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辨別黃金是真是假
辨別黃金真假方法如下:
1、看顏色、色澤:很多人都知道根據黃金的顏色可以分為純金、K金,真金、假金等。一般成色在95%以上的純黃色黃金就可以稱之為純金;正黃色成色在80%左右的稱之為真金;黃色成色在70%左右稱之為k金;黃色略帶灰色成色在50%左右可以叫做假金。
故有口訣為「七青八黃九五赤、黃白帶灰對半金」。若對長時間的黃金首飾來說,則有「銅變綠,銀變黑,金子永遠不變色」的說法。
2、看重量:黃金比同體積的銀、鉛、錫重一倍左右。真金拿在手上有墜手感,而銅或其它只有重感而無墜感。
3、聽聲音:一般真正的黃金在拋起來的時候會發出「噗嗒、噗嗒」的沉悶低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K金有音韻、有聲、有彈力,彈力越大、音韻越尖越長者,成色越差。假的黃金的聲音一般是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4、折硬度:真正的純黃金用尖銳的東西劃是有印記的,如果要進行彎折的話是不易斷的,而假的或者是成色低的黃金是很容易折斷的。
2. 怎樣辨別真黃金和假黃金
這是投看看整理了辨別真黃金和假黃金的方法:
1、看顏色
根據黃金的不同光澤和顏色即可大體區分純金、K金,真金、假金。當鋪流傳下來的老行話「七青八黃九五赤、黃白帶灰對半金」便是形容黃金的純度,色澤青且白則純度不高,顏色赤黃則純度高。
2、看標記
國產黃金飾品按照規定都是要打上戮記的,標明24K則代表純度在99.6%以上,標明18K,則表示純度在75%以上。
3、看硬度
成色高的黃金,用大頭針或指甲刻劃均可留下痕跡。97%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後,彎折處出現皺紋,也叫魚鱗紋;95%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感覺硬,魚鱗紋不明顯;90%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很硬,沒有魚鱗紋;含雜質較多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即斷;如為生金製作,彎即斷,斷面有明顯的砂粒狀。
4、聽聲音
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5、掂重量
黃金的比重為19.3g/cm3,成色與比重關系較大,比重接近19.3時,含純金越高。以手掂其分量看與體積大小是否相稱,形狀大而較輕可能摻假。但一般掂於手中,若略有沉墜感的就可感知是真金首飾,可見黃金體小質重。對笨大而又輕飄的飾品應警惕,認真辨別是否偽品或半偽品。
6、試軟硬
金首飾的成色越高越柔軟,越無彈性,真金用牙咬或針劃都會有輕痕,以手摺無斷紋。色低者鋼硬;重混者有彈性,脆而易斷。純金質較軟,一般不用來做鑲嵌類首飾,所以,凡鑲嵌類金飾自稱24K,肯定有詐。
7、刮瓷盤法
找一個未上釉的瓷盤,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到家裝店隨便買一件瓷器。用金器刮瓷盤,如果瓷盤上留下黑色刮痕的話,你的金器就不是真金,如果刮痕是金色的話,就是真金。
這種方法可使假金原形畢露,但是你的金器可能因此被刮壞。
8、硝酸檢驗法
把金器放入小型的不銹鋼容器中,滴一滴硝酸在金器上,觀察反應。如果滴酸處呈現綠色,那麼這件金器要麼是普通金屬製成的,要麼是鍍金的。如果呈現金色,那麼就是鍍金銅。如果呈現牛奶色,就是鍍金銀。如果沒有任何反應,那麼這件金器就是真的。
硝酸檢驗是辨別黃金真偽的好辦法,不過由於硝酸不易獲得,而且在家裡操作也比較危險,所以建議大家交給珠寶商來做。
3. 如何識別黃金真假
黃金鑒定方法如下:1.咬人法。咬法可以用來鑒別黃金。黃金是一種衡漏鎮質地非常柔軟的金屬。純度高的黃金硬度低,被咬後會出現牙印。如咐粗果黃金顏色低,其他金屬含量高,硬度會比較高,用牙咬也不會有痕跡搜禪。2.燃燒法。此外,黃金也可以通過燃燒法進行鑒定。顏色較高的黃金經過燒制後,不會變色,顏色會越來越好。而有色差的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較高,燃燒後會發黑變色,光澤度變差。3.手工稱重法。黃金也可以通過手工稱重的方法來鑒別。黃金在金屬中比重最大,比重為19:37。所以同樣體積的黃金會比銀、銅、鐵等金屬重很多。當你用手掂量黃金時,你會有一種強烈的墜落感。
4. 黃金怎麼辨別真假
通過黃金的物理屬性來判斷真假。
1、最直觀的方法是看顏色,一般含金量越高越偏向赤色。
2、通過手感來判斷,純度越高的黃金質地柔軟且不易斷,可以通過輕折來感受黃金的質地。
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火燒,常見的是用打火機對著黃金燒,黃金被燒得近乎融化而形不散,冷卻後表面呈現金色就是真金。
4、聽聲音,真金與物體碰撞發出的聲音較沉悶且彈性低,而假金聲音則比較清脆且彈性高。
(4)怎樣判斷真假黃金擴展閱讀:
在投資實物黃金過程中投資者應盡量選擇原料金,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加工費用等附加成本。除實物黃金外,最好的投資方式是購買電子合約的紙黃金,這樣交易成本較低且省去了保管環節,需要變現時也十分方便。
黃金價格受短期影響因素較大,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用定時、定量的方法來投資。但需提醒的是,目前互聯網領域仍有一些平台對產品把關不嚴,部分平台風險還較高,投資者需要仔細甄別,謹慎投資。
中新網——黃金也會生銹?識別真假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