後續的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
1、支架術後的運動開始時間: 冠心病患者進行適度的運動有助心臟功能的恢復,醫生一直都建議冠心病患者進行適度的運動。對於支架術後患者,適度運動也有助患者康復。
一般而言,在患者病情穩定後,建議盡早開始進行鍛煉。多數患者在出院後預示進入康復期,就可以開始進行適度的運動了,當然運動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和身體條件來選擇,切忌因為運動強度過強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發生。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復查,監測恢復情況,對支架和葯物的耐受性等。
2、支架術後的運動方式選擇: 支架術後患者的運動應注意循序漸進,由簡到繁,從初期的室內走動,簡單的家務開始,逐漸加速行走速度,從慢走變快走。之後,患者可嘗試進行慢跑、爬山、游泳、廣場舞等有氧運動,堅持每天進行30min,每周至少5次,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運動強度,運動時以不引起心慌、胸悶等不適為宜,微微出汗就可,切忌高強度運動,盡量避免晨練。同時,患者應注意運動前的熱身,運動過程中對心率、脈搏等的監測,運動時一旦發現異常的症狀,應及時停止運動,必要時就醫。患者在運動後切忌立即沖澡等。
與此同時,患者在堅持運動的同時,一定不能忘記遵醫囑堅持規律用葯,即便是支架術也不能保證不會復發,仍需終身用葯治療。同時還需注意合理膳食、戒煙戒酒、規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態等。
心臟支架術後一般1-2周後就可以適當的運動。運動量適宜有四條標准:一是運動時稍出汗,輕度呼吸加快,不影響對話。二是運動結束,心率在休息5 10分鍾後恢復。三是運動後輕松愉快,食慾和睡眠良好。四是無持續的疲勞感,或疲乏、肌肉酸痛,但短時休息可消失。如果運動結束後心率在休息10至20分鍾都難以恢復,或者出現疲勞、心慌、食慾減退、睡眠不佳,則屬於運動量過大。
心臟支架術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症狀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心臟支架術並非一勞永逸的,術後患者需進行積極的干預治療,以保證心臟功能最大限度的得以恢復。
心臟支架術後多久可以開始進行鍛煉了?雖然經過心臟支架術,但患者的心臟功能仍然無法恢復正常的水平,且患者已有的病理基礎仍舊存在,後續的康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至關重要。
運動對心臟功能的好處是公認的事實, 而對於心臟病患者而言,常擔心會因為運動加重病情。事實上,適度的運動確實有利於心臟功能的恢復,但是不當的運動卻是心臟 健康 的大忌。那麼,心臟支架術後是否可以正常運動呢?
1、心臟支架術後可以運動: 心臟支架術後,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狀得以緩解,心臟功能得以改善,此時患者進行適度的運動是極其有必要的。
適度的運動不但有利於直接改善心臟功能,還有助加速機體代謝,有助多餘脂質及時排出體外,改善血脂、血壓,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生和發展,預防肥胖。而這一系列的因素對於改善血管狹窄、堵塞是極其有益的。
雖說心臟支架解決了血管嚴重狹窄的部分,但是仍有可能復發,對於已有輕度狹窄的部分更應注意。因此,一般建議患者後續繼續堅持葯物治療,包括硝酸酯類葯物、降脂葯、抗血小板聚集葯等。同時,注意節制飲食,堅持運動等生活方式的管理。
2、心臟支架術後的運動方式: 何時運動還需根據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而定。需注意,運動應循序漸進,必要時遵醫囑進行。一般而言,患者初期可從床邊活動,被動運動等開始,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直至恢復正常的主動運動。
不過,即使患者可以正常運動後,也應嚴格把控運動量,包括運動時間,運動項目選擇和運動強度控制等。一般認為,正確的運動應以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爬樓梯、騎自行車、游泳等。堅持每天運動30min左右,每周5次即可。
我是小眼睛醫生,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你僅僅是穩定性心絞痛,血管狹窄嚴重放置支架治療,恢復會很迅速。一般來說,對於病情穩定患者,支架植入過程順利患者,我們建議你術後 1周之內可以少量運動,主要是休息為主。
術後1周 到1個月之間是逐漸增加自己的運動強度,在術後一個月之後可以逐漸恢復到你放置支架之前的運動狀態。
在支架植入術後1月到半年之內,只要 你能夠保證規律服用葯物以外,你可以適當增加運動強度,並且進行部分劇烈運動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你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你的恢復時間就更加久了。在術後6個月到1年之後,在規律服用葯物之後,可以適當恢復到原有運動強度。
最後,請你嚴格定期復查,規律服用葯物,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你的運動強度。
如果是擇期手術,術後24小時可以活動
如果急性心梗後支架植入,需要一到兩周後
每個都不一樣,看個人的體力,
關於心臟裝入支架,如何進入鍛煉問題,我認為:首先第一個要點是裝入支架後,必須按照醫生要求,按時服葯,其次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來決定,運動量,不能千篇一律。裝入支架後,運動是必然的,要恢復心臟正常運轉,鍛煉少不了,運動能促進心臟功能正常跳動。增強心肺功能。鍛煉要恰到好處,剛裝入後,盡量不要激烈運動,以慢走散步為上策,根據自身感覺來逐步增加運動量,達到身體無不適為好。然後在根據情況,逐步增加運動量!(盡量到公園或有氧的地方進行慢步和散步)達到未裝支架前的狀況。另外,根據醫生要求,在吃的方面,多吃蔬菜和水果,盡最大勇氣,禁碰煙,酒,從而達到身體 健康 ,裝支架無妨,保養好身體是最佳選擇。僅供參考!
少議論害人的支架介入手術,支架介入手術害人匪淺,心腦血管病人不用支架介入手術也能長壽,要多講害處,不要只講好處,快研究取出支架和支架殘留物的技術吧,才是真正的解決支架病人的痛苦
『拾』 心梗病人最好在心梗幾個月後再進多行運動
你好,一般需要6個月之後逐步恢復正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