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怎樣看粉彩瓷器的真假
擴展閱讀
可以馴化動物原始人游戲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圖片 2025-05-18 03:53:44

怎樣看粉彩瓷器的真假

發布時間: 2023-02-04 05:41:19

① 乾隆粉彩瓷器的鑒定有哪些方法

粉彩瓷器是乾隆朝彩瓷的主流!官窯和民窯都大量燒造,除白地粉彩外、有各種地色的粉彩器。如:豆青地、紅地、黃地、藍地、綠地、胭脂紅地、木紋釉地、碎紋地等。鑒定要點:
一、 器型:形制上豐富多樣,特別是用於陳設的各式大型器,如轉頸瓶、轉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為流行。
二、 胎釉:乾隆早期瓷器的胎還是保持雍正時細潤的特點,晚期由於督陶官的不力和經濟原因,胎質不如唐英督陶的清早中期,但比晚清仍勝一籌。早期釉質瑩潤與雍正無太大差別,晚期漸糙。精緻的粉彩瓷器釉面堅致,細潤如脂似玉,光潔無瑕疵。一般粉彩瓷器釉面或瑩潤,或不夠干凈,釉面常有均勻似漣漪的小皺紋,以陶瓷板畫表現最明顯,但沒有晚清時期釉面不平的波浪釉嚴重。
三、紋飾:乾隆粉彩器紋飾種類眾多,有山水、人物故事、花鳥、嬰戲、仕女、花果、花卉、題詩,均以當時名畫家的繪畫為藍本,兼糅西方繪畫技法,勾染皴擦,濃淡分水,清新明艷,立體感強。
四、 彩繪:乾隆粉彩具有用色濃艷、裝飾方法多樣、富麗華縟的風格。乾隆官窯粉彩集壓印、剔劃、繪畫、開光、色釉、堆塑、描金多種工藝於一體。有的陶瓷器物下部分為色地,腹部為白色或白地開光,開光內繪粉彩紋飾。

五、款識:乾隆粉彩官窯瓷器大多書「大清乾隆年制」篆書六字款,少數書『乾隆年制「篆書四字款。民窯粉彩器亦有書六字款和四字篆書款的,但款識書寫極不工整。掌握了以上五點就基本懂得如何鑒定乾隆粉彩瓷器!

附錄:五幅乾隆粉彩瓷器圖片。一、黃地粉彩八寶紋花觚 二、黃地粉彩纏枝花卉暗八仙紋瓶 三、霽藍地描金花卉紋開光式粉彩山水樓廓圖瓶 四、金地粉彩纏枝蕃蓮大吉瓶 五、松綠地粉彩趕珠雲龍紋長頸瓶

② 粉彩瓷器鑒定,讓你能收真品入囊

粉彩瓷器出現在中國的清朝,民國也有彩瓷,但是清朝的彩瓷實在五彩的基礎上後借鑒外國的琺琅瓷,二者結合在彩瓷上,所以清朝的彩瓷顯得大氣又明亮。也正因為清朝的彩瓷,年代不算久遠,所以在鑒定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分不清真假,而且清朝的彩瓷有雍正彩瓷、康熙彩瓷、咸豐彩瓷等等很多類,所以鑒定的時候需要很豐富的經驗,下面介紹彩瓷鑒定方法:
一.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琅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從康熙晚期創燒,後歷朝流行不衰。


二.方法/步驟
1粉彩瓷的特點
粉彩瓷裝飾畫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藝術中的營養,採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對象,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鳥蟲都顯得質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採用的畫法既有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工筆畫,又有滲入淋漓揮灑,簡潔洗練的寫意畫,還有誇張變形的裝飾畫風。甚至把版畫,水彩畫,油畫以及水彩畫等姐妹藝術都加以融匯運用,精微處,絲毫不爽;豪放處,生動活潑。粉彩的繪制,一般要經過打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從打圖到拍圖,是一個用墨線起稿,進行創作構思,如繪瓷決定裝飾內容與形象構圖的階段。正式繪制時定稿叫「升圖」,把描過濃墨的圖樣從瓷器上拍印下來叫「做圖」。接著把印有墨線的圖紙轉拍到要正式繪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圖」,這樣就可進行繪瓷。


粉彩的描繪,著色技法是比較復雜細致的,一般如畫,彩,填,洗,扒,吹,點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畫筆,填筆,洗筆,彩筆,篤筆,赤金筆,金水筆,瑪瑙筆,扒筆等許多特製筆。
2.雍正粉彩鑒定技巧 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風格,粉彩紋飾多繪團花、團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壽)、過枝花卉、水仙靈芝、仕女、麻姑獻壽、嬰戲等。紋飾明顯疏朗、規整。如粉彩過枝桃蝠盤,從盤外壁開始繪桃枝葉及桃,通過盤口過到盤心接繪桃枝葉及蝙蝠,雍正時期一般繪8個桃,乾隆時多繪9個,有「雍八乾九」之說。雍正朝畫的蝙蝠翅膀頂端下彎有鉤,鉤中有一點,嘴上有毛(但不絕對)。仕女幼童人物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簡的山石樹木等背景,或留較多的空白。這時和康熙朝一樣,較多地使用「金紅彩」,精細之作還在紋飾上方用墨彩行書題相應的詩詞歌賦,並繪紅色迎首或壓角章,顯露出當時社會文人的儒雅之風。一般民窯多在碗、盤、爐、罐、盤口瓶、小瓶上繪粉彩紋飾。


雍正粉彩官窯器多數有「大清雍正年制」兩行六字楷書款。民窯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圖案標記,以器底繪青花筆、錠和如意,諧音「必定如意」等為突出。
3乾隆粉彩瓷鑒定技巧和方法 乾隆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佔此重較大的品種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繼承了雍正時期在肥潤的白釉上繪疏朗艷麗紋飾的特點,如常見的折枝花卉盤、碗、小瓶、面盆、人物筆筒和大件器物鹿頭尊等。


4嘉慶朝彩瓷以粉彩 嘉慶朝彩瓷以粉彩為主流,陳設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兩件香罐、兩件花抓及一件香爐組成)和法器等都屬常見。嘉慶早期的粉彩還有乾隆朝的特點,比較精細,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軋道開光的。「百花不露地」相當精細,個別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軋道開光品種的不如乾隆時的精細規整,所繪紋飾有的也顯呆滯。嘉慶粉彩瓷常見紋飾有花卉、八寶、雲龍、羅漢、嬰戲、石榴等。器型有瓶、筆筒、洗、盤、碗、茶壺、戟耳瓶等。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內壁和底部施豆瓣綠釉,壓鳳尾紋粉彩器則仍多見各種色地,如黃、紅、綠等。這一時期描金工藝的採用也較為普遍。
粉彩瓷器的鑒定是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也需要豐富的經驗,所以我們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在購買前盡量的掌握多一些粉彩瓷器的知識,以及鑒定的方法。盡量在正規的地方購買。或者在購買的時候也可以邀請多個對粉彩瓷器有經驗知識的朋友陪伴。古玩市場在現在的市場交易中屬於有風險的市場,正品和贗品往往真假難辨。以上就是小兔講的關於粉彩瓷器的鑒定,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③ 怎樣辨別粉彩真與偽

粉彩是釉上彩品種之一,也叫「軟彩」。是借鑒中國畫中的用粉及渲染技法,在素器上以「玻璃白」打底,彩料暈染作畫,再經爐火烘烤而成,色彩豐富,色調淡雅柔和。粉彩創燒於清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在顏色的配製上又借鑒了琺琅彩多色配製的技法,創造出了低溫釉上彩這種新的瓷器品種。由於這種瓷器的色彩豐富、精美,因而很快獲得了清代王公貴族們的青睞,逐漸取代了五彩瓷器的地位,成為景德鎮主要生產的瓷器製品。粉彩瓷器發展到雍正朝極為盛行,特別是景德鎮御窯廠,大量燒制宮廷陳設、使用器物,成為頗受皇家鍾愛的器皿。民國時期,景德鎮出現了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新粉彩鼎盛時期,民國粉彩瓷的鑒定主要在燒造技術、圖案、施彩技藝、製作工藝等方面,民國粉彩和晚清粉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道光粉彩:道光時期由於社會上流行「及時行樂」的思潮,反映在紋飾上有大量斗雞走狗,鸚鵡,蟈蟈,蟋蟀等圖案。由各種彩蝶昆蟲組成的「探花及第」圖案也很盛行。同治粉彩:同治粉彩紋飾多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五福捧壽,麒麟送子是常見的主題。紋飾風格進一步圖案畫。同治粉彩人物最典型的特徵是:人物有眼無珠,民國和現代許多仿品往往在人物眼睛中點上黑眼球,弄巧成拙了。光緒粉彩基本吸收了前朝的傳統和特徵。百鹿,九桃,博古圖,蝙蝠,龍鳳,八仙,麒麟送子等題材仍是主體。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後,為皇室專燒制的御窯廠停辦,全國瓷業進行改良,成立了不少瓷業公司,此時為了維持中國瓷業在國內外市場的需要,民國初期涌現了大量仿古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的名窯名品以及明清御窯典型器幾乎無不仿製,而且惟妙惟肖。粉彩瓷器是當時生產的主流。需要注意的是:粉彩人物類的大瓶、大罐,一般稱作「嫁妝」瓶,一面繪粉彩仕女嬰戲,一面書墨彩詩句,有的還帶干支年款及作者姓名,這類粉彩瓷器多為20年代時的作品,有的畫面也很生動,也是值得收藏的。總之,要想熟練掌握鑒定粉彩瓷器,一是閑時多看多研究。二是參加學習班,聽聽老師們講授,再看看實物。三是不妨先玩出土瓷片。到一處窯址必撿一些瓷片回來,經專家鑒定後,作為標本瓷片放在家中,經常看,自然就會記著某窯瓷器的特徵,以後在選購瓷器時就會用得上。四是要多看專業人士寫的古陶瓷書,以及大博物館或文博部門出版的圖錄等。但看書不能死搬硬套,不能看到市場上或文物販子的東西和某書上的圖是一樣的,就認為是真品把它買下,還要細看它的釉色、紋飾、輕重、款式等。五是常到博物館、文物商店走走、看看。這些場合的東西可作為標准器物學習。

④ 小白求問粉彩瓷器如何鑒定

粉彩瓷是琺琅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在眾多的清宮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簡單率直,濃筆艷抹,富貴豪華而別具一格。紅鳥牡丹富貴罐是其風格的經典之作。此後,有君王之才的袁世凱於1915年底稱帝,年號「洪憲」。喻其大法制,倡導國民新生活,公正透明等。按慣例,新皇帝即位要燒新瓷貢賀。袁世凱粉彩玉壺春瓶,採用瓷石作胎,模具成型,材質單一,稀薄透光。袁世凱瓷已完全失去了古陶瓷胎體的內部活力,完全依賴顏料和技法,猶如在屍體上化妝,沒有了整體的生命的活性。景德鎮王掌櫃簡單總結了一下粉彩瓷器鑒定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器型:形制上豐富多樣,特別是用於陳設的各式大型器,如轉頸瓶、轉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為流行。
2、胎釉:乾隆早期瓷器的胎還是保持雍正時細潤的特點,晚期由於督陶官的不力和經濟原因,胎質不如唐英督陶的清早中期,但比晚清仍勝一籌。早期釉質瑩潤與雍正無太大差別,晚期漸糙。精緻的粉彩瓷器釉面堅致,細潤如脂似玉,光潔無瑕疵。一般粉彩瓷器釉面或瑩潤,或不夠干凈,釉面常有均勻似漣漪的小皺紋,以陶瓷板畫表現最明顯,但沒有晚清時期釉面不平的波浪釉嚴重。

3、紋飾:乾隆粉彩器紋飾種類眾多,有山水、人物故事、花鳥、嬰戲、仕女、花果、花卉、題詩,均以當時名畫家的繪畫為藍本,兼糅西方繪畫技法,勾染皴擦,濃淡分水,清新明艷,立體感強。
望採納,謝謝

⑤ 如何鑒定粉彩瓷器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琅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從康熙晚期創燒,後歷朝流行不衰。鑒定粉彩瓷首先知道粉彩瓷有一個獨有的特徵,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綠釉松石綠釉非常淺淡光潤;還有粉彩瓷造型都非常規整,很少出現夾扁或歪塌現象。
更多關於如何鑒定粉彩瓷器,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a5fee161609748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⑥ 清代粉彩瓷器怎麼分辨真假

據《陶雅》上說:「康熙硬彩,雍正軟彩。」
又據《飲流齋說瓷》中解釋:「硬彩者彩色甚濃,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軟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勻之也。」
真正康熙時期的五彩瓷是相當珍貴的,瑰麗多彩,品種繁多,它的最大特徵是:
1、胎釉和青花、鬥彩相似;
2、色彩主要為紅、黃、藍、綠、紫、黑等,但以紅彩為主;
3、其繪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畫人的顏面,不填顏色,用紅色筆加勾;
4、多用小開片,裂紋向下而緊合。
相關內容:五彩瓷可以分為青花五彩和純釉上五彩兩種。青花五彩瓷是先在釉下用青花描畫出所繪圖案的藍彩部分,罩釉燒成,再在其餘部分各按所需繪彩,復入彩爐二次燒成。目前所見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宜德時期的,但很少見,西藏薩迦寺有收藏。嘉靖、萬曆時

⑦ 民國粉彩怎樣鑒別`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後,為皇室專燒制瓷器的御窯廠停辦,全國瓷業進行改良,成立了不少瓷業公司,此時為了維持中國瓷業在國內外市場的需要,民國初期涌現了大量仿古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的名窯名品以及明清御窯典型器幾乎無不仿製,而且惟妙惟肖。時至今日,大量的民國仿品仍舊混跡人間,甚至不少也流往海外。因此,民國時期的仿品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其中粉彩瓷器也是當時生產的主流
民國時期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製的雍、乾粉彩和帶有齋堂款識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間收藏的無款或書寫清朝各代偽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謂洪憲瓷等。
郭世五仿雍正、仿乾隆的粉彩瓷最為精細,具有雍、乾時彩瓷的風韻。據《景德鎮史稿》、《明清瓷器鑒定》、《古玩舊聞》等著作介紹,袁世凱任大總統時曾派郭世五(原名郭葆昌)在景德鎮擔任陶務監督,是我國陶瓷史上最後一個督陶官。此人在擔任督陶官前後的一段時間內,主要是發展仿古瓷。由於他常駐景德鎮,對窯工熟悉,也有條件用重金聘用制瓷能手。郭氏仿雍正、乾隆的琺琅彩和粉彩瓷,胎質純白、畫工精細、色彩瑰麗。1949年郭氏親屬捐獻給故宮博物院的瓷器中,就有多件類似的器物,以瓶為主,瓶體多為撇口燈籠式,器表紋飾主要以人物為主,有嬰戲圖,麻姑獻壽圖,高士圖以及古代文人喜愛的琴、棋、書、畫圖案。繼承乾隆時的施彩方法,以琺琅彩為主,部分紋飾加施粉彩,畫面紋飾精美,生動活潑。其款識均為紅彩篆書或楷書「居仁堂制」、「觶齋主人」、「陶務監督郭葆昌謹制」等。這種精品在當時古董界稱為「洪憲」瓷或稱民國琺琅彩。民國早期「洪憲」瓷已成為郭氏仿品的代稱。由於製作水平高,當時「洪憲」瓷名噪一時,不少古董商因此牟取高利。

故宮藏品中還有郭世五專為他自己燒制的仿雍正粉彩瓶,瓶高30厘米左右,洗口、細頸、溜肩、圓腹、圈足,瓶身以下部裝飾為主,繪盛開的花卉和草蟲、蝴蝶,如海棠菊蝶瓶、百合花草蟲蝶瓶、蘭花靈芝瓶、牡丹瓶、月季花瓶、梅竹瓶等。瓶底有兩種款識,一種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制」之字款,一種紅彩篆書「郭世五」三字款。仿雍正粉彩瓶均通體白釉泛青,色彩有的艷麗,有的淡雅,遠效果較為漂亮,具有雍正粉彩的韻味。仔細觀賞,足內面有較大鬃眼,藍色彩料偏黑灰調,彩料表面不光潤,與雍正粉彩真品相比則相形見絀。

古玩世界 民國時齋堂款的粉彩瓷器民間收藏很多,繪畫也很精細,可與雍正粉彩媲美。民國初期重要的堂名款如下:

「頤壽堂」。此款器物有折枝桃花小碗、人物紋燈籠式尊、花卉提梁壺等,它們造型秀美,色彩淡雅,每件瓷畫宛如一幅工筆畫。與雍正粉彩相比,桃花使用的粉紅色過於濃艷,綠色花葉加入粉質,整個畫面立體感差。
「靜遠堂制」。此款為北洋軍閥徐世昌專用品。有各種粉彩花鳥紋瓶、黃花碧桃碗、花卉式杯、梅花式提梁壺等,均摹仿雍正粉彩精細的藝術風格。
「延慶樓制」。為北洋軍閥曹錕專用品。目前見到的資料,「延慶樓制」款的瓷器都是大瓶。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高達100厘米的粉彩錦地開光人物紋大瓶,在瓶口的里部紅彩書寫「延慶樓制」四字楷款。此器高大、造型規整、紋飾線條流暢。「千件」大瓶也是民國瓷器的一大特色,有青花、顏色釉、粉彩等品種。筆者在泰國文物店裡見到高達1米多的黃地粉彩開光人物大瓶,人物繪畫十分精細,粉彩加施料彩,具有乾隆粉彩的韻味,充分反映了民國早期的制瓷水平,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居仁堂制」款的粉彩瓷器是郭世五為袁世凱特製的。真品都具有清代御窯粉彩的風格。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藏一件紅彩篆書「居仁堂制」款粉彩雲蝠紋賞瓶,此瓶造型、紋飾、色彩均與光緒御窯粉彩賞瓶一樣,其特徵為口微撇、長頸、圓腹、圈足。頸部繪粉彩雲蝠紋,腹部繪紅彩二龍戲珠加飾粉彩朵雲紋,通體加飾金彩邊線,顯得金碧輝煌。故宮珍藏一套青花篆書款「居仁堂制」粉彩餐具,其裝飾仿乾隆粉彩軋道工藝。器里繪青花雲鶴,器心青花繪一組牛郎織女圖。器外壁為胭脂紫地軋道四開光,光內分繪粉彩牛郎和織女各二圖。此套餐具據傳是袁世凱的親戚婚慶用品。以上兩例「居仁堂制」款粉彩瓷器都具有清代宮廷用瓷的風格,應是郭世五為袁世凱制的。古玩世界
現在社會上流傳著不少民國時期民間使用的粉彩瓷器,以餐具、茶具的數量最多,有的胎體輕薄,多繪花卉或山水人物,色彩較濃艷,器底款識用青花或紅彩仿寫清代各朝款識,或紅彩乾隆圖章式偽款,或紅彩楷書「乾隆年制」四字偽款。但是在這款器物中有的瓷畫較精美,是可以收藏的,因為這畢竟是近百年前代表瓷器最高水平的工藝珍品。

當代民間流傳的「洪憲年制」款的粉彩瓷器,都是很粗糙的贗品。民國時有一種紅彩「洪憲年制」款的粉彩商品瓷。當時由於袁世凱稱帝僅八十三天,袁倒台後一些古董商人為招覽生意,將袁世凱的年號「洪憲」作為瓷器的款識,製作了許多「洪憲年制」款的粉彩瓷器,繪畫花卉、花鳥人物紋飾。這些偽款的民間粉彩瓷器風靡一時,國內外流傳甚廣。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有一對粉彩蘭花撇口瓶、洞石花卉墨書詩句撇口瓶,器底均用紅彩書寫「洪憲年制」四字,字體規整,紋飾繪畫粗獷靚美,色彩稍厚,彩面光澤柔和。類似這樣「洪憲年制」款的彩瓷有一定歷史和藝術價值,是可以收藏的。目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很粗糙的「洪憲年制」款粉彩瓷器,盤、碗之類較多,根本不是真正的「洪憲」瓷,毫無收藏價值。
現在社會上還流傳著許多民國時民間使用的粉彩人物大瓶、大罐,一般稱作「嫁妝」瓶,一面繪粉彩仕女嬰戲,一面書墨彩詩句,有的還帶干支年款及作者姓名,這類粉彩瓷器多為20年代時的作品,有的畫面也很生動,也是值得收藏的。當前文物市場上除仿清代各朝粉彩瓷器,也仿製民國彩瓷。高仿中主要仿製郭世五那批所謂「洪憲瓷」,以撇口燈籠式瓶為主,瓶身繪花鳥或仕女嬰戲圖、瓶底紅彩書寫「居仁堂制」或「洪憲年制」款。這種贗品在民國瓷熱的氣氛中也很迷惑人。它的胎體過於輕薄,地釉過於粉白光亮,從紋飾繪畫上看,畫花鳥者彷彿現代花鳥畫,仕女、嬰戲圖人物的面孔宛如現代人物。紅彩款識也不能達標。
在當今仿品泛濫,仿技日高的情況下,無論是收藏愛好者,還是博物館工作者,都應該不斷提高自己鑒別文物的水平,不然稍一不慎即難免失誤。正如陝西《收藏》2000年2期《論古瓷收藏誤導》一文所言:「不看懂真品,就辨不清真偽;不看懂偽品,也辨不清真偽。」這真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道理。

⑧ 民國粉彩瓷器分哪幾類,怎麼鑒定真偽

民國時期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製的雍、乾粉彩和帶有齋堂款識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間收藏的無款或書寫清朝各代偽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謂洪憲瓷等。粉彩瓷器沒有分類一說,民國時期的粉彩瓷器也是如此。民國瓷器真偽取決於以下幾點:1、胎質。早期的民國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結合部多泛黃,晚清瓷器大多沒有這種特徵,也比清瓷要顯得緊密一些。仿品胎質不僅堅密,而且生硬,分量或輕或重。對經常接觸民國瓷的人來說,上手一掂,真偽分曉。2、釉面。民國粉彩瓷畫大致有兩種不同的特徵,一種略微泛黃,表面光澤柔和,給人以松軟的感覺,縮釉、串煙,但透過緊綳的表面,仍能看見柔軟的釉質。仿品光很強,即使經過高錳酸鉀處理,其光澤也不會太柔和,一般都有生澀僵硬的感覺。所仿縮釉、串煙也不自然。3、飾瓷用料。民國青花大致上分兩類,一類完全沿用清代用料,雜質多而色泛灰,精神渙散。一類青料發色純正艷麗,只是入骨不夠,稍欠沉著。仿前一類民國青花不多,仿後一類色彩死板,毫無鮮活之氣。4、畫工與題銘。民國瓷器上的題銘、書法千姿百態,但大多功底扎實,銘文有來歷。仿民國繪畫難,仿民國書法更難,仿題銘難上加難。因此要鑒藏民國瓷畫的真偽,自然離不開藏友書畫功底,以及獨到的眼力和鑒別手段。謝謝

⑨ 清三代粉彩瓷器如何鑒別鑒定,怎麼鑒別鑒定真偽

乾隆瓷器真偽的鑒定

是否是仿品,主要看下面這5點
1、造型的整體結構比例不諧調,雖然高度或口徑與書本上的尺寸相同,但器物腹部的弧度不準,不是擴大就是縮小。
2、胎體有的過於輕薄,也有的過於厚重。
3、作舊痕跡突出,如未作舊又很光亮。還有的為了表現是舊物,在器物底或罐的口邊塗抹一些灰褐色的泥巴。
4、作舊痕跡突出。
5、這些現象與傳世品的特點相比差距較大。更別出心裁的是,一些牟利者自造出一些乾隆款的彩瓷迷惑人們。在幾次鑒定會上都出現諸如銀灰色地雕花開光大碗、大罐,開光內彩繪山水人物,器底雕刻篆體"大清乾隆年制"款,讓人感覺彷彿是乾隆的銀彩器,實際不然,這種器物胎體厚重,工藝粗糙,紋飾繪畫水平也很低。類似低劣的仿品實在是舉不勝舉。

⑩ 怎麼樣辨別同治粉彩瓷器真偽

同治時期民窯粉彩,一般而言,胎體有的輕薄,有的厚重,兩種均較粗松;以指輕扣圓器的胎體,發出的聲音較尖,似金屬銅聲此為清末瓷器的共同點。施釉稀薄,呈瑩白色,質粗松軟,釉面不夠平整。製作不規整,厚胎者更為粗糙笨拙。色料中因施加粉質較多而顯濃厚。有的延續前朝傳統施綠釉里,因色澤濃重,施彩較厚,釉面不夠平整,呈波浪釉,但因無細小的皺紋而獨具時代特色。紋飾筆法稚拙,布局凌亂,缺少生氣。
清同治年間的粉彩,不少器物紋飾多用紅彩,而紋飾中所用紅彩暗淡凝膩;表面不夠光潤,是清代晚期紅彩的特點,這也是區別新仿同治粉彩瓷器的重要標准。如的同治粉彩蝴蝶白菜紋瓶,其紋飾的內容和繪畫技法具有同時期的典型特點,胎體粗糙,厚重笨拙,粉彩色料中因粉質較厚而顯濃厚,紅彩顏色較淡,表面不夠光潤,有些顯臟;而綠彩厚則色深,薄則色淺,色深者顏色泛黑,色淺者顏色泛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