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怎樣使用水準儀的實驗報告數據
擴展閱讀

怎樣使用水準儀的實驗報告數據

發布時間: 2022-12-19 20:01:50

⑴ 水準儀怎麼使用

水準儀的使用 水準儀的使用包括儀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準水準尺、精平和讀數等操作步驟。 一、安置水準儀 打開三腳架並使高度適中,目估使架頭大致水平,檢查腳架腿是否安置穩固,腳架伸縮螺旋是否擰緊,然後打開儀器箱取出水準儀,置於三腳架頭上用連接螺旋將儀器牢固地固連在三腳架頭上。 二、粗略整平 粗平是藉助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使儀器豎軸大致鉛垂,從而視准軸粗略水平。在整平的過程中,氣泡的移動方向與左手大拇指運動的方向—致。三、瞄準水準尺 首先進行目鏡對光,即把望遠鏡對著明亮的背景,轉動目鏡對光螺旋,使十字絲清晰。再松開制動螺旋,轉動望遠鏡,用望遠鏡筒上的照門和準星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然後從望遠鏡中觀察;轉動物鏡對光螺旋進行對光,使目標清晰,再轉動微動螺旋,使豎絲對准水準尺。 當眼睛在目鏡端上下微微移動時,若發現十字絲與目標影像有相對運動,這種現象稱為視差。產生視差的原因是目標成像的平面和十字絲平面不重合。由於視差的存在會影響到讀數的正確性,必須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細地進行物鏡對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動,讀數不變為止。此時,從目鏡端見到十字絲與目標的像都十分清晰。 四、精平與讀數 眼睛通過位於目鏡左方的符合氣泡觀察窗看水準管氣泡,右手轉動微傾螺旋,使氣泡兩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準儀的視准軸已精確水平。這時,即可用十字絲的中絲在尺上讀數。現在的水準儀多採用倒像望遠鏡,因此讀數時應從小往大,即從上往下讀。先估讀毫米數,然後報出全部讀數。 精平和讀數雖是兩項不同的操作步驟,但在水準測量的實施過程中,卻把兩項操作視為一個整體;即精平後再讀數,讀數後還要檢查管水準氣泡是否完全符合。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准確的讀數。

⑵ 水準儀的使用方法與步驟是什麼

1.將三腳架放好。將三腳架腿調節至適當的高度,盡量使三腳架頂面水平。假如遇到地面比較松軟的情況,則需要將架腿踩入土中,以保持穩定。

拓展資料

保養與維修

1.水準儀是精密的光學儀器,正確合理使用和保管對儀器精度和壽命有很大的作用

2.避免陽光直曬,不許可證隨便拆卸儀器

3.儀器有故障,由熟悉儀器結構者或修理部修理

4.每個微調都應輕輕轉動,不要用力過大。鏡片、光學片不準用手觸片

5.每次使用完後,應對儀器擦乾凈,保持乾燥。

網路水準儀

⑶ 水準儀的使用方法

1、方法一:

用水準儀,先對後視讀數,也就是把塔尺放在已知高程的水準點上,讀出讀數(記為後視讀數);再把塔尺放在要測的點上,讀出讀數(記為前視讀數)。

公式一般為:後視點的一個標高+後視的讀數-前視的讀數=你要測的那個點的一個標高。

2、方法二:

用全站儀,不同的是要在測量的時候就要設定好儀高和棱鏡高,然後同樣地測量後視讀數和前視讀數。

公式為:後視點標高-後視讀數+前視讀數。

水準儀的相關解釋:

水準儀(英文:level)是建立水平視線測定地面兩點間高差的儀器。原理為根據水準測量原理測量地面點間高差。主要部件有望遠鏡、管水準器(或補償器)、垂直軸、基座、腳螺旋。

按結構分為微傾水準儀、自動安平水準儀、激光水準儀和數字水準儀(又稱電子水準儀)。按精度分為精密水準儀和普通水準儀。

⑷ 水準儀的使用方法 使用水準儀的步驟

1、放置:首先確定兩觀測點中間的們置,可以採用來回步數取折中步數為大概中點位置,再打開三腳架並使高度適中(與胸口同高)盡量使三隻腳拉伸長度相同,在後期調平可以節約時間,扭緊制動螺旋,檢查腳架是否牢固,防止摔倒;然後打開儀器箱,輕拿輕放(很貴的!),用連接螺旋將水準儀器連接在三腳架上,擰緊,防止松動掉落。

2、調平:粗平,調節腳螺旋,使圓水準氣泡居中,當水泡位於中心位置時說明儀器呈水平狀態;用食指和大拇指轉動3個腳螺旋,氣泡在哪裡說明哪裡偏高,這時候只要轉動螺旋即可,操作方法符合該規則:(右手食指代表前進方向,左手大拇指代表前進方向)。

3、瞄點:用望遠鏡准確地瞄準目標,定位測量的位置。睜一眼,閉一眼,先用準星器粗瞄,固定方向,當發現目標在視野下消失時,即眼睛——準星器——目標,形成一線,這時候是看不見測量物體的,代表目標物體進入望遠鏡視野范圍;再觀測目鏡,用微動螺旋精瞄,准確定位物體的位置。

4、讀數:使用十字絲的中絲在水準尺上讀數,從小數向大數讀,讀四位。(即是把頭歪倒過來看),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記,厘米數尺面上的格數,毫米估讀。

5、計算:目標高=後尺讀數+後視高-前尺讀數,兩尺長度一樣,測量出來的差距就是高程差,就能通過已知高程測下一點高程。

⑸ 水準儀的實驗目的

水準測量主要是用於測量各點之間的高差,也就是控制各個控制點的高程。水準測量一般根據需要在控制點間加設轉點,工程中我們可以從控制點支出點來,用以控制工程某個部分的高程。
水準測量是利用一條水平視線,並藉助水準尺,來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這樣就可由已知點的高程推算出未知點的高程。水準測量通常由水準原點或任一已知高程點出發,沿選定的水準路線逐站測定各點的高程。由於不同高程的水準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線測得的兩點間高差將有差異,所以在整理國家水準測量成果時,須按所採用的正常高系統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確的高程。
一、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測量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藉助於帶有分劃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後根據已知點高程和測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點高程。
如圖所示,在地面點A、B兩點豎立水準尺,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截取尺上的讀書a、b,則A、B兩點間的高差hAB為:
高差等於後視讀數減去前視讀數。
二、計算未知點高程
1.高差法
高差法—直接利用高差計算未知點B高程的方法。
測得A、B兩點間高差hAB後,如果已知A點的高程HA,
則B點的高程HB為:HB=HA +hAB
2.儀高法
儀高法—利用儀器視線高程Hi計算未知點B點高程的方法。
如圖所示,B點高程也可以通過水準儀的視線高程Hi來計算,
即:

Hi= HA+a
HB= Hi- b
在施工測量中,有時安置一次儀器,需測定多個地面點的高程,採用儀高法就比較方便。
3.中間法
當欲測點B離已知點A較遠,安置一次儀器就不可能測出它們的高差,這時,選擇一條施測路線,在A、B之間加設一些轉點,每相鄰兩點測一測站,求出它們的高差,則AB的高差即為這些高差的總和。
轉點:臨時立尺點,作為傳遞高程的過渡點。(一般轉點上均需使用尺墊)
測站:每安置一次儀器,稱為一個測站。
對於精度較高的測量,必須將儀器置於前後視點之間大致等距離處,利用地球曲率等距等影響的原則,使測站高差計算中自動消除曲率對前後視讀數的影響,這種方法稱為中間法,是精密測量中常用的方法。

⑹ 水準儀的使用方法

取下三腳架底部的帶子,松開翼形螺釘,將三腳架伸展到合適的長度,以一條腿作為參考,用另外兩條腿打開它。以一定角度拉起皮帶兩端的帶扣,取下蓋子,輕輕地連接打開。

輕輕將其放在三腳架上面,然後將中心螺釘擰入主機底部的內螺紋中進行固定。將望遠鏡與三個調平螺釘中的兩個平行放置。與第一望遠鏡之外,屈光度環作為十字線可以清楚地看到轉動調整。

水準儀的操作步驟

1,安置。

安置是將儀器安裝在可以伸縮的三腳架上並置於兩觀測點之間。首先打開三腳架並使高度適中,用目估法使架頭大致水平並檢查腳架是否牢固,然後打開儀器箱,用連接螺旋將水準儀器連接在三腳架上。

2,粗平。

粗平是使儀器的視線粗略水平,利用腳螺旋置圓水準氣泡居於圓指標圈之中。具體方法:用儀器練習。在整平過程中,氣泡移動的方向與大拇指運動的方向一致。

3,瞄準。

瞄準是用望遠鏡准確地瞄準目標。首先是把望遠鏡對向遠處明亮的背景,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最清晰。再松開固定螺旋,旋轉望遠鏡,使照門和準星的連接對准水準尺,擰緊固定螺旋。最後轉動物鏡對光螺旋,使水準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絲平面上,再轉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的像靠於十字豎絲的一側。

4,精平。

精平是使望遠鏡的視線精確水平。微傾水準儀,在水準管上部裝有一組棱鏡,可將水準管氣泡兩端,折射到鏡管旁的符合水準觀察窗內,若氣泡居中時,氣泡兩端的像將符合成一拋物線型,說明視線水平。若氣泡兩端的像不相符合,說明視線不水平。

這時可用右手轉動微傾螺旋使氣泡兩端的像完全符合,儀器便可提供一條水平視線,以滿足水準測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氣泡左半部分的移動方向,總與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5,讀數。

用十字絲,截讀水準尺上的讀數。水準儀多是倒像望遠鏡,讀數時應由上而下進行。先估讀毫米級讀數,後報出全部讀數。注意,水準儀使用步驟一定要按上面順序進行,不能顛倒,特別是讀數前的符合水泡調整,一定要在讀數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