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竇性心動過緩適合劇烈運動嗎
現在的人們是特別的體長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長期的是坐在電腦前的工作的,所以通常在休息的時候或者是有空的時候,一般來講都是想要做一些鍛煉來增強一下體質的,但是聽說有一些心臟病的患者是不可以過於激烈的運動的,那麼對於像患有竇性心率過緩這樣的屬於一種心內科的疾病的患者來講,患者是不是不可以參加一些運動來鍛煉身體的呢?
步驟/方法:
1 您好,一般來講,竇性心率過緩是有一些比較常見的現象和一些是屬於病理性的現象的,如果患者是屬於竇性心率過緩在60次每分鍾左右的,這樣的是可以做一些適當的鍛煉身體的運動的。
2 但是,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患者竇性心率過緩屬於比較的嚴重的狀況的,也就是說竇性心率過緩的心電圖表示的是40次每分鍾的,或是低於40的,這樣的情況下一般是不建議患者過多的運動的。
3 對於患有竇性心率過緩的患者來說,不管是什麼樣的類型的症狀,通常來講,患者在鍛煉身體的時候選擇的運動最好是比較的溫和一些的,不要參加一些過於刺激的活動的,對於身體不健康的。
注意事項
很多時候,可能是由於工作過大的原因的,人們就不能夠好好的休息的,通常來說,如果是不能夠好好信休息的,對於心臟的壓力是特別的大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了竇性心律過緩的症狀的,保持休息。
2. 竇性心律能不能劇烈運動啊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信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但是,這種「心律失常」大多數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這種隨呼吸變化的「竇性心律不齊」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擔心,也不用治療
3. 我的心率比較慢,是47,我今年21歲.請問正常嗎劇烈運動會影響身體嗎
心率比較慢就別劇烈運動了。建議先做慢跑、飯後散步之類的運動
由於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 ,你可以去做個心電圖,像你說的這樣,極有可能是竇性心動過緩。這種心動過緩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一般心率<60次每分鍾的話就叫竇性心動過緩。他們大多數為體育運動員,或者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跳次數減少了,但心臟每次搏動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這種心律失常屬於生理性的范疇,無需治療。還有一部分人的心動過緩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病症引起,應給予相應的治療,尤其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引起的心動過緩更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當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變等因素影響到竇房結時,竇房結的功能逐漸減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鍾發放的激動頻率減少,從而出現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的症狀。對於確診的病竇綜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減慢心率的葯物。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如果你不是運動員或著經常從事大體力消耗的人,建議你去醫院做個心電圖來排查下,為了自己的健康。
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人,一般心率都比較慢,由於經常鍛煉,心肌收縮力加強,每次射出的血液量多,你如果沒有異常感覺,屬於正常現象。
正常人為竇性心律,成人為60~100次/分。心率在60次/分以下為竇性心動過緩。
引起心動過緩的原因為:
1、生理原因——當迷走神經張力增強時,可發生竇性心動過緩。青少年與運動員較多見。竇性心律的頻律隨年齡增長而減慢,因此老年人也可出現心動過緩。
2、病理性原因——常見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竇房結;甲狀腺功能減退、高鉀血症等。
心動過緩在40~60次/分時,如沒有器質性心臟病存在的話,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症狀。若心率低於40次/分,則會出現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狀 。
你經常運動,平時心率在50~60次/分左右,偶測44次/分,無心臟症狀,多為平時運動,迷走神經張力相對增高所致,你可再自測幾次心率或脈率,數脈搏時,至少數半分鍾,這樣可減少誤差,如多次在40多次,則應檢查有無病理原因存在。
4. 我體檢 竇性心動過緩59次/分,要注意些什麼,可以做跑步運動嗎最好有專業醫生回答,謝謝
您好,竇性心動過緩59次/分,心率尚可,可以做跑步運動,如有不適症狀,及時隨診。必要時檢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看看情況。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5. 竇性心跳過緩能打羽毛球嗎
竇性心跳過緩不會有太大影響
竇性心跳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如果心跳低於60下的話,要加強鍛煉,跳繩、慢跑、游泳、跳舞、乒乓球、羽毛球均可。
6. 心率緩慢的人能進行劇烈的運動嗎
體質一般者,各種體育運動項目都是可以進行的,強度可以循序漸進。從體育運動的角度說,心肺功能是所有運動的基礎。而鍛煉方式也是最簡單的,最基礎的——那就是中低強度長時間的持續有氧運動。所謂中低強度,就是指運動期間的心率不超過最大心率的70%。關於最大心率簡單的說,可以採用「220-年齡」的公式。比如說,你今年30歲,那麼最大心率就是190。這是個相對安全的計算公式,尤其是對缺乏鍛煉的人群來說。所謂長時間,就是指持續運動時間超過40分鍾。要注意運動期間盡量保持心率平穩。中低度有氧運動時,心率指標對運動強度的指示是相對來說最准確的,建議你去配一塊心率表。另外,關於運動的頻率:每周至少2次,最好是3次。最後是周期,按照目前的普遍研究結論,以每周2-3次的頻率連續運動10周可以作為一個周期,在此周期結束後,心肺功能應該會有一個階梯形的提高,尤其是原先心肺功能較差的缺乏運動的人群,提高幅度根據身體素質的差異不等,基本上反映在最大攝氧量上,應該在5%-25%之間。
必須強調的是,如果你原先就缺乏鍛煉的話,千萬千萬不能採用高強度的運動方式,這樣的運動對心臟有害無益。即使是長期運動的人群,高強度訓練也是要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內,以免運動過度,實際上,高強度訓練只是增強了心臟和肌肉系統和神經系統的耐受力,但從生理上說,對心臟沒有好處,所以需要在運動後增加一些輔助手段恢復。 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適當量的體力活動有助於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狀為原則。
7. 我17歲,有呼吸性竇性心率不齊,能打籃球跑步運動嗎
是可以的,,如果是單純的竇性心律不齊,建議您服用穩心顆粒或滋心陰顆粒,心率過快可以加用小劑量倍他樂克緩釋片,等糾正了可以慢慢停葯。基本臨床上就是用類似葯物,大多都是營養心臟或活血化瘀的葯物。祝您早日康復!
8. 心跳慢適合什麼體育運動
適合散步,倒走,伸展,瑜伽、游泳等有氧運動,不適宜快跑、負重、籃球等劇烈運動。x0dx0a1、進行耐力性的有氧練習對促進人的心血管活動非常有好處,比如長跑,游泳,有氧操等,但是運動量要適度,不可以勉強自己,以免運動過渡造成損傷。最好還是做戶外的簡單運動,像散步,倒走,伸展,瑜伽!!!!x0dx0a2、心跳過緩不可等閑視之 。x0dx0a 正常人每分鍾心跳次數約70~100次,如果每分鍾心跳少於60次,則為 心跳過緩。 x0dx0a 引起心跳過緩的原因常見於:迷走神經功能亢進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末梢可釋放一種被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故可使心跳減慢。由迷走神經功能亢進所致的心跳過緩,心律多數是整齊的,一般每分鍾30~40次。這種情況以老年人為多。 x0dx0a3、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由於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不能很好地發出沖動或延遲發出沖動,會使心跳變慢,最常見的病因是心肌病、冠心病以及老年人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心跳有時每分鍾只有30次左右。 x0dx0a4、嚴重房室傳導阻滯即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而被阻斷,此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所以心跳相當緩慢,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心跳每分鍾僅有20次左右,可因心臟排血量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部供血而出現頭暈,甚至造成暈厥或抽搐。 x0dx0a5、中老年人一經發現有心跳過緩變化時,不可等閑視之,應及時到醫院請醫生做系統檢查。 x0dx0a其次,關於服葯問題。由於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症狀表現各異,治療用葯有別,進服心血管類葯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不要盲目吃葯,切忌見「心葯」就服。 x0dx0a大部分心律失常病人,經服葯治療症狀一般可以恢復。當然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只要消除誘因,症狀也就自然消失。但有些嚴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如心室顫動、心房纖顫、重度房室傳導阻滯,還須做諸如電除顫、電轉復及安裝心臟起搏器等特殊治療。 x0dx0a最後,還應注意的是,老人一旦發現心律失常後,要冷靜,因緊張會加重症狀,當然平時應保持心情舒暢,忌怒忌躁,戒煙戒酒,注意休息,不要過勞。定期檢查身體也很有必要。
9. 竇性心動過緩如何鍛煉
竇性心動過緩是指成年人竇性心律低於每分鍾60次的一種心律失常。除了器質性疾病患者以外,健康人也可能會發生,多見於老人,睡眠時以及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或運動的情況下。竇性心動過緩患者必須積極查找病因,由醫生評價竇性心動過緩的嚴重程度,及時採取恰當的處理措施,再決定如何鍛煉。 體檢發現竇性心動過緩,患者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積極查找病因,必要時行運動試驗、心臟彩超、甲狀腺功能等檢查,根據年齡、症狀、病史、心率情況等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方案。通常而言,不伴有明顯不適的竇性心動過緩,心率超過每分鍾50次者,多為生理性因素所致,問題不大。但如果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應當及時針對病因治療。嚴重竇性心動過緩伴發竇性停搏,並出現昏厥症狀的,考慮植入永久起搏器,以免心率過低甚至停跳引起的危險。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竇性心動過緩的臨床意義不大,運動後心率可以加快,可暫不處理。適當活動有助於改善心率,應遵照醫囑進行比較和緩的運動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健身操等,量力而行,以不感到頭暈不適為度。竇性心動過緩患者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鍛煉。鍛煉過程中如果出現昏厥、黑蒙等症狀,應停止鍛煉,立即就醫。 健康人也可能會出現竇性心動過緩,屬於生理性變化,在詳細檢查無異常後,無需太過擔心。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竇性心動過緩,通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保證休息,適度鍛煉,遠離煙酒等保健方法,有可能得到改善。 總而言之,竇性心動過緩患者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了解具體病情,竇房結病變嚴重時考慮植入起搏器。在醫生指導下,竇性心動過緩患者可進行運動鍛煉,運動量不宜過大,可選用比較舒緩的鍛煉方式,持之以恆,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病情。
10. 有竇性心律不齊,能否從事田徑
【竇性心律不齊可以從事田徑】常見於年輕人,尤其是心率較慢或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時(例如服洋地黃或嗎啡之後)。竇性心律不齊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竇性心律不齊可以從事田徑運動,體育生竇性心律不齊的情況非常常見,過段時間不運動後,這種情況自動消失,大多數情況都不做治療,要注意劇烈運動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備活動,運動完了也要有很好的跟進緩沖運動,切不可累了接著停下休息。
【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心律的起源未變,但節律不整,在同一導聯上P-P間期差異>0.12s。竇性心律不齊常與竇性心動過緩同時存在。較常見的一類心律不齊與呼吸周期有關,稱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多見於青少年,一般無臨床意義。另有一些比較少見的竇性心律不齊與呼吸無關,如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室相性)竇性心律不齊以及竇房結內遊走性心律不齊等。
凡起源於竇房結的心律,稱為竇性心律。竇性心律屬於正常節律。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及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均屬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律失常分為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及病態竇房結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