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件標題換行之間能有頓號嗎
可以有
在公文標題中,書名號使用最為廣泛,也是惟一明文規定可以使用的標點符號。但有一點需要加以說明,這就是法規、規章名稱之外是否可以使用書名號的問題。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這個表述並未排除其他情況下也可使用書名號的可能性。
除法規、規章名稱外,在公文標題中出現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時,也應當使用書名號。如在《×××關於做好〈××日報〉發行工作的通知》中,將「××日報」外的書名號去掉顯然不妥。
Ⅱ 公文標題中不能使用什麼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是公文的有機組成部分
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視的部分
今天為大家總結出
公文寫作中最常見的10種標點錯誤
一起來學習
常見錯誤一:
多個書名號或引號並列時使用頓號分隔
例1:小學一年級到二年級必讀書目有《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帶拼音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錯誤)
正確:小學一年級到二年級必讀書目有《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帶拼音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
例2:公安部門要切實加強校園「警務室」、「護學崗」、「安全網」建設,落實護校制度。(錯誤)
正確:公安部門要加強校園「警務室」「護學崗」「安全網」建設,落實護校制度。
解析:標有引號的並列成分之間、標有書名號的並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若有其他成分插在並列的引號之間或並列的書名號之間,宜用頓號。
常見錯誤二:
在標示數值和起止年限時使用連接號不規范
例3:陳某某大學本科四年(2004-2008年),畢業後成功就業。(錯誤)
正確:陳某某大學本科四年(2004—2008),畢業後成功就業。
例4:要加快工程進度,確保科技園3-5年內建成。(錯誤)
正確:要加快工程進度,確保科技園3~5年內建成。
解析:標示時間、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線(佔一個字元位置),標示數值范圍起止一般用浪紋線。
常見錯誤三:
在並列分句中使用句號後再使用分號
例5:一是養老保險安置。對進入企業工作的失地農民要同企業員工一樣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二是醫療保險安置。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已建立,可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錯誤)
正確:一是養老保險安置。對進入企業工作的失地農民要同企業員工一樣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二是醫療保險安置。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已建立,可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
解析:分項列舉的各項或多項已包含句號時,各項的末尾不能再用分號。
常見錯誤四:
同一形式的括弧套用
例6:圍繞政府半年工作開展回頭看,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科學謀劃下半年工作。(責任單位:各鎮(街道))(錯誤)
正確:圍繞政府半年工作開展回頭看,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科學謀劃下半年工作。[責任單位:各鎮(街道)]
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弧應盡量避免套用,必須套用括弧時,應採用不同的括弧形式配合使用。
Ⅲ 公文中標點符號的用法
公文乃公務活動的產物和工具,是公府所作之文,是公事所用之文。公文中標點符號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公文中標點符號的用法,歡迎閱讀
公文中標點符號在呼語中的用法
講話稿、報告稿等公文中,一般都使用呼語,例如:“各位代表”、“同志們”。在講話稿、報告稿中第一次出現的呼語,要頂格寫,末尾一般加冒號,有時也可以加嘆號。第二次以後出現的呼語,要縮兩格寫,末尾可以用冒號,也可以用嘆號。在段首的呼語,可以用冒號,可以用逗號,也可以用嘆號。較長的呼語,末尾一般用冒號,內部用頓號或逗號。例如:①“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②彭真在日本國會演說的呼語:“尊敬的坂田道太議長閣下,尊敬的木村睦男議長閣下,尊敬的議員先生們,朋友們:”。
講話稿、報告稿等公文中,一般都使用呼語,例如:“各位代表”、“同志們”。在講話稿、報告稿中第一次出現的呼語,要頂格寫,末尾一般加冒號。第二次以後出現的呼語,要縮兩格寫,可以用嘆號。在段首較長的呼語,末尾一般用冒號,內部用逗號。例如:“尊敬的劉縣長,尊敬的陳主任,尊敬的李主席,各位朋友、同志們:”。
公文中標點符號在主送機關中的用法
公文(單指印發、而不在會議上口頭報告、講話的公文)一般都有主送機關。公文主送機關的末尾用冒號。涉及多個主送機關,其內部用頓號將其隔開。例如:“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內務司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如果涉及不同的機關,而同一類機關又分為兩個以上的機關,可分別用逗號、頓號將其隔開。例如:“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會辦公廳、法工委:”。
公文中標點符號在標題中的用法
公文的標題,即一級標題的末尾,一般不加標點符號。公文內部的標題,即二、三級標題的末尾,如果是居中標題,一般也不加標點符號;如果是縮兩格標題,並且標有序號(如1.2.3,第一,第二,第三,),可以加句號。公文內部的段首題,即用公文自然段落的第一個句子所作的標題,其末尾可以加句號;如果不加句號,可以在段首題與其後的公文內容之間空一格。公文標題的內部,除用書名號和引號外,盡量不用標點符號。例如:七屆全國人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一件公文的標題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民主法制維護安定團結保障改革和建設順利進行的決定》,在“加強民主法制”和“維護安定團結”之後,沒有用頓號。公文標題中含有兩個以上標題時,一般只用兩個書名號。從外到內,第一個用雙書名號,第二個用單書名號,第三個以後可不再用書名號。例如:關於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轉發<中共全國人大會黨組關於八屆全國人大會立法規劃的請示>的通知》的意見。這個公文標題內含有3個標題,即:中共中央關於轉發《中共全國人大會黨組關於<八屆全國人大會立法規劃>的請示》的通知、《中共全國人大會黨組關於<八屆全國人大會立法規劃>的請示》、《八屆全國人大會立法規劃》,只用兩個書名號。在公文正文中出現的公文名稱,如果使用全稱,應加書名號。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如果使用簡稱可不加書名號。例如:憲法 。如果是草案,使用全稱時,應將“草案”二字用括弧括起,置於公文名稱之後、書名號之內,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草案)》;使用簡稱時,不加書名號和括弧,例如:公司法草案。有時由於公文正文中出現的公文名稱較長,而將制定機關在公文名稱中略去(公文制定機關可以從公文中得知),這時,公文名稱也應加書名號。例如:《關於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這個公文名稱中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被省略了。人民代表大會以外的公文標題的內部,也有用逗號的,並在標題末尾用問號等。例如:毛澤東一篇文章的標題:《“友誼”,還是侵略?》在人民代表大會公文中,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
結構層次序數中標點符號的用法
第一層“一、二、三……”,用頓號,例如:“一、”、“二、”、“三、”;第二層“(一)、(二)、(三)……”,用括弧,例如:“(一)”、“(二)”、“(三)”;第三層“1、2、3……”,用小圓實心點,例如:“1.”、“2.”、“3.”;第四層為“(1)、(2)、(3)、”,用括弧,例如:“(1)”、“(2)”、“(3)”。在使用括弧的層次序數,括弧外不再加其他標點符號。用“首先”、“其次”、“再次”表示順序時,在“首先”、“其次”、“再次”之後分別用逗號。例如:“首先,”、“其次,”、“再次,”。用“第一”、“第二”、“第三”表示順序時,在“第一”、“第二”、“第三”之後分別用逗號。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順序時,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後分別用逗號。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標點符號,直接連接下文。用“甲”、“乙”、“丙”、“丁”表示順序時,在“甲”、“乙”、“丙”、“丁”之後分別用頓號。例如:“甲、”,“乙、”,“丙、”,“丁、”。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後,可以分別用逗號,也可以不用標點符號,直接連接下文。
句號的特殊用法
1.在一些公文的開頭語和其他段落的最後用以提起下文的一句末尾,過去常用冒號,現在可以用句號。例如:“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個制度本身也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為此,全國人大會在今後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七屆全國人大會向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報告)2.在一個使用分號的句子內部,不可以用句號。如果必須用句號,後面的分號要改用句號。
破折號的特殊用法
破折號的作用同括弧的作用相近,都是表示文中的注釋部分。通常比較重要的注釋部分用破折號,比較不重要的注釋部分,沒有它也不影響句子意思的完整的,用括弧。
逗號的特殊用法
1.如果在應該用頓號的並列短語的內部還有應用頓號的並列的詞,這時在並列的短語之間用逗號。例如:全國人大代表,設區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級人大選舉。2.主語部分較長,在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用逗號。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省級人民代表大會、設區的市級人民代表大會、縣級人民代表大會、鄉級人民代表大會,都是國家權力機關。3.句子的特殊成分,常常用逗號把它與別的成分隔開。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修改憲法的職權。4.在用“以及”、“和”連接的句子中,在“以及”、“和”之前可以用逗號。例如:①目前,縣級人大會普遍設有辦公室、代表聯絡室、法制室,以及財經、教科文衛、農業、城建等工作委員會。②人民也一定要能夠自由地去支持政府,和有一切機會去影響政府的政策。(毛澤東語)5.在×××說(指示、規定)之後,如果原文獨立引用別人的話或文件的內容,用冒號。例如: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如果將別人的話或文件的內容,用自己的話進行表述,用逗號。例如: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6.在一個中心詞置後的句子中,修飾這個中心詞的、意思相對獨立的短語之間,過去常用頓號,現在也可以用逗號。例如: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Ⅳ 公文寫作裡面文號後面要用頓號嗎
一,公文標題的內部,除用書名號和引號外,盡量不用標點符號。例如: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一件公文的標題
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民主法制維護安定團結保障改革和建設順利進行的決定》,在「加強民主法制」
和「維護安定團結」之後,沒有用頓號。
二,公文標題中含有兩個以上標題時,一般只用兩個書名號。從外到內,第一個用雙書名號,第二個用單書名號,第三個以後可不
再用書名號。例如:關於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轉發<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於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請示>的通
知》的意見。這個公文標題內含有3個標題,即:中共中央關於轉發《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於<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
法規劃>的請示》的通知、《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於<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請示》、《八屆全國人大常委
會立法規劃》,只用兩個書名號。
Ⅳ 公文的標題可以有標點符號嗎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條規定: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並標明公文種類,一般應當標明發文機關。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一是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章制度(管理規章)名稱,應寫全名並加書名號。
二是在公文正本上,聯合行文的標題中,多個聯署的發文機關單位名稱之間不用頓號,而用一字距空格標示。如果是引用聯合行文的公文,引用的標題中聯署的發文機關單位名稱則連排了。
三是在事由部分出現多個機關單位、人名等並列時,每個機關單位、人名之間應用頓號分開,不使用空格。兩個以上書名號、引號連用時,其間不用「、」號要連排。
四是公文標題是一個短語(偏正短語),因此標題中通常不用表示分句和句子間隔停頓的「: ; ? !。」等標點符號。
(5)文件標題可以使用頓號嗎擴展閱讀:
公文標題在公文正本上的排列要力求規范、醒目、美觀、大方。
標題位於公文首頁紅色分隔線下空2行位置,與正文間隔一行(這就是通常說的一行題4行文,即一行標題佔4行文字的行間距,以此類推,兩行題5行文,但都應上空2行下空1行,排列美觀視覺效果好)。一行或多行題都要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美觀,長短適宜,間距恰當;人名、地名、詞或片語不能拆開分置兩行,以免產生歧義。
標題排列一般應使用梯形或菱形,從視角美出發,首行和尾行一般應上短下長(即上梯形或上菱形),給人以標題結構穩定感,頭重腳輕(即下梯形、下菱形)就不好看了。具體設置和排列時,必須詞意完整、對稱美觀,在這個前提下,排列形式都可以變通處理和掌握。
要正確使用標題題注即題下簽注。會議通過批准發布的決定、決議和經報刊、文件匯編的一些法規、規章以及管理規章,常在標題之下正文之上加括弧註明何時經何會議通過或何機關批准,有的還註明何時由何機關發布、何時生效。凡標題下加簽注的,正文後就不再落款寫發文單位和成文日期了。
標題一般用2號小標宋體字,題下的簽注的字型大小,應小於標題,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多行標題的行距採用3號字高的7/8即可(實為4號字高度14磅了),不宜採用2號字高的7/8,行距過大也不美觀。
若標題過長所佔行數太多(尤其是在聯合行文的情況下)會出現把正文移至第二頁的情況,顯然這違背了公文首頁顯示正文的規定,是決不允許的。這就可以變通處理,不必強求一行題4行文了。這時可把標題上靠減少行間距、字間距。
Ⅵ 公文標題是否用頓號
當然用頓號
所謂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是指標題結尾處,中間該用就用
當然,如果標題為兩三個並列的短句,中間用空格較好,一般不用逗號\頓號.
Ⅶ 公文標題中不能使用的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是公文的有機組成部分
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視的部分
今天為大家總結出
公文寫作中最常見的10種標點錯誤
一起來學習
常見錯誤一:
多個書名號或引號並列時使用頓號分隔
例1:小學一年級到二年級必讀書目有《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帶拼音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錯誤)
正確:小學一年級到二年級必讀書目有《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帶拼音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
例2:公安部門要切實加強校園「警務室」、「護學崗」、「安全網」建設,落實護校制度。(錯誤)
正確:公安部門要加強校園「警務室」「護學崗」「安全網」建設,落實護校制度。
解析:標有引號的並列成分之間、標有書名號的並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若有其他成分插在並列的引號之間或並列的書名號之間,宜用頓號。
常見錯誤二:
在標示數值和起止年限時使用連接號不規范
例3:陳某某大學本科四年(2004-2008年),畢業後成功就業。(錯誤)
正確:陳某某大學本科四年(2004—2008),畢業後成功就業。
例4:要加快工程進度,確保科技園3-5年內建成。(錯誤)
正確:要加快工程進度,確保科技園3~5年內建成。
解析:標示時間、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線(佔一個字元位置),標示數值范圍起止一般用浪紋線。
常見錯誤三:
在並列分句中使用句號後再使用分號
例5:一是養老保險安置。對進入企業工作的失地農民要同企業員工一樣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二是醫療保險安置。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已建立,可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錯誤)
正確:一是養老保險安置。對進入企業工作的失地農民要同企業員工一樣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二是醫療保險安置。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已建立,可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
解析:分項列舉的各項或多項已包含句號時,各項的末尾不能再用分號。
常見錯誤四:
同一形式的括弧套用
例6:圍繞政府半年工作開展回頭看,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科學謀劃下半年工作。(責任單位:各鎮(街道))(錯誤)
正確:圍繞政府半年工作開展回頭看,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科學謀劃下半年工作。[責任單位:各鎮(街道)]
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弧應盡量避免套用,必須套用括弧時,應採用不同的括弧形式配合使用。
Ⅷ 公文標題中的標點符號使用方法
國務院辦公廳在2000年下發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但是實際工作中,行政系統還是按國務院辦公廳的規定辦,即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黨委系統則還是沿用過去的做法,對標題中標點的使用不加限制。
這樣一來,標題中如何使用標點符號的問題,似乎還未解決,而且,標題中不僅要用書名號,還要用到引號、括弧、連接號、破折號,若按規定“一般不用”的話,遇有特殊情況時如何使用呢?這個問題更是缺少明確規定。下面結合目前公文標題中標點的實際使用情況,談談這個問題。
一、關於書名號的使用
對於書名號的使用,國務院辦公廳有規定,而中央辦公廳沒有規定,因此產生了兩種用法。
1. 行政機關公文中,標題中出現法規、規章的名稱時要加書名號
國務院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關於外國企業常駐機構登記辦法》的批復
北京市人民政府轉發《北京市公民義務獻血條例》的 通知
如果批轉下級機關公文或轉發上級和不相隸屬機關公文時,標題中被批轉、轉發公文的名稱不加書名號。如:
國務院批轉地質礦產部關於切實加強地質礦產工作請示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於全面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
公文標題中不加書名號時,確實使標題緊湊凝練了。但是也帶來一些問題,一是被批轉、轉發或印發的公文主體,視覺上不夠清晰,如上例中,國務院批轉地礦部的文件的標題。同樣是這個標題,試加書名號,被批轉的公文看起來就很醒目:
國務院批轉《地質礦產部關於切實加強地質礦產工作的請示》的通知
二是標題中的文件名稱不加書名號時,有時會造成理解上的歧義。如下面一個標題:
國務院關於下達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分地區人口指標的通知
這個標題從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成下達的是《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分地區人口指標》這樣兩個文件,而實際上是國家計委、國家計生委編制的《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分地區人口指標》這樣一個文件。如果標題中加上書名號,則不會出現這種理解上的歧義。
如何解決以上問題呢?筆者建議:對於標題中的規劃、計劃、綱要的名稱,也應允許加書名號,不僅避免理解上的歧義,在視覺上還使被轉發、印發的公文主體文件較為清晰。
2. 黨委機關公文中,書名號的使用不受限制,標題中的公文名稱可以加書名號
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印發《中共北京市第八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的通知
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轉發《北京市新經濟組織工會組建工作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加強新經濟組織工會組建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黨委機關公文的標題,雖然可以自由使用書名號,但是有些情況下,以不用書名號為宜。如層層轉發文件時,如果使用書名號,就會造成標題套標題、書名號套書名號的問題。如:
中共××縣委關於轉發《中共××市委關於轉發〈中共××省委關於批轉《省紀委關於清理領導幹部住房和用車工作的情況通報》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
這個標題冗長煩瑣,顯然是由於書名號所造成。因為加上書名號之後,書名號內的文字就不能動一字,只好照抄照搬。如果不加書名號,就可以根據文件的實質內容,對標題進行技術處理。
一是只轉發原始文件,如上面的標題可簡略為:
中共××縣委轉發省紀委關於清理領導幹部住房和用車工作的情況通報的通知
二是只轉發直接上級機關的文件,標題可改為:
中共××縣委轉發中共××市委關於清理領導幹部住房和用車工作情況文件的通知
由上看來,黨委機關公文中,既不能一律使用書名號,也不能一律不使用書名號,應根據公文的內容,以達到標題的簡潔、醒目、清晰為准。
二、公文標題中括弧、引號、連接號、破折號的使用
1. 公文標題中遇有特殊含義的詞語或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時,應用引號標明。如:
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錢學森同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的命令
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指示
商業部關於商業部門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的通知
2. 公文標題中遇有必須將兩個詞語連接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時,應用連接號連接。如:
××市郵政管理局1997~2000年精神文明建設的決定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准購佳能NP-2型復印機的函
3. 標題中遇有必須注釋的詞語或補充說明的詞語時,應用括弧予以標明。如:
國務院關於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草案)》的議案
××縣人民政府關於增加退(離)休職工生活補助費的通知
4. 公文採取雙式標題時,在副標題前應加破折號
會議工作報告、調查報告、領導講話稿、簡報等事務性公文,經常採用雙式標題,其副標題前要加破折號,在正標題下縮後二字排印。如: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小學生課負是怎樣減輕的
——來自上海徐匯區向陽小學的調查
三、公文標題中不用標點符號的情況
1. 避免使用頓號
公文標題中,如果發文機關名稱或文件內容為並列詞語時,一般不用頓號來表示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應用空格或版面排列法來表示停頓。如: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確保農副產品收購和嚴格控制新開工項目等問題的緊急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
國家物價總局
關於卷煙提價後有關財務問題處理辦法的通知
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國家體改委關於深化大型
企業集團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遇到批轉、轉發多家聯合制發的公文時,譬如上面這個標題,往往造成標題過長,多家發文機關名稱擠在一起不易分辨,近年來採取只引一家主辦機關的名稱,後面加上“等部門”的辦法處理,效果很好。如: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教育部等部門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的通知
黨委部門的公文,仍可在標題中並列成分之中加頓號,如:
中共××市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督促檢查、信息、文件處理工作三個暫行規定的通知
2. 不用逗號
調查報告、 經驗 總結、領導講話稿、簡報的標題中,常常使用兩三個並列分句,分句之間不用逗號,而以空格或版面排列法來表示停頓。如:
圍繞中心服務全局把辦公室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創我局廉政工作新局面
3. 標題結尾處不用任何標點符號
標題是一句完整的話,但結尾處不用句號、問號、驚嘆號、省略號等剎尾。如:
北京顯像管廠是怎樣對青工加強思想教育的人才絕不能浪費
——關於××地區人才問題調查
Ⅸ 公文標題中有出現頓號的地方如何處理好
就公文標題而言,可以用「和」來代替,或者可以區別不同的情形進行變通處理:
1、頓號改「和」
當公文標題中是兩個詞或兩個片語並列時,可以將頓號改為「和」。例如:關於商請安排玉米、小麥出口計劃的函
其中的頓號可以用「和」置換。
2、刪除頓號
當並列的詞或片語各自的字面意義明晰,不會被誤認作一個詞或片語時,可直接將它們之間的頓號刪去。例如:××省人事廳關於貫徹省委、省政府鼓勵、扶持、引導個體私營經濟進一步加快發展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此例中「省委、省政府」之間的頓號可以用「和」代替,也可以直接刪除,「鼓勵、扶持、引導」之間的頓號則用刪除的辦法解決。
3、增補成份
對於兩個具有同樣成份的專有名詞或特定片語,一般不宜省略其中的共同成分。例如:關於鹿王、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在××國開展加工貿易的函
「鹿王」、「鄂爾多斯」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羊絨集團公司,即使在公文標題中也應當使用兩個集團公司的全稱。並且當使用全稱後,頓號的問題也可順利得到解決。即「關於鹿王羊絨集團(和)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在××國開展加工貿易的函」,其中的「和」可要可不要。
(9)文件標題可以使用頓號嗎擴展閱讀
公文標題的擬制,完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適當使用相應的標點符號:
1、當公文標題中出現縮略語以及具有特定含義的詞語時,要用引號。
例如《民政部總政治部關於紀念「雙擁」活動四十周年,開展春節「雙擁」活動的報告》,其中「雙擁」系「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簡稱,採用引號予以標明,不僅必要,而且可行。如果使用全稱,即會使原已較長的標題變得更加雜亂。
2、當公文標題或者標題中的某一部分需要注釋或說明時,要用括弧。公文標題中使用括弧有兩種情況:
一是括弧里的內容是對整個公文標題的注釋或說明,它與標題同為一個整體,是不可分割的。在此種情況下,應特別注意不能將括弧里的內容寫在書名號之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試行)》。
另一種是括弧里的內容是對標題中某一部分的注釋或說明,例如《關於寬大釋放全部在押的國民黨黨政軍特人員(縣團以下)的決定》,其中「(縣團以下)」是對前面「國民黨黨政軍特人員」級別范圍的限定,如不用括弧予以標注,就會造成表意上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