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如果關閉了GPS,別的國家還能夠發射導彈嗎
如果美國關掉GPS,其他國家的導彈還是可以發射,但是對精度有一定影響。現代導彈都是多種制導方式組合的復合制導。GPS制導只是其中的一種,它定位精度高,使用成本低,反應速度快,確實很好用,但也絕非必不可少。
而且現在也不只是美國有GPS系統,我國也研發了北斗導航系統,俄羅斯開發了GLONASS導航系統,歐洲開發了伽利略導航系統。這都是為了在關鍵時刻不受人所制。
2. 世界哪些國家有衛星,我們用的GPS是哪國服務的
截止2018年有衛星的國家有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中國、英國。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德國、荷蘭、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也在准備自行發射或已經委託別國發射了人造衛星。
GPS是美國的定位系統,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GPS起始於1958年美國軍方的一個項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了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GPS 。
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搜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經過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在機械領域GPS則有另外一種含義: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eometrical Proct Specifications, 簡稱GPS)。另外一種含義為G/s(GB per second)。GPS(Generalized Processor Sharing)廣義為處理器分享,網路服務質量控制中的專用術語。
拓展資料:
中國自主導航系統
「北斗導航試驗衛星」(Beidou)由CAST研製,並將自行建立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北斗導航系統」。
「北斗導航系統」是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的區域導航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主要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海上作業等領域提供導航服務,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的首次發射成功,為「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奠定了基礎。發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採用的是「長征三號甲」 運載火箭。這次發射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63次飛行。
3. 目前中國gps定位還是藉助美國的衛星發射嗎
你好,目前在導航衛星系統建設方面,美國GPS已經比較成熟,在軍事及民事應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歐洲正在聯合開發建設伽利略導航系統,由於組織協調及資金等方面限制,發展比較緩慢,俄羅斯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建設也因資金等方面原因進展緩慢,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發展較晚,但具有後發優勢,起點比較高,現在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中國全境,及南亞、東南亞、西亞地區已經可以開始接受導航信息,重要的是中國免費開放了民用信號,這對提升北斗系統的廣泛應用具有重大意義,隨著國力的提高,技術的進步,中國也會有自己為之驕傲的衛星導航系統。另外,中國的火箭推進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火箭發射基地建設如火如荼,能滿足各種需求,經常為他國發射各種用途的衛星,在此領域,中國不比美國差。
希望可以幫到你。
4. 中國的北斗系統都提供了哪些服務其他國家也可以使用嗎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其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北斗系統向世界展現了我們國家的力量,我相信我們國家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5. 如果美國關掉GPS,那麼別國還能發射導彈嗎
所以,為了保證核心戰鬥力,我國開發了北斗導航系統,俄羅斯開發了GLONASS導航系統,歐洲開發了伽利略導航系統。都是為了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關鍵時候不受美國的制約和要脅。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呀!
第四,依靠GPS比較多的是巡航導彈。巡航導彈射程遠,速度慢,需要精確定位,所以在飛行中端通常會用GPS定位,修正航線。但如果沒有GPS,巡航導彈還有地形、影像匹配,雷達制導,慣性制導等多種手段。只不過在定位精度上確實要下降不少。以前用一發巡航導彈搞定的事情,現在需要更多的導彈才能完成,降低了攻擊效率。
第五,GPS制導的炸彈和炮彈肯定是無法保證精度了,但激光制導炸彈仍然可以愉快的玩耍。
所以,為了保證核心戰鬥力,我國開發了北斗導航系統,俄羅斯開發了GLONASS導航系統,歐洲開發了伽利略導航系統。都是為了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關鍵時候不受美國的制約和要脅。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呀!
6. 目前共幾個國家擁有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截至2021年5月,中國、美國、俄羅斯擁有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1、美國「GPS」
由美國國防部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設計、研製,於1993年全部建成。1994年,美國宣布在10年內向全世界免費提供GPS使用權,但美國只向外國提供低精度的衛星信號。據說該系統有美國設置的「後門」,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可以關閉對某地區的信息服務。
2、俄羅斯「格洛納斯」
「GLONASS 」是由俄羅斯單獨研發部署的衛星導航系統,該項目啟動於上世紀70年代俄羅斯有22顆Glonass衛星在軌運行,但僅有16顆運轉正常。該系統需要有18顆衛星才可滿足繼續為全俄羅斯提供導航服務的需求,至少需要24顆衛星才提供全球導航服務。
3、中國「北斗」
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前兩顆「北斗一號」衛星分別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運行至 今導航定位系統工作穩定,狀態良好。
2010年1月17日0時12分,中國在西昌再次成功發射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三號)。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衛星組網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GPS特點
(1)全球,全天候連續不斷的導航定位能力。GPS能為全球任何地點或近地空間的各類用戶提供連續的、全天候的導航定位能力,用戶不用發射信號,因而能滿足多用戶使用。
(2)實時導航,定位精度高,觀測時間短。利用GPS定位時,在1s內可以取得幾次位置數據,這種近乎實時的導航能力對於高動態用戶具有很大的意義,同時能為用戶提供連續的三維位置、三維速度和精確的時間信息。目前利用C/A碼的實時定位精度可達20-50m,速度精度為0.1m/s,利用特殊處理可達0.005m/s,相對定位精度可達毫米級。
(3)測站無需通視:GPS測量只要求測站上空開闊,不要求測站之間互相通視,因此可節省大量的造標費用(一般造標費用占總經費的30%、50%)。由於無需點間通視,點位位置可根據需要可疏可密,這樣就使得選點工作變得非常靈活,也可省去經典測量中的傳算點、過渡點的測量工作。
(4)可提供全球統一的三維地心坐標:GPS測量可同時精確測定測站平面位置和大地高程。目前GPS水準可滿足四等水準測量的精度,另外,GPS定位是在全球統一的WGS-84坐標系統中計算的,因此全球不同地點的測量成果是相互關聯的。
(5)儀器操作簡便:隨著GPS接收機的不斷改進,GPS測量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在觀測巾測量員只需安置儀器,連接電纜線,量取天線高,監視儀器的工作狀態,而其他觀測工作,如衛星的捕扶,跟蹤觀測和記錄等均由儀器自動完成,結束測量時,僅需關閉電源,收好接收機,便完成了野外數據採集任務。
(6)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好:GPS採用擴頻技術和偽碼技術,用戶只需接收GPS信號,自身不會發射信號,出而不會受到外界其他信號源的干擾。
(7)功能多、應用廣泛:GPS是軍、民兩用系統,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7. 中國的北斗系統都提供哪些服務其它國家可以使用嗎
中國的北斗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導航系統,作為世界最先進的導航系統,它由五十五顆衛星組網而成,具有功能多樣,精度更準的顯著特點,能幫助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具體來說,北斗系統能夠提供的服務主要有:個人位置服務,在氣象領域的應用,在道路交通管理的應用,讓鐵路交通更加變得智能,幫助海運和水運行業發展,有利於幫助航空運輸,在重要時刻,幫助救援人員進行救援任務,指導牧民科學放牧等。可以說,中國的北斗系統能夠全方位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同時,我們也會在日常的生活里享受到它帶給我們的便捷和幫助。
北斗系統能夠幫助我們在檢測天氣情況,海洋情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8. 擁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國家有哪些
擁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國家或地區 :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洲伽利略,中國北斗。
1、美國「GPS」
由美國國防部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設計、研製,於1993年全部建成。1994年,美國宣布在10年內向全世界免費提供GPS使用權,但美國只向外國提供低精度的衛星信號。據說該系統有美國設置的「後門」,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可以關閉對某地區的信息服務。
美國媒體聲稱:「GPS是不能倒閉的銀行」。美國知名IT雜志《PCWorld》以美國拯救金融危機中瀕臨破產的銀行為例,發表評論稱:「GPS顯然是另一家不能倒閉的銀行。……對於歐洲『伽利略』系統的支持者來說,用戶對美國GPS喪失信心顯然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事情。」
3、歐盟「伽利略
歐盟「伽利略」歐盟於1999年首次公布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計劃,其目的是擺脫歐洲對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依賴,打破其壟斷,組成「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該項目總共將發射30顆衛星,可以覆蓋全球,位置精度達幾米,亦可與美國的GPS系統兼容,總投入達34億歐元。
因各成員國存在分歧,計劃已幾經推遲,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將從2014年起投入運營。與美國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統更先進,也更可靠。
美國GPS向別國提供的衛星信號,只能發現地面大約10米長的物體,而「伽利略」的衛星則能發現1米長的目標。一位軍事專家形象地比喻說,GPS系統,只能找到銀河系,而「伽利略」則可找到地球。
3、俄羅斯「格洛納斯」
「GLONASS 」是由俄羅斯單獨研發部署的衛星導航系統,該項目啟動於上世紀70年代俄羅斯有22顆Glonass衛星在軌運行,但僅有16顆運轉正常。該系統需要有18顆衛星才可滿足繼續為全俄羅斯提供導航服務的需求,至少需要24顆衛星才提供全球導航服務。
GLONASS系統完成全部衛星的部署後,其衛星導航范圍可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間,定位精度將達到1.5米之內。
4、中國「北斗」
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前兩顆「北斗一號」衛星分別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運行至 今導航定位系統工作穩定,狀態良好。
2010年1月17日0時12分,中國在西昌再次成功發射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三號)。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衛星組網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是一種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的區域性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將能夠提供與GPS同等的服務。
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成為與GPS並駕齊驅的「衛星導航系統」代名詞的新星。不同於GPS的是,「北斗」的指揮機和終端之間可以雙向交流。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發生後,北京武警指揮中心和四川武警部隊運用「北斗」進行了上百次交流。
北斗二號系列衛星已進入組網高峰期,建設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擁有自己的系統,中國國防將從根本上擺脫了受控於美國,中國的尖端武器擁有了自己的眼睛,國家的導航系統獨立性得到保證,更加可靠。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第55顆北斗衛星,即北斗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中國完成北斗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衛星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使用者只需擁有GPS終端機即可使用該服務,無需另外付費。GPS信號分為民用的標準定位服務(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和軍規的精確定位服務(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兩類。
由於SPS無須任何授權即可任意使用,原本美國因為擔心敵對國家或組織會利用SPS對美國發動攻擊,故在民用訊號中人為地加入誤差(即SA政策,Selective Availability)以降低其精確度,使其最終定位精確度大概在100米左右。
軍規的精度在十米以下。2000年以後,柯林頓政府決定取消對民用訊號的干擾。因此,2016年前民用GPS也可以達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2000年以後,柯林頓政府決定取消對民用訊號的干擾。因此,2016年前民用GPS也可以達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9. 使用北斗的國家
使用北斗的國家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英文名稱:,簡稱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且具備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為分米、厘米級別,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10. 如果美國關掉GPS,別國還能發射導彈嗎
當然能,GPS制導只是導彈一個輔助的制導手段,用來提高命中精度。美國人正巴不得你把gps當成導彈唯一的制導手段呢,這樣關掉你的gps信號,你的導彈就全完了。
戰略導彈無論有多少種輔助手段,必須保持陀螺儀慣性制導這種最原始、同時也是唯一不依賴任何外部制導方式、不受干擾的制導手段(如圖:彈道導彈的陀螺儀)。只是這種制導方式命中率誤差,少則一兩公里,多則十公里八公里,因此,為了提高命中率,各國都有星光天文制導、gps/北斗/伽利略/格洛納斯等全球定位衛星制導等輔助制導方式。
也就是說,就算中國的不用任何衛星導航,照樣能把一大堆原子彈扔到美國人頭上。只不過是誤差變大了,原本瞄準五角大樓的一不小心可能偏了幾公里打到居民區去了,那樣死於核爆炸的人更多。
巡航導彈使用gps可以把命中精度提高到米級(民用的信號也是十幾米,幾十米,精度很高),但是都保留著慣性制導、地形匹配、中途修正+末端主動雷達制導、激光制導、電視制導等這些制導方式,沒有gps,巡航導彈也一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