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鑒別手錶防不防水
手錶防水等級
一般手錶的防水標准分為:30米,50米,100米,300米,500米。防水深度並非指在水裡的深度,而是壓強。
3ATM:30米防水,一般的生活防水,洗手時濺上的水滴,還有下小雨時飄落的雨點。但是,注意時間不能過長,更不可在桑拿房裡佩戴;
5ATM:50米防水,加強版生活方式。可用少量冷水拭擦;
10ATM:100米防水,可以戴錶進行洗車、淋浴活動,但是不可浸泡在水中;
30ATM:300米防水,可進行游泳的活動,但是只適用於淺泳。切勿理解為在300米深水區;
50ATM:500米防水,可潛水運動。以一兩百米深為准,不要建議再深度潛水。
手錶的防水依靠表鏡、後蓋、把頭等處的防水膠圈而達到相應的標准。所有防水錶均在底蓋上打有「WATER RESISTANT」或「WATER PROOF」的英文字樣,無防水標記手錶僅能防塵,應避免沾水。
注意事項:
1、不要佩戴30m的手錶游泳;
2、任何手錶不要佩戴到洗澡堂,不要佩戴任何手錶蒸桑拿;
3、手錶每隔3-4年左右要做保養,進行防水測試;
4、手錶進水的話要及時處理,需要到手錶維修機構擦洗保養。手錶進水不可放置不管,如果不及時做維修,那麼水會使手錶機芯內的鋼質零件出現生綉,微小的鍾表零件一旦生銹通常需要更換,除了機芯零件外,長期的接觸水氣也會使手錶的表盤,表針發生變色、起泡和銹蝕
❷ 如何知道手錶會不會進水
方法就是,在室內(室溫約20度),把手錶平放,然後在冰箱拿塊冰(不需要太大)放在表鏡上面,這時,你會看到表鏡上面會慢慢的凝結成一層霧氣,一般沒有進水的手錶,10秒鍾之後還是霧氣狀,而進水的就已經成水滴或者水珠了。定期做這個測試,就可以大概的知道自己手錶的防水狀態和有無細微的滲漏了。其實跟瑞士表出廠時做的測試類似。
❸ 怎麼分辨手錶是不是防水
手錶防水測試並非只是在1米水中放30分鍾,你可以參考下面資料。
許多品牌的手錶都在使用說明或保證說明書中標示:防水30公尺,僅供洗手濺濕;防水100公尺,供游泳或浮潛;防水200公尺,可供水肺潛水。 很多人覺得奇怪,當要購買水中活動可以使用的手錶時,為何推薦他們防水100公尺以上的手錶。"我一輩子也沒潛水超過50公尺",一個潛水教練這么跟筆者說。其實,這樣的疑問不只存在於一般購買手錶的消費者身上,前幾年多數的手錶銷售員與修表師傅也都不甚在意這個問題,直到最近運動表的市場受到重視,才開始注意防水標示的區別,但也不知其所以然。
每當水下深度增加十公尺,會增加相當於一大氣壓的壓力。依照這個原理,使得一般製表廠均以壓力計來測試手錶的防水性能。所以有的製表廠會以標示抗壓值,即單位標示bar或atm,來表示其防水數值。1bar等於每一平方公分承受一公斤的壓力,故抗壓10bar相當於能承受水面下100公尺深度所存在的壓力,抗壓20bar相當於防水200公尺。抗壓3bar相當於防水30公尺,即一般所俗稱的生活防水。一般手錶最常見的情況是只標示"Water Resistance"而無標示防水數值,實際上依國際標准規定視同於防水20公尺。
但是為何標示深度與實際使用有這么大的不同呢?首先,一般所謂壓力測試都只是靜態的測量,幾秒鍾內加壓到達所標示壓力數即可,但是實際在使用者身上佩帶時,表殼所承受的環境卻是動態的。手是一般人動作最頻繁的部位,無論日常生活或是水中活動,肢體常有大幅度的動作,若是從事水肺潛水者即使只是在30公尺內的休閑潛水,在短時間中的上升與下潛如同在頻繁的作加壓、減壓的變化。
再說長時間日曬雨淋,與污垢灰塵會使得表殼內的防水膠圈甚至表殼本身隨時間而老化,而一般民眾並沒有定時保養或清洗手錶的習慣。更何況一般防水錶的測試都是採行抽檢制,每一批生產只需抽取幾件檢驗即予出廠。這也與品牌的可靠度
有很大的關聯,我就曾經訪問過一家生產標示200公尺防水潛水表的廠商,坦承其使用的壓力測試計只能測試到10大氣壓。
所以綜合上述考量,表殼防水能力的考量應依出廠時的單純測試再扣除上許多倍的安全系數,多年來多數製表廠也都視此為理所當然,而沿用至今了。
圖:德國國家DIN潛水表規格更為嚴格,要求標示測試壓力數bar,而非換算後的水中深度M,如圖中20bar當於防水200公尺。
其實早在1982年,國際標准組織ISO(The internation for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就發現一般防水錶虛浮的檢測規格已不足以提供必須面對危險性,並以時間為重要安全因素考量的潛水者所需求,故完成編定了潛水表(Diver's Watch)的標准規格。並在1984年做了部份的修訂,使得潛水表除了在防水壓力不同於防水錶外,更附加了許多嚴苛的規定。
首先,潛水表要求防水之設計使其可實際置於水中至少100公尺,並且須符合下列規定,才可稱為潛水表:
1、具備時間預先選擇裝置:
須能抵抗意外的轉動,並能正確使用於潛水期間與最大深度中。此裝置在每五分鍾必須有清楚的標示。一般最常見的就是計時外圈,為了能抵 抗意外的轉動,也大多設計使其只能逆時針旋轉。
2、能見度:
在黑暗中25公分距離,仍可辨視時間指示與時間預先選擇裝置的時間設定,並能確認手錶仍在運轉中。
3、耐磁性:
具承受每公尺4800 安培(直流60高斯(Gauss))以上之耐磁性。
4、耐震性:
可承受1公尺高度落下的沖擊力。
5、耐鹽水性:
24小時放置於23℃,濃度每公升30公克的食鹽水中,表殼不起變化,且正常動作。
6、水壓下信賴性:
放置於水中容器,並在1分鍾內加壓至表殼所標示防水壓力1.25倍的氣壓,且能承受達2小時。
7、水中動作性能:
水深30公分下,動作不受影響(如計時外圈、燈光按鈕等)。
8、防沖擊性:
a、表耳(表帶與表頭銜接處)堪耐200牛頓之拉力。
b、在水中標示防水壓力1.25倍氣壓 的加壓下達10分鍾後,錶冠堪耐垂直表面5牛頓之受力。
9、耐溫度變化性:
在水中30公分能承受由40℃至5℃再到40℃各10分鍾之急劇溫度變化。間隔時間不可超過1分鍾。
10、耐氣壓、水壓性:
先以氣壓加壓至2 bar測試。再以水壓測試,放置於水中容器並在1分鍾內加壓至表殼所標示防水壓力1.25倍的氣壓達2小時之後,以每分鍾減少0.3 bar的方式泄壓,持續1小時為止。例如表殼標示防水200公尺,則需加壓至250公尺。
潛水表所標示深度必須為百位之整數,而所有功能必須在此一深度保持其功能之運作達一定時間以上,如防水100公尺則須能在100公尺水深下每天保持1小時,防水200公尺則須每天保持2小時 …以此類推。最後還必需註明在氦氧環境中手錶的一般功能是否會產生損害。
各項性質測試可依款式來分類測試,即符合標准公差與不良率之要求即可。但對耐氣、水壓性必須每一隻均測試。當所生產的潛水表均已符合ISO潛水表規格後,即應標示"DIVER'S LM",L即為防水深度。
也就是說若您購買的潛水表若已註明符合ISO規格,不但可以實際使用在所標示的深度,並且每一隻均已做過壓力的測試。
雖然ISO規定了手錶防水性的標示方式,但由於各個國家對於手錶標示規格仍未一致,所以一般消費者在無法分辨是否合乎於規格下,不訪把手錶所標示的防水數據僅做為一個區分的識別,而不要看成真正的使用深度。謹記"防水30公尺,僅供洗手濺濕;防水100公尺,供游泳或浮潛;防水200公尺,可供水肺潛水"的原則,應當是萬無一失的。當然,別忘了各品牌大部份潛水表的防水保證只有1年,定時檢查是很重要的。
防磁的原理: 機械手錶里的機芯都是鋼制的。如果手錶放在磁鐵附近,鋼制機芯就會磁化。特別是當游絲磁化後,表馬上就會停止不走。因此,手錶需要外罩一種能防禦磁力,使磁場透不過的物質。
有意思的是,能夠遮住外磁場的物質,原來就是容易磁化的鐵本身。為了證明這一點,你可把一個小指南針放在一個鐵環里,可以看到小磁針就不會被環外的磁鐵吸引了。所以,如果你有一塊用鐵或鋼做外殼的手錶,就可以保護表內的鋼制機件不受磁力影響。即使將表放在強磁場附近,它的精確度一點也不會降低。至於用金或銀做外殼的金錶和銀表,雖然很貴重,但是千萬不能放到磁鐵附近,因為它不能防磁。
可見,用鐵制包皮就能把外面的磁場遮住,使內部不受外磁場的影響,放在其中的鐵製品也就不會被磁化。這種現象在物理學中稱為磁屏蔽。
❹ 怎樣鑒別防水手錶
1.螺旋式防水手錶。它的表殼上殼與後蓋都有螺紋,依靠螺紋的作用使上殼與後蓋緊緊旋合。表玻璃是用工具軋壓進去的,比較嚴密。上條柄頭里以及後蓋和上殼旋合的地方都放置了防水墊圈(大多用丁氰橡膠製作),所以能起一定的防水作用。這種防水手錶,表殼的後蓋外面有的具有凹口,有的是多角形的凸起部分。開關後蓋須用相應工具。
2.扣壓式防水手錶。它的後蓋裡面有一圈高凸的子口,使上表殼和後蓋能緊密地扣壓起來。表玻璃和螺旋式防水手錶同樣是用工具軋壓進去的,比較嚴密。上條柄頭里以及上殼與後蓋接觸的部位也放有防水墊圈。開啟這種防水手錶的後蓋,是用刀撬的,關後蓋也用軋具扣壓或用手指推掀。
3.套壓式防水手錶。它的表殼上殼套壓在底蓋上。這種手錶表殼後蓋的形體比較特殊:周圍有一道較高的圍壁,機芯裝在後蓋的圍壁裡面,表玻璃直接裝罩在後蓋圍壁上面,上殼套壓進以後,表玻璃與後蓋就被緊緊地套住,從而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其上條柄軸由上下兩節連接,開關後蓋時,先摘卸上條柄頭和上節上條柄軸,用專用軋具撳開和軋緊。無專用軋具,手指也能撳推。
怎樣鑒選機械手錶
機械手錶作為精密機械計時儀器和裝飾用品,必須同時具備實用性和裝飾性。質量優良的表走時准確、使用方便、工藝精細、外表美觀,上足發條可連續走時36小時以上,經久耐用,一些表還具有防水、防震、防磁性能。
偽劣手錶一般通過非正常渠道銷售。其特點是:以漂亮的外觀造型作誘餌,而內機採用質差的塑料機芯、製作工藝粗糙的「粗馬」表機芯、加工精度差裝配質量低劣的機芯,冒充國產或進口名表銷售,其走時誤差大,使用壽命短。
對偽劣手錶的鑒別需要有一定經驗,一般消費者很難鑒別其真偽。為了避免購進偽劣手錶,消費者在購買時,要仔細辨認商標,特別是一些具有特徵的名牌商標。亦可根據一些機型特徵結構(如上條柄密封裝置、日歷撥日裝置、後蓋旋合結構等)來辨別真偽。應盡量選一些質量較好,又有維修件的牌號機型(國產的如Z1、Z、系列,KLC、LSS系列,進口的如ETA2750、ETA2851系列,371、2660系列等)。
機械手錶的選購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外觀。目測殼、面、針,無「沙眼」、劃痕,鍍層光亮,無色差,後蓋旋合處應嚴密。
2.起動性能。緩慢旋轉上條柄上發條,同時觀察秒針,一般使秒針起動的上條旋轉次數越少,該表的起動性能越佳。
3.上條。上條時手感應輕松,無雜音。除自動表上條上足後有打滑現象外,一般手錶發條應能上足,不打滑。
4.撥針。撥針時手感應舒適,過緊或過松均不佳。時分針指示應協調(當時針分別對准3、6、9、12字元時,分針不得偏離12字元±4分格),時、分、秒三針互不碰擦。
5.表音。手錶上足發條後,用耳聽表音,應清晰勻稱無雜音,並且不隨方向變化而變化。
6.走時精度。需用專用儀器測得,一些大型國營商店有為顧客代測業務,選購時可請營業員檢測走時精度以及位置誤差。
怎樣養護機械手錶
1.每天最好在固定時間上發條,一次上足。上發條轉動表把快慢要適當,不要上得太緊。太緊了,發條容易被發條盒裡的油粘住。當發條放鬆的時候,因彈力過大就容易被折斷。
2.手錶最忌猛烈地震動,打球或用手擊東西時,最好把它取下來。手錶也怕水浸。因此,洗衣服、洗手或做其他和水接觸的工作時,最好把手錶取下來。手錶的表玻璃若出現霧氣或水點,應及時檢修,擦去霧氣水點,把機心烘乾。但如僅有一些霧氣,待氣候乾燥後,它會自行消失。
3.不要隨意打開表蓋,免得灰塵落進去;更不可亂撥,壞了要及時送錶店修理。
4.手錶不戴時,不要將手錶放在收音機上,以免被揚聲器的磁鐵所磁化,影響走時。手錶更不宜與樟腦放在一起,因為樟腦是一種極易揮發的物質,容易使機油凝固,失去潤滑作用,以致損害鍾表的精確度。
5.手錶的表玻璃硬度不高,應避免和尖硬鋒利的物質擦碰,避免受高壓高熱及化學試劑的腐蝕,以免擦毛或損傷。若劃有輕微痕跡,可將牙膏塗在絨布上,在表玻璃上面來回摩擦,即可消除劃跡。切記勿用酒精擦,以防表玻璃與酒精起化學作用而碎裂。
怎樣給手錶消磁
防磁手錶雖然具有一定的防磁作用,然而在戴用時如接觸具有強磁場的發電機和電動機等物體時,或不慎將手錶放在收音機和電視機附近時,手錶就會被發電機、電動機、收音機和電視機的磁場磁化。手錶被磁化後,不但走時不準確,有的甚至停擺。那麼,怎樣給手錶消磁呢?最好是送鍾表修理部去消磁,因為那裡有消磁的專用設備,如果遠離鍾錶店維修不方便的話,可找一塊中間呈圓圈形、沒有受磁的鐵塊,豎在桌子上,將手錶從鐵塊圓圈中慢慢地穿來穿去,手錶上的磁就會被鐵塊吸收;也可以把手錶放在一塊干凈的沒有受磁的鐵板上,這樣兩天以後手錶的磁性也會逐漸消失。
❺ 我想問一下怎麼看出手錶進水了
可以看出手錶進水的現象有:
1、鏡面有水霧:鏡面有水霧是一個很正常的進水反應。主要是因為表體內部受潮,後又因溫度的上升,從而導致水分子形成了水霧,凝聚在鏡面上。這是一個物理學的轉化原理。
2、手錶短路:手錶內部進水還會造成手錶內部短路。一般這種現象很容易讓手錶的電池出現故障。因此,一旦短路的話較好是不要開機。因為一開機就肯定會壞。
3、零件生銹:由於手錶內部的零件大多數都是由鐵元素製成的。因此,手錶進水時間長的話,手錶零件生銹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4、走時不準:內部機械受潮,影響的不僅是周圍的機械零件,手錶的走時也會跟著受到影響。比如手錶停走、手錶慢走等。
更多關於怎麼看出手錶進水了,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bc1a6c161582269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❻ 怎麼看手錶是否防水
1.螺旋式防水手錶。它的表殼上殼與後蓋都有螺紋,依靠螺紋的作用使上殼與後蓋緊緊旋合。表玻璃是用工具軋壓進去的,比較嚴密。上條柄頭里以及後蓋和上殼旋合的地方都放置了防水墊圈,能起一定的防水作用。
2.扣壓式防水手錶。它的後蓋裡面有一圈高凸的子口,使上表殼和後蓋能緊密地扣壓起來。表玻璃和螺旋式防水手錶同樣是用工具軋壓進去的,比較嚴密。上條柄頭里以及上殼與後蓋接觸的部位也放有防水墊圈。
3.套壓式防水手錶。它的表殼上殼套壓在底蓋上。這種手錶表殼後蓋周圍有一道較高的圍壁,機芯裝在後蓋的圍壁裡面,表玻璃直接裝罩在後蓋圍壁上面,上殼套壓進以後,表玻璃與後蓋就被緊緊地套住,從而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