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大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哪些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慢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響20~40歲的女性,但男性、老人和小孩也可能患病。SLE的症狀包括身體乏力、皮膚損害、骨質疏鬆、尿液異常等,早期可能不明顯,建議保持鍛煉和健康飲食,定期體檢。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主要影響40~60歲的女性。RA的早期症狀包括關節晨僵、腫脹、疼痛,最終可能導致關節畸形。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可以改善病情。
橋本甲狀腺炎(CLT),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40~50歲的女性。CLT早期可能無症狀,體檢或甲狀腺腫發現時,患者應多運動、少吃含碘食物、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
重症肌無力(MG)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於兒童和青少年,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MG的治療除了葯物外,飲食也很重要。
乾燥綜合征(SS)是一種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多發於40~50歲的女性。SS患者除口乾、眼乾外,還可能有其他多系統損害的症狀,治療上需定期檢查和追蹤。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患者需要控制好血糖,否則可能因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而發生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島素治療。
系統性血管炎(SV)是一組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器官。SV腸道受累可能導致腹痛、發熱、惡心、嘔吐等症狀,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格雷夫斯病(GD)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女性患病幾率是男性的7倍,多發於20~40歲。GD可引起高代謝癥候群、眼球突出等症狀,需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病因尚不明確。該病可並發其他自身免疫性腸外表現,部分病人血清中可檢測到抗結腸上皮細胞抗體,需定期檢查和治療。
多發性硬化症(MS)是一種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多發於青、中年女性。MS會導致神經細胞傳遞信息速度減慢,出現麻木、虛弱等症狀,需定期檢查和治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IHA)是體內產生自身抗體加速紅細胞破壞的一種溶血性貧血,分為溫抗體型和冷抗體型,常見病因為梅毒感染、病毒感染等,臨床表現為頭暈、乏力、貧血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