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在野外如何辨別野果可以吃
擴展閱讀
什麼東西可以瘦肚子瘦腰 2025-05-13 20:51:17

在野外如何辨別野果可以吃

發布時間: 2023-05-03 16:12:21

❶ 如何辨別野外植物是否可食用

野外可食與不可空旁顫食植物的辨別標志:

❷ 鑒別野生植物是否可食用的方法

科學研究表明,人在野外不吃不喝,一般只能生存7天。如果在躲避敵人,或者身處野生動物缺乏的地區,可食性植物就是最佳的食物來源了。不過,誤食有毒植物後果很嚴重,因此掌握野生植物的辨別和科學食用方法應成為官兵應對未來戰場的一項必要技能。
常見的可食性野生植物
無論條件多麼惡劣,大自然中都生長著許多植物,海底世界中有藻類,人跡罕至的茫茫戈壁有仙人球,總會有些植物能食用。堅果能提供足夠的蛋白質,保證你正常的工作效率;植物的根部、綠色部分含有糖分,能供應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為人體提供必需的能量。因此,戰友們只要認識一些常見的可食野生植物,就可以保證野外生存的基本需要。
我國地域廣大,寒、溫、熱三帶氣候俱全,而大部分屬於溫暖地帶,適合各種植物生長,其中能食用的植物有2000種左右。野生植物的營養價值高,含有多種維生素,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常見的可食用植物,如野菜、野生菌、野果、藻類、地衣等。
野菜在野外分布廣、數量多,是野外生存的「主食」。常見的可食用野菜有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車前草、岩白菜、嫩松尖、鴨蕨菜、跎菜、竹筍、竹葉尖、草芽、牧羊草、苦菜、刺兒草、薺菜、野莧菜、掃帚菜、菱、蓮、蘆葦等。
野生菌味道鮮美,且不受季節和地域限制,是野外調劑口味的「家常菜」。常見的可食菌類有香菇、牛肝菌、竹蓀、猴頭菌、雞樅、掃帚菌、青頭菌、木耳等。
野果味道香甜,熱量高,是補充能量的佳品。常見的可食用野果有火把果、野草莓、野楊梅、野鎖梅、野橄欖、山葡萄、桃金娘、烏飯樹、野木瓜等。
藻類植物礦物質含量豐富,是人體補充微量元素的重要來源。常見的可食藻類有發菜、裙帶菜、紫菜、江蘺等。
可食性野生植物的辨別
在生存困境中,能夠辨別出哪些植物可食用很重要。自然界中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僅我國境內就有約2.5萬種,其中8%可食用,5%是有毒的。一般情況下,人們很難辨識哪些是可食用植物、哪些植物不能吃。有些植物營養豐富,而有些植物食用後會致人死亡。因此,戰友們採集植物時,對不常見的野生植物一定要分辨清楚,防止毒從口入。專家告訴我們可通過「411法則」即「四看、一聞、一測」的方法簡單辨別。
一看動物,如,馬、牛、駱駝吃過的野菜或野草,猴子、松鼠、鳥類等動物食用的果實或堅果,大多可食用。二看顏色,通常,淺色的漿果類植物有毒,深色漿果類植物可食用;顏色鮮亮的菌類有毒。三看形狀,形狀奇特的野果,蓋上長有肉瘤、菌柄上長菌環或菌托的野生菌都不能吃。四看汁液,將果實或莖葉切開後,汁液白色黏稠(蒲公英除外),且接觸皮膚會引起過敏的不能吃。五聞氣味,氣味刺激、奇怪的植物不能吃。六測切口,植物切口遇鹽變色的不能吃。
經過「411方法」簡單辨別後,如果對植物的可食性仍存有懷疑,就需要使用「可食性通用檢驗法」檢驗一下了,因為有不少植物即使只吃一點點也能使你極不舒服,或者生理功能嚴重失調,甚至死亡。
過敏試驗:將其在皮膚上揉搓,15分鍾後皮膚有過敏反應者不能吃。
咀嚼試驗:取其幼嫩部分嚼嘗,有苦辣等怪味的不能吃;將其用燙水浸泡5-6小時後,味若同上不能吃;將其煮過的湯震盪,有大量泡沫的不能吃;將其放入口中,用舌頭舔嘗後15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則將其充分咀嚼,再等15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可做下一步。
吞咽試驗:少量吞咽,看是否有不良反應(若感覺難受,趕快吐出,並大量飲水),若無不良反應,可做下一步。
食用試驗:食用少量,再靜等4-6小時,若無不良反應,可確定這種植物可以食用。
可食性野生植物的食用
食材採集後,如水果、芫荽等常見果蔬可以生吃,如山葡萄、蒲公英等洗凈後即可食用,多數需要烹飪後食用,通常可藉助頭盔、工兵鍬,或海邊的貝殼,山中的干石頭(濕石頭加熱時會炸裂)等工具加工。一般可使用以下方法烹飪:
水煮法。葉子、莖稈、芽等水煮至變軟即可食用,煮時間過長會導致脂肪和維生素流失。堅果或生果實煮熟後味道更好,如生香蕉煮熟後,味道甜美且無澀味。
烘烤法。根、莖塊、硬殼果實等烘烤後可去除苦味。
炒製法。穀物或種子炒制後味道更佳,高原部隊用此法可解決氣壓低,食物無法煮熟的問題。
熬製法。若汁液中含有糖分,可煮去其中的水分來獲取糖。
有條件的還可以用蒸煮法,如蒸制的柳尖口感鮮嫩、營養完整。

部隊野外生存可能會碰到可食植物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因此,若遇到可食資源豐富時,應及時大量地存儲備用。可通過風干、日曬、火烤等方法延長食物保質期,方便儲存和食用。如,把野果曬成果乾,海苔風干壓製成海苔干,香菇烘乾成香菇干。相比鮮貨而言,干貨熱量要高得多,同一食物干貨的熱量大約是同質量鮮貨的10倍。
專家告訴我們,要注意野外植物攝入熱量與人體消耗熱量的平衡。常見植物每100克中熱量含量如下:松仁698千卡,板栗212千卡,鮮蘑菇20千卡。以身高1.75米、體重70公斤、25歲的男性戰士為標准,中度活動每天需消耗約2200千卡能量,每天食譜=100克松仁+150克山葡萄乾+100克干紫菜+1000克鮮蘑菇+2500克油菜。
另外,專家還告誡戰友們:製作食物應選擇白天,防止煙霧明火等暴露部隊。

❸ 如何辨別野外植物是否可食用

在進行戶外運動時,我們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植物。有一些小朋友喜歡嘗鮮,總是嘗一些不知名的植物,殊不知這樣的做法非常危險。因為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的植物是不可以食用的,一旦食用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死亡。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可食用的植物和一些不可食用的植物,以便大家能在戶外活動時能夠輕松的面對,擺脫危險。
一、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在自然界中,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有很多種,按照分類主要有可食的野果、野菜、蘑菇、藻類、堅果、樹皮、地衣等等。
例1 蒲公英其主要成分為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膠、菊糖、膽鹼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種腫瘤。婆婆丁,它的花粉含有維生素、亞油酸,枝葉中則含膽鹼、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起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婆婆丁焯過後生吃、炒食或做湯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絲,還能配著綠茶、甘草、蜂蜜等,調成一杯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的婆婆丁綠茶。
例2 蒓菜其主要成分為氨基酸、天門冬素、岩藻糖、果糖等。
例3 魚腥草亦稱折耳根。其主要成分為魚腥草素(癸醯乙酸)。通過實驗將魚腥草用於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顯抑製作用,對癌細胞有絲分裂最高抑制率為45. 7%,可防治胃癌、賁門癌、肺癌等。
例4魔芋其主要成分為甘聚糖、蛋白質、果糖、果膠、魔芋澱粉等。如甘聚糖能有效地干擾癌細胞的代謝功能,魔芋凝膠進人人體腸道後就形成孔徑大小不等的半透膜附著於腸壁,能阻礙包括致癌物質在內的有害物質的侵襲,從而起到解毒、防治癌腫的作用。
例5 馬齒莧又名馬齒菜、馬齒草、五方草,一般為紅褐色,葉片肥厚,像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質、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物質。馬齒菜的葯用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對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焯過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例6 薺菜田邊地頭,經常能看到星星點點的薺菜花。它的食療作用是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春天摘些薺菜的嫩莖葉或越冬芽,焯過後可涼拌、蘸醬、做湯、炒食,薺菜水餃、薺菜餛飩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還可以做成鮮美的薺菜粥。
例7 蕨菜又名蕨兒菜、龍頭菜,在野菜中比較常見。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蕨菜吃起來鮮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譽。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燒、煨、燜都可以。在現代菜譜中,用蕨菜烹調出的名菜有木須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種。這些菜餚以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清香味正而深受食客的青睞。蕨菜葉呈蜷曲狀時,說明它比較鮮嫩,老了後葉子就會舒展開來。
例8 水芹菜又叫水芹、河芹。水芹菜生長在沼澤地或濕地,它的嫩莖及葉柄供作蔬菜食用。水芹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類,其中以鈣、磷、鐵等含量較高,具有清潔人的血液,降低人的血壓和血脂等功效,是既可食用又可葯用的高檔無公害草本蔬菜。水芹菜的生長期較長,秋冬春都可以隨時採收,既可以涼拌食用,也可以與其他葷菜炒煮。
例9 苦菜又名苦苣菜,莖呈黃白色;葉片為圓狀披針形,表面綠色,背麵灰綠色;花鮮黃色。苦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磷、鈉、鐵等元素,能清熱消腫、化淤解毒、涼血止血。苦菜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都有抑製作用。苦菜嫩葉可採食,生吃略帶苦味,用開水燙一下,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湯,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燙後蘸面醬食用,或做麻醬拌苦菜、苦菜粥等。
例10 車前草
又名牛舌、車輪菜。根莖短肥,密生須狀根。葉全部根生,葉片平滑,廣卵形,邊緣波狀,間有不明顯鈍齒,主脈五條,向葉背凸起,成肋狀伸人葉柄,葉片常與葉柄等長。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狀花序,花小,花冠不顯著。結橢圓形蒴果,頂端宿存花柱,熟時蓋裂,撒出種子。車前草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野菜,可食用部位是嫩葉及種子,先以沸水燙過一遍,再行炒食。其有利水、清熱、明目、祛痰作用,用於小便不通、淋濁、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泄瀉、目赤腫痛、喉痛、咳嗽、皮膚潰瘍等。
二、不可食用的植物
有毒植物:在自然界中,除了生長著大量可以食用的植物以外,同時也生長著大量有毒的植物,如果誤食了這些植物是很危險的。有些植物甚至是全身都有毒性,人們即使是不小心碰到了它,也可能會引起中毒。當人們誤食了有毒植物後,可能會有不同的中毒症狀,有的是嘔吐、腹瀉、極度口渴、盜汗和痙攣;有的會感到腸胃不適、精神錯亂、非自主性扭動身體及隨時可能出現的昏迷;也有的會失眠、體溫下降、神經受損或感到眩暈。所以,對於要進行戶外活動的青少年來說,了解一些有毒植物是很有必要的。
(一)有毒蘑菇
在眾多的有毒植物中,有毒的蘑菇尤其要引起你的重視,因為它們在野外分布較多且不易辨認,很容易被誤食。按照人們的經驗,一般認為有毒的蘑菇通常有以下特徵:有毒的蘑菇常有各種顏色,且較美麗;無毒的蘑菇多呈白色或茶褐色。有毒的蘑菇多生長在骯臟潮濕、有機質豐富的地方;無毒的蘑菇多生於比較干凈的地方。有毒的蘑菇采後容易變色;無毒的蘑菇則不容易變色。有毒的蘑菇大都柔軟多汁;無毒的蘑菇則較緻密脆弱。有毒的蘑菇的汁液渾濁似牛奶;無毒的蘑菇的汁液則澄清如水。有毒的蘑菇的味道多辛酸苦辣;無毒的蘑菇的味道則很鮮美。有毒的蘑菇菌蓋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環;無毒的蘑菇則沒有這些特徵。煮蘑菇時,有毒的蘑菇能使銀器具變黑,如果加進牛奶,馬上凝固,放進蔥,蔥會變成藍色或褐色;煮蘑菇時,鍋里放人燈芯草一起煮,如果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證明有毒;如果是黃色,則無毒。蘑菇的外形、色澤、生態等與其是否有毒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以上這些只是人們的經驗總結,沒有一條是完全可靠的,直到現在,人們也
沒有找到一個十分簡單有效的區分有毒蘑菇與無毒蘑菇的方法。對於沒有豐富的野外生活經驗的人來說,記住這些經驗可以起到一定的鑒別作用,但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輕易地採集野外的任何一種野生蘑菇。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我國有毒的蘑菇約有80多種,其中大多數毒性較小,經過處理後可以將其毒性除去。
一旦誤食有毒的蘑菇,應盡快設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溫鹽水灌腸導瀉外,對中毒後不嘔吐的人,還要飲大量稀鹽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嘔吐,用1%的鹽水或濃茶水反復洗胃,以免機體繼續吸收毒素。
(二)其他有毒植物
還有一些有毒植物,例如,夾竹桃、咬認狗、曼陀羅等。
這里介紹一種最簡單的鑒別野生植物有毒無毒的方法,供緊急情況下使用。通常將採集到植物割開一個小口子,放進一小撮鹽,然後仔細觀察是否改變原來的顏色,通常變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❹ 怎麼檢驗野外的果子有毒或者無毒

我的戶外指導師教我的,萬一在野外要必須得食野果的時候,先摘下野果放腋下磨擦幾分鍾,半小時後如果異棚顫常就可以食用,無毒,呵呵,一般走戶外的話這個速度,早就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哪還有這昌和肢個閑功夫去等上半小時,我不耐世是沒用過,不過聽說手邊沒工具的話,這個方法是就好的試毒方法,

❺ 求:怎麼分辨野果是否有毒

看野果的顏色。如果表面呈暗色,責輕微有毒,如果是深黑,那就是很毒拉。。。

❻ 如何辨別野外植物是否可食用

一、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在自然界中,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有很多種,按照分類主要有可食的野果、野菜、蘑菇、藻類、堅果、樹皮、地衣等等。

二、不可食用的植物

有毒植物:在自然界中,除了生長著大量可以食用的植物以外,同時也生長著大量有毒的植物,如果誤食了這些植物是很危險的。有些植物甚至是全身都有毒性,人們即使是不小心碰到了它,也可能會引起中毒。當人們誤食了有毒植物後,可能會有不同的中毒症狀,有的是嘔吐、腹瀉、極度口渴、盜汗和痙攣;有的會感到腸胃不適、精神錯亂、非自主性扭動身體及隨時可能出現的昏迷;也有的會失眠、體溫下降、神經受損或感到眩暈。所以,對於要進行戶外活動的青少年來說,了解一些有毒植物是很有必要的。

❼ 山上都有哪些可以吃的野果

1.
首先還是,覆盆子,那麼我們這樣的水果其實市面上也有,但是在戶外也很常見。

2/7一般都是生長在一些靠近水的位置,或者是一些低矮的小山坡,都是可以找到的一般果期在五月份或者是四月份就能找到。在戶外也是很好的食物。

3/7在戶外的時候,其實一些類似於百香果的野果都是可以找到的,一般在七月到八月,山上一些藤蔓上會長出這樣的植物。

4/7在戶外的時候,八月瓜顧名思義肯定是八月成熟的果子,但是這個果子也是很容易找到的,所以戶外多留意。

5/7無花果其實在戶外比較難找,但是一般在一些地方也很容易找到,尤其是竹林,或者是有竹子生長的地方。

6/7還有一種長在坡地上,地面上的一種植物,叫做地稔草的,果子成熟時黑紫色的,也是可以使用的。

7/7在戶外的時候,掌握的可以吃的野果或者是野菜的數量越多,越能在極限環境下進行生存,所以這樣的技能是很重要的。

❽ 小時候的零食,山裡的野果子,小夥伴來認領一下,都吃過哪些

從農村出來的小夥伴們兒時,應該吃過不少野果,那些山間的美味,是我們小時候不可多得的免費的零食。我記得小時候最愛在農閑時和母親一起進山去打柴,母親忙著打柴,而我們就雀躍著到處尋找小野果。不用害怕會中毒,因為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父母早已耳提面命,我們也已然熟記於心。

這篇文章帶大家一起回憶那些曾經吃過的野果,找一找兒時的回憶,大家都來認領一下,看自己都吃過哪幾種。

1.樹莓


樹莓有的地方又叫覆盆子,是春天裡最常見的野果。各地的方言均不一樣,有的地方叫泡,有的地方叫三月泡,還有的叫栽秧泡。

魯迅在他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這樣寫著: 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自從學過這一文,我就深深地記住了它的名字。從此以後每吃一次樹莓,就會想起魯迅的這篇文章中的這幾句話,然後心中生起幾分竊喜,我竟然和大文豪有一樣的愛好。

2.三月泡


每個地方的樹莓長得還不太一樣,形成了不一樣的小品種,比如上圖的這一種樹莓和第一種樹莓,長得是不是特別像,但只有吃過的人才能了解它們的不同。

第1種果小、甜味淡、比較酸,第2種果子比較大,中間是空的,甜味很足。

3.川莓


這是一種成熟之後為烏黑色的樹莓,它的葉子也和前兩種不一樣,非常的寬大。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川莓的成熟季節在下半年,也就是大概在秋天。

在有的地方叫刺泡,有人說好吃,有人嫌它籽大,但在沒有野果吃的時候,它就是最大的美味。

4.烏泡子


這一種泡在我們的叫烏泡子,應該學名也是叫樹莓吧,只是不一樣的品種。這一個品種看到圖片都想流口水,因為你別看著它汁水很足的樣子,但是它的酸味也是最大的。

5.地瓜兒


地瓜兒又叫野地瓜,是長在地上的一種野果,可以說是味道最好的一種了,不接受反駁。

它成熟的季節是每年最熱的時候,大概7、8、9月份吧,有的時候到11月份還有的刨。

在最熱的時候,頂著大太陽,聽著知了聒噪的叫聲,也要去刨的野果,就只有地瓜兒了,哈哈,因為味道確實挺不錯。

6.雞拔腿


吃過這個東西的人,年紀應該都不小了,我猜大部分人應該都是70後了。

別稱很多:有的地方叫雞腳草,有的地方叫雞瓜子,還有個叫毛雞腿,還有的地方叫雞耿耿。你們那叫什麼呢?


葉子翻過來是白色的,所以又叫翻白草。它在土裡面長著瘤狀的塊根,剝掉外面褐色的皮,露出裡面白白的「肉」,就可以放到嘴巴里去咀嚼了,像紅薯一樣脆脆甜甜的,不會有渣,整個都可以吞下去。

7.冷飯果


冷飯果是紫金牛科的一種小灌木枝條上面長的小果實,果實成熟的時候,顏色變得通紅通紅的,還帶著一點通透感,這種灌木的枝條非常培敏的柔軟,時常用來捆柴。當時吃不下的果實,就這樣帶回家之後再繼續摘著吃。

這種果實味道比較好,現在想要吃也很難看到了。

8.野草莓


野草莓是在野外自然生長的一種野果,我們常吃的水果草莓就是野外的野草莓馴化而來的,他們往往果實碩大,香味濃郁,味道很甜,而野外的草莓一般個頭比較小,味道有點酸澀。

不過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夠吃到這樣的野草莓,已是不錯的了。

9.涼粉果


學名為薛荔果,別名涼粉子、木蓮、冰粉子、涼粉果、鬼饅頭、木饅頭等,是桑科榕屬的小灌木結出的果實。

在當時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涼粉果可是很饞人的一種野果,不光是小孩子對它垂涎三尺,螞寬很多的大人也愛它。只因它在炎炎夏日的時候,是非常難得的解暑佳品,做成手搓涼粉就是一絕,在當時是比冰淇淋還美味的甜品。

10.羊屎果


我們那叫它羊屎果,我也真是醉了,但是其實是很形象的,你看它果實的大小和顏色就和羊糞蛋子是一樣一樣的。雖然名字不好聽,但是果實味道還是不錯的,很香甜,尤其是完全成熟的時候,香味是很濃郁的,還未成熟的時候味道就有點酸澀了。

11.蛇泡


又叫蛇莓,這是一種爭議比較大的野悶中亮果子,有的人說能吃,有的人說不能吃,吃過的人說味道比較淡,不怎麼好吃。

更多的人說不能吃,像在我們那,老人就說這種野果是給蛇吃的,或者說是被蛇吃過的。因為有的時候它的莖葉上面會有白色的泡沫,老人說這就是蛇吐的口水,所以最好不要去吃。

12.羊奶果


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有的地方叫羊奶奶,有的地方叫班楂,有的地方叫馬奶提。

這個果子在有的地方長成了心形,是不是特別有意思?


13.菇娘


姑娘果又叫燈籠果,這種植物分布很廣,在中國的南北均有分布。它的果實其實是圓球狀實心的,不過它的外面有一層薄薄的花萼瓣包裹著,像封閉起來的小燈籠一樣。

14.拐棗


拐走的模樣長得很怪異,但是味道不錯,在本文介紹的這些野果中,味道指數可以排在前面。

它長在一種高大的喬木上,有時候樹木能長到10多米,甚至20米高,所以要吃它並不容易。

15.茶泡(茶餅)


茶泡或者茶餅是山茶樹的葉片或者果實受到一種真菌的感染,而形成的一種變異形態,變成了厚厚的肉質性的組織。

當其發育成熟之後,味道脆脆的,甜甜的,是四、五月份常見的野果。

16.地稔


又叫地稔子,一種匍匐在地上生長的草本植物結的果實。分布很廣,在很多南方地區野外均可見,因此很多小夥伴們童年的時候都吃過這種野果。

果實完全成熟的時候是烏黑烏黑的,把表皮的刺稍微弄掉就可以放到嘴巴里吃了。咬的時候止水很足,味道清甜,但是吃完之後嘴巴就會變得烏黑烏黑的。

17.沙棘果


沙棘果是胡禿子科沙棘屬的一種小灌木的枝條上長的小漿果。這種小漿果不但產量很高,它的味道也還不錯的。在以前行軍打仗的時候,士兵們沒有糧食吃的時候,這種果子還做過他們的救命的糧食,因此現在有的地方又叫它「救兵糧」,「救軍糧」。

沙棘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現在常被製作成果汁出售 。不僅如此,沙棘樹還具有很好的防風固沙的作用呢。

18.龍葵


龍葵果在我們這兒叫黑黝黝,因為它的果實完全成熟之後是黝黑黝黑的。果實比較小,像黃豆粒那麼大小,味道是酸中帶著一些甜。

不過吃龍葵果需要注意兩點:第一點果實沒有成熟,還是青綠色的時候,千萬不要吃,第2點不能多吃。原因在於龍葵全株含有一種叫龍葵鹼的生物鹼,對人有微毒。果實完全成熟之後,龍葵鹼的含量會降低,所以可以吃,但是也要少吃。


龍葵是一種很常見的小野草,在我國南北均有分布,所以吃過龍葵果的小夥伴們應該不在少數。它開的花像辣椒開的花,是那種白色的小花朵,中間帶著黃色的花蕊。

在沒開花結果之前,它的枝葉還很嫩時,可以採摘下來當白花菜吃,是一種比較美味的野菜哦。

這18種常見的野果,是不少小夥伴們童年免費的零食,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給了我們不少甜的記憶。農村出身的你,吃過幾種呢?

❾ 如何鑒別自然中的野果是否有毒

1.如果這種野果被摘含蠢了好多或者親眼看到有動物在吃,那麼證明這種果子沒毒
2.蘑菇就不用我說了吧?越好看的越有毒
3.取植物幼嫩部分少許,用前齒嚼碎後以舌尖品嘗是否有苦澀、辛辣或其他異味。如果怪味很濃則可能有毒,應立即吐掉再漱口。
4.一些有害物質(單寧、生物鹼)可溶於水,所以可將值物用開水燙後清水浸泡5-6小時,或煮熟,再品嘗是否有怪味。此時苦澀、怪味仍然存在則切不可食用。
5.向煮後的植物湯中加入濃茶,若產生大量沉澱,則表示含做老侍重金屬鹽或生物鹼,不可食用。
6.煮後的湯水經搖振後產一大量泡沫者,則表示含有皂甙類物質,不可食用。
樓主你太摳了這么難的問純吵題竟然懸賞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