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據採集的五種方法是什麼
一、 問卷調查
問卷的結構,指用於不同目的的訪題組之間以及用於同一項研究的不同問卷之間,題目的先後順序與分布情況。
設計問卷整體結構的步驟如下:首先,根據操作化的結果,將變數進行分類,明確自變數、因變數和控制變數,並列出清單;其次,針對每個變數,依據訪問形式設計訪題或訪題組;再次,整體謀劃訪題之間的關系和結構;最後,設計問卷的輔助內容。
二、訪談調查
訪談調查,是指通過訪員與受訪者之間的問答互動來搜集數據的調查方式,它被用於幾乎所有的調查活動中。訪談法具有一定的行為規范,從訪談的充分准備、順利進入、有效控制到訪談結束,每一環節都有一定的技巧。
三、觀察調查
觀察調查是另一種搜集數據的方法,它藉助觀察者的眼睛等感覺器官以及其他儀器設備來搜集研究數據。觀察前的准備、順利進入觀察場地、觀察的過程、觀察記錄、順利退出觀察等均是技巧性很強的環節。
四、文獻調查
第一,通過查找獲得文獻;第二,閱讀所獲得文獻;第三,按照研究問題的操作化指標對文獻進行標注、摘要、摘錄;最後,建立文獻調查的資料庫。
五、痕跡調查
大數據是指與社會行為相伴生、通過設備和網路匯集在一起,數據容量在PB級別且單個計算設備無法處理的數字化、非結構化的在線數據。它完整但並非系統地記錄了人類某些社會行為。
大數據研究同樣是為了把握事物之間的關系模式。社會調查與研究中,對大數據的調查更多的是從大數據中選擇數據,調查之前同樣需要將研究假設和變數操作化。
關於數據採集的五種方法是什麼,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大數據工程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Ⅱ 有哪些適合學生使用的論文數據收集方法
在這個用數據說話的時代,能夠打動人的往往是用數據說話的理性分析,無論是對於混跡職場的小年輕,還是需要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的同學,能夠找到合適的數據源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想要對一個新的領域進行研究和探索,擁有這個領域的數據那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
快速找到論文數據的19個方法
來源 | DataCastle數據城堡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些能夠用上數據獲取方式,有了這些資源,不僅可以在數據收集的效率上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也可以學習更多思維方式。
公開的資料庫
1. 國家數據
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數據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包含了我國經濟民生等多個方面的數據,並且在月度、季度、年度都有覆蓋,較為全面和權威,對於社會科學的研究不要太有幫助。最關鍵的是,網站簡潔美觀,還有專門的可視化讀物。
2.CEIC
http://www.ceicdata.com/zh-hans
最完整的一套超過128個國家的經濟數據,能夠精確查找GDP, CPI, 進口,出口,外資直接投資,零售,銷售,以及國際利率等深度數據。其中的「中國經濟資料庫」收編了300,000多條時間序列數據,數據內容涵蓋宏觀經濟數據、行業經濟數據和地區經濟數據。
3. wind(萬得)
http://www.wind.com.cn/
萬得被譽為中國的Bloomberg,在金融業有著全面的數據覆蓋,金融數據的類目更新非常快,據說很受國內的商業分析者和投資人的親睞。
4. 搜數網
http://www.soshoo.com/
已載入到搜數網站的統計資料達到7,874本,涵蓋1,761,009張統計表格和364,580,479個統計數據,匯集了中國資訊行自92年以來收集的所有統計和調查數據,並提供多樣化的搜索功能。
5.中國統計信息網
http://www.tjcn.org/
國家統計局的官方網站,匯集了海量的全國各級政府各年度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建立了以統計公報為主,統計年鑒、階段發展數據、統計分析、經濟新聞、主要統計指標排行等。
6.亞馬遜aws
Ⅲ 如何收集論文文獻
論文選好題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查找文獻,搜索、查閱文獻的目的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了解別人在這個領域曾做過哪些研究;二是為即將進行的研究尋找概念與理論的基礎以及方法與設計的借鑒。當我們明確選題以後,怎麼快速找到我們所需要的文獻呢?我們都知道論文在期刊發表後,通常都會被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維普資訊網、龍源期刊網等一家或幾家全文收錄。怎麼從中查找到我們所需要的文獻資料呢,想必有不少同學還不清楚,今天我來教大家怎麼用資料庫中查閱所需要的文獻,我們以知網為例,給大家講解一下查詢文獻的方法。
以《對工程項目目標成本管理與財務風險控制問題的分析》題目為例,從這個題目裡面我們可以找出幾個關鍵詞:工程項目(a)、目標成本管理(b)、財務風險控制(c)。
搜索方法:
(1)直接搜索關鍵詞:下面我們以「財務風險控制」這個關鍵詞為例,我們在知網首頁的搜索框輸入「財務風險控制」這個關鍵詞,直接搜索後可以獲得高達117461條與之對應的文獻。這樣搜索出來的文獻太多了,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與工程項目這塊並不相關的文獻,如果一篇一篇的去查找出來,會花費很多的時間,那麼我們該怎麼選擇文獻呢?後面我們還會提供幾種搜索方式,檢索出相關性高的文獻。
當然這個主題詞是比較常見的,被研究的次數很多是自然的,如果是一些生僻的主題詞,對它的研究很少,我們就可以分別用單獨的主題詞搜索,或者搜索其一些近義詞的研究文獻。
(2)關鍵片語合搜索:可以選擇多個關鍵詞反復變換進行檢索,以保證文獻資料的充實和完整。
比如關鍵詞a+b,關鍵詞a+c,b+c,甚至a+b+c結合一起搜索,這樣找出的文獻關聯度會更高。
例如:在知網首頁搜索框中輸入「工程項目 財務風險控制」點擊檢索,可以搜索出15121篇文獻。這次我們檢索出來的文獻明顯少了很多,但是還是太多了,而且很多文獻的相關性都不高,接下來我教大家用高級檢索功能篩選文獻。
(3)使用高級檢索查找文獻。打開知網的高級檢索功能,首先選定學科領域,然後篩選自己的檢索詞,最好把自己想要了解的主題的近義詞都寫上去,這樣可以提高檢全率。另外可以限定文獻的出版時間和期刊來源,以求檢出高質量論文。
可以按照年份進行階段性的檢索,比如第一次可以先選擇2017年至2018年兩年間的文獻,如此既可以有效防止漏看或者重看文獻,又不至於整理起來太雜亂。
例如:從知網首頁點擊高級檢索——選定學科領域(經濟與管理領域)——在檢索條件欄目輸入「工程項目」和「財務風險控制」2個主題詞——再選擇發表時間:2014年5月1日-2019年5月1日,我們選擇近5年來的文獻——點擊檢索。這樣我們可以檢索出46篇相關的文獻資料。
(4)追溯法找文獻:如果這樣找到合適的文獻比較少,我們還可以使用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檢索系統,而是利用文獻後面所列的參考文獻,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獻),然後再從這些原文後所列的參考文獻目錄逐一擴大文獻信息范圍,一環扣一環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滾雪球一樣,依據文獻間的引用關系,獲得更好的檢索結果。
例如:我們從剛才檢索出來的一篇文獻為例,點擊題目,下載
如果可選擇的文獻還是太多,我們可以結合以下幾個限制條件選擇合適的文獻:
a、文獻發表的時間,最好是最近5年的,如果最近5年的文獻很少,那麼可以把時間放長一點,如果近5年的文獻太多,可以只看近2-3年的。
b、盡量選擇引用量和下載量比較多的文獻,說明這些文獻是大家普遍認可、閱讀量比較多的文獻;
c、如果文獻還是很多,那麼我們就盡量選取一些本專業的核心期刊論文;
通過上面這些搜索方法,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搜索到所需要的文獻資料,而且相信這樣找出來的文獻質量和相關度都會比較高。
接下來我們將選定的文獻資料下載下來。選定一篇文獻,點擊題目進去,就可以直接進行下載了。
文史哲學等社科類專業的,我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免費查詢網站——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沒有知網等賬號的,可以通過這個網站查詢下載一些文獻資料也是很方便的,方法類似於知網查詢,這里就不作詳細介紹了。
Ⅳ 論文寫作中的所需的數據通常有哪些來源
論文數據來源有:
1、專業行業網站或統計網站(年鑒)。 主要依據主題的相關專業行業網站獲取數據,同時注意記錄各種數據源。
2、相關的新聞報導,或者是學術文獻文獻作為數據的來源。 但需要對最新的數據進行整理。
3、上市公司的年報或者市政府門戶統計的經濟數據,這種數據相對來說比較宏觀的數據,准確一點。
4、相應的內部員工提供。 通過訪談、問卷調查、運營數據收集等獲得。
資料:
論文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
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
Ⅳ 通常我們在讀文獻的時候,如何從論文數據曲線中提取出原始數據
可以使用DiVoMiner3.0 版本軟體。
文獻很多時候是pdf,轉換為文本分析難度很大,DiVoMiner平台推出了pdf識別功能,上傳pdf後,自動識別為文本,就可以提取出原始數據了。
可以使用內容分析法做大量的數據處理,運行演算法編碼等。
支持慧科Doc、Text和HTML格式,本次更新增加了對Factiva資料庫的文檔解析支持,方便小夥伴們使用更為廣泛的研究數據源!
在傳統的分析方法中,我們首先需要逐一閱讀每一篇文本,找出關鍵詞,標記好後進行統計分析,得出最終的分析結果,對於分析結果中每一個關鍵信息的來源也需要逐一翻閱匯整。
總結如下:
相比較傳統的內容分析方法中無法快速找出關鍵詞的來源文本,DiVoMiner®平台除了快速探索海量數據的關鍵信息外,也提供了分析結果的追蹤溯源功能,只需一鍵點擊圖中的任意關鍵詞,即可直接顯示該關鍵詞的來源文本。
Ⅵ 收集數據的方法有哪些
1、調查法調查方法一般分為普查和抽樣調查兩大類。
2、觀察法
觀察法是通過開會、深入現場、參加生產和經營、實地采樣、進行現場觀察並准確記錄(包括測繪、錄音、錄相、拍照、筆錄等)調研情況。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人的行為的觀察,二是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觀察法應用很廣泛,常和詢問法、搜集實物結合使用,以提高所收集信息的可靠性。
3、實驗方法
實驗方法能通過實驗過程獲取其他手段難以獲得的信息或結論。實驗者通過主動控制實驗條件,包括對參與者類型的恰當限定、對信息產生條件的恰當限定和對信息產生過程的合理設計,可以獲得在真實狀況下用調查法或觀察法無法獲得的某些重要的、能客觀反映事物運動表徵的有效信息,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觀察研究某些參量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利於對事物本質的研究。
4、文獻檢索
文獻檢索就是從浩繁的文獻中檢索出所需的信息的過程。文獻檢索分為手工檢索和計算機檢索。
5、網路信息收集
網路信息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發布、傳遞和存儲的各種信息。收集網路信息的最終目標是給廣大用戶提供網路信息資源服務,整個過程經過網路信息搜索、整合、保存和服務四個步驟
Ⅶ 畢業論文怎麼收集資料
學術堂分享碩士畢業論文的三種資料收集方式:
1、卡片收集。卡片的特點在於易於分類、易於保存以及易於查找,平時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料收集,分門別類,在寫論文期間就可以進行組合,對於資料的收集非常便利。在收集的過程中,可以將一個問題寫在一張卡片上,空間不允許時也可以分別寫在幾張卡片上。資料的收集方式因人而異,如果自己認為比較符合自己的習慣,就可以選擇卡片收集。
2、做筆記。做筆記是一個邊閱讀邊思考的過程,這是任何一個碩士論文作者都要經歷的過程,讀書報刊時或搞調查研究時,隨身帶筆和紙,隨時記下所需資料的內容或有關的體會、理論觀點等。特別需要提及的一點是,在做筆記時,最好空出部分頁面,以便隨時寫下對有關摘錄內容的理解、評價和體會。
在碩士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經常需要走訪企業,進行實地調查來獲取企業數據。因此,學會如何高質量地做筆記,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做筆記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內容:
(1)談話要遵循共同的標准程序,要准備好談話計劃,包括關鍵問題的措辭以及對談話對象所做回答的分類方法。
(2)訪談前盡可能收集有關被訪者的材料,對其經歷、個性、地位、職業、專長、興趣等有所了解;要分析被訪者能否提供有價值的材料;要考慮如何取得被訪者的信任和合作。
(3)訪談所提問題要簡單明白,易於回答;提問的方式、用詞的選擇、問題的范圍要適合被訪者的知識水平和習慣談話內容要及時記錄。
3、剪貼報刊。在日常的工作或者學習中,將有用的資料從報紙、刊物上剪下來,或復印下來,再進行剪貼。把應剪的資料分類貼在筆記本或卡片上,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節省抄寫的時間。無論是用卡片收集資料,還是摘錄資料,還是剪貼資料,都必須註明出處。如果是著作,則要註明作者、書名、出版單位、發行年月;如果是報紙,則要註明作者、篇名、版次、報紙名稱、發行年月日;如果是雜志,則要註明作者、篇名、雜志名稱、卷(期)號、頁碼等,以便附錄在碩士論文的後面。
Ⅷ 怎樣進行論文數據分析
請在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數據源:(是什麼)
研究區域描述:(如果你研究的是區域的話,要寫出研究區域你要研究的那一方面的發展概況)
數據處理方法:你用了什麼方法,仔細描繪,比如怎麼選取變數,有無修正參數或部分數據啦等等,怎麼檢驗你處理的方法是否恰當啦
Ⅸ 寫論文如何收集客流量數據
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來收集
客流流量是旅客流動的數量。它在方向分布上是相對平衡的,因為旅客乘車一般是一往一返,由此產生客運上有往返車票。流量在時間分布上則很不均衡,但呈一定規律性。
例如,節假日和旅遊季節,消費性乘車顯著增加;一日內的客流高峰在上下班和上下學的時間。流向有上行與下行之別,一般以對應站點的位置來劃分,如從重要城鎮的站點往外行為上行,反向為下行。
Ⅹ 寫論文怎麼從疾控中心收集數據
連續採集中國網民樣本的互聯網使用行為數據。
第一個是國家數據網,在這裡面我們可以按月度,季度,年度,地區,部門,行業等分類進行數據查詢,在這個網站我們可以找到最新,最全的國家數據,我們按類別搜索自己需要的數據之後,還可以看到部分數據的可視化圖表,像折線圖,柱狀圖,餅圖,視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