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骨頭置換後怎樣鍛煉
1、跑步每天堅持跑2000-5000米長跑,能讓身體心肺功能耐受性大大提高。同時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群,是快速練好健美肌肉的基礎。2、立定跳遠立定跳遠一天分早中晚做3組。每組做25-50個,是最為快速練腿部肌肉及拉長全身肌肉線條的方法。3、俯卧撐俯卧撐適合有一定力量基礎的朋友做,每次做要讓身體盡量綳直。尤其是腿部和腰部不能彎曲,每天至少做1組,每組20-50個。是鍛煉手臂肌肉和力量的好方式。4、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常見的練腹肌方式之一,不佔用場地。也很適合在家開展,仰卧起坐建議一次做30個以上。5、啞鈴想要鍛煉肱二頭肌的朋友可以試試啞鈴,通過手臂對啞鈴的提拉。強化局部肌肉的鍛煉,每次至少做50個。才能有效強化肌肉的形狀。6、游泳會游泳的朋友,不妨試試每天去室內游泳池游幾圈。游泳比跑步練肌肉更有效快速,且肌肉線條會更為修長漂亮。㈡ 髖關節換後能否練太極、拳
不能,因為太極拳單腿支撐中心的次數多,受力大,從腿到腰都要獲得支撐,髖關節必須要強健才好,如果受損,這樣更容易變形
㈢ 髖關節可以叫做那些運動各運動有哪些肌肉參與動
髖關節的主要運動是: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完成動作的主要肌肉:
1、屈曲:髂腰肌、股直肌。
2、伸展:臀大肌、股二頭肌長頭。
3、內收:內收肌群、內收大、長、短肌。
4、外展:外展肌群、臀中、小肌。
5、內旋: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6、外旋:外旋肌群、臀大肌、梨狀肌、閉孔內、外肌、上、下拮肌、股方肌。
(3)換了髖關節可以做什麼運動擴展閱讀:
髖關節保養守則
1、注意步行方式。走路邁腳時,腳跟先落地,注意挺胸直背,手臂自然擺動;腳掌落地,身體重心自然轉移到腳尖;邁另一隻腳時,前腳應該腳跟先離地,腳尖自然支撐重心。
這樣走路的好處是,把體重壓力均衡分散到兩腿肌肉和各處關節,而不是僅由髖關節來承壓,以減少磨損。
2、肌肉鍛煉法。包裹髖關節的周邊肌肉,對關節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可以通過下蹲運動、腹肌運動、拉伸肌肉運動來鍛煉。
㈣ 換人工髖關節後如何做肌肉訓練
病情分析:根據你所提供的資料,人工股骨頭術前3天的方法是:①踝關節主動屈伸練習,促進下肢血液迴流,減少深V血栓發生機會。②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保持肌肉張力。③深呼吸練習。 (2)拔引流管後:X片示假體位置無變化,可開始下面的練習:①髖、膝關節屈曲由被動活動向主動輔助活動,到完全主動活動過渡。②髖關節旋轉練習:包括伸直位和屈髖位,屈髖位練習時雙手拉住床上支架,作上身左右搖擺,但臀部不離床。③髖關節伸直練習:屈曲對側髖、膝關節,作術側髖關節的主動伸直動作,充分伸展屈髖肌及關節囊前部。④股四頭肌的等長練習。⑤上肢肌力練習。 (二)特殊康復練習 術後1周,體力多有恢復,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體的患者已經可以下地進行功能康復訓練,該階段鍛煉的主要目的是恢復關節活動度,但應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根據情況制定康復計劃。 1.床上練習:適用於術後7d以上,如無特殊情況,可讓病人翻身。正確姿勢:伸直術側髖關節,保持旋轉中立位,伸直同側上肢,手掌墊在大粗隆後面,向術側翻身,防患肢外旋。俯卧位,有利於被動伸展髖關節。 ①吊帶輔助練習 ②仰卧、俯卧位髖關節內外旋練習:鍛煉時保持雙下肢外展,如術中有髖關節伸直外旋位不穩定,則避免外旋髖關節練習。 2.坐位練習: 適用於術後6d以後。一般不宜久坐,術後6~8周內,病人以身體站或行走為主,坐的時間盡量縮短,4~6次/日,,意見建議:
㈤ 我於2007年置換的髖關節,現在已經5年了,效果還可以,就是現在負擔很重,不知哪些運動可以做
游泳——避免髖關節負重的最好運動。
㈥ 髖關節置換已經三年了可不可以練瑜伽或跳舞
可以。但是不能過分用力,也不能時間太長。因為:1、手術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韌帶損傷。2、置換的關節是插入自體骨的,它不能與自體骨牢固癒合。3、人工關節是有使用壽命的,一般是10年。過度使用需要提前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