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識別黃金《千足金》的真假
你去黃金加工點!用火燒,看是否發黑
㈡ 999黃金怎麼辨別真假
辨別999黃金真假的方法有:掂重量、悄塌看印記、看色澤、試硬度等。
一、掂重量
黃金的密度比鋅、銅、銀等金屬都大,所以同體積的金屬比較的話,黃金在手中有沉甸甸的感覺,而其它金屬在手裡是輕飄飄的感覺。
二、看印記
按照國家的規定,在每一款首飾上都要列印上材質的標記,足金999的標記是G999,所以在選擇的時候要看一下首飾上有沒有這樣的標記。
三、看色澤
足金999成色較高,在陽光下會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而其它的金屬沒有這個特點。
四、試硬度
在古代電視劇中有用牙咬黃金來鑒別真假的片段,由此說明黃金的硬度較低,用指甲就能劃出痕跡,在鑒別的時候可以看一下有沒有運輸過程中因為摩擦留下的痕跡。
五、磁鐵
鑒定999千足金可以用磁鐵,真999千足金質地純凈,在遇到磁鐵啟鋒圓之後不會產生吸附力。假999千足金由於金屬成分較為復雜,可以吸附磁鐵。
六、聽聲音
真金扔在堅硬的地面上,落地的聲音沉悶,是濺射的聲音,沒有彈性。黃基凱金純度越高,落地聲音越低,假黃金的聲音更清晰尖銳,是當當的聲音,有彈性。
㈢ 買了一條黃金項鏈,怎樣辨別千足金的真假啊,
黃金首飾是指以黃金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首飾。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其真假也越來越難以用肉眼鑒別。中國民間總結了一套簡便方法,其口訣是:看色澤、掂重量、聽音韻、折硬度、石上磨、對比牌、用酸點、定成色。前四句靠目力,憑感覺;後四句則需藉助工具和試劑。
1.看色澤
根據黃金的不同光澤和顏色即可大體區分純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黃色為佳,成色在95%以上;正黃色成色在80%左右;青黃色成色在70%左右;黃色略帶灰色成色在50%左右。故有口訣為「七青、八黃、九五赤、黃白帶灰對半金」。若對久藏初出的首飾來說,則有「銅變綠,銀變黑,金子永遠不變色」的說法。
2.掂重量
黃金的比重為19.3,高於其他金屬。同樣體積的黃金,其重量是銀的1.8倍,銅的2.2倍。所以,真金托在手中應感覺沉重,假黃金則感覺較輕。
3.聽音韻
成色高的黃金首飾受敲擊或往硬地拋擲時,發出「噗嗒、噗嗒」的沉悶低聲,且無音韻、無彈力,K金有音韻、有聲、有彈力,彈力越大、音韻越尖越長者,成色越差。
4.試硬度
首飾含金量越高越柔軟,用手很容易折彎,韌性好,不易斷,用硬東西刻劃會留下清晰的劃痕;含金量越低則越堅硬,需要用較大的力氣才能彎動,而且易折斷,用硬東西刻劃時,劃痕不明顯。
5.看密度
黃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比同體積的銀、鉛、錫重一倍左右。可用公式:一定黃金首飾的質量(克)比上一定黃金首飾的體積(立方厘米)等於密度。求出所測黃金首飾的密度,密度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則為純金或較純金,否則即為非純金或成色差的黃金(此法對首飾無任何破壞性)。
6.用酸點
在試金石上分別磨出被鑒定首飾和對牌的金道,用玻璃棒點試硝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學性質穩定,不與酸反應,故顏色不變。若非金或非純金,金道則消失或起變化。變化規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視其金道消失情況,比較對牌就可確定黃金首飾成色。
㈣ 怎樣簡單的分辨黃金或千足金的真假
這個沒有簡單的方法,如果買於正規商店可用以下方法一、 查看印記 國家標准規定,貴金屬飾品都應打有產地、廠家、材料和含量印記,無印記產品為不合格產品。如出現質量問題質檢機構可根據印記給予檢測判斷。消費者要根據印記購買自己需要的品牌和不同含金量的黃金飾品。
二、 感官檢驗法:
1、 看顏色:足金為深黃色,K金有黃、紅、白等多色,而仿金製品多為銅合金,顏色較淺。
2、 掂重量:黃金比重為19.3g/cm3大大高於仿金製品的比重,如一枚足金戒指為5克左右,而同樣大小的仿金製品一般不足3克重。
3、 試硬度:純金較軟,用大頭針可劃痕,用牙咬有牙痕。(可誰敢啊,那不「破像了嘛」)
三、 如需要准確知道貴金屬首飾的含量或出現質量爭議,應到首飾質檢機構,採用物理或化學分析的方法進行鑒定。購買首飾時還需認真檢查鑲石、焊接是否牢固有無斷裂、毛刺、沙眼等。(不簡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