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軟體 » 一個app可以訪問兩個介面
擴展閱讀
一個app可以訪問兩個介面 2025-09-05 07:44:30
怎樣分離表格單雙數列 2025-09-05 07:43:44
紙質照片可以再洗嗎 2025-09-05 07:37:52

一個app可以訪問兩個介面

發布時間: 2025-09-05 07:44:30

『壹』 單個APP接入多個微信支付寶支付的一種解決方案

背景

最近在對接微信支付寶支付的時候出現了一個需求,由於我們公司在不同的地區有分公司,為了實現財務對賬方便,不同公司的客戶需要打款到相應的公司的賬戶,也就是要實現介面分賬,一聽到這個需求,我一臉懵逼,之前做商城的時候,一個APP的收款不管是微信還是支付寶,都是只打到一個賬戶裡面去,現在需要實現不管對於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支付都需要有多個支付賬戶,實現介面分賬,當時總經理提出這個需求,Android跟ios歷史性地異口同聲地說,這個做不到,並且從技術的角度在那兒跟總經理彈了一會兒琴,畢竟還是太年輕了,總經理說,這個肯定是可以實現的,因為在他眼裡,沒有什麼是實現不了的,然後我們就回去搬磚了,然後思考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分析問題

需要實現的技術點

用戶支付的時候,根據用戶的uid,來把錢達到相應的賬戶裡面去,判斷身份很簡單,問題主要在於如何使得一個APP接入多個微信或者支付寶賬戶,下面來逐個分析一下微信跟支付寶的接入方式

微信

對接過微信支付的應該很熟悉上面的這些東西,首先你得去微信開放平台注冊一個賬號,一年300塊錢,然後再在這個賬號裡面開通微信支付功能,所以一開始我們嘗試的就是不停地去騷擾微信客服,問問能不能通過一個微信支付賬號進行介面分賬,每次那邊的回答都是不可以,然後又問一個APP能不能申請多個微信支付賬號,那邊回答也說是不可以,卧槽,基本上到這個份上,我們已經是放棄了,因為如果一個APP不能申請多個微信支付賬號,那麼微信基本上是做不了介面分賬了,當時IOS了解到的微信支付情況是這個樣子的,下面看看支付寶的過程。

支付寶

支付接入的時候其實也比較郁悶,苦逼之處在於支付寶以前是支持介面分賬的,也就是只需要注冊一個支付寶主賬戶,然後在注冊幾個子賬戶就可以進行介面分賬,只是我們的APP生不逢時,支付寶關閉了這個服務,而且那邊的客服也是說一個APP只能注冊一個支付寶賬戶

發現希望

基本上到這里,我們已經打算放棄了,因為畢竟跟我們最初的設想是一樣的,但是還是有點不甘心,因為在跟支付寶的技術客服,注意是技術客服,不是普通的人工客服,當時跟他說了一下我們的使用場景,他說可以通過注冊多個支付寶賬號,其實這一點跟我之前的設想是一樣的,因為Android在介入支付寶的時候不需要應用的簽名,可以通過服務端動態下發簽名,從而調起支付寶支付,我突然間好像明白了什麼,因為之前的思路走不通的原因在於總是想通過一個APP來注冊多個支付寶賬號,沒有想到用多個支付寶賬戶來實線曲線救國。

支付寶實現介面分賬

注冊支付寶賬戶

支付寶應用名稱

支付寶應用信息

支付寶支付跟微信支付最大的區別在於Android客戶端的接入,需要應用的簽名,所以如果用兩個APP注冊的話勢必會導致簽名不一致,支付寶的注冊只需要填寫一個應用名稱就好了,注意應用名稱不能一樣,否則會失敗。

基本上到這里,支付寶實現介面分賬的鏈路打通了,測試也完全通過,吼吼

微信實現介面分賬

對於微信來說,一個APP對應唯一的APPID,注冊信息大致如下:

微信支付應用名稱

微信支付應用信息

受到支付寶的啟發,能不能注冊在微信開放平台注冊兩個賬號,然後申請兩個微信支付賬號,只不過這兩個賬號除了名稱不一樣以外,其餘地全都一樣,不過雖然這么想還是有點虛,因為IOS在跟客服溝通的時候客服只是說同一個APP只能申請一個微信支付賬號,但是我們反問客服微信的判斷規則是什麼的時候,微信那邊卻說不知道,如果是名稱,那麼就能夠通過審核,如果是應用的包名或者bundleid那基本上微信接入原生的APP支付徹底走不通了。

當時是分了兩步走,總經理說微信支付必須得接入,萬一不行只能接入微信H5支付,因為H5的話就可以實現動態下發了。所以當時H5支付跟原生支付的賬號同時在申請,服務端那邊也是在做兩手的准備,比較苦逼。最後萬幸的是,微信是通過應用名稱來判斷APP的唯一性,很幸運,可以完全放棄H5支付了,微信支付介面分賬也打通了。

小結

這篇文章沒有涉及到任何技術,但是這次實現一個APP實現多個介面分賬,確實讓我感觸很多,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調用我們以往的經驗,有好也有壞,之前做的支付都是單個微信支付寶,按照之前的經驗,在嘗試之前就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很多時候還是需要敢於拆掉思維里的牆,去嘗試一些新東西,包括在實現一些功能的時候,要勇於嘗試一些新的思維,新的解決方式,尤其是在用已有的知識實現不了或者實現起來比較痛苦的時候,畢竟改變是痛苦的,不改變只會更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