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院一個人也放不虧本嗎
正常是虧本的。
有專業人士算過這樣一筆賬:
普通中型廳(100-250座位),總成本每場186元,平均票價30元,每場至少12張票才能回本。
大廳/巨幕廳(雙機放映)(200-400座),總成本每場410元。平均票價40元,每場至少20張票。如果是0點後那一場,還要加上人員超時的加班費用。
小型廳(100座以內)總成本每場107元,平均票價30元,每場至少8張票。
所以放一場電影給一個人看,除了小廳其他基本都是虧本的。
電影票房收益劃分
一部電影上映結束後,會有一個總票房,投資者可以去貓眼上看,這個是准確的票房數據,票房出來後,投資者參與分紅的票房,並不是總票房,而是凈票房。
一部影片的凈票房,它的分賬是稅收佔比3.3%、電影發展基金佔比5%、宣發商佔比5%—7%、電影院佔比51%—57%、到最後投資人的佔比在33%—40%之間(部分影片佔比在43.7%以上,具體參考電影投資分紅表)。
❷ 電影院院方放映2D/3D電影每場成本多少
電影院院方放映2D和3D電影的成本不同,其中3D電影的放映成本會更高一些。具體的成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燈泡成本:每個燈泡的壽命為500小時,價格約為8000元。
2. 電費成本:每度電費用約為1.5元,每個燈泡每小時耗電約6度,因此每場電影的電費成本為32元(每小時燈泡壽命損失)+9元(每小時耗電費用)=41元。
3. 人工成本:雖然人工成本因地區和公司規模而異,但每場電影的放映人工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計。
4. 設備成本:2D和3D設備的成本差異不大,但3D設備需要更多的電力來驅動,因此電力成本也會增加。
綜合以上成本,每場2D電影的成本可能在41元左右,而每場3D電影的成本可能會略微高於這個數字。但具體的成本還需要根據影院的規模、設備、地區等因素進行具體計算。
❸ 我想請問一下,影劇院的電影片的價格一般要多少
影院設施級別不同、星級不同價格不同,不同地區的價格也不同,影片放映的初期和後期價格也不同。一般來講以40為基礎票價,大公司製作+10,大投入影片再+10元,達到60也算是一個上限了,但是當年《無極》等一些電影在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炒作下定下100的天價影院也一樣爆滿,所以價格很難定,而且很少有人真正按照正價去看電影,都會趕周二打折、影院活動、各種證件的優惠來看電影,否則也是奢侈的享受。
你說的影片已經很難再有放映的機會了,除非有什麼節日或是紀念日或是相關的宣傳活動,我認為這種影片如果放映,價格最高不會超過50,40的可能性更大些,應該屬於基礎類別,盡管比較勵志感人但是不具備高價格的其他因素,與文藝片相比更貼近於小成本的商業影片,所以價格不會太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