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怎樣核實網上舉報信息真假
擴展閱讀
竅可以組什麼 2025-07-20 14:02:50
圖片模糊可以變清晰 2025-07-20 14:01:00

怎樣核實網上舉報信息真假

發布時間: 2023-03-26 21:16:03

① 怎樣識別網上的信息真假

在我看來,辨別一條網路信息的真假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則:根據消息的類型,在對應的限定條件下,一條網路消息不能判斷為真,則基本可以判定為假。 作困此為一名普通網民,有時難以辨別真偽,未免被其誤導,我們需要提高自己應對網路事件,辨別網路消息真偽的本領。如何來應對網上紛繁復雜的信息呢?我來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首先,我們需要理智和冷靜。遇到網上的一些聳人聽聞、比較重大的消息寬亮,我們首先要理智對待,先查看主流媒體有沒有相關報道,如果有,那麼和該消息有沒有出入。也就是說,網上的一些信息是否存在歪曲或者誇大實事的行為。即便是真的出現突發事件,我們也應該相信有關部門會迅速處理好,切不可通過過激言論,煽動其他群眾,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其次,我們需要客觀和公正。對於網上爆出的所謂「官二代」、「富二代」行使特權的新聞,我們應該秉持客觀、公正的心態來看待。有些所謂「官二代」、「富二代」其實都只是普普通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因為被人為貼上了標簽,就惹起了眾怒,實在冤枉。況且,並不是所有富人家的孩子都窮凶極惡,所有官員的孩子都有特權汪巧迅,我們應該相信社會的主流是好的,是公平公正的。只有懷揣良善之心和陽光之心,才能為別人、為社會帶來良善、帶來陽光。

② 網上匿名舉報可以查出來嗎

匿名舉報一般情況下,不會被反查。
如果匿名舉報的內容屬實,且提供了有效證據的話,那麼相關部門是不會進行反查的。匿名舉報內容不符,且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的話,會被反查。甚至會被定罪,涉嫌誣告陷害罪。根據相關規定,紀委工作人員泄露舉報人信息的,應受到黨紀政紀處罰,嚴重者還應承擔法律責任。手機匿名舉報,公安機關通過信息部門可以查到舉報者,前提是舉報者涉嫌違法,其他部門無權調查,無須擔心。只是匿名舉報的效果不如實名舉報。舉報人信息被泄露後,如果人身和財產受到威脅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求助,必要時通知當地公安機關給予保護。認為威脅確實存在的,應當及時通知當地公安機關;情況緊急的,應當先指派法警採取人身保護的臨時措施保護舉報人,並及時通知當地公安機關。人民模局檢察院受理實名舉報後,應當對舉報風險進行評估,必要時應當制定舉報人保護預案,預防和處置打擊報復實名舉報人的行為。舉報人向人民檢察院實名舉報後,在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向人民檢察院求助時,舉報中心或者偵查部門應當迅速查明情況,向檢察長報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運碼老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第二百四十四條以暴力、威脅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明知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為其招募、運送人員或者有其他協助強迫他人勞動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第二百四十四條之一違反勞動管理法規,僱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的,或者從事高空、井下作業的,或者在爆旁升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境下從事勞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前款行為,造成事故,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③ 網路信息怎麼辨別真偽

一般通過一些幾個方面:

1、網站域名,一般釣魚網站喜歡用和真網站差不多的域名。或是是一些二級域名來冒充正規網站的域名。但無法獲得真網站的域名。

2、用站長工具查域名的時間。

一般一個正規網站,運行的時間很長,如銀行網站的域名,都使用了好多年,不會輕易換域名。而一個網站,工具一查,發現域名使用時間很多,往往是幾個月的,就很有可能是虛假騙子。

3、假冒網站,頁面和真正網站的官網相同,裡面的鏈接也是復制別人官網的。點擊鏈接,進入後在點主頁,可以發現和原來的主頁域名的差別。

4、查詢域名的注冊人。

一般正規單位的所有人都是其單位,而很少是個人。國內空間網站的域名備案要求,域名的所有人和網站所有人相同。所以單位網站的域名所有人一般就是該單位。除一些明顯是個人網站外,個人域名的往往不太可靠。

5、查網站的備案號。一般網站下部都有備案號(工信部要求其同時在該號碼上要帶上工信部ICP備案系統的網址,一般點擊可以打開備案系統網站,若沒有可以搜索一下)。可以通過工信部的ICP備案系統(ICP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右下角的「公共查詢」,查看其網站域名和備案號,備案單位的信息是否一致。

④ 微信團隊怎麼核實投訴真假啊

微信團隊核實投訴真假方法如下:
1、微信公眾號微信團隊菜單欄意見反饋點推送的此處。
2、在意見欄輸入「我的賬號無緣無故被人惡意投訴,嚴重影響正常工作散遲型和溝通。請求嚴查此人為何投訴我「。
3、騰訊客服會旦嫌給出反饋,之後在推送的回饋處點擊進去查看結果,會彈出」處理詳情「的頁面。
4、根據處理詳情可沖猜以查看投訴相關問題。

⑤ 怎樣識別虛假信息

識數判別虛假信息的方法如下:

1、通過網路搜索不明信息中電話號碼、信息內容等關鍵字,確認是否已有官方辟謠或通報。

2、可將不明信息通薯譽改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台發送給信息相關單位進行核實。

3、通過官方網站或114等可靠途徑,查詢並聯系不明信息中自稱的單位部門,確認不明信息真偽,切不可通過不明信息中提供的聯系方式進行「核實」。

評價

很多網路負面信息的真實與否,對大多數網民來說難以核實。謠言只是建立在毫無事實根據上的虛假信息傳播,並且帶有目的性,其社會危害是非常大的。而且,由於網路傳播的匿名即時,很多網民也在無意之中成為了謠言的傳播者。

他們不會在乎信息的真假,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往往是接受而沒有足夠的經歷和時間來懷疑,從心理學角度講,傳播信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其自身的成名虛敏心理需求。

⑥ 網上匿名舉報會不會查出來

法律分析:打舉報電話不需要要求匿名才會保護舉報人的個人信息,政府褲茄人員故意向被舉報單位泄露舉報人信息,屬於違法犯罪行為。

違反舉報人保護規定,故意泄露舉報人姓名、地址、電話或者舉報內容等,或者將舉報材料轉給被舉報人、被舉報單位的,或者應當制定舉報人保護預案、採取保護措施而未制定或者採取,導致舉報人受打擊報復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辯氏接責任人員,依照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 第五十九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採取下列保密措施:

(一)舉報線索由專人錄入專用計算機,加密碼嚴格管理,未經檢察長批准,其他工作人員不得查看。

(二)舉報材料應當放置於保密場所,保密場所應當配備保密設施。未經許可,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保密場所。

(三)向檢察長報送舉報線索時,應當將相關材料用機要袋密封,並填寫機要編號,由檢察長親自拆封。

(四)嚴禁泄露舉報內容以及舉報人姓名、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嚴禁將舉報材料轉給被舉報人或者被舉報單位。

(五)調查核實情況時,嚴禁出示舉報線索原件或者復印件;除偵查工作需要外,嚴禁對匿名舉報線索材料進行筆跡鑒攜純散定。

(六)其他應當採取的保密措施。第六十條舉報中心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受理網上舉報,嚴格管理舉報網站伺服器的用戶名和密碼,並適時更換。

利用檢察專線網處理舉報線索的計算機應當與互聯網實行物理隔離。

通過網路聯系、答復舉報人時,應當核對密碼,答復時不得涉及舉報具體內容。

⑦ 如何辨別真假信息

想要辨別真假信息,就是要時刻保持理性。

要想鑒別那些虛假信息,說簡單也簡單,就是看到各種未經證實的消息時,留個心眼問自己一句:「這會不會是假的」。同時這說難也難,如果不能核實,至少也得推敲一下它講不講論據和邏輯,看論據是否站得住腳,論證過程是否遵循邏輯。

如果憑一己之力難以鑒別,那麼至少可以選擇多聽取幾種聲音和意見。在追求理性這件事上,至少可以做到反對狂熱、抵制煽動、提防偏激、警惕激情。

(7)怎樣核實網上舉報信息真假擴展閱讀:

有些信息發布的背後隱藏著各種利益團體正當或不正當的目的和訴求,有時甚至是操縱之手。在一個利益多元、人人都應擁有正當言說權利的社會,如何甄別、判斷、接收、利用媒介傳播的信息,是現代公民不可缺少的素養。

而在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越來越多的人從受者變為傳播者的新媒體時代,這種理性的甄別判斷能力變得尤為重要。人們都盼望生活在一個理性的社會。但是別忘了,理性的社會離不開理性的民眾。有必要讓人們在許多事關他們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問題上,通過實踐慢慢形成言說的規則,培育思想和言說的理性。

⑧ 怎麼查舉報人的信息

查出匿名舉報者的方法只有政府機關通過聯系方式查詢,但是
不能夠隨意透露並查詢
匿名舉報者信息,因為受理舉報信息的部門需要

法律和紀律允許的范圍內
對舉報者進行匿名保護。匿名舉報一般情況下不會被反查,除非是惡意舉報。
一、查出匿名舉報者的方法
查出匿名舉報者的方法只有政府機關通過聯系方式查詢。對於匿名舉報人,只要他們的行為合法,只要他們舉報的事情符合事實,就要保護他們。向匿名舉報人通報調查的進展情況。在法律和紀律允許的范圍內,為了對舉報者負責,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向匿名舉報人通報一些情況。紀委對舉報人有保密保護的義務,紀委受理匿名舉報信後,不會主動去查舉報人或舉報信的來源。
二、匿名舉報會被反查嗎
一般情況下,不會被反查。如果匿名舉報的內容屬實,且提供了有效證據的話,那麼相關部門是不會進行反查的,所以不用過於擔心。匿名舉報內容不符,且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的話,會被反查。如果匿名舉報的內容不符合事實,且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的話,那麼就會被反查,雖然是匿名的,但相關部門也會想辦法進行追查的。有些人舉報的內容完全不符,甚至構成了造謠誹謗罪,如果舉報的內容還被散播出去,那麼一但被追查到,甚至會被定罪。提示:我們在進行舉報的時候,需要實事求是,不要謊報,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也可以進行實名舉報,實名舉報的話,往往也會有一定的獎勵的。
二、紀檢委的人怎麼查匿名舉報信的來源
紀委對舉報人有保密保護的義務,紀委受理匿名舉報信後,不會主動去查舉報人或舉報信的來源。紀委受理舉報和匿名舉報後,按一般程序會就舉報的事實進行有原則、有范圍或非公開的初核被查
——根據初核被查結果——決定是否立案調果——帝立案調查的——調查核實——進行組織處或移送司法機關。進行司法和序的案件根據刑事訴訟程序處理,紀委一般不再干預。舉報人大可不必擔心紀委會查舉報信的來源,即使紀委知道了舉報人也會被保密,否則,誰泄密了都會擔事的。
憲法第
41
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范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⑨ 如何核實虛假信息 3種方法來核實虛假信息

目錄方法1:核實文章1、核實作者的資歷,判斷他們是否可信。2、查看文章的日期是不是最新的。3、上網搜索,確認其他可信來源是否也在報道相關信息。4、留意文章中的鼓動性語言。5、看看文章是否引用了官方團亮和專家的陳述。6、前往一些主要信息來源對主張進行全面核實。方法2:揭示圖文的真像1、查找所有的引用或主張,看看它們是否真實。2、閱讀評論,看看是否有人對圖片提出了質疑。3、在網上搜索,查看可信來源是否有相關的信息。4、到辟謠網站上去核實信息。5、問一問對方圖片的來源。6、開展圖片反向搜索,尋找它們的來源。方法3:分析來源1、評價一下網站的設計,是否給人專業的感覺。2、到媒體偏見網站上搜索來源,核實信息的合法性。3、閱讀網站的"關於我們"部分,看看是否有任何偏見的跡象。4、看看URL是否有可疑的地方。5、檢查網站上發布的文章是否有署名。只要你花時間上網,就難免會看到一些虛假信息。有些虛假信息荒唐可笑,比如聲稱新一代5G通信技術會傳播新冠疫情,但另一些所謂的醫療「建議」卻可能會置人於死地。無論什麼情況,你都可以自己核實,避免分享不準確或誤導的信息,免得虛假信息滿天飛。幸運的是,有許多工具都能用來快速輕松地確認或揭穿網上的虛假信息。
方法1:核實文章
1、核實作者的資歷,判斷他們是否可信。查看文章標題下方的署名行,那裡會註明作者姓名和發表日期。確認作者是不是文章所涉塌納寬及領域的專業人士或行家。直接上網搜索一下,看看他們是否有資格撰寫這類文章。如果不是,那可能就意味著文章含有虛假或誤導性信息。如果作者是記者,那就查一下他們之前寫過的文章,看看是否涉及到過類似的主題。
即使顯示的作者是醫生、科學家或專家,也要花點時間去核實一下他們的真實身份。
訪問作者的領英(LinkedIn)頁面,查看他們的資格和供職的媒體機構。
要是在網上搜不到作者的信息,那就要小心了,你看到的可能是虛假信息。
2、查看文章的日期是不是最新的。在署名行中,作者姓名的正下方一般都會有文章的發表或者更新日期。確認顯示的是最近的日期,而且文章里也沒有包含過時的信息。試著藉助你能找到的最新信息來源加以驗證。過時的文章有可能會催生一些不實言論,因為它們並不能准確描述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
3、上網搜索,確認其他可信來源是否也在報道相關信息。上網查找文章所探討的主張或信息,看看其他可信的新聞網站是否也在報道。如果找到了相關內容,不妨讀一讀其他消息來源是如何陳述這些主張或信息的,弄清楚它們是否揭露茄槐了真像或者證實了信息的真偽。如果其他網站都沒有類似的內容,那麼你看到的可能就是虛假信息。醫學或政治方面的重大新聞會被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要是你讀到一篇文章,裡面說有一顆小行星將和地球相撞,但其他任何媒體都沒有類似的報道,那這很可能就是一條虛假信息。
4、留意文章中的鼓動性語言。查看標題並仔細閱讀正文。關注文中是否有為了促成某事而出現的一些鼓動性或歧視性的語言。注意文中的語法和文字錯誤,以及是否有太多的感嘆號,這些都說明文章不專業,可能是為了故意激起大家的反應。還要留意侮辱和攻擊性的語言。
語法很差就表明報道信息的新聞來源不專業。
5、看看文章是否引用了官方和專家的陳述。探討重大新聞的專業文章往往都會引用其他文章、專家意見或官方報告,以此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如果你沒有在文中看到任何來源或引文,那就表明信息的真實性可能有待商榷。如果文章中引用了某些來源,那就用它們來驗證文章的主張。
6、前往一些主要信息來源對主張進行全面核實。主要信息來源包括政府報告、匯總數據、法院文件以及學術研究文章。為了支持自己的主張,這些信息可能會被作者歪曲篡改。查閱這些信息來源,確認文章中引述的信息是否正確。雖然標題可能並非完全錯誤,但它可能會有意誤導讀者。
數據通常也可能會被誤讀。比方說,一篇文章指出有90%的受訪者都表示支持死刑,但要是只有5個人接受了采訪,那這項調查實際上並不準確。
對於醫療方面的主張,比如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要以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的信息為准。
方法2:揭示圖文的真像
1、查找所有的引用或主張,看看它們是否真實。指向了特定人物的圖文容易廣泛傳播,特別是在社交媒體上。在網上快速搜索一下這句話,看看到底是誰說的。要是引用與圖片不符,那就很可能是虛假信息。一些圖文會共享"數據",而這些"數據"可能源自聲譽良好的組織。如果沒有附加任何來源,那最好要持懷疑態度,然後自行去核實相關的信息。
圖片也是可以更改的。比如,抗議標語上的文字和圖片都是可以被P掉的。
2、閱讀評論,看看是否有人對圖片提出了質疑。如果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圖文,可以查看一下人們對它發表的評論。看看是否有人在跟帖中發表了事實真相的文章或鏈接。肯定會有人持不同的意見,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對的。查看提供的鏈接,或者參考其他來源。
如果在評論中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也要繼續持懷疑態度,親自去核實信息。
3、在網上搜索,查看可信來源是否有相關的信息。網上分享的圖文幾乎什麼內容都有,但要是信息准確可信,那麼專業的新聞媒體很可能也會進行報道。搜索你在圖文中看到的主張,確認新聞網站或政府機構是否有和這些內容相關的文章。要是從其他來源找不到任何相關信息,那可能就是虛假或誤導的信息。
4、到辟謠網站上去核實信息。辟謠網站是專門為了揭穿和探討虛假信息而開設的。如果你遇到可疑的說法,不妨上這類網站去核實一下,看看它們的真偽是否已經得到了證實。可以訪問這里列出的辟謠網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fact-checking_websites
大多數辟謠網站都會具體解釋為什麼信息是錯誤的或者具有誤導性,所以最好通讀全文,詳細了解一下。
5、問一問對方圖片的來源。如果是社交媒體網站或在線論壇上發布的圖片,那就嘗試和最初發布者聯系。問問他們是否可以確認信息並告知信息的來源。否則,那就意味著信息可能是錯誤的或者具有誤導性。有時,要求對方提供信息來源可以幫助揭露事實真相。如果他們無法證實,就可能會把相關內容刪除掉,從而阻斷虛假信息的傳播。
6、開展圖片反向搜索,尋找它們的來源。打開搜索引擎,比如網路、Google或Bing。粘貼圖片的URL或者上傳保存的圖片,然後執行搜索,查找它們最初在網上發布時的位置和時間。如果是重復套用的舊圖片,那就應該是虛假信息。核實圖片是否也和具體的主張有關。例如,如果某條圖文表示巴西的山火是人為的故意縱火,但圖片反向搜索卻表明圖片是加州山火,那這就是一條虛假信息。
RevEye是一款有用的免費應用程序,它可以告訴你一張圖片之前都在網上的哪裡出現過,從而幫助你核實圖片的真假。你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應用商店來下載這款應用程序。
方法3:分析來源
1、評價一下網站的設計,是否給人專業的感覺。仔細查看一下網站本身,確定它是否顯得很業余,比如有大量的彈出廣告。查看頁面上的其他鏈接。如果沒有任何鏈接,或者把你帶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那麼這個網站可能就是假的。尋找網站上是否有假照片或者P圖。你還可以留意一下網站上是否錯字連篇。Snopes列出了一系列的假新聞網站。你可以通過這個鏈接來查看: https://www.snopes.com/news/2016/01/14/fake-news-sites/ 。
相信自己的直覺。感覺網站內容像是東拼西湊的?那上面可能就會充斥著虛假信息。
2、到媒體偏見網站上搜索來源,核實信息的合法性。使用專門監控網上虛假信息的媒體偏見網站。搜索列表中的來源,確定它們是否有偏見或者發布了虛假信息。公正與精確報道組織(FAIR)是美國的一個全國性媒體觀察組織,致力於發現有偏見的媒體。你可以訪問它們的網站: https://fair.org/
有關其他媒體偏見網站的列表,請訪問 https://guides.ucf.e/fakenews/factcheck
3、閱讀網站的"關於我們"部分,看看是否有任何偏見的跡象。查看"關於我們"部分或記錄網站歷史的頁面。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就表明該網站可能發布了虛假信息。閱讀網站介紹,了解他們在發布的內容方面是否有任何傾向、立場或偏差。例如,如果某個網站的"關於我們"部分聲稱他們反對疫苗,那麼你就得對他們分享的有關疫苗的文章持懷疑態度。
只是因為頁面上存在偏見並不意味著他們分享的信息就一定有問題。但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提供的信息會具有誤導性。
4、看看URL是否有可疑的地方。查看信息來源的完整URL,如果是知名新聞網站URL的末尾再加上類似".co"或".lo"之類的額外代碼,那就說明它不是一個高質量的信息來源。例如,如果看到的URL是"cnn.com.lo",那它就是一個冒充CNN的假網站。
還要仔細辨別與知名網站URL的細微差別。比如,"cbsnewsnet.org.co"之類的URL可能就是假冒的網站。
5、檢查網站上發布的文章是否有署名。專業新聞網站會在文章頂部註明作者姓名和文章發表日期。如果沒有這些內容,那至少就說明內容不是來自有資質或者專業的作者,因此信息來源可能就不可信。
小提示相信直覺,跟著自己的第一感覺走。如果覺得信息不可信,那就進行調查。它們可能並不完全准確。
警告虛假信息會帶來危害。如果發現危險或暴力信息,一定要大膽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