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信源豆豆
信源豆豆是一個即時通訊軟體,依託他們安全產品,軍工里推的力度比較大。是上市公司北信源推出來的一款軟體。這家公司早在,2012年就在創業板上市。目前蹭熱點,包括區塊鏈,大數據等。
這款軟體的同行競品有很多,比如說融聯的IM。
這個軟體的功能包括聊天兒,視頻聊天,語音聊天兒。提供api介面,可供二次開發。
把移動OA的一些東西集成到IM中了,和釘釘,企業微信,東軟Snap一個類型的,但是這個安全性吹的更響
業績快報顯示,2017年,北信源實現收入5.12億元,同比增長3.99%;凈利潤9340萬元,同比增長16.24%。這也就意味著,公司上市6年以來,無論是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了每年正增長,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上市公司並不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信源是一家好公司。但是,在仔細分析現金流之後,好公司的結論是根本無法成立的。
財報顯示,2012-2016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138萬元、-1030萬元、-1933萬元、-262萬元、-2032萬元,合計-6395萬元。
在這5年內,北信源累計實現凈利潤3.47億元,但沒有一年經營現金流為正。因此,這些凈利潤只不過是紙面財富,根本沒有為股東創造過價值,這本質上是一種價值毀滅。
從資產負債表來看,消耗掉的現金大部分變成了應收賬款,2012年,上市之初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1.55億元,而2016年年末已經攀升到5.69億元,相比前者增加267.1%,而公司2016年收入相比2012年僅增長了158.95%。
從應收賬款賬齡結構來看,2017年6月30日,公司1-2年、2-3年、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2.22億元、1.24億元、8901萬元,三者合計4.35億元,占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總額的比例高達57.77%,回收風險不言而喻。
反觀上市之初,2012年年末,公司1年以上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3668萬元,佔比只有21.86%。
上市之後從沒創造過現金流的北信源,在分紅上卻是一點都不含糊,不僅每年都會分紅,而且分紅比例也比不少上市公司都高。2012-2016年,公司分紅金額分別為1334萬元、1334萬元、1334萬元、1216萬元、2320萬元,占當年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22.19%、19.68%、19.62%、17.19%、28.87%。
在這5年之內,公司累計分紅7538萬元。從本質上來講,是北信源在用IPO募集資金以及上市之前積累的未分配利潤來進行分紅。投資者之所以認購上市公司IPO時的股票,是希望上市公司能夠將募集資金投入到高收益項目,而不是用作分紅。如果是這樣,那對於投資人而言不如去買銀行理財產品。
林皓是北信源的控股股東,目前持有上市公司股權比例為31.13%,成為歷年分紅的最大受益人。簡單按照目前的持股比例計算,林皓通過上市公司分紅累計得到2347萬元。
不過,分紅收益對於林皓只是毛毛雨,其最大的收益來自於減持自家股票。資訊顯示,自2012年上市至今,林皓累計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總金額高達10.73億元,而包括林皓在內的重要股東累計減持金額達到14.03億元。
上市6年以來,北信源根本沒有為股東創造過任何正的經營現金流,應收賬款大幅攀升、賬齡結構急劇惡化,不斷毀滅上市公司價值,而控股股東林皓卻通過分紅和減持方式累計獲利接近11億元,成為最大受益人,留給廣大中小投資人的卻是一個傷痕累累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