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熬中葯時間久了可以嗎
擴展閱讀
怎樣在紙上畫抖音的內容 2025-05-15 17:53:20

熬中葯時間久了可以嗎

發布時間: 2023-03-01 21:18:01

1. 中葯熬的越久越好嗎

對於熬制中葯也是有很多的講究,不是說把它扔在鍋裡面一直煮就可以了。有人覺得熬中葯就越煮越久,中葯的葯效才會全部都被熬出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不同的中葯熬制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的中葯熬制的火候也是不一樣。有些中葯只需要熬制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冷水下鍋當水煮開了以後再繼續熬至半個小時,這樣就可以不用再熬制了。


什麼事情都是講究科學方法的,不要覺得自己理所當然的,認為該熬久一點就要熬制久一點。

2. 熬中葯時間越長越好嗎

如今更多人傾向於中葯治病,大夫會給你開上幾副中葯來調理身體,但是反對與煎煮中葯,很多人開始犯愁了,都不能掌握好煎煮中葯的技巧,這樣會影響到葯效的發揮,很多人認為中葯煎煮的時間長一點就可以最大化的溶解葯效,煎煮中葯並非時間越長越好。
煎葯方法不同,中葯葯效不同。中醫對中葯的煎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樣一張葯方,因為葯物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療的適應證和效果就不一樣,一個病即便辨證再准確,用葯再恰當,如果煎、服方法不當,就不可能發揮應有的療效。
那麼,中葯怎麼煎才是正確的呢?
其實,煎葯是不能圖省事的,煎葯器具,加水量及煎煮時間都是有講究的。多選用有蓋的陶瓷砂鍋或搪瓷鍋,加水量,則以浸泡後水面高出飲片2-3厘米為宜,如果葯味多、體積大、吸水強、煎煮時間長的中葯加水宜多些,頭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時適當減少。煎煮前先加水攪拌後浸泡30分鍾左右。煎煮火候、時間等也直接影響湯葯質量,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後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狀態,直至達到煎葯要求。
不同的葯煎法大不同,這直接關繫到治療效果,對於治療外感病的發汗解表葯,多系花、葉、全草等,這類葯物性輕揚發散,氣味芳香,含揮發油較多,長時間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揮發殆盡。所以煎葯時間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對於滋補調理葯,烹煎時間則需延長,並用文火(小火)慢慢熬煎,頭煎從湯沸後再熬30-60分鍾,濾出葯湯;二煎則在沸後再煮20-30分鍾。文火慢熬,能使葯物成分充分溶解於湯汁之中,可使葯效達到最佳。
實際上,煎中葯是中葯里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當中葯與葯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後,這一過程就停止了。再連續不斷地煎,不僅不會使葯物內的有效成分繼續析出溶解,反而會令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斷蒸發而減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長時間的高溫中遭到破壞,導致葯效降低。其次,過分濃縮的葯汁又會加重苦味,給患者服葯帶來困難,服葯後會產生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有些葯物需要特殊的煎煮方法,在葯方中醫生都會註明,如先煎、包煎、後下葯、溶化(烊化),其它還有另煎、泡服、沖服、煎湯代水等的用法,在服葯前一定要問清醫生或葯師,相信如果能夠正確煎煮及服用方法,就能真正發揮葯物的作用,達到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