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現疫情期間可以在網上買東西嗎
擴展閱讀
什麼樣的網站可以查銷號 2025-07-20 07:55:57
手機怎樣給u盤裝軟體 2025-07-20 07:55:57

現疫情期間可以在網上買東西嗎

發布時間: 2022-12-15 15:12:43

A. 現在疫情,能在網上買東西嗎

買東西是可以的,只是有些地方的發貨地是有中風險或者高風險,可能就快遞會稍微慢一點。

B. 疫情期間可以網購嗎

疫情期間可以網購,一般來說,快遞本身不太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毒離開宿主後是非常脆弱的,且很快死亡,但是疫情期間購物並不能保證快遞到達的時效性。
網購

網購就是通過互聯網檢索商品信息,並通過電子訂購單發出購物請求,然後填上私人支票帳號或信用卡的號碼,廠商通過郵購、快遞等的方式發貨。
中國國內的網上購物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發貨(直接銀行轉賬,在線匯款)和擔保交易則是貨到付款等。
中國第一宗網路購物發生在1996年的11月,購物人是加拿大駐中國大使貝詳,他通過實華開公司的網點,購進了一隻景泰藍「龍鳳牡丹」。

C. 新冠疫情張家界還可以在網上買東西或者寄快遞

可以在網上買東西或者寄快遞。

疫情的發生影響了很多行業,對於網購族來說,疫情期間網上買東西,做好防護細節,快遞還是可以放心收,來自低風險地區的快遞一般無需進行消毒,處理包裝後注意及時洗手即可。中高風險地區建議對快遞外包裝進行消毒。

去接收快遞時,與快遞員接觸前,佩戴好口罩。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主要是通過密切接觸,一般暴露在空氣中存活時間不長,快遞還是很安全的,可以正常收件,工作人員和快遞站點都會經過消毒,快遞包裹也會進行消毒,保證快遞的安全。

疫情期間,小心這些網路購物風險

延發貨和訂單取消

近期口罩、酒精以及各類防疫防護物資的購買愈發緊張,當葯店無貨或排長隊增加疾病感染風險時,更多人選擇網上購買。但網上搶購仍有風險,搶上付款後,商家遲遲不發貨乃至有的因缺貨頻頻取消訂單。該種情況下,消費者是否能夠主張商家進行賠償?

各地高院均發布疫情相關法律理解和適用文件,新冠肺炎疫情系不可抗力事件是通行觀點。民法總則第180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果商家確實因為優先供應疫區原因,商品被征調、徵用導致無法發貨或取消訂單情形,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遲延發貨或者取消訂單,消費者有權主張退款,商家應及時退款。

以淘寶為例,防疫物資顯示有極速退款通道,通常消費者權益能得到保護,在商家拒絕退款或遲遲不予處理時,可申請淘寶介入,通常淘寶可扣除商家保證金並先行墊付退款。

此外,網路購物應謹慎選擇商品款項支付方式,優先選擇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支付,收到貨後再確認付款。實踐中出現多起微信、銀行賬號直接轉賬付款,後未收到商品的情況。如消費者遭遇詐騙等刑事犯罪時,及時報案,規范交易秩序。

以上內容參考:

疫情期網購遇糾紛 法律維權這樣做--中國工會新聞--人民網、人民網-疫情期間,小心這些網路購物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