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保可以跨省市報銷嗎
法律分析:符合醫保跨省報銷條件的,可以異地報銷。目前全國所有省份和統籌地區已全部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並聯網運行,覆蓋全部參加基本醫保和新農合的人員;符合規定的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可以實現直接結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四十四條 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五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2. 現在醫保可以異地報銷嗎
可以的。在異地報銷的比例是30%,拿醫院的發票到當地的社保局報銷就可以了。特殊情況下,出差、探親、休假等原因在異地發生的緊急住院醫療費用,應按照參保所在地醫療保險辦法的具體規定進行費用報銷。一般在急診的情況下,允許就近診治。治療後,憑治療醫院出具的有效憑證回所在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報銷。
醫療保險起源發展:
1.醫療保險,傳統意義上就是指由特定的組織或機構經辦,通過帶強制執行的政策法規或自願締結的契約,在一定區域的一定參保人群中籌集醫療保險基金。
2.醫療保險起源於西歐,可追溯到中世紀。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家庭作坊被大工業所取代,出現了近代產業隊伍。由於工作環境的惡劣,流行疾病、工傷事故的發生使工人要求相應的醫療照顧。可是他們的工資較低,個人難以支付醫療費用。於是許多地方的工人便自發地組織起來,籌集一部分資金,用於生病時的開支。但這種形式並不是很穩定,而且是小范圍的,抵禦風險的能力很低。18世紀末19世紀初,民間保險在西歐發展起來,並成為國家籌集醫療經費的重要途徑。
3.醫療保險具有社會保險的強制性、互濟性、社會性等基本特徵。因此,醫療保險制度通常由國家立法,強制實施,建立基金制度,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醫療保險金由醫療保險機構支付,以解決勞動者因患病或受傷害帶來的醫療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3. 醫保能不能跨省報銷
醫保可以異地報銷,但必須要滿需以下情況,一是經過審批的市外轉診轉院診療;二是職工醫保參保人短期和長期異地就診(外出3個月以上)可選擇先在市社保局辦理異地就診登記手續,選定當地定點醫療機構(葯店),並需要在其選定的醫療機構就診;三是異地突發急病就診。醫保可以異地報銷,但必須要滿需以下情況:
一是經過審批的市外轉診轉院診療;
二是職工醫保參保人短期和長期異地就診(外出3個月以上)可選擇先在市社保局辦理異地就診登記手續,選定當地定點醫療機構(葯店),並需要在其選定的醫療機構就診;
三是異地突發急病就診;
在上三種異地就醫報銷條件的參保人,要保留好報銷所需的所有材料,通過審核即可按異地就醫標准結算。
職工醫保參保人短期和長期異地就診(外出3個月以上)可選擇先在市社保局辦理異地就診登記手續,選定當地定點醫療機構(葯店),並需要在其選定的醫療機構就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
第八條參保人員在協議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參保人員確需急診、搶救的,可以在非協議醫療機構就醫;因搶救必須使用的葯品可以適當放寬范圍。參保人員急診、搶救的醫療服務具體管理辦法由統籌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
4. 社保卡可以異地報銷醫療費用嗎
社保異地就醫可以報銷的,可以報銷住院費用,但是不能報銷門診費用。辦理醫保異地就醫結算需要符合這三個要求:第一個參保人已按規定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第二個就醫的異地醫院開通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第三個要有信息完整可就醫使用的社保卡,包括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卡。
社保查詢
1、社保中心查詢
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
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
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4、觸摸屏查詢
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內如果設有社會保險觸摸屏查詢系統,刷卡或根據屏幕提示輸入卡號或身份證號進行查詢。
隨收即付制:隨收即付制度是指當期所收保險費用於當期的給付,使保險財務收支保持大體平衡的一種財務制度。除養老保險項目外,一般社會保障項目都是採用的這種財務制度。
養老保險採用這一制度有利有弊。隨收即付制度最大的優點是費率計算簡單,同時因為沒有巨額基金,不會有保值增值的壓力,不會受到貨幣貶值的不利影響。但這一制度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必須經常重估財務結構,調整費率,而一般地由於人口結構趨於老化、福利水平的剛性等原因,費率一般是日益提高的。同時,從分配關系看,在退休金保險方面,隨收即付制度實質上是代際間的再分配關系,日益上升的費率,會加深代際矛盾,造成政治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四條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除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與生育保險基金合並建賬及核算外,其他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社會保險基金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或者挪用。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第六十九條社會保險基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國務院規定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
社會保險基金不得違規投資運營,不得用於平衡其他政府預算,不得用於興建、改建辦公場所和支付人員經費、運行費用、管理費用,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挪作其他用途。
5. 社保跨省可以報銷嗎
可以。但報銷比例通常會大幅降低。異地就醫報銷規則,遵循以下兩條:
報銷范圍:以就醫地的醫保目錄為准,發生目錄內的葯品、診療項目、服務設施費用,才能納入報銷。
能報多少以參保地的政策為准,包括報銷的起付線、報銷比例、最高限額等。
也就是說,費用能不能報,看就醫地;具體能報多少,看參保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八條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六條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6. 社保可以異地報銷嗎
您好,繳納社保,持卡人可以在生病的時候享受住院報銷,另外在葯店買葯的時候也能通過社保卡支付。不過很多人有這么一個疑問,若我在當地繳納醫社保,不過卻在異地生病了,還可以享受異地刷卡買葯住院報銷的待遇嗎?
正常來說,當地繳納醫社保,只能在當地刷卡買葯住院報銷。因為當前的社保卡異地使用進展程度不一,有的地方是已經實現了可以省內異地刷卡,但總體來說,社保一卡通還暫未實現。
不過對於社保卡不能異地刷卡買葯住院報銷並不是絕對的,有幾種情況還是可以享受異地就醫報銷的。但是前提是必須要在治療前和治療後辦理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登記手續。
1、一次性的異地醫療,包括出差、旅遊時的急性病治療以及病人主動轉移到外地就醫,所產生的問題是不能及時結算醫療費用。
2、中短期流動、工作崗位不在參保地的人員的異地醫療,包括單位在各地的派駐人員、派駐機構在當地的聘用人員,還有一種情況是整個單位都處在流動狀態,如建築業等職工的就醫,所產生的問題要麼是不能參加醫療保險,要麼是要墊付醫療費用。
3、長期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的醫療。包括退休後戶口從工作地遷移到安置地的人員,也包括托靠子女無戶口遷移的人員,所產生的問題表面上是就醫結算不及時、不方便,個人負擔重,實質是安置地的醫療待遇往往要好於參保地,異地安置人員感到就醫待遇不平等。
4、 重大疾病當地無法治癒,需要異地轉診人員。
7. 醫保可以異地報銷嗎
1、可以的。在異地報銷的比例是30%,拿醫院的發票到當地的社保局報銷就可以了。
2、特殊情況下,出差、探親、休假等原因在異地發生的緊急住院醫療費用,應按照參保所在地醫療保險辦法的具體規定進行費用報銷。一般在急診的情況下,允許就近診治。治療後,憑治療醫院出具的有效憑證回所在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報銷。
法律分析:1、可以的。在異地報銷的比例是30%,拿醫院的發票到當地的社保局報銷就可以了。
2、特殊情況下,出差、探親、休假等原因在異地發生的緊急住院醫療費用,應按照參保所在地醫療保險辦法的具體規定進行費用報銷。一般在急診的情況下,允許就近診治。治療後,憑治療醫院出具的有效憑證回所在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報銷。
3、另外如果已經退休的,身邊子女在北京定居的,回參保地的醫保中心申請退休人員異地安置,辦好後就可以在××選擇一到兩家定點醫院就醫,費用先自己墊付,然後回參保地醫保中心報銷。
4、對於長期駐外職工,也可申請醫保異地安置,由單位申請,辦好後就可以在××選擇一到兩家定點醫院就醫,費用先自己墊付,然後回參保地醫保中心報銷。
異地申請——先到參保地市醫保中心提出異地就醫申請,領取一式三份審批表,在異地找不同級別的三家(或兩家)醫保定點醫院的醫保辦蓋章,再送參保地醫保中心備案,就可以在異地住院,現金墊付,憑結算票據、出院小結、每日清單寄回(或送回)參保地醫保中心報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8. 異地報銷網上怎麼申請
法律分析:1、由於各地醫保備案的互聯網化程度不一,想在網上申請異地就醫需要參保地開通了網上備案渠道。
2、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參保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參保地的社保APP、支付寶城市服務或生活號、微信城市服務或公眾號等網上渠道申請異地就醫。
3、具體可以通過哪些網上渠道申請異地就醫,以參保地開通的網上備案渠道為准,開通情況可撥打參保地社保熱線或全國統一社保熱線12333咨詢。
想用醫保報銷,掛號的時候一定要用自己的醫保卡掛號,醫保卡的持卡人一定是自己。到醫院的繳費窗口,等工作人員結算相應的費用,然後自己付賬,把社保卡遞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會用社保卡幫你報銷醫療費用,很多葯品在國家報銷范圍內,有的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內,必須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條例》
第二十八條 個人帳戶用於支付統籌基金支付范圍之外的醫療費;個人帳戶不足支付的,由本人自負。
第二十九條 嚴重疾病住院治療的醫療費,按下列辦法支付:
(一)起付標准原則上控制在市、縣、自治縣從業人員上年度年社會平均工資的9%—11%。
(二)最高支付限額原則上控制在市、縣、自治縣從業人員上年度年社會平均工資的3—5倍。
(三)起付標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主要由統籌基金支付,個人負擔一定比例。對退休人員負擔醫療費的比例,給予適當照顧。
嚴重疾病的范圍,起付標准、最高支付限額的具體標准,起付標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醫療費的分擔比例,由省人民政府確定。
第三十條 起付標准以下、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療費用,統籌基金不予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