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辨別紫砂壺的真假好壞
如何挑選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具備什麼條件?除了依個人主觀的偏好(有人愛花貨,有人愛方壺)為出發點外,可以以下幾個標准來判斷:
壺的造型結構:一把壺的完成需由多部分相組合才行。其組合是否合乎理想,合乎物理性質,是評斷這把壺的基本要件。以下就茶壺三要素壺嘴,壺把,壺身三個部分的組合加以敘述。
三點成一直線,:壺的嘴(出水口),壺把,鈕必須成一直線,換名話說,就是三點要對直(少數特殊造型除外)。
比例要勻稱:各部分組合比例,應力求勻稱,同時要展現出落落大方的空間感。
出水順,握感輕:壺嘴的出水務必順暢,手握壺把時,握感應力求輕盈,不費力。
一體成型感:壺嘴與壺身,壺把與壺身的連接部位,要處理得很自然,沒有任何破綻,宛如一體成型般。
茶壺的外觀:
茶壺的外觀可從多方面加以考慮。
美觀:近年來,市面上推出的茶壺形式琳琅滿目,或高或矮或圓或扁,或幾何形狀或瓜果形狀。然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審美觀點,因此,所謂的美並沒有一定的標准可言,只要合乎您的心意即可。
重心要穩:用手提起茶壺是否感覺順手?重心是否恰到好處?端看該壺壺身與壺把的設計是否精準。購買新壺時,不妨要求賣主在壺中裝入約壺容量3/4的水。用手平平提起茶壺,緩緩倒水,如果感覺很順手,即表示該壺重心適中,穩定,是一把好壺。如果提壺需用國緊握壺把才得以平穩的話,即表示此壺的重主位置不對。除了重心要穩之外,左右也需勻稱。抓起壺蓋時,壺口要平,要圓。
出水需急,長,圓:出水首先要剛直有勁,水束又長又圓,同時,傾倒壺水時,若能使壺中滴水不剩,即表示是一把好壺。
壺蓋,壺身緊密吻合:壺蓋與壺身的緊密度愈高,愈不會使茶香流失,壺蓋與壺身緊密吻合的茶壺才是一把好壺。壺蓋與壺身緊密度的測試方法是,茶壺裝水約1/2-3/4,用食指緊壓蓋上氣孔,傾倒壺水看看,若滴水不流即表示兩者緊密度極高;另外,用食指緊壓茶壺壺嘴,顛倒壺身,若緊密度夠,則壺蓋不會掉落。
其次,壺底壺面平滑工整,落款也工工整。通常一把壺至少會有二個以上的印章,大抵是在壺底,壺蓋,或把手上。
茶壺的品質:
茶壺的製作方法有手手拉,挖塑及灌漿三種,每一種的價值多少有些差異。外行人很難從外觀判斷是屬於何種。此時,不妨抓起壺蓋,仔細端詳壺身內部情形即可明白。一般而言,手拉壞較為粗糙,挖塑壺會留下刀刻的痕跡,灌漿壺則會有模痕。至於要判定其好壞,可從兩方面著手,即看色澤與聽聲音。
看色澤:據行家的說法,茶壺的色澤以滑潤為佳,一把好茶壺,其土胎色澤所呈現之滑潤感,的確很迷人。
聽聲音:茶壺因燒成火候的不同,硬度多少會有差異,因而聲音也就有清脆鏗鏘或混濁遲鈍之分。究竟清脆較好或是混濁聲較佳,並無一定標准。不過,根據多數行家認為,聲音較清脆鏗鏘的壺,較適合泡發酵,香氣高的茶;聲音較混濁遲鈍的壺則適合泡重發酵,韻味低沉的茶。
辨別壺身的方法是,將壺平放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輕彈壺身。
在此必須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宜興陶土因含有石英成份,故製成茶壺後,放在燈光照照看,可看出點點點金光,這是其他地方陶土所沒有的特點。
❷ 鑒別古陶的五種方法
在 收藏 古陶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去鑒別古陶,學會辨別的技巧有助於你收藏到上等的古陶,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鑒別古陶的五種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鑒別古陶的五種方法
1用眼看。即是看古陶的外形,形狀是不是當時典型的產品,外形是否優美,皮殼古不古老,因為“真的古陶外形都是看起來很舒服的”。
2掂重量。即手拿古陶起來掂重量。老的陶器往往都比較輕,因為會經過長時間的水泡,幹了再濕,濕了再干,土質就會變得疏鬆,重量也會變輕。如蛋殼陶一件才幾十克。
3用水試。吃水較快的陶器一般就是老的,新的陶器吃水比較慢。
4用手敲。鑒別古陶還可以聽聲音,古陶的聲音敲起來就像是“敲木頭”的聲音,聲音較為低沉。如果敲到的“古陶”聲音比較清脆,就是新的。
5鼻子聞。“如果聞到一股新陶那種嗆鼻子的味道,就是新的。”
古瓷收藏的一要三不要
古瓷器是中國歷史 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 愛好 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場、高額的利潤,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場。贗品越仿越真,檔次越仿越高,做舊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專家們也真偽難辨。那麼,怎樣才能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這就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
要長些陶瓷學問。我國的陳設藝術陶瓷,分陶和瓷兩大類。陶主要產地有以紫砂壺和花盆著稱的陶都江蘇宜興,有以陶塑人物和動物造型見長的廣東石灣,還有生產唐三彩的河南洛陽,生產黑釉陶罐的山西渾源,生產刻花陶器的四川榮昌等;瓷主要產地有以生產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四大傳統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鎮,有以釉下五彩裝飾美術瓷而聞名的湖南醴陵,有生產雨點釉和發展刻瓷藝術的山東淄博,生產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鄲,生產白瓷的福建德化,生產青瓷的浙江龍泉,生產釉上彩花瓷的廣東潮州,生產仿南宋官窯藝術瓷的浙江蕭山等。陳設藝術瓷作為商品,價格並非越高越好,這需要認真加以鑒別,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畫功是否熟練、清晰,色澤是否瑩潤、透明,釉下裝飾注重工筆式寫意,必須是手工繪制,不是印花、貼花,而且顏色要光亮。對陳設藝術陶瓷的選購,既要看整體效果,也要仔細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無變形,釉面是否光潔,色度有無異樣。選購陳設藝術陶瓷要在白天光線好的地方,燈光往往會出誤差,對瓷質可輕輕彈叩,聽聲音是否清脆響亮,沙啞聲音有裂紋的,再好看也不值錢,而且有裂紋的陶器不易保存。
一不要總想從舊貨古玩市場買到珍稀名瓷。珍貴古瓷相當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們的珍視,如官窯、汝窯、哥窯這些珍品瓷器,目前國內外的存世量幾乎都有數可查,因其十分珍貴,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燒造較少,當時燒制元青花用進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貴的,民間能用得起這種高檔瓷器的為數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遺存及少。但元青花在20世紀30年代被發現認識以來,聲名遠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貴,即便地攤小販亦知其貴重。若能輕易廉價買到元青花,實屬可疑,當慎之又慎。
二不要受古瓷鑒定理論書的誤導。收藏者往往依照古瓷鑒定理論書中的特徵,按圖索驥,往贗品上湊。目前,有些理論專著是研究我國瓷器藝術成就和歷史的,書中的論述對象往往選擇最能代表當時成就的名品。這方面的資料比較多,仿偽者往往依據這些資料描述的特徵和圖片進行仿製。在民間收藏活動中,一輩子也難碰上一件珍品,所以這些書籍只能幫助我們了解歷史上各時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於實際收藏活動的指導意義並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卻有很多特徵與書本上相符,如果按圖索驥,便最容易上當。再有一種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興起的收藏熱,編輯出版一些指導購藏的圖錄,常常為了給書本增色,便不惜抄錄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間流傳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圖片,隨意地標上參考價格,使人產生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現而被廉價購走的錯覺。
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對所處地區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種缺乏認識,不從實際出發確定收藏品位,這是許多愛好者的通病。對那些有收藏價值又有條件買到的古瓷不屑一顧,只想買那些沒有可能出現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贗品者的圈套。這種不切合實際的收藏定位觀,主觀上便拉開了接觸珍品的距離。
瓷鈞瓷是否具有收藏價值
現代鈞瓷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有些人走親訪友贈送禮品就喜歡送現代鈞瓷。現代鈞瓷放在家中當擺設可以使得整個家增添一抹藝術氣息,並且近幾年來,它的價格也在往上漲。在過去,現代鈞瓷不被人們所看重,一件現代的精品鈞瓷的價格最多也只能夠買到三、四千元左右,但是現在不同了,人們開始逐漸認識到了現代鈞瓷的價值,它的價格也呈現出了上漲的趨勢。現在,一件名家的精品鈞瓷賣到上萬已經是一件不稀奇的事情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現代鈞瓷的升值空間還是很大的。
對於鈞瓷的收藏來說,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注意起現代鈞瓷,一方面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一件宋代鈞瓷的價格十分昂貴,從上百萬到上萬元不等,一般人很難有這樣的財力。另一方面,市場上傳世的鈞瓷較少而鈞瓷的贗品較多。而現代鈞瓷無論是從價格還是從鑒賞的難度來說都是很適合普通的藏家的,再加上現代鈞瓷的價格還沒有被炒到非常高,大家可以逢低購入,不論是作為收藏也好,投資也好,都是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間的,可以說,現代鈞瓷是潛力股,精品現代鈞瓷更是潛力股中的潛力股。
❸ 鑒別紫砂壺真偽的方法有哪些
1、看,真紫砂壺的紋理清新、圓潤,視覺有亞光的效果,有眾多分布均勻的細小類似金屬光澤的顆粒。有的手工壺內壁,有從中心圓點向四周的放射狀線,屬於加工工藝過程中形成的。
2、摸,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3、轉,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並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
4、聽,用蓋子輕敲壺體,盡管有人不贊成這么做,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敲擊的聲音清脆悅耳,聲音短暫,敲擊結束聲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壺,敲擊聲音沉悶渾厚短暫;瓷器敲擊的聲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點像金屬撞擊的聲音,一般人不好區分。
5、證書,一般正品的紫砂壺都有製作者的手寫證書,證書通常為宣紙,毛筆書寫,書法俊秀,這是因為,書法是一個好的工藝師的必修課,好紫砂壺的增值更多體現在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上,加蓋印章。印章的落款與紫砂壺底的落款一致。
❹ 鑒別紫砂壺真偽的11種方法
1、泥料胎土
色相、顆粒度及光澤肌理。不同年代的,不同礦脈各有特點,不同的開采和精選方式都造成泥料胎土都不一樣,清後期的天青泥就與歷代泥料不同。
2、造型風格
各個時代對美的感受和形式要求均有特定的標准,造型風格,整體的比例,嘴、把、鈕的配置存在著差異。
3、工藝手法
同一師傅傳授也會有不同的風格。
4、氣質神韻
最重要的標准,名家之作,由於獨具高超的藝術素養和熟練的專業技巧,以及對泥料性能的深入了解和窯溫的把握,其佳作自有一股不可模仿的神韻。
5、印章款式
印章款式是判斷真假的一個因素,但現代造假技術可以以假亂真,不可全信。
6、分辨新舊
流傳至今的真舊紫砂器不多,完美而又古樸雅拙的紫砂珍罕品,更難得到,舊的若屬真舊紫砂器,往往器表有一層自然的光澤,是由於久經盤玩,慢慢地透出來的溫潤光澤,被稱之為精光內蘊新器造舊,決無此特點,分辨新與舊時,要特別謹防新器造舊術的欺騙,切勿只重器表而忽視了其內在的素質。
7、提防拼湊
真舊明清紫砂保存至今,實屬不易,大都不甚完美,或有殘損崩裂,由是出現了各種修補拼湊術,如用蠟補缺,粘合後,再塗泥作色的;以陶泥仿製,拼合後,再做舊的;加彩紫砂腿色,以顏料添補的;器物殘損,以金屬片鑲包,或以玉等嵌替的等等。
鑒定時,只要留心並細致查看,就會驚異地發現修補拼湊的痕跡,而且虛位很多,因為經過修補、拼湊、調色後的紫砂器,其形制、色調、質地,與願器皆不可能完全相同,總有差異,並或多或少地喪失了原作的風貌和特徵。
8、器形質地
紫砂器的各個發展階段,都有其時代的烙印和標志,概要歸納有以下的主要特徵:明代比較注重器形,紫砂器的造型高雅樸拙,器物較少有裝飾,故以素樸為主;清代前期,紫砂的造型豐富奇特,注重器物的裝飾,加彩,堆雕等異彩紛呈。
清代後期,紫砂的造型趨向簡化,多取平面,注重雕刻詩詞書畫,器物的文人化味很濃,紫砂器的質地,有粗幼之分,粗糙者不受歡迎,細膩油滑者為上品,一般講來,名家之作,精工細雕,胎質比較細膩,表面皆較平滑。
9、題字用印
紫砂器題銘,據現有資料最早見於龔春壺把下刻供春二字,其後盛行,在紫砂器的發展過程中,許多陶藝大師的題銘風格亦不相同,鑒別時,應當明察秋毫,制砂者署名、制名,是在明清之際才出現的;真正流行在器上鐫刻詩詞的,始於清代後期的陳曼生,以後蔚然成風。
(4)怎樣鑒別陶制壺真假擴展閱讀
紫砂壺的成型方法大體上可以歸納為打身筒和鑲身筒兩類。這兩種成型方法在宜興地區歷史悠久的日用陶生產中早就採用,但在紫砂成型工藝中,已將此發展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紫砂壺成型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泥凳、木搭子、轉盤、木拍子、竹拍子矩車、鰟鮍刀、尖刀、明針等等。這些都是製作各種紫砂坯件的通用工具。此外,根據茶壺不同款式和工藝要求,還需准備許多特製的小工具。
❺ 如何鑒定紫砂壺的真偽
在茶具市場上,紫砂壺是最具受歡迎的品茗用具,也正是如此,現在市面上的紫砂壺多如牛毛,但其中也有許許多多的假冒偽劣次品,因此我們要想尋得一把佳壺,就需要機緣,當然,最需要的還是您的慧眼識珠。至於如何辨別紫砂壺的真假,這就需要經驗,但是也有一定的技巧,以下六步驟,教您鑒定一把壺的真假,選出心儀好壺。
1
看色澤我們首先要看的是紫砂壺的表面,由於紫砂屬於陶土,所以它是不上釉的,而且紫砂壺的色彩是豐富多樣的。一把新的紫砂壺表面不可能顯得光亮的,而是有一些沙粒的粗糙感。而假泥壺一般會打蠟拋光,讓賣相看起來更好。
2
觀品相
紫砂壺造型千變萬化,精妙絕倫,並且做工精細,對於細節比例的處理極為重視的。但是假壺則製作粗糙,造型呆板生硬,細節處理隨意,看起來比較陋俗。
3
摸質感一把好的紫砂壺,給人的觸感應該是溫潤,舒適的,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
4
聽音質其實我們用蓋子輕輕的敲擊壺體也是可以聽出來的,盡管有人不贊成這么做,因為這樣容易損傷壺體,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用壺蓋輕輕敲擊壺身,發出來的聲音清脆悅耳,且敲擊停、則聲停;而陶仿品聲音沉悶,瓷仿品則聲音拖的較長。
5
聞氣味
真正的紫砂壺是帶有淡淡泥土味的,或者沒有味道。而化工壺則是用開水澆淋後會發出異樣的香氣,或者有刺鼻的氣味。紫砂壺的泥土味在開壺後會逐漸消失,不會一直存在。
6
澆水試
如果有水澆在紫砂壺上,水一般分布較為均與而不會凝集成水珠,且稍微等會可以發現水會被紫砂壺吸收。這個與紫砂多孔的物理結構有關。但是水澆在陶土的假紫砂壺和瓷器上面,都是會有明顯隆起的水珠滯留,直到最後風干。
以上則是紫砂壺的鑒別方法,其實紫砂壺的鑒別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了解紫砂壺獨有的特性就可以了。如果想要熟練准確的判斷紫砂壺,還是需要多看、多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