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葉子可以治病,治什麼病
板藍根可以預防感冒 薄荷葉醫感冒頭疼 樟樹葉祛風,除濕,止痛,殺蟲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疥癬 枸杞葉可治糖尿病。 嫩荷葉治牙痛,也可治胃潰瘍、胃痛泛酸 鮮菠菜葉治療夜盲症 桑葉治風熱感冒、支氣管炎 花生葉治療失眠或多夢易醒。 萵苣葉,對患有神經官能症、高血壓、心律紊亂而導致的失眠,有顯著療效
㈡ 什麼葉子可以治什麼病
枇杷葉子是止咳的常用葯,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的作用。
銀杏葉的功效和作用,銀杏葉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葉。銀杏葉性味甘苦澀平,有益心斂肺、化濕止瀉等功效。
蘇子葉的功有解表散寒、抑菌解毒、鎮咳化痰、行氣和胃、理氣安胎之功效。
柿子葉具有抗菌、消炎、活血、降壓、降脂、抗癌作用,甚至還能抗壞血病。
側柏葉有涼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風濕、散腫毒的功效。
荷花葉都也是瘦身的良葯,因為本身清熱解毒,抑菌,解痙作用,荷花的根也是寶,有利尿、通便的作用。
㈢ 可以醫用的葉子
松樹葉製成飲料飲用,可增加食慾,消除疲勞,並可預防因缺乏維生素引起的多種疾病。對胃潰病、十二指腸潰瘍及肝病有一定療效。
側柏葉具有涼血止血、祛痰止咳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各種內外出血,如吐血、咯血、外傷出血及慢性支氣管炎等。陰干生用或炒焦用,每次10—15克,水煎服。研末撒於外傷出血處。以鮮品60克,加白酒適量,浸泡7天,取液汁塗搽頭皮,有止瘍之功效,並可減少頭發脫落。
枇杷葉具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的功效。可用於咳嗽、氣喘、痰多黏稠及惡心、嘔吐、口渴多飲等症。每次取10—15克,單用或入方劑,水煎服用。
桑樹葉具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之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昏頭痛、咳嗽及咽喉腫痛,也可用於眼睛澀痛、紅腫流淚之症,還有涼血止血的作用。每次5—10克,水煎湯服。外用可煎水洗眼。
梧桐葉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可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隧。曬干生用,每次5—15克,水煎服。研粉服用,具有降血壓之功效,可用於治療高血壓病。
臭椿葉臭椿葉搗出來的汁水可以治療白禿、不生發。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葉子的葯用價值有什麼,一般我們在日常使用的時候主要是通過中葯服用的方法來進行,可以針對身體的某些疾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在治療的時候要注意的就是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不能自行服用。
㈣ 各種樹葉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
桑樹葉:患眼結膜或迎風流淚病,采鮮桑葉10——20片,洗凈煎水,待冷卻後洗眼,一日三次,數日見效。桑葉10——15克,水煎服,能治咽喉腫痛。桑葉12克,杏仁克,梨兩個,水煎服,每日一劑,治燥熱咳嗽。 2、桃樹葉:鮮桃葉搗爛外敷,治腳癬。鮮桃葉搗爛,燉熟敷患處,治淋巴腺炎。 3、柿樹葉:柿葉3克,花生衣少許,碾碎,溫水送服,可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4、垂柳葉:摘新鮮柳葉5——10片,冰糖一塊,開水沖泡,當茶常飲,能控制高血壓,且無副作用,但要忌食辛辣、肉膩之物。 5、夾竹桃葉:婦女滴蟲病,用夾竹桃葉5——10片,煎水熏洗陰部,一日三次,療效顯著。 6、無花果葉:無花果葉5片,水煎後浸洗雙足,每次15分鍾,一日二次,數日可治小兒因飲食不潔引起的上吐下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