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怎樣判斷錢的真假

怎樣判斷錢的真假

發布時間: 2022-02-17 04:56:38

『壹』 怎樣辨別錢的真偽

直觀辨別人民幣真偽的方法,可歸納為「一看、二摸、三聽、四測」:
「一看」:一是看水印,把人民幣迎光照看,10元以上人民幣可在水印窗處看到人頭像或花卉水印,5元紙幣是滿版古幣水印。二是看安全線,第四套人民幣1990版50元、100元鈔票在幣面右側有一條清晰的直線。假幣的「安全線」或是用淺色油墨印成,模糊不清,或是手工夾入一條銀色塑料線,容易在幣紙邊緣發現未經剪齊的銀白色線頭。第五套人民幣的安全線上有微縮文字,假幣仿造的文字不清晰,線條容易抽出。三是看鈔面圖案色彩是否鮮明,線條是否清晰,對接線是否對接完好,無留白或空隙。
「二摸」:由於5元以上面額人民幣採取凹版印刷,線條形成凸出紙面的油墨道,特別是在盲文點、「中國人民銀行」字樣、第五套人民幣人像部位等。用手指撫摸這些地方,有較鮮明的凹凸感,較新鈔票用手指劃過,有明顯阻力。目前收繳到的假幣是用膠版印刷的,平滑、無凹凸感。
「三聽」:人民幣紙張是特製紙,結實挺括,較新鈔票用手指彈動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假幣紙張發軟,偏薄,聲音發悶,不耐揉折。
「四測」:用簡單儀器進行熒光檢測,一是檢測紙張有無熒光反映,人民幣紙張未經熒光漂白,在熒光燈下無熒光反映,紙張發暗。假幣紙張多經過漂白,在熒光燈下有明顯熒光反映,紙張發白發亮。二是人民幣有一到二處熒光文字,呈淡黃色,假人民幣的熒光文字澤色不正,呈慘白

『貳』 怎樣才能辨別錢的真假

真假錢很好辨認,方法有很多種,我只舉例幾種:如果你有留指甲,請伸出你的指甲稍用力刮毛爺爺的領口,如果粗糙感很明顯,那麼就是真的,假的絕大多數很光滑,幾乎沒有粗糙感,把有防偽線的地方撕開一個小口,如果裡面是一根金屬線,那麼就是真的,否則絕對是假的,這兩招就足夠了

『叄』 怎麼樣辨別真假

辨別錢幣真假有多種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是真幣對照法。即將疑似假幣與真幣進行對照,仔細觀察兩幣之間在紙張、圖案、油墨、水印、安全線等方面的差異。真幣的圖案顏色協調,人像層次豐富,富有立體感,人物形象表情傳神,色彩柔和亮麗;安全線牢固地與紙張粘合在一起,並有特殊的防偽標記;對印圖案完整、准確,各種線條粗細均勻,只線、斜線、波紋線明晰、光潔。真幣印製精細,假幣則必然與真幣有不同或粗製濫造之處。
二是手感觸摸法。現行流通的紙幣,元以上券別分別採用了凹印技術,可依靠手指反復觸摸鈔票的感覺來辨別錢幣的真偽。例如人民幣是採用特種原料由專用抄造設備抄制的印鈔專用紙張印製的,紙質堅挺有韌性,切幣面主要圖景、國徽、盲文及「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字樣有明顯的凹凸感。假幣則紙質松軟、平滑無彈性。
三是水印觀察法。對光透視,真幣水印層次豐富,立體感強,層次分明,灰度清晰,具有浮雕立體效果。假幣一般平放即能看出水印,且水印無立體感,圖象失真。
四是工具檢測法。就是藉助一些簡單工具或專用鑒別儀器進行鈔票真偽識別的方法。如藉助放大鏡來觀察票面線條的清晰度,膠、凹印縮微文字等;也可將真幣置於紫外光燈下,觀察有色和無色熒光油墨印刷圖案,紙張中有不規則分布的黃、藍兩色熒光纖維,票面顏色無刺眼現象,假幣則出現刺眼的藍白光;用磁性檢測儀檢測黑色號碼的磁性,真幣在檢測時檢測儀會叫或燈亮,假幣則無這種反應。

『肆』 如何辨別錢幣的真偽

清代吉林造戊申光緒元寶三錢六分銀幣(中滿文) rmb: 12,000 ¥13,20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一錢四分四厘四枚 rmb: 100 ¥880
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三錢六分銀幣 rmb: 2,800 ¥4,400
二十五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三分六厘銀幣 rmb: 700 ¥2,750
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一錢四分四厘銀幣大、小龍各一枚 rmb: 1,000 ¥1,540
江南省造戊戌光緒元寶一錢四分四厘銀幣 rmb: 1,000 ¥1,10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三分六厘銀幣 rmb: 3,500 ¥3,85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500 ¥3,08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500 ¥3,08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2,000 ¥3,30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2,000 ¥4,180
甲辰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00 ¥660
江南省造庚子光緒元寶三錢六分銀幣 rmb: 15,000 ¥77,00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五枚(庚子 rmb: 100 ¥770
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分二厘銀幣 rmb: 1,500 ¥1,650
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分二厘銀幣 rmb: 1,500 ¥1,650
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分二厘銀幣 rmb: 1,500 ¥1,650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三分六厘銀幣 rmb: 300 ¥1,210
四川省造宣統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600 ¥660
清代四川省造光緒元寶三分六厘銀幣 rmb: 100 ¥880
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500 ¥1,870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000 ¥1,100
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庫平一兩(小字版) rmb: 4,000 ¥6,820
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一兩 rmb: 4,500 ¥8,800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一角 rmb: 1,500 ¥1,650
光緒二十五年奉天機器局一圓銀幣 rmb: 10,000 ¥19,800
光緒二十四年奉天機器局一圓銀幣 rmb: 3,000 ¥3,300
光緒二十四年北洋機器局壹圓銀幣 rmb: 1,900 ¥2,090
清代至民國貳角銀幣一組十一枚 rmb: 100 ¥330
清代銀幣一組六枚 rmb: 600 ¥660
袁世凱像銀幣一組十八枚 rmb: 1,000 ¥1,320
民國銀幣一組三枚 rmb: 100 ¥550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一元銀幣5件 rmb: 100 ¥770
民國壹圓銀幣一組六枚 rmb: 100 ¥330
袁世凱像壹圓銀幣一組六枚 rmb: 100 ¥660
民國八年袁世凱像銀幣一組三枚 rmb: 100 ¥770
清代、民國銀幣一組八枚 rmb: 100 ¥330
民國十年袁世凱像銀幣人像帶點版二枚 rmb: 100 ¥660
光緒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800 ¥880
黎元洪像中華民國開國紀念一元銀幣 rmb: 800 ¥1,650
袁世凱像洪憲紀元飛龍銀幣 rmb: 3,500 ¥6,050
民國十八年美國版孫中山像帆船一元銀幣 rmb: 12,000 ¥17,600
民國十八年英國版孫中山像帆船一元銀幣 rmb: 15,000 ¥16,500
雲南省造唐繼堯像五十文紀念銅幣 rmb: 800 ¥990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伍分銀幣 rmb: 12,500 ¥13,750
民國元年四川省雙旗獅子圖貳角銀幣 rmb: 5,000 ¥5,720
民國三十二年孫中山像布圖半圓 rmb: 5,500 ¥6,050
民國十三年廣西省造中心桂貳毫銀幣 rmb: 100 ¥220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貴州省造竹子一元銀幣 rmb: 5,000 ¥13,200
民國十二年龍鳳一角、二角紀念銀幣各一枚 rmb: 500 ¥660
袁世凱像洪憲紀元飛龍銀幣 rmb: 7,000 ¥7,700
曹錕憲法成立紀念銀幣 rmb: 7,000 ¥7,700
民國十年徐世昌仁壽同登紀念銀幣 rmb: 7,000 ¥9,350
曹錕戎裝紀念銀幣 rmb: 4,000 ¥5,280
民國十年徐世昌仁壽同登紀念銀幣 rmb: 4,000 ¥6,050
孫中山像開國紀念一元銀幣 rmb: 5,000 ¥5,500
段祺瑞執政紀念銀幣 rmb: 3,000 ¥7,150
袁世凱像飛龍銀幣 rmb: 3,500 ¥5,720
袁世凱像洪憲紀元飛龍銀幣 rmb: 6,000 ¥8,250
民國十二年龍鳳小字銀幣 rmb: 6,000 ¥9,900
四川光緒像盧比六枚 rmb: 100 ¥330
民國八年袁世凱像十元金幣 rmb: 12,000 ¥22,000
民國十年九月段祺瑞紀念金幣 rmb: 60,000 ¥132,000
中華帝國洪憲紀元袁世凱像飛龍紀念金幣 rmb: 70,000 ¥79,200
曹錕文裝紀念金幣 rmb: 75,000 ¥85,800
1866年、1867年、1868年香港一元銀幣各一枚 rmb: 15,000 ¥16,500

『伍』 錢幣如何辨認真假

鑒定古錢的基本方法和原則是:第一,要掌握每一時代錢幣的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古錢都反映有鑄造錢幣的時代特徵,同時古錢還有它的個別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就可以了解它們是什麼時代的錢幣,什麼種類的錢幣,並根據這些特徵區別真錢和偽錢。古錢的特徵包括錢文和形制兩方面,錢文是鑄在古錢上的字體,形制指古錢的造型結構、鑄造工藝和幣材成分。了解每個時代、每種貨幣的這些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是識別每一時代、每一種古幣的真偽及其價值的基本方法,如果我們發現一枚與其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差得很大的貨幣,應特別注意其作偽的確能性,再用其他方法鑒定、就可確定其真偽。第二。用科學方法辨別偽錢的偽銹、偽色。在古錢幣鑒定中,分辨銅銹、銅色的真假是相當重要的方法,因為有些偽幣單從文字形制很難絕對斷定真偽,而鑒定銹色方法簡便。 第三,熟悉偽錢的基本特徵。鑒別偽錢既要了解每個時代真錢的基本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也要了解偽錢的基本特徵。改刻的偽幣幣面不平,拼合的偽幣正反面幣色不一,鑿去的文字四周總有痕跡可尋,用翻砂法製造的錢幣比真錢略為小和薄等等小了解偽幣的基本精況和偽造法,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偽幣作偽之處。第四,掌握與古錢鑒定有關的知識,應了解有關貨幣理論、廣博的歷史知識、古錢的鑄造常識和「栽譜卧錄」古文字學以及歷代典章制度知識。對鑒定古錢都是十分必要的(以上摘自有關文章)。第五,了解朝鮮、越南、日本等周邊國家的鑄幣,以上幾國都曾經流通過我國鑄幣,也仿鑄過不少中國的錢幣,大家要掌握他們錢幣特點,避免同中國錢幣混淆。

前人鑒定錢幣主要使用文、質、聲、色、神、味六字來分析,其中文是指錢幣文字及圖案氣息、風格,質是指錢幣形制、工藝、幣材成分,聲是指錢幣聲音,色是指錢幣銹色、包漿,神指錢幣的神韻,味是指錢幣的氣味。

文字及圖案氣息、風格,是指看錢幣的文字、圖案是否是流暢、舒服,文字及圖案或雅或拙,是否與時代特徵相符合。從文字(圖案)風格可以說是錢幣鑒定的一個難點,因為每個人的欣賞的觀點不同,對一枚有爭議錢幣可能得出結論相差甚遠,但在大的方面,基本可以達成共識,如先秦及戰國、秦時時代的鑄幣的文字是工匠用刀刻在模上鑄成,因字體沒有一定的型式,所以版別也特別多,基本沒有相同的,文字雖然是匠人信手來,但毫無匠氣,舒展流暢,自然生動,自有一番趣味,其中也有印范制幣者,字體多雄渾有力,粗壯大氣。漢時五銖版別繁雜,文字風格各異,非方家不能分辨異,張某水平有限,不敢胡言。漢代出了一個制錢高手-----王莽,字體流暢瀟灑,布局勻稱得體,以六泉十布聞名與世,別鑄有貨布、貨泉,字體做懸針篆,多製作精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因戰亂不斷,鑄幣相對較差,三國曹魏時的錢幣總體來說文字比較隨意流暢;孫吳的貨幣文字比較圓渾豪放;兩晉錢幣因鑄地的不同,出現不同文字風格,豐貨、漢興蒼勁凝重,大夏真興豪放自然,開闔有度,涼造新泉疏密有度,自成風格,南北朝有瀟灑飄逸的孝建四銖、永光,端莊凝重的五銖(陳)、太貨六銖等,這一時期多美泉,第一當首推永通萬國,太貨六銖、五行大布、布泉、常平五銖、孝建、永光等爭奇斗艷,各具特色,美不盛收。唐開元通寶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為歐陽詢所書,字含八分及隸體結體精嚴,凝重端莊,這種風格一直貫穿整個唐代。五代十國時,漢元、永平、通正、天漢、光天、乾德、咸康、開元(王審知鑄)永隆等或為開元改范所鑄或粗獷、拙樸,其它如周元等多繼承了唐代的書風(因五代十國錢幣十分復雜,多數是非一般收藏者所能見到者,研究有限,見的也不多,不能詳談,望見諒)。到了宋代以,每一皇帝每改元一次均鑄一次年號錢,錢文豐富多彩,變化萬千,或雅或俗、或拙或巧,筆法嚴謹,結體精良。個人認為從整體水平來說,是我國錢文書法發展的頂峰。宋以後,錢文書法整體水平開始下降,到金代出現了一次復興,以泰和阜昌為代表。元代的至正錢中有部分錢文楷書雍容大度,但整體水平不高,呈下降趨勢,明清錢文除咸豐錢外,鮮有佳作。咸豐錢是我國古代鑄幣中錢文書法最後一次復興,各局的錢文異彩分呈,或如大家閨秀或如小家碧玉,仔細品來,回味悠長。

圖案鑒定主要運用於花錢中,每個時代的花錢圖案都有自己的時代特徵,這不是本文的重點,在這里就不多談了。

運用錢幣文字(圖案)鑒定錢幣,不但要熟悉同一時期的文字風格,最好具有一定的書法功底或書法的鑒賞能力及隔,這點對初學者可能要求有點高,不過大家放心,多看多想多揣摩,時間一長,自可成竹在胸。

註:下面有關運用銹色包漿鑒定錢幣的文章摘錄自鄭家相先生大作,目前,坊間許多錢幣中辨偽部分多抄錄鄭家相先生著作,張某也借來一用,因現在造偽方法也發生許多變化,有些方法已不太適用,張某斗膽,在中間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出土古錢歷經百年地下腐蝕,有的滿身翠綠、有的紅、綠、黃、白,斑斑駁駁,錢幣界稱為「生坑銹」。傳世的古錢由於長久玩賞,油汗入表,錢體呈黃褐或褐色。作偽者為取得「生坑」、「傳世古」的表面效果,便在偽錢色澤上作舊。常見的方法如下:
一.綠色。因為出土的古錢都有綠銹,所以偽造古錢施以綠銹,方能*真,偽造綠銹的方法有五種:
(1)將偽造的錢埋入土中,經過二三年後取出來,就有滿身綠顏色的銹了;(張三少註:現在有部分高檔偽品,入土何止兩三年,可能是入土十年左右,再加入酸液等物質,現在取出已是硬綠銹滿身,殺傷力很大,我和一位泉以前曾經交過學費,這種錢的銹說來也不是天衣無縫,綠銹的顏色偏嫩,比較浮。)
(2)將偽造的錢幣浸以鹽酸或醋酸,再埋入土中,經過一年半載後取出來,就有滿身的綠銹。浸過鹽酸過醋酸的偽錢,放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也能發生綠銹。但這種綠銹都在浮面,不能入骨,較真錢的綠銹鬆脆,容易脫落,且不能發生硬綠,只能成為土化綠,所以硬綠銹是不能偽造的;(張三少註:這種方法是目前市偽造生坑錢最常用的方法,屬低檔偽品,稍加留心,就可分辨出。另外,現在硬綠銹也能造出了)
(3)用膠水調以綠色粉末,塗在錢上,再加以泥水、侯干,便成土化綠銹。這種偽錢最怕開水泡煮,因為一經泡煮,綠銹便會完全脫落;(張三少註:現在用開水泡煮的方法來鑒別偽銹的方法已意義不大,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有許多膠水不怕開水泡煮)
(4)用松香調以綠色粉末,塗在偽錢上,便成為了一種類似硬綠的綉,驟看不易辨別,如以熱手摩擦或熱水浸之,用鼻嗅覺有松香氣味,便能分辨出它是偽造;(張三少註:現在這種方法已不常用)
(5)用綠色瓷漆塗上偽錢,經過一年半載,瓷漆乾燥堅硬,頗似硬綠綉,但其色澤終不能如出土硬綠之自然,且容易剝落;(張三少註:現在多改用樹脂,乾燥的時間也不太長,但效果比油漆好的多,辨別方法是用小刀削或針扎,試一下硬度)

二.紅色出土的古錢也有生紅銹的,偽造紅銹的方法有四種:
(1)將造成的偽錢用火燒煅使透,浸入冷水,便帶紅色的銹;再浸以鹽酸或醋酸,埋入土中,經過一年半載取出來,便有紅綠銹色,頗似出土古錢了。但此種方法只能用於水紅銅的錢,若明、清黃銅錢,雖經火煅錢也不能發生紅色;
(2)用膠水調以紅色粉末,照前述偽造綠銹的方法,也能造成紅綠銹色,但它的弱點也與偽造綠銹同;
(3)用松香調以紅色與綠色,同塗在偽錢上面,便成了紅綠銹,其弱點與前述相同;
(4)用紅色瓷漆與綠色瓷漆調塗偽錢上面,便成紅綠銹。其弱點與前述相同。(張三少註:現在造紅銹多採用第一種方法或用樹脂、油漆等塗在錢上,多做成半傳世古)

總之,紅色不能獨立,一定要配合綠色或藍色或傳世古。

三.藍銹,出土古錢顏色還有紅、綠、藍三色的,作偽者的方法不外上述用膠水、松香、瓷漆三種來配合,但造此種三色偽錢的甚少。(張三少註:從目前本人所見到的偽錢來看,造紅、綠、藍三色偽錢的不多)

四.傳世古,古錢有的是歷代流傳下來,並沒有埋入土的,所以多數圓錢沒有紅綠銹,僅在錢的表面有一種黑褐色,這種顏色稱為傳世古。也有的雖然埋入土中過,但出土後經日久摩擦,紅綠銹大半脫落,僅在少數處尚殘留一些綠色或紅色,(張三少註:也有留有藍色。銹留下的多少與盤玩的時間與坑式,如果玩的時間短,銹也會留下的比較多)其餘部分都已變成黑褐色的銅質,這種稱為半傳世古。偽造這種顏色的方法,通常有下述兩種;
(1)將偽錢用火煅燒,取出後使冷,錢的表面上便發生黑色,再放衣帶裹之,經過一年半載,色澤光潤,便與真錢相似。此種偶帶有紅色銹的。
(2)將偽錢用鹽酸或硫酸浸一二日,取出便現黑色,再裹入衣帶一年半載,色澤漸發光潤,與傳世古錢相同。
(張三少註:真正的傳世古雖是極薄的一層,用水煮洗刮都很難去掉,錢幣流傳愈久,色澤愈深。現在許多傳世古的假錢多是在煤煙上熏黑後,再上蠟打光的,錢如同墨染,錢幣中根本沒有這種包漿。還有一種用真的銅銹粘在偽品上的假錢,這種方法本來是用於偽造青侗器的,現在據說有一批造假銅器的人轉行做古錢了,這種雖然看上去硬綠紅斑滿身,但總體感覺不自然,而且因銹比較硬,難於加工,多與錢體之間有縫隙,所以多做成滿身黃土或黑色垃圾的坑式,其中黑色是偽造的半傳世古,目前市場上就有一批做成半傳世古的假錢,其中的紅我已經見過萬曆背龍紋、崇禎背五工、阜昌元寶等數十枚初一看,傳世古中隱約有綠銹、紅斑,十分開門,但仔細看後會發現錢上好象塗了一層油或臘,用刀削或剔時容易除去。這批錢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所有的不同時代、不同品種、不同銅質的錢都是一種包漿。其實真正的老生坑中是紅斑綠銹通常堅硬異常,很難除去。但經酸處理過的錢除外。這批錢的紅色、綠色一種有真銹粘上去的,一種是樹脂或油漆塗上去的,這批我認為做的不好,可最近在市場上看到的些泉商進了這批貨,我在這里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

辨別古錢的真偽,雖然積累長期經驗,也仍要處處留心,但偽錢與真錢究竟兩樣,如真錢的綠色,無論是硬綠或土化綠,都是入土數十年或數百年,甚至數千年而成的,硬綠的硬度在非常堅硬,土化綠都是入骨的,甚至有的銅質已化的(既通常所說的脫骨或脫胎)。偽錢的製造者決不能等待埋入土中數十年或數百年再取出來售賣,至多埋入土中二、三年,不會成為硬綠,土化綠也是不能入骨,僅在錢的表面有一層類似土化綠的綠銹而已,一經洗刷,容易脫落,所以能夠辨別。紅銹也是如此,真的紅銹是活色,不容易脫落,偽的紅銹是滯色,容易脫落。(張三少註:現在做偽者已與前輩不同,硬綠已經偽造出,許多偽銹已經很過關了,所以個人認為,這種方法只能適用於普通的偽品,高仿品根本不適用)。

形制是指古錢的造型結構、鑄造工藝和幣材成分。不同的時期的鑄錢,或出於需要,或出於規定而形成一些特定的現象。如齊的刀幣為保護錢文而把輪廓鑄得較高、宋錢面深背淺等,不同的錢幣有不同的形制。古錢的銅質主要有青銅、黃銅、紫銅、白銅等數種,青銅屬銅錫鉛合金,其顏色有青白、微黃、淡紅或水紅等種;黃銅指銅鋅合金,紫銅的含銅量最高,呈紫紅色;白銅指實際上指銅鎳合金,但有一些銅色偏白或銀白的古錢,習慣上也稱為白銅錢,但實際上並不含鎳或含鎳很少。它是一種青銅,只是鉛或錫的成分較多而引起了銅色的變化(根據史料《天工開物》記載,我國在宋時已出用砒霜等葯物製成的砷白銅及用甘石製成的黃銅,但工藝復雜,而且有毒,估計在當時只是供富用享用的奢侈品)。由於各個歷史時期各地的科技發展水平、礦產資源、鑄幣金屬成分比例的不同,所以古錢的銅質銅色也有較大的差異。總體來說先秦圓錢的銅質雖然是青銅,但銅色較紅,接近紫銅。而刀布幣的銅色多呈淡紅,半兩及五銖錢的鑄行時間很長,銅質精精不一,具體品種要具體分析;開元錢早期多是青白色,南唐錢幣的銅色也多數偏黃白色;宋錢或偏青或偏紅,銅色繁雜;遼錢銅色偏深紅或紫紅;元錢銅色以深紅及淺紅者居多,而寺觀供養錢也有偏黃者(有人認為可以是黃銅);明嘉靖之前鑄錢用青銅,明嘉靖之後則多用黃銅,著與掌握了鋅的提煉技術有關;清雕母(祖錢)銅色以金黃為主,銅質精良,給華麗富貴的感覺;清代新疆鑄錢用紫銅,故稱新疆紅錢,銅質溫潤細密,色澤紫紅。

在鑒定一枚錢幣是否符合當時的形制時,除要看錢的大小、厚薄、重量是否對外,還要仔細觀察穿、外郭磨損是否正常,錢背是否與同時代的錢幣一致。建議初涉泉河的泉友在集幣的過程中多看錢幣的背部,仔細看,多比較,多思考,經過一段時間時,一枚拿到手中,即使不看錢文,也可從背部分辨出大概鑄造時代。就好象是一個你比較熟悉的人,從後面你也可以認出來他是誰的道理一樣。錢幣的鑄造工藝也是鑒定錢幣的一個重要方面,先秦錢幣採用泥陶范,如聳肩空首布、齊大刀,燕刀等;石范,如安陽布等;銅范,如楚蟻鼻錢等,先秦刀、布的澆口及邊緣常有澆鑄時擠出范外的多銅,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狀態(小張久居江南,先秦難得一見,對先秦了解甚少,不能細談,見諒)。秦至西漢早期主要沿用先秦的鑄造方法與工藝,但鑄錢的工藝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最初以石范應用最廣;到後期,開始運用銅范鑄幣,從漢鑄半兩開始,錢幣鑄好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主要是磨(鑿)去錢緣及穿內的流銅。西漢中晚期以泥陶范為主。王莽時期是秦漢鑄幣工藝集大成,工藝精美,號稱鑄錢第一好手,工藝仍是主要採用銅范、泥陶范,很少用採用石范。東漢到南北朝主要採用泥陶范鑄錢。隋到五代時,這時期是比較有爭議的一個時期,有專家推測在隋時出現了翻砂法鑄錢的工藝,但無相應的實物佐證,根據手頭有限的資料及實物,我個人認為這一時期是范鑄與翻砂共存的時期,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北宋末年。宋時根據史料的記載,採用母錢翻砂鑄錢的工藝。這種工藝一直沿用至今。

運用聲音鑒定錢幣真偽的方法由來已久,真幣治鑄已久,火氣已經消失,敲擊時聲音低沉,餘音短,而新鑄出的錢幣敲擊時聲音清脆響亮,餘音長。現在這種方法對付部分偽品已經沒有意義,這部分偽品的聲音已經完全過關了,據說是在翻鑄時加入部分雜質。而且古錢幣因保存環境的不同,可能會同現同一種錢幣,完全不同聲音的現象。但這種方法對付但這種方法對付用粘合拼接法做成偽錢及破損後修補錢特別有效,這兩種錢向只要將其輕摔在桌面上,或用金屬敲擊,會發出破聲,沒有正常錢幣的金屬聲,泉友們可以自己試一下,比較一下。還可能用這種方法檢查錢幣的骨質是好,在敲擊、摔在桌面上時注意一定要輕,不要讓一枚好錢因此而受傷。

辨味也是鑒定古錢幣的重要方法,長期埋於土中的古幣,仔細聞的話,會有一股泥土的香味。而用油漆等化工原料做偽銹的錢幣會有一股怪味。如用水煮後再嗅,則這些特殊氣味更明顯。用硫酸、醋酸等浸泡後長出的偽銹,除疏鬆粗、易脫落外,常留有酸性液體的氣味。各位泉友在購幣可以仔細聞一聞。

鑒定錢幣的基本方法我已經寫完了,小張水平有限,希望文章對大家有點幫助,這是我莫大的安慰。最後我和剛入門的泉友談兩句個人在剛入門的心得,多看,多想,少買。多看是指買一些開門的錢幣,平時多玩,不可一購了事,束之高閣。多想是指兩個方面,一指在平時,在看錢時仔細比較,多思考,找出真錢的共性,玩味錢幣的銹色美,書法美;二是在購幣不要考慮吃仙丹,撿便宜,應考慮此幣的真偽,從錢幣的形制、文字、銹色、價格等多方面綜合判斷,如果發現有疑問,寧可放棄,不可心存僥幸。少買是指盡量少買價值比較高的中高檔幣,免避上當(如果是信的過的朋友出讓除外)。我曾戲稱其為「六字真言」。同時還希望泉友能聽進別人的意見,首先要聽的不是這意見的對錯,而是他的理由,然後再找出反駁的道理,這樣可以將對一枚錢幣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不但其中的樂趣無窮,而且可以提高你的水平,但聽別人意見,除了能聽進去外,還要不被別人的意見左右,不要將真錢當成偽錢,從而錯失好錢。在這里講一個我們這里發生過的一件事情,某一天,古玩市場來了父子兩人,從情形來看是父親陪兒子來購幣(小孩看樣大概是初中生),雄赳赳氣昂昂,掖下夾著華光普先生在大作,到市場「按譜索錢」,第一次花了300元購了文信與長安各一枚。第二天,氣勢更足(大概因為感覺第一天賺了大錢)全家出動,齊到市場,花了一千多元,購入三孔布,大宋通寶當十等近十枚大珍品,我和一位泉友當時實在看不下去,在他離開小攤時偷偷告訴他,這此東西都是新的,偽品,你不要買了,現在就退,稍微損失一些錢,總比全軍覆沒好,沒想孩子的父親眼睛一瞪說:「你們騙誰呀,這東西都生銹了,還能是假的。」,我們無言已對,只好無趣的走開。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聽說又購了幾千元,說是准備拿到上海去賣,結果可想而知。沒多久,此人便消失了,到現在,我再也沒有在古玩市場上見到這一家人。

『陸』 怎樣辨別真假錢


1、水印:第五套人民幣100元,50元為毛澤東人頭像固定水印;20元為荷花固定水印,10元為玫瑰花,5元為水仙花,1元為蘭花。2005版在冠號下方有白水印面額數字。

2、紅、藍彩色纖維:在第五套人民幣1999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的票面上,可看到紙張中有紅色和藍色纖維。(2005版取消此措施)

3、安全線:第五套人民幣1999版100元、50元為磁性微文字安全線;20元為明暗相間的磁性安全線;10元、5元為正面開窗全息安全線。2005版第五套人民幣為全息開窗安全線,50元和100元的窗開在背面,20元、10元、5元開在正面。

4、手工雕刻頭像:第五套人民幣所有面值紙幣正面主景毛澤東頭像,均採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藝,形象逼真、傳神,凹凸感強。

5、隱形面額數字:第五套人民幣各面值紙幣正面右上方有一裝飾圖案,將票面置於與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對光源作平面旋轉45度或90度角,可看到阿拉伯數字面額字樣。

6、光變面額數字:第五套人民幣100元正面左下方用新型油墨印刷了面額數字「100」,當與票面垂直觀察其為綠色,而傾斜一定角度則變為藍色。50元則可由綠色變成紅色。

7、陰陽互補對印圖案:第五套人民幣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方各有一圓形局部圖案,透光觀察,正背圖案組成一個完整的古錢幣圖案。2005版100元、50元的互補圖案在左側水印區的右緣中部。

8、雕刻凹版印刷:第五套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行名、面額數字、盲文面額標記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觸摸有明顯凹、凸感。1999版1元和2005版各面值正面主景圖案右側,有一組自上而下規則排列的線紋,採用雕刻凹版印刷工藝印製,用手指觸摸,有極強的凹凸感。

9、號碼(凸印):第五套人民幣1999版100元、50元為橫豎雙號碼,橫號為黑色,豎號為藍色;其餘面額為雙色橫號碼,號碼左半部分為紅色,右半部分為黑色。2005版100元、50元為雙色異型號碼,中間大兩邊小。

10、膠印縮微文字:第五套人民幣100元、50元、20元、10元等面額紙幣印有膠印縮微文字「RMB100」、「RMB50」、「RMB20」、「RMB10」、「RMB5」等字樣,大多隱藏在花飾中。

11、專用紙張:第五套人民幣採用特種原材料由專用抄造設備抄制的印鈔專用紙張印製,在紫外光下無熒光反應。較新的紙幣在抖動時,會發出清脆的響聲。

12、變色熒光纖維:第五套人民幣在特定波長的紫外光下可以看到紙張中隨機分布有黃色和藍色熒光纖維。

13、無色熒光圖案:第五套人民幣各券別在正面行名下方膠印底紋處,在特定波長的紫外光下可以看到面額阿拉伯數字字樣,該圖案採用無色熒光油墨印刷,可供機讀。

14、有色熒光圖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背面主景上方橢圓形圖案中的紅色紋線,在特定波長的紫外光下顯現明亮的桔黃色;20元券背面的中間在特定波長的紫外光下顯現綠色熒光圖案。50元券背面在紫外光下也會顯現圖案。

15、膠印接線印刷:第五套人民幣100元正面左側的中國傳統圖案是用膠印接線技術印刷的,每根線均由兩種以上的顏色組成。

16、凹印接線印刷:第五套人民幣背面最大的面額數字和正面左側面額數字是採用凹印接線技術印刷的,兩種墨色對接自然完整。

17、凹印縮微文字:第五套人民幣在正面右上方裝飾圖案中印有凹印縮微文字,在放大鏡下,可看到「RNB100」、「RMB20」等與面值對應的字樣。

18、磁性號碼:用特定的檢測儀檢測,1999版100元、50元的黑色橫號碼和20元、10元、5元的雙色橫號碼中黑色號碼有磁性,可供機讀。

『柒』 怎樣用肉眼辨別一張錢的真假

看水印,把人民幣迎光照看,10元以上人民幣可在水印窗處看到人頭像或花卉水印,5元紙幣是滿版古幣水印。二是看安全線,第四套人民幣1990版50元、100元鈔票在幣面右側有一條清晰的直線。假幣的「安全線」或是用淺色油墨印成,模糊不清,或是手工夾入一條銀色塑料線,容易在幣紙邊緣發現未經剪齊的銀白色線頭。第五套人民幣的安全線上有微縮文字,假幣仿造的文字不清晰,線條容易抽出。三是看鈔面圖案色彩是否鮮明,線條是否清晰,對接線是否對接完好,無留白或空隙。

由於5元以上面額人民幣採取凹版印刷,線條形成凸出紙面的油墨道,特別是在盲文點、「中國人民銀行」字樣、第五套人民幣人像部位等。用手指撫摸這些地方,有較鮮明的凹凸感,較新鈔票用手指劃過,有明顯阻力。目前收繳到的假幣是用膠版印刷的,平滑、無凹凸感。

人民幣紙張是特製紙,結實挺括,較新鈔票用手指彈動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假幣紙張發軟,偏薄,聲音發悶,不耐揉折。

『捌』 如何鑒別真假鈔票

方法如下:

1、看顏色,首先第一步最基本的就是通過眼睛來看,肯定會看出一些破綻,可以根據我們每天接觸錢的經驗來判斷真假,因為真錢看起來是很自然的感覺,而假錢看起來顏色比較深色,很木訥的感覺。

2、看「水印」,在有光線的情況下,燈光下看也可以的,不管白天夜晚有光線都可以看的到「水印」,一種是看頭像水印,另一種是看100字樣的水印,真錢的頭像水印看著特別真實,顏色比較深。而假錢的頭像水印像是印在一張紙上似的,而且顯的有點泛黃。

3、然後看到頭像水印下面有100的字樣,真錢的100字樣從不同角度看它是會變顏色的,看到比較自然,而假錢的100字樣是不會變顏色的,而且假錢的100字樣好像是復印一張紙那樣的感覺。

4、然後看到右上角那裡,在光線下可以看到100字樣,是真錢。

5、看到中間「人民」和大大的100字樣中間那裡在光線下也可以看到明顯有100字樣,不過你想看的更加清楚就可以在紫外燈下,可以看到明顯的100字樣。

6、在中間那裡可以看到中間夾著一條銀白色的線條,真錢的那個線條是可以看的很清楚並且可以拿出來的,而假錢的那條線條是印上去的。

7、可以摸一下真錢的右邊那裡,有一種粗的感覺,而假錢摸著平平的沒啥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