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糾紛處理結果可以發網上嗎
擴展閱讀
怎樣調整調理植物神經 2025-05-14 14:32:23

糾紛處理結果可以發網上嗎

發布時間: 2023-05-10 00:03:40

⑴ 法院的判決書能夠網上查詢到嗎

可以,到中國裁判文書網去查,能夠查到。法院公開法律文書,除婚姻家庭案件的當事人、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和未成年人以外,都是以實名公開的。這是最高法院明確規定的,是合法的。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書,不存在法定情形的,在網上能查到。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後,依法作出判決的,應當將判決書的內容在網上進行公布,判決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公布:
1、涉及國家秘密的;
2、未成年人犯罪的;
3、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的,但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確有必要公開的除外;
4、離婚訴訟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監護的;
5、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其他情形。

怎麼查看立案的進度
當事人可以持有效證件到法院查詢,或者關注法院公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
第四條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聯網公布:
(一)涉及國家秘密的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
(三)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的,但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確有必要公開的除外
(四)離婚訴訟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監護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應訴通知書中告知當事人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范圍,並通過政務網站、電子觸摸屏、訴訟指南等多種方式,向公眾告知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相關規定。
第六條不在互聯網公布的裁判文書,應當公布案號、審理法院、裁判日期及不公開理由,但公布上述信息可能泄露國家秘密的除外。
第七條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書,應當在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在互聯網公布。依法提起抗訴或者上訴的一審判決書、裁定書,應當在二審裁判生效後七個工作日內在互聯網公布。

⑵ 勞動仲裁裁決書可以公布在網上么

對於勞動仲裁是一個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的仲裁勞動爭議進行公段和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所以按照相應的仲裁法規定,可以提起勞動仲裁地方的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就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書面申請,也就是所謂的勞動仲裁裁決書除非當事人是因為不可抗拒的抗力和正面理由,否則就會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仲裁委員會是不會予以受理。
一般勞動仲裁裁決書是在裁決過程實施以後可以進行公布,但是這里的公布並不是在網上公布,所以說在網上我們是看不到相關案件,勞動仲裁裁決書,畢竟這是法律的規定,在網上進行公布是不合規,不合法也不合理的,因為有些勞動仲裁裁決書是涉及到個人家庭生活以及私人案件,所以沒辦法在網上進行公布,所以當事人就無法在網上進行查詢。

⑶ 法院的判決書能夠網上查詢到嗎

法院的判決書可以在專門的網上查詢。網上查看法院判決結果的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中國裁判文書網;2、輸入想要檢索的案由、關鍵詞、法院、當事人、律師等;3、按關鍵詞、案由、法院層級、時間等篩選查詢想要的具體內容。涉及國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的,但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確有必要公開的除外、離婚訴訟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監護的等情形,不應在互聯網公布。1.判決公開與否不影響判決效力。2.網上公開有時間差。3.對方可能向法院申請不公開,法院可能許可。法院判決書多久下達需要根據案件的性質和訴訟程序來確定,一般情況下刑事案件,當庭宣判的,應當判決後5日內送達判決書;民事案件,10日內送達判決書。擇日宣判的,宣判後立即送達判決書。審判監督程序的的民事判決書,亦稱再審民事判決書,是人民法院對本院或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和調解協議,發現確有錯誤,或者根據當事人符合法定條件的再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後,就訴訟那個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作出重新確認處理的書面決定。特別程序的民事判決書,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的規定,審理特殊類型的案件,就某種法律事實是否存在或者某種權利的實際狀態如何依法作出確認的書面決定。按照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的特點是:第一,都不具有民事權益爭議的內容;第二,起訴人或申請人都不要求追究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第三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公布:(一)刑事、民事、行政判決書;(二)刑事、民事、行政、執行裁定書;(三)支付令;(四)刑事、民事、行政、執行駁回申訴通知書;(五)國家賠償決定書;(六)強制醫療決定書或者駁回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書;(七)刑罰執行與變更決定書;(八)對妨害訴訟行為、執行行為作出的拘留、罰款決定書,提前解除拘留決定書,因對不服拘留、罰款等制裁決定申請復議而作出的復議決定書;(九)行政調解書、民事公益訴訟調解書;(十)其他有中止、終結訴訟程序作用或者對當事人實體權益有影響、對當事人程序權益有重大影響的裁判文書。第八條 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時,應當對下列人員的姓名進行隱名處理:(一)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件中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證人、鑒定人;(三)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⑷ 勞動仲裁結果可以發到網上嗎

法律分析:勞動仲裁的結果一般情況下在網路上便無法進行查詢得到,只有當事人到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申請查閱才可以,勞動裁決書也是具有法律效益的,被執行人應當盡快履行。

法律依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

第二十三條 仲裁委員會應當建立案卷查閱制度。對案卷正卷材料,應當允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依法查閱、復制。

第二十四條 仲裁裁決結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於十年;仲裁調解和其他方式結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於五年;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