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多媒體教室中可以朗讀的軟體

多媒體教室中可以朗讀的軟體

發布時間: 2025-03-07 23:43:09

㈠ 國家免費教育平台有哪些

1.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目前,該平台提供的各類資源全部免費使用。平台包含專題教育、課程教學、課後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等6個版塊,資源數量比原來增加了一倍。這些資源旨在為學生的居家學習、教師的線上教學以及家長的家庭教育提供支持。
2.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該平台由中國教育部主辦,匯集了全國各地優秀教師定期上傳的教學資料。這些資料包括教學課件、課堂實錄和習題素材等,旨在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互聯互通,惠及所有人。
3. 學習強國APP:這個APP資源豐富、內容安全,無廣告彈出,並支持投屏功能。用戶可以免費觀看課堂同步課、學科精品課、音樂美術課等,包括通常需付費的少兒編程網課、科學實驗課、圍棋課、街舞課、書法課、折紙課等素養課程。
4. 中小學語文課文示範誦讀庫:這是教育部和國家語委共同簽署的一項公益項目。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或教學光碟,在中小學電子教室中使用中央廣播電台優秀主持人的示範朗讀音頻產品,為中小學生打造有聲語文教材。
5. 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聯合國內多家公共圖書館推出了「數字圖書館移動閱讀平台」,為注冊讀者提供包括圖書、期刊、報紙、論文、古籍等多種類型的數字資源在線服務,使用戶能夠享受隨時隨地的免費閱讀體驗。
6. 國圖公開課:這是國家圖書館推出的在線教育平台,借鑒了「慕課」的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模式。它以傳承和弘揚先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通過國家圖書館的豐富館藏資源,提供專題課程和讀書推薦等欄目。
7. 學堂在線:由清華大學研發的中文MOOC平台,是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應用平台。它面向全球提供在線課程,任何有上網條件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該平台在網上學習課程視頻。
8. 中國數字科技館:這是中國科協、教育部、中科院共建的一個基於互聯網傳播的國家級公益性科普服務平台。
9. 全國中小學實驗在線平台:該平台提供了全國小初高各科實驗說課展示,以及部分省份的實驗說課比賽內容,是全國重要的實驗說課展示平台。

㈡ 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什麼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空,現代教育技術給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它猶如一座架設在學生和教材之間的不可替代的橋梁,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應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產生了優化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以小學語文的教學,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其教學中的應用。

一、有利於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反饋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於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於教學本身,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1、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形象、直觀的效果,解決難點。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由此可見,聞見是教學的基礎,藉助計算機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計算機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學效率,激活學習的內因。

如教《海底世界》一課,課文的重點是要使學生了解,海底景色奇異在什麼地方,學生很難理解這一點,為了平緩教學的坡度,突破這個難點,更好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氣氛,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錄像這一電教媒體,讓學生觀察海底世界的景色,並輔之以配樂解說,讓學生真切地體味海底景色的神奇與絢麗。又如《蝙蝠與雷達》是一篇常識性課文,其教學的難點是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是如何辨別障礙物和方向的。這一原理源於蝙蝠,用語言進行描述的話很難使學生全面、正確地理解。為此我們製作了動畫,將(蝙蝠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發出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立即反射回來這一原理直觀地再現出來,使學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決了學習中的難點問題,提高了課堂效率。

2、利用多媒體有助於學生對古代詩歌的理解。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古代詩歌佔有一定的比重。這些詩歌語言精煉,意境優美,寓意深邃。但由於小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表象儲備貧乏,對詩歌中所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感到疏遠,因而古詩教學一直是小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古詩教學中採用電化教學媒體並合理地運用,不僅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想像能力,促進學生對古詩的學習理解,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如古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絕妙,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體會。而錄像地恰當運用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先提問:生字是什麼意思?詩人為什麼不用升而用生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畫面上:草木蔥籠,蒼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巒疊障,而香爐峰此時正被煙霧籠罩,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錄像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動態畫面,給學生以美享受。學生學習興趣極為濃厚,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香爐峰的雲霧源源不斷地升騰的.動態畫面中領悟到生字的妙處:升字僅僅只能看到煙霧升起,不一會就散去;而生字還含有產生的意思,這說明香爐峰始終處於雲霧級繞之中。通過此環節的教學,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使他們體會到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及感情色彩。

3、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激發學生樂於寫作。

在作文教學中,教者不難發現有許多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時常是敲額頭、皺眉頭、咬筆頭,好半天也開不了頭,即使寫了也是三言兩語,且病句錯字連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用視聽媒體創設情景,強化學生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古人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有了興趣,產生了寫作慾望,才能用心作文,從而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如在三、八婦女節前,讓學生寫《誇誇我的好媽媽》、《媽媽,我想對您說》等,但容易寫空話、套話。為此,安排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樂曲聲中,讓學生看從VCD碟片中轉錄的《懂你》,那朴實而真摯感人的畫面及凄婉動人的音樂強烈地沖擊著學生的感官,學生的寫作慾望被激發,完全進入角色,紛紛拿起筆,將心中對媽媽的愛盡情地寫出來。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時選用錄像媒體的形、聲、色並茂的特殊功能,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齊上陣,讓他們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注意力集中,不斷將間接經驗內化為直接經驗和表象,豐富了寫作素材,使巧婦常為有米之炊。

4、運用多媒體,再現情境,培養思維的獨創性。

在閱讀教學中,計算機作為一種認知工具,將學生的思維過程與動畫演示有機結合,運用求異思維,培養觀察力和想像力,使學生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帶有個性的答案來。如教學《狼和小羊》一課,課文最後一句:狼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按照順向思維定勢,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為了點燃學生獨創思維的火花,教師採用求異法,邊用電腦演示狼惡狠狠撲向小羊的動畫邊有意提問: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學生說:狼向前撲的時侯,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隨機演示出狼掉進陷阱里的樣子,同學們看了高興地直拍手,求異思維一下活躍起來。有的說:狼向前撲的時侯,小羊一躲,狼一頭撞在大石頭上。有的說:狼向前撲的時侯,被樹後的獵人一槍給打死了。又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大聲說:柔弱的小羊從力氣上斗不過狼,可是它憑自己的聰明智慧,從理智上鬥倒了狼,躲過了這場劫難。學生們突破了思維的定勢,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像和小羊活下來的願望聯系在一起,培養思維的獨創性。

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多媒體課件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能使學生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促使學生手腦並用,思維集中,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力把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和提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1、圖文並茂,培養學生觀察力、記憶力和想像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像力,在語文課中結合課文,恰當地採用電教媒體,啟發學生由眼前的景象,聯系生活想像可能發生的變化,從而加深對眼前事物的認識,豐富觀察的感受。

如教《荷花》一文,課文語句優美,用詞精確,有一種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切呢?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作了如下設計:

(1)配樂示範朗讀,把學生帶進優美的情景之中。

(2)學習荷花的樣子時放一段有關荷花的錄像片,師配樂解說,引導學生觀察,想像並展開討論,體會荷花的千姿百態,荷葉的挨挨擠擠。

(3)學生配樂讀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填空練習,對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加大訓練力度。這一環節的設計,不但給學生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促進了多方面素質的提高。

2、以說促寫,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計算機進入課堂,為學生的說創設了的情境。以指導學生寫可愛的小動物為例,當學生觀察了小貓後,教師很自然地用一句過渡句:其實,在大自然里,還有許許多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不信你們瞧!空格鍵一按,屏幕上顯示出40多種小動物。頓時,教室里沸騰起來,學生面對這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歡呼雀躍:呀!怎麼有這么多小動物?有趣!教師緊接著問:想不想給大家介紹?想!學生的表現欲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躍躍欲試。這時教師再因勢利導:請你按老師詩講的觀察方法加以觀察,然後選一隻你最喜愛的小動物向大家介紹,比一比誰是最佳解說員。鮮明生動、聲情並茂的畫面,把學生的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想說的願望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這時教師再讓學生同桌對說,小組討論,大家交流,學生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個個說得開心,這也為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麼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從而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

(獲省電教論文優秀獎、被錄入《中國當代思想寶典》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