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查看自己起訴的案件
要有查詢號和身份證號碼才可以查詢。案件查詢碼在立案相關文書中列出,或由法院以簡訊方式發送案件查詢碼至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登記的手機,用於案件查詢。
1、可以在全國民事訴訟案件網上查詢,大部分案件已經公開,可以憑相關案件信息登錄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查詢;
2、被執行人可以通過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官網進行查詢;
3、查詢民事訴訟案件,可以通過打開最高人民法院訴訟網,進行當事人登錄,登陸後進行民事訴訟案件查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B. 怎麼在網上查看法院判決結果
現在都要求判決書上網,但是個別地區可能還沒有達到要求,或者說只有個別的判決書上網,下面這個網站可以查詢判決書:
http://www.court.gov.cn/zgcpwsw/
查判決書其它幾種途徑:
1.如果你是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檔案室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
2.如果你不是當事人,在經法院辦公室領導簽字同意後,可以自己去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
3.如果你委託的律師是你要查詢的案件的代理人,律師就可以直接拿當時案件的委託書去法院查詢。
(2)勝訴的案件網上哪裡可以看擴展閱讀:
民事判決書有:一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二審程序的判決書和審判監督程序的民事判決書等幾種類型,如何寫好民事判決書是法律寫作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民事判決書也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
一審判決書
第一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一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對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經濟糾紛案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一審普通程序或簡易程序審理終結後。
依照國家的民事法律、法規或經濟法律、法規,就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書處理決定。
二審判決書
第二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二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對當事人不服第一審法院民事判決提起上訴的民事案件或經濟糾紛案件。
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後,依法作出維持或者改變一審民事判決的書面處理決定。
再審判決書
審判監督程序的的民事判決書,亦稱再審民事判決書,他是人民法院對本院或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和調解協議。
發現確有錯誤,或者根據當事人符合法定條件的再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後。
就訴訟那個當事人之間的權力義務關系,作出重新確認處理的書面決定。
特別程序的民事判決書,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的規定,審理特殊類型的案件,就某種法律事實是否存在或者某種權利的實際狀態如何依法作出確認的書面決定。
按照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的特點是:第一,都不具有民事權益爭議的內容;第二,起訴人或申請人都不要求追究民事責任。
C. 網上查詢案件怎麼查
在很多人民檢察院網站都有案件信息查詢系統。該系統是檢察院在網上開設的案件信息查詢平台,可以為訴訟參與各方(包括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等)提供案件最新辦理情況的實時查詢功能,提高辦案透明度,擴大群眾知情權。
以下是部分檢察院網站案件信息查詢系統的查詢須知:
一、可供查詢的案件范圍
1、檢察院自偵部門辦理的職務犯罪案件。
2、檢察院偵查監督科、公訴科辦理的批捕、起訴案件。
3、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科辦理的刑事申訴案件和刑事賠償案件。
4、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辦理的民事行政申訴案件。
二、有權查詢案件信息的人員
1、刑事案件、刑事申訴案件的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二至六款規定)
2、民事行政申訴案件的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八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二十五條、二十九條規定)
3、與案件有其他利害關系的單位或個人,經檢察院批准同意後可以進行查詢。
三、可供查詢的案件信息內容
1、刑事案件:當事人、立案、強制措施、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判決、抗訴等依法可公開信息。
2、刑事申訴案件:當事人、案由、受案、立案、審結等依法可公開信息。
3、民事行政申訴案件:當事人、案由、受案、立案、審結等依法可公開的信息。
四、操作指南
第一步:辦理身份確認手續。查詢人在查詢前請先帶備本人身份證、律師證、授權委託書或與案件相關的法律文書、與當事人關系證明等材料到我院案件管理中心辦理身份確認手續,同一案件只需辦理一次身份確認手續。
第二步:獲取查詢密碼。我院案件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核實查詢人的身份後,會交給查詢人一個查詢密碼,憑此密碼在本系統或大廳查詢系統中可以多次查詢。
第三步:憑密碼登錄查詢。查詢人登錄本系統後填寫被查詢人姓名,輸入查詢密碼,點擊「確認」後,系統即會自動彈出案件查詢信息列表,顯示所查詢案件相關信息。
第四步:提出意見。查詢人在查看案件相關信息後,如有不明事項需要咨詢的,或有意見、建議的,請在表格「查詢人留言欄」里寫明,檢察院工作人員會及時給予回復。
D. 法院的案件怎麼在網上查
當我們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刑事案件時,基本上都是要通過法院進行判決,而判決過後就生成了案件,這個案件一般是在法院留有案底的,而法院案件一般在開庭成功以後想要查詢,就必須要通過相應的程序才能夠查詢的。
一、案件
案件它其實是一個有關於訴訟和違法的事情,一般指的是事件民事訴訟就目前而言,全國基層檢察院建設的工作會議上所得知最高檢正在推進案件編號終身制,不管經歷多少層級,不管經歷多少環節,一直到底讓司法責任真正落實到每一經辦檢察院,每一個承辦檢察官做到責任分明可追人數,目前案件所能夠包含的就是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還有行政案件,經濟案件等等這些案件只要一經開庭之後就會留有暗底。
E. 在哪裡可以搜索到人民法院的案例及判決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可以搜索到人民法院的案例及判決。
審判文書公開是法院系統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重要舉措,標志著人民法院司法公開邁出了關鍵一步。裁判文書公開是司法公開的重要一環,有利於增強司法透明度,強化監督,防止司法權濫用。通過互聯網及時、全面公布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在國際司法領域已是大勢所趨,其優勢在於發布速度快,覆蓋面廣,便於查閱,既高效回應社會關切,也有利於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2013年5月8日至9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召開司法公開調研會,裁判文書網上公開成為會議熱點。會議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正在著手依照權威、規范、便捷的原則,建立全國法院規范、統一的裁判文書網——中國裁判文書網,實現上網文書種類齊全、更新及時、分類清晰、檢索科學、統計便捷、自動分析等綜合效能,充分實現裁判文書網上公開的各項功能。
裁判文書上網是司法公開的重要一環。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高法大力推進裁判文書上網工作,並率先垂範,於2013年7月1日開通中國裁判文書網,集中公布了第一批50個生效裁判文書,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第三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公布:
(一)刑事、民事、行政判決書;
(二)刑事、民事、行政、執行裁定書;
(三)支付令;
(四)刑事、民事、行政、執行駁回申訴通知書;
(五)國家賠償決定書;
(六)強制醫療決定書或者駁回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書;
(七)刑罰執行與變更決定書;
(八)對妨害訴訟行為、執行行為作出的拘留、罰款決定書,提前解除拘留決定書,因對不服拘留、罰款等制裁決定申請復議而作出的復議決定書;
(九)行政調解書、民事公益訴訟調解書;
(十)其他有中止、終結訴訟程序作用或者對當事人實體權益有影響、對當事人程序權益有重大影響的裁判文書。
F. 法院的案件怎麼在網上查
可以在當地的檢察院網站上面,進行查詢,當然也是需要你輸入案件的具體編號,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和自己的姓名後才能進行查看的。
只要是經過法院審判過後的案件,一般是會在網上進行公告的,所以我們想要查詢的話,是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詢的,但是通過網路查詢,不一定能夠快速的查詢到,因為網上跟線下是有一定的時間差的,網上的信息,需要經過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統計,然後還需要經過專門的人員進行上傳,審核通過後才能進行查看的。
在找了代表律師後,應該及時的將自己發生的事情,如實的告訴律師,然後如果有證據的話,要及時的提供證據,不能製造偽證,最終律師通過證據還有其他的調查後,才能幫助這個當事人,為他爭取最大的權益。
G. 在哪裡可以查法院審判結果
法律分析:登錄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判決結果。網上查看法院判決結果的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中國裁判文書網。2、輸入想要檢索的案由、關鍵詞、法院、當事人、律師等。
3、按關鍵詞、案由、法院層級、時間等篩選查詢想要的具體內容。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應當依法、全面、及時、規范。
第二條 中國裁判文書網是全國法院公布裁判文書的統一平台。各級人民法院在本院政務網站及司法公開平台設置中國裁判文書網的鏈接。
H. 怎麼查看法院受理案件
可以去法院的立案大廳咨詢。
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行政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刑事案件: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
一、法院案件查詢的方式:
(1)到所在法院的網上服務平台查詢;
(2)到法院人工或自助查詢機查詢;
(3)打法院服務電話12368查詢或其他法院電話查詢;
(4)聯系案件的法官或法官助理。
(5)其他查詢。
二、有以下四種方法可查詢案件進度:
1、律師出具相關立案手續,表示該案件已經立案。
有的地方法院給立案通知,有法院蓋章的。即使沒有立案通知,立案的標志是向法院繳納訴訟費,並得到相應收據。
2、持立案通知或繳費單,可到該法院查詢該案的立案情況或審理法官等基本情況。
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後,會依法向當事人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你可以憑借受理案件通知書來確認是否已經立案。
3、如沒有受理案件通知書的,還可以持本人有效證件去法院立案庭查詢案件受理進度。
到法院立案庭查詢,報名字、身份證號碼或到法院自動查詢機查詢。
4、可以登錄受理案件的法院,查詢開庭公告。或到法院的網上訴訟服務平台上查詢(要求有開通此服務)進度。
三、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流程
1、起訴原告向法院起訴,應遞交起訴狀和有關的證據材料。並按照被告人數遞交訴狀副本和證據副本;同時填寫訴狀清單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原告在遞交起訴狀時,為公民(自然人)的應附交個人身份證明;為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法人的應提供工商登記資料、營業執照副本或組織機構代碼證明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託代理人身份證明;被告為法人的應提供的工商登記資料,被告為公民(自然人)的應提供其戶籍證明。
2、立案法院接受當事人遞交訴狀後,應在訴狀清單上簽名。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當即立案,同時向當事人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當事人法律文書送達確認書、訴訟須知、調解須知以及繳納訴訟費用通知。
3、排期經法院審查決定立案的,當即進行排期。排期包括確定開庭日期、時間、法庭和審判長,並向當事人送達開庭傳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I. 哪個平台可以查看刑事案件糾紛裁判文書匯法網上是不是可以查詢到
中國裁判文書網。是。
通常刑事案件判決書在網上是可以查到的,但是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案件在網上查不到。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分為第一審刑事判決書和第二審刑事判決書。被告人對第一審刑事判決不服的,可在收到判決書後的第二日起十日內提起上訴,人民檢察院發現第一審判決確有錯誤,也應當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第二審刑事判決為終審判決,但二審判決確有錯誤的,被告人可依法申訴,人民檢察院也可依法提起抗訴。
(9)勝訴的案件網上哪裡可以看擴展閱讀:
裁判文書注意事項:
裁判文書上網公布前,需要對當事人的個人信息以及其他不宜公開的內容進行技術處理。
雖然《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暫行辦法》規定,當事人認為案件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秘密,請求不在互聯網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經案件承辦部門審核理由正當且不涉及公共利益的,可不在互聯網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中並沒有明確規定當事人可以對是否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提出意見。
J. 怎樣在網上查法院案件進展
1、如果法院開通了微信,可以通過微信進行查詢;
(10)勝訴的案件網上哪裡可以看擴展閱讀:
法院再審處理: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提出的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的申訴,應當認真負責處理。
人民法院對於檢察院起訴的案件認為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有違法情況時,可以退回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或者通知人民檢察院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