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戰爭藝術可以跨系統嗎
擴展閱讀
可以測試職業的軟體 2025-05-21 13:07:13

戰爭藝術可以跨系統嗎

發布時間: 2022-12-07 08:49:03

『壹』 戰爭藝術2為什麼進不去

1、游戲文件發生了錯誤,非正常流程關機、斷電等情況會導致文件損壞或丟失,重要文件出問題就會導致游戲發生異常,重新下載游戲重新安裝可解決此問題,注意安裝時不要安裝在C盤,路徑中不要出現中文文件夾,盡量不要修改默認安裝路徑。
2、CPU、內存、顯卡等硬體帶不動游戲導致游戲報錯,游戲能否運行主要在於CPU、內存、顯卡這三個硬體上,可以比照推薦配置,盡量大於等於推薦配置方可正常運行游戲。
3、系統與游戲之間有沖突,重裝電腦系統可解決異常。

『貳』 分析《三國演義》戰爭藝術

作為三國歷史藝術再現的《三國演義》,和廣為人知的《孫子兵法》一樣,都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瑰寶。《孫子兵法》從理論上闡述了戰爭謀略、戰法決策、用人之道等問題,《三國演義》則把有關的見解寓於生動的藝術形象和動人的故事情節之中。小說不但寫出了戰爭的緊張壯烈,血與火的拼殺,而且在金戈鐵馬的爭斗中,還寫出了飲酒賦詩、山林賢士聚會等富有抒情意味的場景,塑造了具有鮮明個性的軍事人物形象。因此,《三國演義》的戰爭描寫,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能使讀者獲得多方面的審美享受。

一、《三國演義》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和諧美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作者羅貫中依據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等史料,對元代《三國志平話》和流傳在民間的「三國故事」加以藝術的再創造而成的,是民間創作和作家創作相結合的產物。關於羅貫中,目前所知甚少。據賈仲明《錄鬼簿續編》(或謂無名氏作)、蔣大器《三國志通俗演義序》等記載,他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多才多藝,寫過詞曲、雜劇,尤以小說成就最大。除代表作《三國志演義》外,還著有《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等。袁行霈編《中國文學史》還著錄了他所作的三部雜劇作品,今僅存《趙太祖龍虎風雲會》,以趙匡胤、趙普為中心,歌頌了賢君明相,與《三國》在精神上有相通之處。
《三國演義》敘寫了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朝統一期間近百年的歷史故事。作者以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發展及結束為基本線索,廣泛描寫了當時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矛盾斗爭,塑造了眾多的軍事家、政治家的形象,反映了當時動盪不安的歷史面貌。小說中描繪的重大歷史事件,是合乎歷史真實的,但《三國演義》不是歷史書,而是一部文學作品,它在對歷史事件選擇、加工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藝術想像來塑造人物和編述故事情節。那些閃爍著藝術光輝的典型人物,如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雲、曹操、周瑜等,都已家喻戶曉;作品中像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等膾炙人口的故事,老幼皆知,廣為流傳。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把歷史演義小說推到了最高峰,對後世歷史小說的創作,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也給戲劇等其他藝術形式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數百年來,對社會生活產生著多方面的作用。清代文人魏裔介在《三國問答序》一書中所說:「世人鮮有讀三國史者,惟於羅貫中演義得其梗概耳。」應當說,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成功,顯示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和諧美,

二、《三國演義》塑造藝術形象具有鮮明的個性美
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中既注意了歷史真實的原貌,又不受歷史人物、事件的限制,根據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加以合理的想像和加工,使情節豐富,人物更典型,形象更鮮明,個性更突出。作者在安排人物的出場,在刻畫人物的細節描寫和在政治、軍事斗爭中表現人物的個性上都有創造和獨到特色。可以說,這部小說的創作成功,首先是在人物塑造上有著驚人的成就。
羅貫中吸收《左傳》描寫戰爭的經驗而詳寫謀略,略寫戰斗過程;著重寫人,詳寫佔得上風者,略寫位處下風者;詳寫將勝者,略寫將敗者。通過戰爭的交鋒,逐步將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來。其遵循的創作原則,就是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徵,突出某一個方面,加以誇大,用對比方法,使得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比如刻畫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是把民間有關曹操奸詐的各種傳說集中起來,使其一舉一動都露出一副奸詐相;而描繪諸葛亮的智慧,則是把他置身於軍事斗爭的前哨,憑借其驚人的預見性與周密的運籌,挫敗敵人,顯示出他非凡的智謀;作家主題歌頌正統,劉備就成為仁義的化身,而曹操則成為歷史上奸雄的代表。
正因為如此,魯迅批評《三國演義》「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這幾成定論。其實羅貫中在人物塑造方面並非黑白分明一面倒,殊不見孔明料事如神,卻誤用馬謖,坐失街亭;曹操雖奸詐險惡,但也慧眼識英雄;關羽忠義勇俱全,然而剛愎自用,而招致失敗。可見,《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觀意圖,但藝術形象仍具有鮮明的個性美。羅貫中塑造人物形象,不是貼標簽,而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展示出來的。小說寫了大約四百多個人物,主要人物如諸葛亮的多謀善斷、曹操雄才大略、劉備的仁德寬厚、關羽的大義大勇、張飛的莽撞勇敢、趙雲俠肝義膽、孫權的任人唯賢、周瑜英俊瀟灑等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成為文學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
由於《三國演義》在塑造人物形象有著開拓性的審美價值,因而其中的許多故事和人物,也影響著人們審美實踐的行為方式。比如劉備、關羽、張飛的結義,就被很多人模仿,至於諸葛亮、關羽、趙雲、黃忠、周瑜、黃蓋等形象,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了後人生活中的榜樣。《三國演義》描繪戰爭場面的多樣美。
作為描寫戰爭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功地描繪了漢末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之間戰爭的規律,作者著重表現了戰爭中策略和智慧的斗爭,變化多端的戰爭場面,從而表現出戰爭的復雜性。
一是表現戰爭的多樣化。小說寫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戰爭,展開了一幕又一幕驚心動魄的場面,可以分為陸戰、水戰,或水陸混合戰,例如水淹七軍;又可分為攻戰、守戰,例如空城計;或分伏擊戰、偷襲戰,例如諸葛亮六齣祁山;或分陣地戰,游擊戰,例如周瑜火燒曹操大軍,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或主將比試,或兩軍混戰,諸種形式的戰爭在作者筆下千變萬化,互不重復,各具特點,表現出了戰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二是戰爭的勝負系於智謀的多變性,關鍵取決於運籌者的智能。指揮員能不能採納部下的善計良策,能不能正確判斷敵情,能不能客觀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靜處事,大小戰爭的勝負無不與鬥智用計相連。而對每一次較大戰爭的描繪,作者都要選擇不同的角度,將主將的性格、兵力部署情況、雙方力量的對比、戰略戰術的運用、最終的結果等,無不交代得清清楚楚。例如赤壁之戰,是全書描寫戰爭最突出的。這場戰爭場面宏大,水上、陸地,前線、後方,正面交戰、暗中鬥智,無不體現出來,其中人物眾多,幾乎小說中所有重要角色都露了面,但作家創作思路清晰,主要表現的就是以少勝多、以智謀勝驕滿、以聯合勝孤獨的軍事戰略。
三是軍事行動與政治策略相結合,同中求異,構思精巧。如同是南征,劉備聯吳抗曹是為了有立足之地,然後振興劉氏的漢室基業;諸葛亮南征是為了解決與南方少數民族的糾紛,穩定後方,以便全力對付勢力強大的曹魏;而曹操的南侵則是為了完成統一大業。雖然戰爭總是在緊張、驚險、激烈的氣氛中進行,但有時賦予英雄史詩般的激昂格調,如赤壁之戰、七擒孟獲;有時則顯出從容不迫的安詳,比如空城計中諸葛亮專心彈琴、赤壁之戰中龐士元挑燈夜讀,動中有靜,餘味無窮。
四、《三國演義》藝術結構的錯落美
由於《三國演義》描寫戰爭題材,從圍繞大小戰爭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節去觀察,可以理出其結構脈絡。鄭鐵生的《三國演義藝術欣賞》分析其結構,就是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彝陵之戰三大戰役為主線,中間夾雜一些較次要的戰役,形成一個戰爭系統。不少學者以赤壁之戰為例:從起因到結束,共計八回,其間包括曹操下書,諸葛亮舌戰群儒,蔣干中計,黃蓋的苦肉計,孔明草船借箭、借東風、關羽華容道釋曹操等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逐一串聯而成了大系統。《三國演義》以魏、蜀、吳三國興亡為縱線,以戰爭的發展和人物的活動為主體,蜀、魏之間有戰無和,蜀、吳之間和多於戰,吳、魏之間則戰多於和。突出了創作主題,形成為嚴謹的藝術結構,打破了傳統章回小說的寫法,顯示出結構上的錯落美。
又由於傳統章回小說的結構回合之間需要前後呼應、首尾一貫,因而《三國演義》需要在緊隨主線發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以形成統一的小說系統。《三國演義》將長達九十七年的興亡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由黃巾之亂至赤壁之戰為第一階段;三國鼎立至諸葛亮病逝為第二階段;此後至晉統一天下為第三階段。其間穿插以魏、蜀、吳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紛爭,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文臣武將的奇謀險計逐一帶出,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故事。具體在處理近百年的歷史事件中,從三國故事開始至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後面的四十六年,時間長度其實幾近一半,卻只用了十六回來概括歷史演變,其結構安排明顯不平衡。這是因為羅貫中以蜀漢為正統,前五十年正是蜀漢由無到有、由弱至強,遂能聯吳抗曹、三分天下,這諸種輝煌業績自然值得作家大書特書。然而當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漢形勢急轉直下,時日無多,面臨潰亡,因而描繪篇幅大為縮小。也正因為如此,作家頗費心思的安排主次,在敘述三國人物故事中也有意無意間偏重於蜀、魏君臣方面,對吳國描寫是較為粗略。可見作家的結構安排有輕重之分,藝術匠心之獨到。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戰爭藝術所體現的審美價值是多方面的。當今社會,競爭機制全面引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人們對決策、謀略、用人等競爭環節越來越予以高度的重視。現代學者在對《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戰爭題材進行文學本體研究之外,還嘗試從人才學、管理學、領導藝術和決策理論等方面進行研究,為現代人才學、管理學、領導和決策理論提供形象的歷史闡述,以期對每一個參與競爭的人有所啟示和裨益,這也是《三國演義》戰爭藝術引以為重的審美價值。

『叄』 戰爭藝術3的游戲介紹


戰爭藝術是一部兵棋愛好者無人不曉的不朽傑作,它秉承了西方嚴肅式的兵棋推演的傳統,將允許你參與甚至創建20世紀以來到現代的任何一場戰爭。Matrix Games、Norm Koger以及一個新的製作組將為你帶來這部卓越的兵棋游戲——戰爭藝術3。
戰爭藝術III是戰爭藝術系列的下一代產品,它基於回合策略,支持驚心動魄的電子郵件對抗推演。它覆蓋了1815-2015年的各個真實戰役或是假想戰爭,從滑鐵盧之戰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線、西線直至太平洋戰場,從朝鮮戰爭到越南戰爭,從假想中的中蘇沖突到冷戰變熱的富爾達,從第一次中東戰爭到第五次中東戰爭,從海灣戰爭到科索沃戰爭,從朝韓戰爭到台海風雲,歷史一步步地被還原,被假定。游戲設定精確而嚴肅,專業又不乏趣味,在國外擁有大量的軍迷愛好者。游戲比例尺從每一格2.5公里至50公里,時間跨度從一回合6小時至一星期。戰爭藝術3的劇本由70多位專業人員參與設計,涵蓋了130多個劇本,同時附帶完整的劇本編輯器。

『肆』 20204月4號戰爭藝術無限進化可以玩嗎

2020年4月4號戰爭藝術無限進化是不可以玩的。

『伍』 戰爭藝術國際服能下棋嘛

能。《戰爭藝術國際服》也是擁有的自走棋玩法的,同時也是能下棋的,和普通的版本是一樣的。《戰爭藝術國際服》是一款大型多人團隊實時競技游戲。

『陸』 戰爭藝術4配置要求介紹 游戲什麼配置要求能玩

《戰爭藝術4》配置要求介紹參考如下;
配置要求
系統: Windows 7
CPU: Pentium 4
內存: 512mb
音效卡: Any Windows
硬碟空間: 650MB
運行庫:Microsoft .Net 4.0

『柒』 《戰爭藝術》網路游戲 誰能幫我找到這個游戲的資料

戰爭藝術是一款實時戰略游戲,保留了計算機RTS游戲的特點:動態、人工智慧、漂亮的3D圖形和便利性。玩家扮演一個需完成一系列使命的武裝勢力,在任務中你可建設基地、獲取資源、建造軍隊、保衛自己和攻擊敵人。行動是敵我雙方交替進行的。
在1945年,當蘇軍越過邊界,德國很快就投降了。這次事件改變了歷史和導致20世紀末兩大聯盟的成立。北大西洋同盟(NAC)包括美國、加拿大、整個歐洲和蘇聯西部地區,另一面是強大的亞洲聯盟(GAA),包括中東、西伯利亞、中國、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過去十年雙方局勢已極度緊張。everlastingarms部落最需要的資源已經枯竭。在具戰略意義地區的局部沖突時時發生。你很榮幸成為西伯利亞東部戰線的盟軍司令。這是最麻煩的戰略要地。過去幾個月GAA在此地活動頻繁。盟軍司令決定不等待對方的進攻,而搶先出擊。為我們的勝利歡呼!! 我只能找到這么多,對不起。

『捌』 《戰爭藝術概論》是指陸上戰場嗎

《戰爭藝術概論》是指陸上戰場。戰略位置的概念來源於若米尼的《戰爭藝術概論》,是指陸上戰場空間具有戰略意義的地理位置。《戰爭藝術概論》是瑞士軍事家安托萬·亨利·約米尼創作的軍事學著作,於1838年首次出版。

『玖』 魔獸世界 聖騎士 戰爭藝術觸發 沒有 像法師奧術飛彈那樣的小圖標顯示嗎

默認情況下就是這個顯示,另外在右上角BUF那裡會出個小圖標,你所指的那個是插件功能。下載技能特效觸發這一類型的插件,安裝後自行設置即可。

『拾』 總結戰爭藝術的大師是誰

安托萬·亨利·約米尼(1779~1869),資產階級軍事理論家。他一生的最大貢獻,就是他寫出了幾部有關戰爭和軍事理論的鴻篇巨著,創立了較完善的軍事理論體系。其著作從19世紀起便成為西方國家各大軍事院校的教科書,直到今日仍是軍校生的必讀課本。

名言妙語

假使在一個國家裡,那些犧牲生命、健康和幸福去保衛國家的勇士,其地位反而不如大腹便便的商賈,那麼這個國家的滅亡就一點不冤枉了。

戰術就是在決定點上使用兵力的藝術,其目的就是要使他們在決定的時機、決定的地點上,發生決定性的作用。

至少有一千種因素與戰爭直接相關。

生平介紹

約米尼1779年3月6日出生於瑞士法語區帕耶那市。幼年的約米尼對軍事有濃厚的興趣,但迫於父母的壓力,他只得暫時放棄自己的愛好,進入巴塞爾銀行學校學習。他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後,進入巴黎商界。

與當時許多青年人一樣,約米尼這時對拿破崙的崇拜已達到狂熱的程度,他渴望能報考法國軍官學校,將來在拿破崙軍隊里當一名光榮的軍人。但事與願違,幾次報考,均未被錄取。不過這並未挫傷他對軍事的興趣,反而激勵他更加堅定自己的決心。於是,他不顧家人的堅決反對、毅然辭去銀行和交易所的優越工作,踏上了自學軍事的道路。他採取的方法是廣泛閱讀前人撰寫的軍事著作,尤其是軍事史方面的著作,同時注意搜集整理有關當前正在進行的拿破崙戰爭的發展情況,每天詳細記載各參戰國的軍事戰況。他把拿破崙對義大利的遠征作為學習研究的重點,在每天的日記中對戰爭進行評論。約米尼就這樣邁出了自己漫長的軍事理論研究生涯的第一步。

1801年約米尼如願地加入法軍後,對分配的各項工作都幹得非常出色,很快就受到了上級賞識。內伊元帥看中了這位熱心學習軍事知識並勤奮工作的瑞士青年,讓他做自己的隨身副官。由於這一職務,約米尼參與了內伊元帥組織計劃和指揮的多次重大戰役。有一次,內伊派遣約米尼去向拿破崙當面報告有關作戰的情況。這對他來說,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約米尼把自己撰寫的第一本書《大戰術理論和應用教程》(經過修改後改名為《論大規模軍事行動》)直接呈送拿破崙御覽。拿破崙閱後欣喜不已,不久就任命約米尼為內伊元帥的參謀長,授予上校軍銜。

然而,在法軍一些高級軍官眼中,約米尼終究是一個異國人,一些妒才爭功之輩出於嫉恨,散布流言蜚語,說內伊常打勝仗,主要得力於約米尼,以離間約米尼和內伊元帥的關系。這些流言蜚語傳到內伊耳中後,引起了元帥對約米尼的不滿,結果竟使他丟掉了參謀長的職位。

約米尼受不了這樣大的委屈,憤然求助於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要求接納他到俄軍中任職,不過,這件事很快就被拿破崙知道了。拿破崙十分惱怒,立即令陸軍部長對約米尼提出「建議」:或者繼續為法軍服務,或者去蹲監獄。約米尼只好忍氣吞聲,繼續在法軍工作。後來,約米尼經過努力,終於取得了內伊元帥的諒解,並經拿破崙同意,重新回到內伊軍中去當參謀長。

1813年,約米尼在包岑戰役中立下戰功,內伊元帥提名他晉升少將軍銜,但法軍參謀長貝蒂埃元帥卻挾私報復,借口否定了這一建議。約米尼氣憤至極,於1813年8月離開法軍,再次提出願為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效勞的要求。沙皇喜出望外,立即任命他為皇帝侍從副官,授予中將軍銜。為報答沙皇的知遇之恩,約米尼將自己的後半生都貢獻給了沙皇俄國。他曾擔任過沙皇及王子們的軍事教官,每當戰爭爆發時,他又擔任沙皇的軍事顧問。特別是在1828~1829年的俄土戰爭期間,約米尼任俄軍總參謀長,參加了俄軍作戰計劃的制定並親自指揮俄軍的行動。最終俄軍獲得了勝利,約米尼可謂功不可沒。

戰爭結束之後,約米尼主要從事軍事教育和著述工作。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他又應沙皇之邀,回到俄國任軍事顧問。他親自參加了軍事計劃的討論和制定,為戰爭初期俄軍打敗土耳其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克里米亞戰爭後期由於英法等國的軍事介入,力量對比懸殊,俄軍最後戰敗。1855年,約米尼離開俄國,回到了法國,把自己的後半生全部投入到軍事著述中。1869年,約米尼在巴黎逝世,享年90歲。

著述概覽

約米尼的主要著作有:《論大規模軍事行動》、《法國大革命戰爭軍事批判史》、《拿破崙的政治和軍事生涯》、《戰爭藝術基本原則》及《戰爭藝術概論》等。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理論價值最高的當屬《戰爭藝術概論》。該書於1837年出版後,先後有不少國家競相翻譯和出版,並定為軍官必修教材,受到許多著名軍事人物的極大重視。

《戰爭藝術概論》的全名為《戰爭藝術概論或對戰略、大戰術及軍事政策的主要問題的最新評論》。該書是約米尼在其《論大規模軍事行動》一書的基礎上,經過修正、增補而成,共分7章47節(另有1個結論、1個補遺、2個續編及7幅附圖)。第一章為戰爭政策,主要按戰爭目的和形式探討各種不同的戰爭。第二章為軍事政策或戰爭哲學,主要探討影響戰爭勝負的各種基本因素。第三章為戰略,除探討戰略定義和一些基本原理外,具體探討各種作戰體系。第四章為大戰術與交戰,具體探討各種戰斗,諸如進攻、防禦、迂迴機動、行軍遭遇戰斗、突然襲擊和要塞圍攻戰等。第五章為戰略戰術性混合作戰,主要探討鉗制攻勢、渡河、退卻、追擊和登陸作戰等。第六章為戰爭勤務或調動軍隊的實用藝術,主要探討戰爭勤務的概念、范圍,以及偵察和及時查明敵人運動情況的其他方法。第七章為軍隊的戰斗部署和3個兵種的單獨使用或聯合使用,主要探討軍隊戰斗隊形的編成和配置,以及步兵、騎兵和炮兵3個兵種的單獨使用和聯合使用。

《戰爭藝術概論》關於戰爭問題的主要觀點有:研究戰爭理論應以研究戰史為基礎;戰爭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種藝術;戰爭的確有幾條為數不多的必須遵循的基本原理;全部戰爭的鎖鑰在於集中主力,攻擊敵軍一翼或一點;戰略是進行戰爭的藝術,而大戰術和戰術則是進行交戰和戰斗的藝術。進攻是一種最積極的戰斗類型,而防禦則是為在適當時機轉入進攻所採取的臨時待機行動;克敵制勝的唯一方法是交戰;為了取勝,必須堅決把主力投到決定點上,力求對敵翼側採取迂迴包圍,同時對正面進行閃電突擊;當不可能對敵翼側包圍迂迴時,則堅決從正面突破,將敵分割成幾部後各個擊破;初戰獲勝後,應適時轉入堅決連續的追擊,以求全殲或徹底打垮敵人。

《戰爭藝術概論》問世迄今雖已過1個多世紀,但依然具有經久不衰的強大生命力和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於該書以實踐為基礎,在不少問題上強調理論重要,實踐更重要;學問不在於博,而在於精;抓住主要矛盾;正確認識原因和結果、現象和本質、必然的關系;根據情況運用戰爭藝術原則,戰爭絕不是數學行動;反對絕對化,承認相對論;攻防可以相互轉化;依據情況修正作戰計劃;精神力量能產生物質效應;對群眾的意見既重視,又不依賴等等。凡此種種,無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辯證法的思想。

當然,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該書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某些形而上學和機械論的色彩,如認為戰略是永恆的不變的,拿破崙的統帥藝術是不可動搖的典範等等。但總的來看,這些觀點是對當時建立在封建君主制度基礎上的舊軍事思想和作戰原則方法的否定。約米尼在書中闡述的大部分觀點,是當時法國革命群眾和軍隊所創造的新的戰略體系和方法的科學概括,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今天也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重視。

人物點評

約米尼是拿破崙成功的見證人,雖然拿破崙未能留下軍事著作,但約米尼彌補了這一遺憾。約米尼在理論上總結了拿破崙戰爭的規律、經驗和教訓,許多人認為「拿破崙只是立功而未立言,把拿破崙的戰績加以理論上的解釋,是約米尼的功勞」。約米尼在《戰爭藝術概論》一書中,實現了自己創立系統的戰爭藝術理論的初衷。他在著作中對戰爭的本質、規律、基本原則、戰略戰術、戰爭原因等許多重大理論均有較精闢的論述,而且尤為推崇拿破崙的殲滅戰略,即集中優勢兵力,主動進攻,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約米尼還是近代國防思想的奠基人,他把國防放在軍事和經濟工作的首位,認為國防是最重要的工作,提倡建立「全民皆兵」的預備役制度。恩格斯稱約米尼為全世界公認的軍事權威人士,不少軍事評論家也把約米尼視為「19世紀新戰略思想的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