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游戲能讓幼兒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一、興趣導向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幼兒對某件事特別感興趣,教師就要尊重他們的選擇,順應他們的要求,為他們創設相應的活動環境,針對幼兒目前的需要與能力不斷調整自己介入的程度,在任何時候對幼兒的要求都保持在合理挑戰的程度。
1.讓幼兒引路,教師跟隨。
教師的指導要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教師只有靜下心來看看幼兒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才能避免指導的盲目性。讓幼兒引路,教師耐心等待和跟隨,才能捕捉到幼兒的興趣。建立在幼兒需要和興趣基礎之上的指導,才是幼兒樂於接受的。
2.關注沖突,篩選經驗。
幼兒在游戲中所展現的興趣和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如果把握不當,很有可能形成眉毛鬍子一把抓的局面。當出現幼兒之間經驗不匹配或能力不相當、幼兒游戲技能欠缺、玩具材料缺失等問題時,幼兒之間就可能出現矛盾和沖突。教師如能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沖突,就容易抓住問題的關鍵,幫助幼兒順利開展游戲。
3.扮演角色,激發興趣。
在游戲中,幼兒有時會冷落某個曾經感興趣的游戲主題。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不要以為幼兒不喜歡玩了就輕易放棄。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參與到游戲中,了解游戲的進展,再次激發幼兒的興趣。
4.出示標志,延伸情節。
玩具和材料是幼兒游戲的物質保障。教師根據游戲情節的發展,及時添加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材料,可以起到豐富游戲情節,促進游戲發展的作用。例如,教師觀察到幼兒在乘坐兩人座的「私家車"時用手觸碰車門、嘴裡還發出「滴」的聲音,便順勢指導幼兒把日常生活中乘公交車「刷卡」的經驗遷移到游戲中來,在車門處設置了一個用廢舊紙盒做的「刷卡機」。隨著這個「刷卡機」的添置,「公交車」的游戲應運而生。
二、問題導向策略
當成人用明示意見和隨時回答幼兒的問題的方式來不斷影響幼兒的行為時,幼兒的學習質量和自我規范能力就會降低。相反,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參與發現問題的過程,並以此規范幼兒的行為,那他們的學習質量和自我規范能力就會提高。
㈡ 訓練幼兒注意力的游戲有哪些
9個培養專注力的簡單小游戲,每天5分鍾,孩子上課不走神坐得住
父母在線
08月27日
「孩子現在是小學一年級,學習習慣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有什麼辦法能治呢?」
現在就推薦幾個「提高注意力」的游戲,幫助孩子的同時,還能享受家庭的歡樂,一舉兩得,快試試!
游戲一:聽聲音
打開收音機,聽廣播,放低音量,然後再放低音量,把音量慢慢調到盡可能低,低到剛好聽清為止。
微弱的聲音會使得孩子盡力集中注意力,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性得到訓練。這個訓練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分鍾,否則易導致疲勞。
當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有所提高後,可以要求他邊聽音邊做一些默讀訓練或兩位數的乘、除心算以提高難度。堅持這種訓練,可以增強鬧中取靜的能力,使注意力集中的強度大大提高,可以不怕外界干擾而能集中注意力去學習。
游戲二:辨別關鍵詞
家長讀一篇孩子沒聽過的文章,要求孩子邊聽邊找出指定內容,比如找一篇描寫蘋果的文章,讓孩子聽到「蘋果」兩個字聽到一個拍一下手。
訓練一段時間後,可增加難度,如找成語,找數量詞,找表示顏色的詞等等。開始訓練時,家長朗讀的速度可稍慢,以後速度逐漸加快。
游戲三:看球會不會掉下來
讓孩子把乒乓球放在球拍上,繞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來。
等孩子熟練以後,可以人為對對他進行干擾,因為一個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邊再有人進行干擾,會覺得更難以集中注意。
家長在旁邊進行搗亂,但不能碰到他的身體。一邊兒拍手踩腳,一會大喊大叫,還一邊說「掉了!掉了!」孩子必須抗住干擾,不得不保持鎮定和注意力集中,完成游戲。
游戲四:多米諾骨牌
「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可以通過骨牌堆放的游戲,幫助耐心得到長足的進步。
多米諾骨牌訓練其實是考驗孩子能將單一的動作堅持多久的訓練。
因為我們不能指望孩子所面臨的所有學習科目都是多變、有趣、富有挑戰性的,遇到重復訓練會不會使孩子犯「老毛病」?所以,骨牌訓練無論對心神的專一、 心神集中的持續時間,都是一個極好的練習。
而把幾百塊骨牌瞬間推倒的快感, 也能促使孩子對訓練的「單調」產生耐受性,只要最終有快樂和成就感,孩子就可以逾越集中注意力所產生的單調感。
游戲五:撲克游戲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孩子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他報出梅花2在哪兒。
如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游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游戲六:增強思維反應的反口令游戲
家長說一個口令,孩子按照發出的口令做反向的動作。比如家長說舉手,孩子就要抬起腳,家長說1,孩子就要伸出兩個手指,也可以家長和孩子可以輪流發布口令哦。
游戲七:增強視覺注意力的圈字游戲
家長隨意寫下有很多很多的數字的數表,然後讓孩子把表中指定的數字全部打圈。比如下面這么多數字,讓孩子圈出所有的5也可以讓孩子從指定的一篇文章中圈出指定的漢字,如:圈出所有的「的」字。
游戲八:想想畫中有誰?
盯著一張畫,然後閉上眼睛,回憶畫面的內容,盡力做到完整。例如:畫中的人物、衣著、桌椅及各種擺設。回憶後,睜開眼睛再看一下原畫,如不完整,再重新回憶一遍。
這個訓練既可培養注意力集中性,也可提高快速記憶能力哦!練習時,也可以回憶一組無規律的數字或漢字來進行訓練。
游戲九:提升書寫速度和書寫時間掌控的隨意書寫
准備一張白紙,用7分鍾時間,寫完1—300這一系列數字。
注意掌握時間,越接近結束速度會越慢,稍放慢就會寫不完。一般寫199時每個數不到一秒鍾,後面的三位數字書寫每個要超過一秒鍾,另外換行書寫也需花時間,要求在420秒鍾內准確寫完300個數字。
要求寫錯了不許改,也不許做標記,接著寫下去。到規定時間,如寫不完必須停筆。
㈢ 哪些游戲活動可以使幼兒的感覺和知覺受到鍛煉和培養
結構游戲是幼兒利用各種結構材料和與結構活動有關的各種動作來反映周圍生活的一種游戲,它通過幼兒的意願構思,動手造型。 結構游戲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對發展幼兒想像力、審美能力、體力、情商等,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㈣ 孩子洗澡時,有哪些小游戲可以訓練孩子的觸覺發展
在試管胚胎期,有三層構造,最表層是肌膚及神經系。觸覺的敏銳性會危害人的大腦識別工作能力、身體的靈便及心態的優劣。
觸覺欠佳的兒童最普遍的問題是在家裡和在外面大不相同,黏人、愛鬧、怕生疏、膽怯、內向、暴脾氣、固執己見、偏食、挑食、亂咬等,這種從而危害兒童心態和人格特質的完善發展趨勢。
如果是刨腹產的孩子,由於沒有歷經產門的擠壓成型,造成觸覺學習培訓不夠而且周邊的環境破壞驅使其採取行動。
找一條稍微不光滑的大純棉毛巾,將孩子全部捲起來,再輕輕地翻轉或是舒張壓,還可以用兩手輕輕地緊抱孩子身體的每個部位,加強每個部位的觸覺體會。
小刺球游戲用帶凸起的小刺球在孩子的身上開展翻轉、磨擦、擠壓,關鍵刺激性孩子的背部、腳底、手掌心、腋窩下、頸部,四肢與胸口能夠讓孩子自身進行。
小提示:給諸位父母的提議
1、要常常撫摸自身的孩子。心態的平穩及其優良的人際交往的創建,均依賴於具備穩定的觸覺系統軟體。而適當的撫摸是對觸覺系統軟體可以優良的創建基本,也是孩子產生穩定心態的合理方式。
2、給孩子造就一個整潔隨意的游戲室內空間。能讓孩子可以在隨意的室內空間上爬取及觸碰周邊環境,盡可能不能用嬰兒學步車,以防缺失爬取及手觸碰自然環境的機遇。
3、針對觸覺比較敏感的孩子,爸爸媽媽能夠在她們潔面、冼澡或是睡覺前,以手或是綿軟的純棉毛巾,輕擦孩子的手和腳、後背。
4、對觸覺遲緩的孩子,爸爸媽媽一方面可以用軟刷給孩子刷手掌心、胳膊及腿,以喚起孩子的觸覺認知。另一方面,能夠給孩子玩觸覺小玩具,讓她們在不經意間中提高觸覺鑒別工作能力。
5、對觸覺太過依靠的孩子,爸爸媽媽解決時要慎重。一般那樣孩子有吃手指的習慣性。爸爸媽媽不必採用嚇唬的方法來改正這種習慣性,只是應當先適當達到孩子對觸覺的必須,提升親子游間關聯,使孩子有歸屬感。在這里前提條件下,才規定她們慢慢改正這種不良習慣。
㈤ 在平時跟孩子做什麼小游戲可以幫孩子益智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需要父母陪伴,但通常父母們由於各種原因,陪在孩子身旁的時間屈指可數。那麼為了推動孩子與父母中間的情感大家應當怎樣做呢,下邊就給各位講解幾類益智類游戲。
分類游戲是由想像力專家學者威爾斯明確提出來的方式,不但是國家公務員的資料分析考試需要對圖像開展分類,父母在平日還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具備一同特點的不一樣類物件,例如湯勺、鎖匙、曲別針等日常物件,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在其中的相同特點以後開展分類,與此同時還可以鼓勵他們反復分類。分類的類型有很多種多樣,包含標記、色調、食品類、數據、樣子、角色、詞語等原材料,讓孩子們依據這其中的特點及其自身的觀測開展分類。分類游戲可以提升孩子們的分類梳理能力及其鑒別能力。
藏身游戲可以激起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及其實行能力。美術繪畫游戲父母能夠與孩子一起開展繪畫的游戲,從隨意的塗畫到繪制圖型,孩子們可以用各種各樣不一樣的原材料,畫在紙上、布上、板上這些,讓孩子們享有隨意創造的快樂。想像游戲「想像力」能夠使許多不太可能的事兒成為很有可能,父母們能夠根據提問問題的方法,例如「未來的世界的房屋」等讓孩子開展膽大隨意地想像,在孩子的內心深處里產生以後的有關發展前景。觀察游戲讓孩子仔細觀察自然界的變化,例如小樹的發展、小螞蟻的搬新家、身影的改變等掌握奧秘的世界,仔細觀察人們的神情明白察言觀色、通情達理等。實際上,不管哪些游戲,孩子們都喜歡玩,父母們能夠把握住「游戲可以為孩子產生哪些」這一點開展挑選。
㈥ 哪些情境性的游戲能激發幼兒鑽爬,投擲運動的興趣
興趣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動力、組織、創造、強化的功能,興趣對提高幼兒自主性發展起著明顯的促進作用。每次戶外活動我們都有意識的設計一定的情景,投放符合幼兒興趣的材料,是小班幼兒融入其中,有興趣的參加活動。 1.鑽爬區——螞蟻王國 單純的鑽爬是無法吸引小班幼兒的,所以我們就投放小螞蟻的頭飾,引導幼兒:「我們是一群勤勞的小螞蟻,我們搬些糧食到洞,好嗎?」幼兒紛紛「響應」。後期當幼兒能夠熟練開展游戲後,我們又適當增加難度,投放一些簡單的負重道具,例如自製的沙袋、裝滿不同顏色水的飲料瓶等,幼兒背著「糧食」勇敢地往前爬。在「小螞蟻運糧食」的有趣情節中,幼兒練習了鑽爬的技能。同時在有趣的輔助道具的刺激下,幼兒在游戲時更投入、更持久。 2.車類區——十字路口 在車類區中我們投放了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發展能力幼兒的車,創設了一定的情景,利用馬路交通障礙物將場地劃分成兩個區域,製作成一個循環的車道,再投放紅綠燈等模擬道具,幼兒已經掌握了「紅燈停、綠燈行」的概念,就可以請一名幼兒當交通警,站在車道轉彎地段,有一定時間段的交替出示紅綠燈標志,騎車的幼兒需要關注「交通警」的指示來行車,這樣的簡單而充滿趣味性的循環游戲反而收到小班幼兒的歡迎。 3.平衡區——勇敢道路 在平衡區中,我們則力求能夠用情境性和趣味性去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和勇氣。所以我們的材料是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一開始利用一些小獎品來刺激幼兒的積極性,像是在終點投放一些教師自製的「勇敢者徽章」,拿到了徽章你就是今天的勇敢者。但是拿到徽章又不是這么簡單的事,高度慢慢增高,從爬行到站立行走,老師的要求會越來越多,輔助材料也會越來越多,在橋上擺放各種絨毛玩具,幼兒可以變成送小動物去醫院的大英雄;在起點放上飲料瓶,幼兒又可以變成勤勞的送水工。通過挑戰,幼兒拿到徽章,大大滿足了他們的成就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也讓游戲更具有挑戰性。 4.球類區——快樂球場 最後也是最受小班幼兒歡迎的莫過於球類區,各種各樣的球、奔跑的場地都是他們熱衷的事情。幼兒很喜歡很老師玩一個游戲:老師將球拋出,幼兒自己去拿回來,重復多遍他們都不厭倦,其實理由很簡單。小班幼兒能夠自己拍球的少之又少,而籃球框、足球門這種太過於真實化,又「無聲無息」的材料自然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但是稍作調整就可有所不同。例如在籃球框上張貼一張怪獸的大臉,在足球門上懸掛一些可以發出聲響的材料,這種小小的調整都是吸引小班幼兒的關鍵。同樣的,為了讓幼兒和球有更直接的互動,我們在場地上有規則的擺放教師自製的小樹,幼兒可以初步嘗試繞著小樹滾球等游戲,這一內容來源於民間游戲「趕小豬」,同樣的,我們可以投放一些木棍,讓幼兒將球趕著走,也增加了游戲材料的層次性、趣味性
㈦ 幼兒園課後游戲讓他們懂得互相友愛
互相擁抱````
㈧ 培養幼兒有意注意的游戲
1. 傳悄悄話
游戲玩法: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用悄悄話的形式對寶寶陳述一個事實,然後讓他用同樣的形式告訴後排的同學。比方說:「冰箱里有西瓜和蘋果,沒有飲料」等,事後可以檢查正確率。一旦孩子們順利完成了任務,可以適當獎勵。
2. 口令游戲
游戲玩法:老師說一個口令,學生按照發口令做動作,可以增加難度,做相反動作。例如說:向前一步走,那學生就做向後一步退。
3. 串珠子
游戲玩法:用線將珠子串在一起,一般開始玩的時候不要放太多的珠子,不然孩子穿得時間過長,會產生挫折感。對孩子來說,將線穿過珠子的孔是不太容易的事哦!
4. 夾豆子
游戲玩法:用一個小碗或者杯子,裝上一些黃豆或者黑豆、花生等等,讓孩子拿著筷子或者夾子把豆子夾到另外一個碗里。同樣的,這個游戲對大人來講很容易,但是對孩子來說,非常有難度。不僅需要很高的注意力和手部肌肉的協調能力。
5. 游戲「我看到了」
游戲玩法:一些小卡片或者是小玩具、生活用品等實物放在桌上,前幾次游戲,數量不要多,可控制在4、5樣左右,讓孩子看一會兒,然後用布遮起來,讓孩子說說看到的是什麼。這個游戲可以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的能力,開始時可以讓孩子只是說東西的名稱,後來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東西的顏色,再後來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東西的方位等等。
6. 接數字
游戲玩法:玩這個游戲的孩子一定要達到能流利數數的階段,老師說出幾個數字,孩子要接著往下數出一樣多的數。例如說,老師說1、2、3,孩子就要說4、5、6;老師說7、8,孩子就要說9、10...一邊玩這個游戲一邊還可以引導孩子學會更多的數字。
7. 大小西瓜
游戲玩法:小朋友站成圈。老師指定一個孩子當排頭,說「大西瓜」,但兩手比成小西瓜的樣子;接著第二個孩子說:「小西瓜」,但兩手比成大西瓜的樣子,依次直到最後一人。
8. 找漏洞
游戲玩法:把以下每個數字讀兩遍,第一遍完整讀出,第二遍讀時漏掉一個數字,讓孩子在聽完之後說出漏掉的數字。通過此項訓練,可以鍛煉孩子聽覺集中的能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7823198281549147641933047623
9. 神槍手
游戲玩法:老師念以下詞語,孩子聽到水果拍一下手,聽到其他的就轉一圈,老師發布指令後孩子及時作出反應,老師根據孩子的表現調整語速,每隔兩秒念一個詞。
通過此項訓練,可以鍛煉孩子的聽動協調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聽課效率。在訓練過程中老師的指令應清晰明確,要求孩子迅速作出反應。
①蘋果、杯子、帽子、電燈、西瓜、眼睛、桃子、牙刷、手錶
②葡萄、小雞、書包、桔子、草莓、爸爸、芒果、鞋子電視
③大海、白雲、貝殼、鯉魚、兔子、香蕉、火車、電話、襪子
④可樂、鏡子、荔枝、樹葉、椰子、弟弟、姑姑、勺子、餅干
10. 聽字訓練
游戲玩法:老師讀下列短文,讓孩子認真聽,當聽到一個「一」字就用筆在紙上打一個「√」,老師讀完後統計「一」字的個數,直到孩子記錄的個數與短文中「一」的個數相同為止。
㈨ 孩子紀律差,家長可以讓孩子玩哪五個培養紀律性的游戲
通過平常的游戲,讓孩子遵守一些禁忌或規矩,讓孩子學習一些他該學習的習慣,讓他在效果上能更聽話一些,不失為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情。家長們的親身經驗、原創游戲,希望對煩惱的家長們有幫助。
1、如果他老是無視你的「不」
當淘氣的寶貝直沖向大街,而你在後面喊破了嗓子「停停停」,他也毫不理會,當好奇的寶貝拿起案板上鋒利的尖刀,盡管你在一旁快要嚇死了地「不不不」,對他來說卻只能激起更大的「挑戰」慾望……必須承認,當「不行」用得太多了的時候,它們便無異於一堆白色噪音了!
不妨試試這個游戲——
我和孩子以及他的小夥伴一起玩兒這個游戲:隨著音樂,大家做各種事情,看書、跳舞、蹦跳等等,突然,我關掉音樂,並喊「冰棍兒」,此時不管你在做什麼,都必須保持當下的狀態不能動,就像冰棍兒凍住了一樣。在他們喜歡並習慣這樣的「速凍」之後,我嘗試去掉音樂,直接喊「冰棍兒」來「速凍」他們。孩子很喜歡這樣的游戲,即便在非游戲時間,他們也願意因為「冰棍兒」而保持不動。於是,我把「不行」「不許」這樣的詞留給那些非緊急的情形,比如果果要多吃一塊餅干或者他在玩鬧的時候抓我的頭發。而「冰棍兒」則變成了我們的安全詞——因為它能使他真正停住,而更是因為它和有趣的游戲聯系在了一起。每當我喊「冰棍兒」的時候,孩子就不會再忽略我。最重要的是,這使得我能有足夠的時間去阻止孩子企圖觸碰的危險爆發出來。
5、如果孩子的「童言」令你尷尬
誠實總是一件好事。可是,當孩子打開叔叔送給他的禮盒後說:「我不要這個,我已經有了。」那場面總是讓當父母有些尷尬。這就像孩子會毫無顧忌地說一個人「你今天的頭發真難看」或者對一個腳有病的人說「你走路怎麼一歪一斜」一樣,童言無忌雖然可以原諒,卻是需要改變的。
不妨試試這個游戲——
第二天我們要去參加朋友家的聖誕聚會,我在前一天,會動員家裡的所有人去找一些很「破爛」的東西,作為彼此送禮物這樣一個游戲的道具。我會找到一片枯樹葉,孩子會找到洗碗的海綿,姥姥拿了半塊肥皂,媽媽拿了一個空瓶子……我們坐在一起開始送禮物,但要求是,每個人都要把別人送來的禮物誇贊一番!「這塊海綿的顏色跟我衣服很配啊!謝謝你!」「這空瓶子正好可以給我當花瓶,謝謝!」……同時問問孩子,是不是如果別人很欣賞他送的禮物,他就會很高興。於是,如果孩子能夠對半塊肥皂說出它的可取之處,那麼他在收到別人的禮物時,就一定能夠發現它的「優點」,而不會因為不是他想要的而有失禮貌了
㈩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保護身體防觸摸》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初步萌發幼兒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鞏固目的字,快速識記目的字:羊、狼、撲、喝、吃、狠、山、流。
3、引導幼兒通過對故事的理解萌發真、善、美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