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國家什麼網站可以拆遷投訴

國家什麼網站可以拆遷投訴

發布時間: 2022-12-14 17:51:00

1. 拆遷問題投訴電話是多少

1、報警處理。2、打12348紀檢、法律、信訪舉報專線電話進行舉報。於違法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可責成有關部門或鄉、鎮政府,依法組織強拆。作出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的市、縣級政府,經人民法院裁定,准予組織強拆。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組織的強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三十四條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後,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章規定強制執行。

拓展資料:12345服務熱線一般用於:

1、對行政職能職責、政策規定、辦事流程和其他公共服務信息的咨詢;

2、對行政管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的投訴以及意見和建議;

3、對行政職權范圍內非緊急類管理、服務方面提出的求助;

4、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危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害公共財產安全、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

5、對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辦事效率、行政效能方面的表揚。

所以,在遇到行政部門的違法行為時可以選擇投訴或者舉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事態的惡化,但是不能阻止拆遷行為的停止或者想要藉此提高補償都是不現實的。

值得注意的是:12336自然資源違法舉報電話已經取消,並入12345政府服務熱線,對土地違法行為、礦產資源違法行為和規劃違法行為的舉報要撥打12345。

2. 拆遷投訴熱線

拆遷問題投訴電話是12369。
在日常生活中,固定場所如餐廳、乾洗店等超標排放雜訊擾民,居民可以到環保部門投訴。環保部門接到投訴後對其反映的雜訊污染源進行監測,如果雜訊超過國家雜訊排放標准分貝的,環保部門可對超標排放雜訊的單位依法進行處罰。受到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要依法賠償損失。
拆遷糾紛,被拆遷人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裁決,如果對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拆遷行政管理部門。一般而言,拆遷行政管理部門作出拆遷許可、拆遷決定、拆遷補償裁決等行政行為的,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拆遷行政管理部門為被告;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訴訟中,以人民政府為被告的一般是以下幾種情形:
1、由人民政府下屬的「拆遷辦公室」充當拆遷人同時又作出許可決定和裁決;
2、由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局成立的臨時性組織,如「拆遷指揮部」等充當拆遷人,同時作出許可決定和裁決;
3、由政府專門成立的土地儲備中心充當差遣人由人民政府作出裁決。在城市房屋拆遷行政糾紛時,出現以上三種情形的,人民政府為房屋拆遷行政訴訟的被告。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第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3. 強制拆遷可以去哪裡投訴

法律分析:可以通過起訴開發商的方式要求賠償,如果非法強拆也可以去紀委那邊舉報,亦可以去信訪部門尋求幫助。強制拆遷是指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市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實施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實施強制拆遷之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如有證據證明強制拆遷不合法,可投訴。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4. 拆遷有違規,到哪個部門投訴

拆遷有違規可以向上級國土部門申訴,或者同級政府申訴,如果涉及貪腐現象可以向紀委和檢察院報案最好向紀委舉報。一般找拆遷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投訴。
村裡拆遷一般都是當地的拆遷辦。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實行嚴格的徵收審批制度,嚴禁未批先拆,未補先拆,不符合公共利益需要,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城市規劃、立項計劃等硬性規定實施徵收的違法,建議:
1、首先核實徵收審批手續合法性,徵收批准時間直接決定補償標准。
2、具體涉及到土地及房屋補償標准以征地批准機關批準的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並結合相應市場評估值為准。
3、政府只有依法實施徵收並依法將徵收補償款全部落實到位的情況下,方可動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 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第二十六條 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第二十八條 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5. 拆遷不合理去哪裡投訴

拆遷不合理去市、縣級人民政府投訴。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以下幾點:
1、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1、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2、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3、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4、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5、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法律法規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第十九條 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6. 拆遷不合理去哪裡投訴

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或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者投訴。一切執法不公的現象及行為都可以向檢察院投訴,這正是檢察院的職責所在,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保障公民對於違法的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控告的權利,追究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人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_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五)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六)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七)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八)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7. 中央拆遷問題投訴電話是多少

一、拆遷問題向中央投訴打哪個電話


1、中紀委舉報電話:010-12388;北京市紀委熱線電話:010-12388。若是拆遷出現問題,需及時聯系相關部門處理,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糾紛矛盾,帶來不可彌補的後果。


2、拆遷的意思是,取得許可證的施工隊,按照建設和政府批準的要求,依法拆掉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子及周邊附屬物。范圍內的單位和居民,並注意受災地區的損失賠償的法律行為。其目的是使城市實現對日益緊張的國有土地資源的整體統一或合理利用。



二、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1、房屋的補償費用,這是用於補償給房子擁有者的賠償,是根據被拆的房子結構及其價值進行評估的,單價是通過平方米進行計算的。



2、周轉的補償款項,用於賠償住戶居住不便的賠償,或是尋找臨時住處的費用,按臨時可居住條件分類,按被拆遷人口按月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拆遷戶積極協助拆遷或自願放棄部分權利,如自願遷入指定的地方,或不要求拆遷施工隊拆遷人搬遷。補償費用由當地相關部門根據法律法規進行確定,拆建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不得擅自改變。

8. 拆遷問題哪裡可以投訴

法律分析:應當向上級國土部門申訴,或者同級政府申訴,如果涉及貪腐現象可以向紀委和檢察院報案最好向紀委舉報。一般找拆遷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投訴。如果拆遷的是地方政府,則要向上一級政府部門的信訪局或建設部或紀委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二條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9. 政府違法拆遷應向什麼部門投訴

1.可以撥打市長熱線或者紀檢委熱線。2.通過國家紀檢委的官方網站投訴。3.可以向該單位的紀檢監察室反映投訴,也可以向該單位的上級行政主管機關反映投訴,或者直接向當地紀委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