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動物的舌頭分別都有什麼作用
1、蝸牛的舌頭——害死農作物的幼苗
蝸牛的舌頭上生著無數細小的牙齒(多的竟達1萬余只),只要把舌頭在嫩葉上一刮,就把嫩葉刮進嘴裡,這樣常常把農作物的幼苗給害死了。
2、蜜蜂的舌頭——採花粉
蜜蜂的舌頭生在口器管狀的吻中間,採花粉時,長而細的舌頭伸進花筒,一伸一縮,花粉通過吻部進入蜜蜂體內。
3、啄木鳥的舌頭——鉤出樹干深處的蛀蟲
啄木鳥的舌頭又長又細,上面生著倒刺,它用鑿子似的喙鑿開樹幹上的蛀孔,而後把舌頭伸進去,將蛀蟲一隻只地鉤出來,即使躲在樹干深處的蛀蟲一隻也不漏網。
4、蛇的舌頭——判斷出周圍物體
蛇在地上移動時,總是仰起頭,分叉的舌頭從嘴裡向外不停地伸縮,這是用舌頭探察周圍的情況。因為蛇的舌頭能接受空氣中的化學分子,並能正確地判斷出近旁是什麼物體。
5、青蛙的舌頭——捕食小蟲
青蛙的舌頭很奇特,舌根長在下頜的前方,舌尖則伸入到口腔內。當捕捉小蟲時,舌頭會立即倒彈出來粘住小蟲,然後翻回口腔,把小蟲吞食掉,這是青蛙捕食的絕招。
Ⅱ 什麼動物的舌頭能幹什麼
青蛙的舌頭與人的舌頭不同,其舌根著生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頭卻伸向口腔裡面,又長又寬,前端分叉,表面布滿粘液。昆蟲飛臨時,它一躍而起,張開大口,迅速將舌頭翻出,把昆蟲粘住,捲入口中。
蜥蜴俗稱變色龍,是一種爬行動物。體長約25厘米,而它的舌頭伸出後約有半個身子長,有時相當於體長。蜥蜴靜靜地呆在樹枝上,兩隻眼睛不住地向各個方向掃視,視野很寬。昆蟲出現時,它可以測出是否在有效的射程內,一旦測出是威力所及距離,就迅速將長舌從口腔中彈出去,用粘液粘住昆蟲。命中率之高,令人瞠目。
蛇的舌頭是分叉的,它下顎前端正中有一缺口,在閉口時也能將舌頭伸出。它的舌能敏銳地感覺到周圍物體移動時所形成的空氣壓力,也能感受周圍空氣中化學物質的刺激,並通過舌頭探索周圍的物體和辨別方位。
啄木鳥被人譽為「森林醫生」。它每天不停地用長錐狀的喙在樹上敲打,發現害蟲,就伸出特別細長的舌,用前端逆鉤將隱藏很深的害蟲鉤出來,美餐一頓。
哺乳動物是高等的脊椎動物,舌頭也很發達,在口腔內能靈活地活動。草食動物如鹿、牛等的舌頭能自如地將草料捲入口中,舌是它的取食器官。肉食動物虎、獅子等用舌頭將水舀入口中。狗在炎熱的夏季或劇烈奔跑以後,往往把長長的舌頭伸出口外,用舌頭散發體內的熱量。有時它也用舌頭舔身上的傷口,因為唾液中有促進傷口癒合的物質。貓舌頭的表面很粗糙,有許多向著舌根生長的肉刺,適於舔食附在骨上的肉。
Ⅲ 動物的舌頭有什麼作用 分別可以用來做什麼
1、狗的舌頭——用於散熱,狗身上有兩種汗腺,大型汗腺的頂漿分泌汗腺分布於腳底以外的全身皮膚,而小型汗腺的泌尿腺則只分布於腳底的皮膚,第二種汗腺都會分泌汗液,但因狗的全身都有毛覆蓋住,因此不如人類皮膚汗腺發達,所以狗要藉助張口伸舌頭、流唾液、粗野的呼吸來散發體熱。
2、貓的舌頭——有小刺,用於清理毛發,貓舌頭上的小刺專業名稱為「線狀乳頭」,貓進食、喝水、清理毛發的時候都需要用到這些小刺刺。哺乳動物的舌頭是由中胚層發育來的肌肉層以及外胚層發育來的上皮共同構成的,雖然貓舌頭的外表也是由外胚層發育而來的上皮,不過其舌頭上皮外表具有「絲狀舌突」,這個是由角質化的細胞構成的。
3、蛇的舌頭——探測周圍情況,辨別方向,蛇用它們的舌頭採集周圍環境中的氣味顆粒。首先它們快速將舌頭伸到空氣中,然後在將它收進嘴中。在嘴中,它們將舌頭的兩個小叉子插入位於口腔壁上的洞穴中,這些洞穴就是「雅各布森氏器官」,這些器官直接通向大腦。
Ⅳ 什麼動物的舌頭能幹什麼
舌頭是動物口腔的重要器官之一。人舌長不足9厘米,重僅50克,卻有辨味和輔助咀嚼、吞咽食物、說話發音以及能顯示人體生理狀況等多種重要功能。與人類相比,動物的舌頭在實用性和功能上更加奇特,有些甚至是人類望塵莫及的。
幾乎所有的蛇,都有一條鮮紅而又分叉的舌頭,也稱為「蛇信」。舌頭是味覺器官,感受不同食物的各種滋味,但蛇的舌頭卻更象鼻子,表面沒有味蕾,無法辨別甜酸苦辣,反而能嗅到外界的氣味。蛇經常吐舌頭,就是在不斷地接受空氣中的各種化學物質,然後由口腔中的一對助鼻器把化學信息變為某種信息,送到中樞神經,經過綜合分析,就能產生嗅覺功能。所以,當一隻被咬傷後的動物逃跑之後,蛇就可以利用它那伸縮自如的舌頭,通過氣味去探尋和跟蹤受傷者,直到捕獲為止。
貓科動物的舌頭表面布滿倒鉤,能夠輕而易舉地將獵物「剝皮拆骨」,貓經常在陽光下邊曬太陽邊用那充滿「陽剛之氣」的舌頭,輕柔地將毛弄鬆,許多人單純地認為,這是貓愛干凈,將塵埃和污垢舐去。其實不然,因為貓的皮毛里含有膽固醇,經陽光紫外線的照射後產生維生素d,它用舌頭舔毛,就是補充體內的維生素d。
號稱森林醫生的啄木鳥,其舌頭明顯角質化,並具有鋒利的舌尖和倒鉤,它用鑿子似的喙鑿開樹幹上的蛀孔,而把長舌將毛蟲鉤出,使樹木起死回生。
在澳大利亞,約有10來種蜥蜴會以它們獨特的藍色舌頭作為避敵的工具。暗黃藍舌石龍子便是其中一種。當遇上危險時,暗黃藍舌石龍子便把血盆大口張開,伸出其藍色舌頭以嚇退敵人。倘若這招無效,它還可以一口氣把身體脹大,並發出嘶嘶巨響令敵人聞聲而退。
人和動物身體表面都有汗腺,熱量會通過發汗散發到體外。但是,狗的身體表面沒有汗腺,它的汗腺長在舌頭上。所以,身體發熱時,狗便伸出它長的冒著熱氣的舌頭來,這樣就可以促進身體熱量的發散,維持正常的體溫。
長頸鹿的舌頭長達半公尺,既是「鉤子」又是「攪拌機」,高枝上的葉子它只要用舌頭輕輕一鉤,便可輕易地送到嘴裡,隨即又在口腔中來回攪動,樹葉便很快地被嚼爛了。
蝸牛的舌頭上有上萬只細小的牙齒,它爬在植物和幼苗的枝幹上,經常用舌頭刮來颳去,把植物汁液和嫩葉刮進嘴裡,很快使植物死亡。
青蛙的舌頭前部分叉,舌根長在口邊的下頜上。平時,青蛙將帶有粘液的長舌頭捲曲在口腔里,當看到活動的昆蟲後,便立即將舌頭彈射出去,把昆蟲牢牢地粘住送進嘴裡。
變色龍則有一條又細又長的舌頭,當舌頭完全伸展時,甚至超過其身體的長度,不用1/4秒,它那快速而有力的舌頭便已將獵物吃進肚裡。然後,長舌又能自然像「卷棉被」般地卷回嘴裡。
人類會製造盛水工具,而在歐洲,有一種紅狐,雖然不會製造盛水工具,但它們天生便帶有「水杯」,原來它只要把舌頭稍稍捲起,便可形成茶匙狀去盛水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