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洲的羊是怎麼養殖的
澳大利亞的羊的養殖方法:
1. 大力種植牧草,走以草興牧的路子
④建立有效的草場建設機制。
澳大利亞對不同地區的草場實行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投資辦法。凡是自然條件比較好的地方,草場均為農牧場主私人所有,投資建設草場由私人負責,草場自由轉賣。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荒漠草場多為國家所有,農牧場主通過合同租用,或者由國家土地開發公司建成可利用的草場後,再賣給農場主。
3 .家庭牧場從中小型為主逐漸向大中型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澳大利亞有各類農場12.65萬個,目前年總產值在2萬澳元以上的大農場佔94%,64%的大農場從事穀物種植業、養羊業、養牛業或兼營其中兩種或三種。
94%以上的農場是家庭農場,其餘為公有或私營公司所有,農場主使用自家的勞動力或其親戚參加經營。農場兼營或兼業的趨勢日益明顯,而且兼營農場的收益也高於專營農場。
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有家庭牧場8萬余個,目前已減少到5.3萬個,每個家庭牧場平均養羊2500隻左右,擁有耕地和草地400~1000公頃,其中養羊1000~5000隻的家庭牧場佔50%,其餘家庭牧場養羊1000隻以內。
4 .生產作業高度機械化
澳大利亞畜牧業不僅規模大、科技含量高,而且現代化程度高,最主要特徵就是畜牧業各個環節的生產作業都是由機械來完成。每個家庭牧場都有耕作、播種、鋤草、噴葯、收獲、貯藏和運輸等農業機械,有的牧場還有草地播種、牧草收割、打捆、青貯、切碎、飼料加工以及剪毛等牧業機械。特別是大型家庭牧場,一般生產設施比較完善,作業機械齊全,現代化水平更高。應用剪毛機械進行剪毛,每個剪毛工每天可剪200~300隻羊的毛。在進行小麥收割時,幾百公頃小麥僅用1天多時間就可全部入倉。
5. 圍欄放牧
通過圍欄,對不同畜種、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生產性能的家畜進行分群管理。對不同用途的草地進行科學的劃區輪牧,使草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永久的保護,使草地生產和動物生產合理配置,實現物質和能量在生態系統中的良性循環。因此,對草地實行圍欄管理和科學放牧,是畜牧生產中特別是草食家畜生產中應用的現代技術之一,也是畜牧業生產的明顯特徵之一。
6 .注重科學技術研究,利用合作組織經營
7. 加強畜牧業疫病的防檢工作
澳大利亞在發展畜牧業的同時,非常注重對動物及其產品輸入的安全問題,生物安全的重點工作是致力於對外來動物的檢疫工作。政府重要職責之一是檢疫工作,而且有嚴格的控制和檢疫措施。對引進的動物,檢疫官必須到原生產地及其周圍檢查當地的動物疫病情況,引進後還要隔離6個月再次檢疫無疫病後方可。政府絕對不允許進口他們認為高疫病風險的動物或從疫病高風險地區進口動物及動物產品。
8 .高效的養殖方式
改方式提高了畜牧業的市場競爭力澳大利亞的養殖業以家庭牧場和農場的形式運作。譬如距墨爾本市幾十公里外的澳洲美爾飛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牧場,該牧場擁有土地3000英畝,其中有1350英畝用於飼養奶牛,存欄奶牛1000頭,該牧場現由一對夫婦及其兒子外雇一個工人管理,既負責防疫、改良,還負責生產管理。全部使用自動擠奶機,所飼養奶牛平均每頭每年產奶6.5噸,牛奶送到另外一加工場,該場年利潤50萬澳元,充分體現了高效養殖給畜牧業帶來的經濟效益。由於澳大利亞的人口少,農場主用的合同工也少,所有養殖的機械化程度高、單產高、效率也高。有的農場主草場面積非常大,都是採用計算機管理農場,通過直升飛機管理畜群或進行噴葯除草、殺蟲,有的地方牛羊一年才能見到一次人。由於天然養殖,不用任何飼料添加劑,所生產的牛奶是目前最優質的,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9. 教育、科研和推廣緊密相連
澳大利亞的農業高等教育和農民專業培訓由各個綜合大學、職業專科學校、函授教育機構等完成,教學、科研經費主要來自政府撥款,占整個科研經費的70%,其他的由企業、社團贊助或靠合作研究、技術轉讓及各種有償服務等所獲收入。國家還設有各類研究機構,承擔技術開發研究、基礎研究和技術咨詢與推廣。他們緊密聯系生產實際,與生產者簽訂合同,開展合作和研究工作,其成果直接用於實際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