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辨別葯品的真偽
對於葯品,很多人都是很擔心自己買到假葯的,因為本來買葯就是為了身體健康,要是買的是假葯,可能還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現在有不少人都會學習一些關於怎麼查葯品真假的方法了,這樣就能降低買到假葯的幾率了。尤其是那些喜歡在網上買葯的人,就更需要知道怎麼查葯品真假了,網上的葯品更是多而亂,很多時候一不小心就中招了。那麼怎麼查葯品的真假?
(1)看批准文號。根據國家規定,從2003年6月30日後生產的葯品實施新的批准文號,格式是:國葯准字+1位拼音字母+8位數字,拼音字母表示葯品類別,數字表示批准葯品生產的部門、年份及順序號。若為進口葯品無「國葯准字」批准文號,則看包裝上的《醫葯產品注冊證》(從港澳台地區進口)或《進口葯品注冊證》(從國外進口)編號。而假葯往往無標示批准文號或使用已被廢止的批准文號。葯品批准文號真假可到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
(2)看生產廠家。根據國家規定,規范的葯品說明書必須註明生產企業名稱、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傳真號碼、網址等,便於患者聯系以辨真假。而假葯對該類項目的標注內容往往不全,甚至沒有標注。
(3)看葯品包裝。合格葯品的外包裝質地好、字體和圖案清晰、印刷套色精緻、色彩均勻、表面光潔、防偽標志亮麗。而假葯的外包裝,大多質地差、字體和圖案印刷粗糙、色彩生硬、防偽標志模糊。
(4)看葯品說明書。合格葯品說明書的紙張好,印刷排版均勻,連最小的字體也十分清晰,內容准確齊全,適應症規定嚴格。而假葯說明書的紙張質量差、字跡模糊、內容不全、排列有誤、隨意誇大療效和適應范圍。
(5)看批號和日期。合格葯品的包裝上應標明「產品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三項,缺一不可,字跡多為激光列印。而假葯常三項中缺一至兩項,而且列印的字跡多為油印。
(6)看葯品外觀。仔細觀察假葯的外觀,往往存在以下問題。片劑:葯片顏色不均勻、變色、出現斑點、粘連、松片、潮解等;糖衣片表面褪色露底、裂開、發霉。注射劑:出現變色、混濁、沉澱、結晶、絮狀物等。水劑:出現沉澱、結晶、發霉、絮狀物。沖劑:出現發粘、結塊、溶化、顆粒不均勻。膏劑:出現失水、乾涸、水油分離、有油敗氣味。
(7)到合法正規的醫療機構和葯店購買,而且保存好葯品包裝、說明書、發票或銷售小票。廣大消費者購買葯品要保存好葯品包裝、說明書、發票或銷售小票,切不可圖一時方便或貪小便宜到無《醫療機構許可證》的診所或無《葯品經營許可證》的葯店購買。還要警惕打著免費講座、贈品、義診的招牌,實際推銷假葯的騙局;也不要相信非法廣告而郵購葯品。
⑵ 怎樣辨別葯品真假
1、首先看是不是葯品,現在很多人用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冒充葯品來賣,區別方法就是看葯品包裝上包括:外包裝、標簽等是不是有「國葯准字H********」(化學葯品,原來說的西葯)或「國葯准字Z********」(中葯),有就是葯品沒有就不是葯品,這個東西叫葯品批准文號。
2、有葯品批准文號的,到:www.sfda.gov.cn,查詢,首頁的右邊中間有個「葯品(含包材)」查詢,點擊進入查詢,要選擇填入批准文號和生產企業名稱,看跟葯品包裝上的是否一致,包括生產地址,不一致就是假葯,一致就可能是真葯
3、查詢完畢,就www..com搜索公司名稱,可能會搜索到公司網站,大的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網站,小的有些沒有,先說有公司網站的,網站上都有產品展示,找到你的葯品,仔細對比產品照片和你手裡葯品的包裝,看有沒有不同,相同,一般就是真葯,有差異,就查找他公司的聯系方式,咨詢生產企業是不是更換了包裝,還就是,咨詢下你手裡葯品的生產批號是不是有,生產企業的人會耐心給你答復並協助你鑒別的。沒網站的,也能www..com到公司的聯系方式,電話申請協助鑒別真偽,生產企業一般都有專人負責這項工作
4、上述方法都不奏效的話,只有到葯品檢驗所咨詢了,不過,這個好像得花銀子呢。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咨詢也行,不過他們那個態度啊,實在是叫人不舒服。
5、部分葯品上有防偽識別碼,按照提示上網或者電話查詢也行
6、還有就是葯品上邊,最小銷售單元上需要註明的有:葯品名稱,規格,葯品批准文號,生產日期,產品批號,有效期,這些是必須的,如果缺任何一項的話,你就需要打個問號了
⑶ 如何辨別葯品真偽
掌握一些識別假劣葯品的常識是必要的: 一是「看」。首先觀察葯品內外包裝,尤其注意觀察葯品外包裝的色澤與印刷,字跡應清晰可見、間距均勻,印刷套色精緻、無錯誤、無粗糙。《葯品管理法》規定,合格葯品包裝上應印有標簽和說明書,包括葯品的名稱、規格、生產廠家、批准文號、批號、有效期、主要成分、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注冊商標等,有的還有防偽物或激光防偽標識。假葯在包裝印刷上一般都比較粗糙。另外要觀察葯品的外觀性狀:葯片、膠囊大小是否一致,表面是否光潔,液體制劑溶液是否均勻等。偽劣片劑葯片顏色常變黃、變深、出現花斑霉點、潮解、糖衣片裂開、發霉等,偽劣沖劑有結塊、溶化、生蟲的現象,偽劣糖漿有發霉、異臭、沉澱的現象,偽劣針劑顏色改變,出現渾濁絮狀物或霉點及其他固體結晶。觀察葯粉顏色可以分辨中成葯的真偽,中葯植物碾磨成粉後通常呈黃色和灰棕色,如膠囊中倒出的葯粉是純白色的細末,則是假葯。 二是「嘗」。由於每一種葯品的化學成分各異,味道也各不相同,因此嘗葯也是一種快速鑒別的好方法。如地奧心血康正品味苦,偽品微香;阿莫靈、利君沙、嚴迪正品味苦,偽品味甜中帶咸,沒有苦味;另外,正品的復方新諾明味先苦後回甜,安乃近味咸,氯黴素味極苦,偽品味與正品差別較大。 三是「試」。澱粉和滑石粉是最常見的假葯製造原料,可用家中或身邊的一些小物品作試驗以辨識。如鑒別安必仙,可將葯粉倒入容器內加水溶化,然後加入兩滴碘酊,如果是以澱粉為原料的假葯,水溶液馬上變成淡淡的藍色,而正品安必仙不變顏色,另外,用滑石粉製造的假葯用火燒灼不燃,且遇水崩解速度大大快於正品葯片。 四是「嗅」。即依據葯品的特有氣味進行鑒別。如牙痛安膠囊含有甲硝唑成分,甲硝唑味苦,而假葯則無。皮炎平軟膏:因其成分中含有樟腦,而樟腦有特別芳香,若無此氣味則可疑。胃蘇顆粒:正品成分內容物有較濃的芳香氣味(桔子皮),假葯則沒有。 五、利用葯品說明書的特點進行鑒別。正規廠家印製的葯品說明書摺痕規則,上、下寬窄一樣,邊緣能對齊,假冒產品說明書大多折疊凌亂,摺痕不規則且對不齊,少數雖折疊整齊,但說明書紙質較差。 六、利用熒光進行鑒別。現在葯店普遍備有驗鈔器,利用有些葯品包裝上的熒光防偽可對葯品進行識別:(1)婦科千金片:將其包裝盒置於熒光燈下觀察,少女圖案中的花籃部分呈橘紅色,偽品花籃不變色或不呈橘色。(2)息斯敏片:包裝盒在紫外光下,「息斯敏片」四字有白色熒光,偽品則沒有。 為了防止上當受騙,消費者應盡量到正規葯店購葯。對所購葯品的質量存有疑問時,可將相關的物證如購葯發票、收據、內外包裝及葯物等,一並送至當地葯監部門供鑒定之用,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保證用葯的安全。
⑷ 在網上買葯怎麼辨別真偽
通過網路途徑購葯,一定要選擇有「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醒目標志的網站。
另外,建議大家到正規醫院、葯店購買葯品,不要在流動攤點、旅遊景點等地方買葯,很可能會遇到不法商販。
(4)怎樣區別葯物的真假擴展閱讀
據了解,我國網售葯品依然有「紅線」不能碰,如果直接銷售處方葯就涉嫌違規違法經營。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由於網售處方葯具備巨大市場潛力,再加上幾年前一直「吹風」會解禁,導致部分線上葯房或零售企業迫不及待地「鋌而走險」,打擦邊球甚至直接銷售處方葯給消費者。
有不少業界觀點認為,目前來看的確還不適合網售處方葯全面解禁,因為網上葯店經營環境不完善,各地准入條件、監管要求存在很大差異,專業化的物流體系也有待健全,全面放開網上葯店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法規作為基礎。
⑸ 怎麼區分假葯
主要可以通過以下2種方法查詢。
1、手機掃碼查詢。具體步驟為:打開手機的支付寶軟體,點擊首頁的「掃一掃」,對准葯盒上面以「8」開頭的「碼上放心·追溯碼」,就可以顯示該葯品的批准文號、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了。葯品的批准文號相當於「身份證號」,與葯品名稱、規格相對應。
如果遇到葯品召回,可根據追溯碼,直接查詢相應的問題召回批次。需要留意,每盒葯的追溯碼都是專屬的,如果一個追溯碼被多次查詢過,或者追溯碼的信息和實物不符合,就需警惕該葯是否為假葯了。
如果不方便掃碼的,也可以撥打010-95001111,口頭告知追溯碼進行查詢。如果不法商家通過回收真葯品的盒子,造相同
2、通過上網查詢。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官方網址為:www.nmpa.gov.cn/WS04/CL2042/在網站首頁右側的「查詢」欄目,有「葯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按鈕,點擊「葯品」,選擇「國產葯品」或「進口葯品」欄目,輸入葯品名稱,即可查詢相應的批准文號、廠家、劑型和規格。
(5)怎樣區別葯物的真假擴展閱讀:
網上購葯注意事項
1、核實確認是葯品監管部門批準的售葯網站。
2、積極咨詢,在線葯房通常配備專門的咨詢葯劑師,可以在線咨詢專業葯劑師以說明情況並獲得購買葯品的建議。
3、識別葯品和非葯品,並確認商店推薦的陌生產品是否有葯品批准號。
4、不要在線購買處方葯,處方葯是必須通過醫生處方購買和使用的葯物,普通消費者或葯劑師沒有能力和能力來判斷病情和開葯,即使是常見病或長期服用葯物,醫生通常也有必要根據情況決定是維持還是調整原始葯物。
5、注意用葯驗收,接收葯物時,首先要檢查葯物的外觀是否損壞,消費者必須打開包裝接受。其次,如果產品名稱是訂購的葯品,請再次查看該產品是否在有效期內,最後查看葯品在極冷或極熱天氣下的運輸條件是否可以保證適當的溫度。
⑹ 請問如何鑒別葯品真假
鑒定葯品的真假:1、看葯品包裝或標簽,和說明書上有沒有「國葯准字......」批准文號。2、根據批准文號在國家葯監局網站 數據查詢。3、經常在網上查詢和了解國家葯監局關於假葯的信息通報。4、專業的葯品檢驗機構的檢驗報告書是不是葯品?是西葯還是中葯?是保健品還是食品?是真、是假、是劣?可以先從外包裝上的批准文號和標識去識別真假,其次是登陸國家葯監局網站,數據查詢。但是如果不法商販是利用真葯的包裝做假,那隻有專業的機構(葯品檢驗所)通過化學、物理等檢測方法才能判斷葯品的真假了。最簡單而又確切的鑒別方法:就是看包裝上的批准文號。 1. 葯品在包裝上一定能夠看到批准文號:「國葯准字H(或Z.S.J.B.F)+8位數字」,它的意思是國家葯監局批准生產、上市銷售的葯品,H字母代表化學葯品、Z中成葯、S生物製品、 J進口葯品國內分包裝、B具有輔助治療作用的葯品、 F葯用輔料。 2.如果包裝上沒有「國葯准字」肯定不是葯品,如果有「國葯准字」你登陸國家葯監局數據查詢,輸入葯品名稱或「國葯准字」後面的字母和8數字,查到的是真葯,查不到的就是假葯。如果批准文號是:X葯制字H(Z)+ 4位年號+4位流水號,這樣的批准文號是醫院制劑,只可在本醫院使用,不可在其他醫院和葯店銷售。如果在葯品的包裝上未標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超過有效期的都是劣葯。那麼有時你到葯店買葯品,營業員把保健品或食品推薦給你,你也自願接受了,你就上當了。這種情況就不好投訴了,因為人家沒有講賣給你的是葯品呀。再跟你講一下保健食品(保健品)和食品的簡單鑒別方法。 1.保健品在包裝上一定能夠看到國家葯監局的批准文號:國食健字G(J)+8為數字,字母G指國產J指進口。或衛生部的批准文號:衛食健字(衛食健進字)+8位數字。 並且規定在包裝或標簽上方必須標有保健品的特殊標識:「藍帽子」,一個類似藍帽子的圖案,下面有保健食品四個字,保健食品四個字下面就是批准文號。 沒有藍帽子和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的就是假的保健品。 2.食品在包裝上標示有「食品生產許可證號」都是以QS開頭後面加12位流水號。有「衛生許可證號」以各省的簡稱開頭後面是流水號,如豫衛食證字、粵衛食證字、滬衛食證字等,它的標識是一個長方形的白底里有個變形藍Q字加白色的S。叫QS標識,QS下面有質量安全四個字。總之你買葯品時就要看有沒有批准文號:「國葯准字」,有國葯准字你還有疑問的話,你就登陸國家葯監局資料庫,查不到就是假葯。你買保健品時就要看:有沒有藍帽子和國家的批准文號,你也可以登陸國家葯監局資料庫,查不到的就是假保健品。你買食品時要看有沒有QS標識和食品生產許可證號。連你家的醬油標簽上也有QS標識。現在有些化妝品也有QS標識,因為QS標識是質量安全的標識。但是象前一段時間 國家葯監局查處的特大假葯案,是非法商販通過醫院清潔工收集整套真葯的包裝、說明書等,製做假葯放在真葯的包裝裡面,這樣的造假只有通過專業的機構(葯品檢驗所)進行檢測才能判斷葯品的真假了。進入國家葯監局網站 — 點擊數據查詢 — 點擊國產葯品 — 輸入葯品名稱或批准文號 — 點擊查詢。結果就出來了。如果查保健品,就選擇國產保健食品,其餘相同。如果查進口葯品、進口保健品選擇進口葯品、進口保健品,其餘相同。因為凡是葯品、保健食品(即保健品)都必須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注冊,並發給葯品、保健品的批准文號才可以生產或上市銷售,(包括進口葯品和進口保健品)凡是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注冊,並發給批准文號的葯品、保健品在國家葯監局資料庫都有備案,(保健品2003年7月以前是衛生部批的,在衛生部網站查詢)都可以查的到,查不到的就是假葯或假保健品,也有可能是食品、衛生消毒用品等,因為食品、衛生消毒用品等是省批的在國家葯監局資料庫沒有備案。]
⑺ 怎樣才能分辨出真葯和假葯
假葯包括:葯品所含成份的名稱與國家葯品標准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葯品標准規定不符合的;2、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他種葯品冒充此種葯品的;
主要危害:
1、影響對疾病的治療;
2、造成對身體損害;
3、使消費者枉花錢;
4、破壞一些真品的葯物的名譽等。
"假葯"特點:
1、成本低,導致價格超常低;
2、包裝與真葯一樣,但物理和化學特性遠不及真葯(內行人可鑒別出來);
3、葯理作用不一樣,服用後,根本無效,甚至起副作用,嚴重可致命;
4、大多數假葯均為冒充正在宣傳的新產品和有一定銷量的常用葯品即有市場的產品;
5、假葯主要來源於開價的批發葯市.
辨別假葯的方法:
常用鑒別方法
首先是「看」。觀察葯品內外包裝,尤其注意觀察葯品外包裝的色澤與細微之處。如最小的字字跡也應清晰可見、間距均勻,印刷套色精緻、無錯誤、無粗糙,葯品批號壓制清楚,葯片、膠囊顆粒大小一致、表面光潔等。另外,觀察葯粉顏色,可以分辨中成葯的真偽。如「日本坐骨腰痛丸「的使用說明上標明含有「人參、田七、杜仲等植物葯」。這些植物碾磨成粉後應該呈黃色和灰棕色,如胺霞中倒出的葯粉是純白色的細末,則是假葯。』
其次是「嘗」。由於每一種葯品的化學成分各異,味道也各不相同,因此嘗葯也可作為葯品簡易鑒別的一種好方法。如地奧心血康正品味苦,偽品微香:阿莫靈(羧氦苄青黴素)、利君沙、嚴迪正品味苦,偽品無味:潑尼松味先微甜後味苦,偽品味甜中帶咸,沒有苦味。另外,正品的新諾明味先苦後回甜;安乃近味咸;氯黴素味極苦,偽品味與正品之差別較大。
再次是」試」。一般地說,澱粉、滑石粉是最常見的假葯製造原料,因此,可用家中或身邊的一些小物品作「試驗」,以之辨識。如鑒別安必仙,可將膠囊里的葯粉倒入容器內加水溶化,然後加入兩滴碘酐,如果是以澱粉為原料的假葯,水溶液馬上變成淡淡的藍色,而正品安必仙不變顏色。另外,用滑石粉製成的假葯用火燒灼不燃,且見水崩解速度大大快於正品葯片。
另外,還有不少葯品可以其獨特的性質進行鑒別,如復方新諾明,燃燒後遺留油跡,猶如燒油毛氈。利君沙易燃,燒後也存留油跡等。達克寧、息斯敏等葯品的說明書有明顯的特徵:打開一盒未開封的外包裝,正品說明書折疊方法為多次對折而成,且紙質較薄。假昌產品說明書大多折疊凌亂,少數雖折疊整齊,但說明書紙質較厚。
幾點注意事項
除了上述鑒別方法外,在購買葯品時,還須注意以下幾點。
1.購葯渠道。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偏遠山區,無證診所、無證葯店比比皆是。這些診所和葯店正是假葯藏身之地。因此。要特別注意在合法的正規醫院和有經營證的葯店購葯。
2.不貪便宜。假葯的實際成本只有真葯的1/10左右,假葯販子常常以比正品略低的價格銷售假葯。因此,在購葯時切莫將眼光投向價格,以免上當受騙。
3.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當對所購葯品或所用葯品質量存在質疑時,可將相關的物證,如病歷、處方、購葯發票、收據、葯品內外包裝、葯品、他人見證等,一並送當地葯品監督管理局或消費者協會,供鑒定之用,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