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聽覺系統可以運轉嗎
擴展閱讀
優盤可以分區一個文件嗎 2025-05-17 02:51:14

聽覺系統可以運轉嗎

發布時間: 2023-03-29 01:09:39

① 人的聽覺系統是什麼樣子的

聽覺系統是一個被現代科學慢慢遺忘的人體系統。如此重要的功能、如此神奇的器官迄今為止,其相關研究只獲得過一次諾貝爾獎。主要是因為有其他更重要的感覺;那玩意兒縮在骨頭里不好弄;上行通路與視覺相近。

事實上聽覺是個有趣的系統,聽覺系統中有人體全身上下運動最快速的細胞,也有設計最巧妙的信號處理機制之一。讓我們展開聽覺探秘之旅……

在這里簡單介紹下人類的聽覺系統。

耳朵分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除了外耳和內耳以外)、內耳(前庭器官、耳蝸)。聲音作為振動通過耳廓收集和反射、外耳道的共振拆做歲放大、聽骨鏈的增壓放大,從卵圓窗傳進耳蝸,耳蝸將旅睜振動轉化為電信號,再從圓窗傳出振動。

內耳的結構:Cochlear ct 耳蝸管,Helicotrema 蝸孔, Oval window 卵圓窗,Round window 圓窗, Vestibular ct (scala vestibuli) 前庭階,Tympanic ct (scala tympani) 鼓階。

內耳包括:耳蝸(螺旋胡蔽形的聽覺感受器官)與半規管(加速度感受器官)。耳蝸截面: scala vestibuli 前庭階SV,scala tympani鼓階ST,scala media中央階SM。

耳蝸從上到下分為三個腔體:SV, SM, ST. SV與ST在耳蝸頂部有一個小孔互通。振動通過SV(最上面的前庭階)傳入,導致SM(中間的中央階)與ST(下面的鼓階)之間的膜(basilar menbrane 基底膜)振動,通過頂端的蝸孔,傳到鼓階。最終傳出耳蝸。

人耳聽閾:20Hz-20000Hz,耳蝸的每個位置只對於一個頻率敏感。

耳蝸截面說明:在基底膜上有復雜的結構,這就是耳蝸發揮功能的最重要部位。

② 聽覺器官的特性

聽覺系統的基本功能是感受聲音和辨別聲音。感受聲音的能力叫做聽力,通常以聽閾的高低表示。
相關信息
聽閾指足以引起聽覺的最小聲音強度,通常用分貝數表示。由於消襪讓聽覺系統能感受聲音的強度變好碰化范圍極大,從聽閾的強度到最大可耐受的強度以能量計算可相差1萬億倍 ,而且人對聲音強弱的感覺也不與聲壓成正比而是與其對數值成正比。為了表示的方便,聲學中使用一個稱為聲壓級(SPL)的量Lp ,它是某聲壓值 p 與基準聲壓p0 之比的常用對數乘以。聲壓級的單位為分貝,記作dB 。以正常平均聽閾為0分貝的表示系統稱為聽力級(HL) ,它的絕對聲壓值是隨頻率而變的。在強度足夠大時(以不引起聽覺以外的其他感覺為限)可聽到拿局的頻率范圍在約20~20000赫(對人而言),因此,習慣上把這一范圍叫做聲頻,20000赫以上的頻率叫超聲,20赫以下叫次聲。動物的聽頻范圍較難准確測定,總的說來種類間差別很大。
聽閾強度與頻率的關系曲線能較全面地反映聽覺系統對聲音的感受能力,因此,在聽覺研究和耳科臨床工作中都是重要的測試指標。
頻率辨別指辨別聲音頻率的高低;聽覺系統最基本的功能之一。頻率的高低反映在人的主觀感覺上為音調的高低,所以頻率辨別在人又稱音調辨別。
音調(頻率)辨別閾指能辨別的最小頻率差,與頻率之間有一定的函數關系。正常人的音調辨別閾在1000赫以下時為1~2赫,在1000赫以上時約為頻率的0.1%~0.2%。
強度辨別指辨別聲音強度的大小,在人主觀感覺上的反映為響度的大小。
響度辨別閾即能辨別的最小強度差。當聲音為中等強度時,正常人的響度辨別閾約為5%~10%,或近似地相當於0.5~1分貝。在因耳蝸病變或損傷導致的耳聾患者,患耳的響度辨別閾常比正常耳的小,其辨別能力反較精確。
反映聲音頻譜特性的主觀感覺的統稱為音色。人可以辨別的聲音種類幾乎是無數的,它們各有獨特的音色,但較難具體地進行描述,更不容易准確定量。音色的辨別以頻率辨別和強度辨別為基礎,但復雜得多。在音樂中音色主要與樂音的諧波成分有關。

③ 兩個耳機放不同音樂會精神分裂嗎

樓主,不舒服是很正常的,因為人得左右耳朵連接聽覺攜戚系統。你左右的聽到的音樂不同,友隱缺聽覺系統會不自覺的加快運轉 。就是所謂的共鳴。 估計樓主說說不上來的不太舒服 是不是覺得焦躁不安。 如果是的好辯話 建議樓主不要這樣了 因為日本有做過相關實驗。 時間久了 雖然不會得精神分裂 但是會使你工作或者生活焦躁不安,有莫名的煩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