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解決煩惱壓力
1、運動是消除煩惱的一個有效方式,如果感覺到煩惱,不妨試著去跑跑步或者游泳,鍛煉身體後會使全身得到放鬆,煩惱自然靠邊站。
2、有煩惱的時候如果憋在心裡會導致更加郁悶煩惱,可以找朋友或家人談談心,告訴他們你的煩惱,在他們的開導下煩惱很快就會消除。
3、聽一些歡快節奏的音樂,如果可以試著大聲的唱出來,這樣可以使我們的壓力得到放鬆,可以激發我們的信心快速的消除煩惱。
4、如果感覺心情特別煩惱可以適當的請個假出去旅遊,看看大自然的景色會使我們心情格外舒暢,煩惱很快會消除。
5、如果有煩惱要學會泡熱水澡,泡熱水澡會使血液循環加速,會使身體皮膚和細胞得到放鬆,是緩解煩惱的有效方法。
6、如果心情很煩躁可以看些有趣的電影或者小說,幽默的情節會使我們忍不住身臨其境,心情會很快開朗起來,是消除煩惱的好方法。
『貳』 如何排解煩惱
如何緩解心理壓力
以下這些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心理壓力,不妨一試。
●准備一條冷毛巾,隨時擦臉,以助清醒。
●脫掉鞋襪,用腳尖走路,走上幾分鍾,心中的煩惱便會跟著走掉了。
●找一位樂觀的朋友或同事傾訴,發泄一下情緒。
●喝一杯酸梅湯或果汁醋,疏通肝氣。
●閉上眼睛,盡力想身體後面的景物,平衡前後腦的壓力。
●讀你最崇拜人的格言,並認真思考,有鎮定的作用。
●多贊美及鼓勵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責自己。
●做到晚上十點前睡覺,早上六點起床。
●多看喜劇片,開懷大笑一番。
●簡化自己生活及慾望,因為生活越復雜,壓力就越大。
●自己動手做東西,會使你更滿足,更快樂,如可以烹飪或做自己最喜歡的事。
●不要總是抱怨麻煩事情落在自己頭上,而是要想老天讓我與日俱增經驗和智慧,生活因此更豐富。
●經常到書店走走,讀一些勵志的書籍、漫畫及幽默文選。
●不斷告訴自己,要能容納別人不同的觀念或行為。
如何緩解心理壓力
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會使人們的觀點、態度、希望也隨之變化,在這個快節奏、高效率、充滿競爭與挑戰的社會中,人們常常會受到內外環境的強烈影響,出現情緒上波動和生理上變化,從而產生心理壓力。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承受壓力,不防問問下面這幾個問題:
經常顯得不耐煩、暴躁、焦慮、易怒。
睡眠品質較差、失眠,經常打哈欠、發困。
健康指數明顯下滑,經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感冒、頭痛、胃痛、消化不良、潰瘍、記憶力下降等。
經常體驗到神經性抽搐或肌肉痙攣,很難放鬆,腰酸背痛。
情緒容易沮喪、低落,波動大、情感倒錯,對現狀與未來常感到無能為力,有挫折、空虛的感受。
人際關系變得不和諧,容易與人發生沖突、不快。說話冷言冷語,感情遲鈍,對自己或他人的評價、談話都傾向負面的描述。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壓力,如果以上判斷持肯定的佔多數時,那就是一個警鍾,是在壓力下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可採取下列的方法舒緩情緒,排解積累的壓力。(1)面對現實,現實生活是極其復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對自己有所要求。但是這種要求應該建立在實際的、力所能及的基礎上。人們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為自我目標難以實現,就感到自卑失望,過高的期望只會使人誤以為自己總是倒運而終日憂郁。有些人是「完美主義者」,對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目標,客觀地評價事情、評價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同時,擁有一顆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暢。另一方面,每個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長所短,別人不會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別人的要求一樣。對別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滿情緒會越大。如果對別人的要求較低的話,那麼稍微符合你的願望,你就容易得到滿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別人。
(2)宣洩法:
宣洩法是一種將內心的壓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擊和破壞的方法,通過宣洩內心的郁悶、憤怒和悲痛,可以減輕或消除心理壓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潰,恢復心理平衡。「喜怒不形於色」不僅會加重不良情緒的困擾,還是導致某些心身疾病。因此,對不良情緒的疏導與宣洩是自我調節的一種好辦法。一位運動員受到教練訓斥後很沮喪,不久引發了胃病,葯物治療也不見效。心理學家建議他在訓練中把球當教練員的臉狠狠地打,採用此法後他的胃病果然好多了。這種不損害他人,又有利於排解不良情緒的自我宣洩法,可以借鑒。
不過這種宣洩應該是合理的。簡單的打打砸砸,吼吼叫叫,遷怒於人,找替罪羊(丈夫、妻子、孩子、同事),或發牢騷、說怪話等都是不可取的。宣洩應是文明、高雅、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有人說:「一份快樂由兩個人分享會變成兩份快樂;一份痛苦由兩個人分擔就只有半份痛苦。」如果把自己的煩惱、痛苦埋藏在心底里,只會加劇自己的苦惱,而如果把心中的憂愁、煩惱、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親朋好友傾訴出來,即使他無法替你解決,但是得到朋友的同情或安慰,你的煩惱或痛苦似乎就只有半個了,這時你的心情就會感到舒暢,該哭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場,釋放積聚的能量,調整機體的平衡,大雨過後有晴空,心中的不良情緒會一掃而光。
(3)注意轉移:
其原理是在大腦皮層產生一個新的興奮中心,通過相互誘導、抵消或沖淡原來的優勢興奮中心(即原來的不良情緒中心)。當與人發生爭吵時,馬上離開這個環境,去打球或看電視;當悲傷、憂愁情緒發生時,先避開某種對象,不去想或遺忘掉,可以消憂解愁;在余怒未消時,可以通過運動、娛樂、散步等活動,使緊張情緒鬆弛下來;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緒理到緩解。例如,司馬遷慘受宮刑而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歌德因遭遇失戀才寫出世界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我們應該多接觸令人愉快、使人歡笑的事物。避免和忘卻一些不愉快的事。與其「不懈奮斗、孜孜以求」,最後「衣帶漸寬」,面容憔悴,不如瀟灑一些,干點快樂的事。
人們面對困境、情緒懊喪時,不防從相反方向思考問題,這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緒發生良性變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使人戰勝沮喪,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從前,有個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臉:天不下雨,她就掛念賣雨傘的大兒子沒生意做;天下雨了,她又憂心開染房的二兒子不能曬布。後來,有個鄰居對她說:「你怎麼就不反過想想呢?如果下雨了,大兒子的生意一定好;如果不下雨,二兒子就可曬布。」老太太一聽恍然大悟,從此不再愁眉不展。這個故事就是反向心理的極好詮釋。
對於這個問題,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講得更為明確。曾有一名記者問蕭伯納:「請問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的區別在何在?」蕭伯納回答:「這很簡單,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說:『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如果有人對這瓶酒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那就是悲觀主義者。」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逆境、厄運的時候,運用一下反向心理調節,從不幸中挖掘出有幸,使情緒由「山窮水盡」轉向「柳暗花明」擺脫煩惱。
壓力無所不在,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心理壓力問題,並及時地、適當地通過情緒調節來緩解心理壓力,為它找個出口,它就不會給精神帶來太重太大的傷害。希望上述方法能幫助你用穩定的情緒、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社會。
『叄』 消除煩惱的幾種方法
我們的人生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煩惱。煩心的事情往往無法避免,這個時候,一個好的排解方法就至關重要。在此,我結合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了幾種好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收拾房間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排解煩惱的方法。很多時候,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又特別對於像我這樣的一個平時沒有定期整理習慣的人來說,一個雜亂的房間或是桌面對我們的心情簡直就是雪上加霜。遇到煩惱時,思緒彷彿成了一團雜亂的毛線,我們若是要把它重新整理成一個規整的線球,就必須先從這一團線中找到它的線頭。而收拾房間,往往就是整理自己心情的線頭。在收拾房間的時候,隨著我們的房間一點點的變得干凈整潔,我們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它會改變我們的心情,這種成就感就像是克服困難後的成就感。同時,在收拾的過程中,我往往會覺得,很多讓自己煩心的事情活著壓力,也就好比桌面上雜亂無章的東西,只要我們重新規劃好時間,把事情一件一件的做完,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當然,在我們收拾的過程中,時間變得慢了起來,至少在收拾屋子的這段時間,我會覺得這段時間非常充實,我不會再一直抱怨來浪費寶貴的時間。
2.做自己興趣愛好的事情
這個方法就有點注意力轉移的意思,煩惱換句話說就是缺少快樂。煩惱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做一些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來獲得快樂,那對消除煩惱可以說是有很大的幫助了。熬過最痛苦的一小段時光,時間會慢慢沖淡煩惱的感覺。如果煩惱的時候,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吧。
3.運動健身
這個方法同上,轉移我們的注意力。如果心理上煩惱,那不如把注意力轉移到身體上了。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下來,我們往往會感覺到更加清醒,這很有利於我們冷靜下來去思考為了一件事情去煩惱值得嗎,理性分析什麼是正確的面對挫折或者困難的態度。
4.選擇傾訴
與轉移注意力不同,傾訴是將煩惱轉移出去。往往我們很多時候煩惱是因為面對困難的方式態度不對,但自己卻不知道怎麼去克服。在傾訴之後,往往會得到別人的鼓勵,或者別人對這件事的看法,可以幫助我們學到處理麻煩的正確方法而不是鬱郁寡歡。同時,我們有的時候煩惱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煩惱,在傾訴時,我們組織語言的過程往往會讓我去思考,我到底煩惱在哪裡,從而可以對症下葯。
5.寫作
傾訴的翻版,我們往往不能在任何我們遇到煩惱的時候找到合適的傾訴對象。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其他的方法來傾訴,而寫作是我認為的最好的替代。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寫作。與其把所有的煩吶都放在心裏面,不如把它寫出來,宣洩自己的情緒。而且,有的時候,我們在寫作的時候,漸漸的就會覺得自己的
6.看勵志的書或視頻
盡管很多人對雞湯文很反感,但不得不說,這些書或者視頻是真的挺有指導作用的。幾乎每一部這個主題的書或視頻都有一部分講對困難的態度。很多時候,當我們面對困難的時候,不妨看一看類似的成功人士對待困難的態度,面對挫折的態度。不難發現這些名人和普通人不一樣往往就在與他們面對困難選擇迎難而上。面對困難我們很難做到時刻都滿懷信心,所以,當我們缺乏這種信心的時候,看看這些書或視頻,往往會讓我重新振作起來,正確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