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怎樣概括主要內容
擴展閱讀
朗誦發抖音怎樣配文字 2025-05-25 14:52:34
公交站可以短時間停車嗎 2025-05-25 14:39:45

怎樣概括主要內容

發布時間: 2022-02-12 13:06:05

⑴ 怎麼概括主要內容

概括能力有很強的綜合性。而小學生又以形象思維見長。一篇課文要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主要內容。對小學生來說確實不易。曾在班內做過一項調查:你認為概括課文大意容易嗎?64位學生中5位學生選擇「容易」,20位學生選擇「一般」,39位學生選擇「困難」。究其原因,學生總結起來有3點:1縮不短。概括課文大意時,常常講著講著就接近復述了。2該不該刪。在概括課文大意時。分不清楚哪些內容該留。哪些內容該刪。3抓不住重點。課文內容那麼多,顧前不顧後。很難快速把握重點。小學生概括能力薄弱絕非我們班的個案現象,很多次外出聽課。我發現其他學生在概括課文大意時。也同樣常見「羅列文章內容」、「不分主次」等現象。
如何幫助學生准確、簡潔、快速地概括出課文主要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以下五種方法——

一、課題擴充法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題目我們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課文信息。不少課文的題目。就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歸納這類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藉助課題。首先要讀懂字面上表達的意思,再根據課文內容把課題擴展成一句完整的話,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豐富。使表達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草船借箭》(人教版第10冊),讀課文後,請學生把課題四個字擴展成一句話: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來了十萬支箭。在此基礎上請學生補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後的態度,然後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周瑜妒忌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內改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來了十萬支箭。周瑜自嘆不如。學會從課題人手,也就悟到了「概括」與「具體」之間的關系了。

二、段意合並法

一篇文章由幾個段落組成,我們可以用合並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先理清文章脈絡,寫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並起來;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則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並時。要對各段的大意做適當的修改。刪除重復的內容,綜合相同的內容。如《祖國,我終於回來了》(人教版第11冊),課文第一大段主要寫了:錢學森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決心早日回國;第二大段主要寫了:美國當局用種種手段迫害錢學森,阻撓他回國;第三大段主要寫了:在世界各國主持正義的人們的支持下,在中國政府和人民的關懷下,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三個大段的內容合並起來。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錢學森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決心早日回到祖國,但美國當局用種種手段迫害他,阻撓他回國。最後,在中國人民、世界人民的關心支持下,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

三、重點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點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這個重點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補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歸納出來了。具體的操作:可以先簡單地讀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然後找出文章的重點段。弄清作者在重點段中要表達的意思,再聯系其餘各段作適當補充,文章的主要內容就自然概括出來了。如:《落花生》(人教版第9冊)一文,重點部分是第二大段:一家人嘗花生。談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喻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以此為核心。聯系文中其他內容,就不難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內容:作者一家人在後園過花生節。他們邊品嘗花生,邊談論花生的好處,父親以花生來比喻,告訴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四、句子摘錄法

有的文章結構上有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或內容上有中心句,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摘錄這些概括性的語句,稍加改動,變可以成為全文大意。運用句子摘錄法。有時候我們可以直接「抄」。如《偉大的友誼》(浙教版第9冊),直接摘抄過渡段作為全文大意: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在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共產主義的事業上親密合作。
有時候我們摘錄中心句後,還需要「串」。如老舍筆下的《貓》(人教版第七冊),既寫了大貓,又寫了滿月的小貓。我們在概括課文大意時。必須把文中兩個中心句串聯起來:貓的性格很古怪,而滿月的小貓更可愛。還有的時候。中心句表達比較煩瑣,我們還需要「縮」,精簡一些修飾性的詞語,使課文大意表達得更精練。

五、重點羅列法

不同體裁的文章要點不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以敘事的文章為多,我們在概括主要內容時,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羅列出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達通順的話。如《董存瑞捨身炸暗堡》(浙教版第9冊),事情發生的時間:1948年5月25日;地點:隆化中學;主人公:董存瑞:起因:敵人的火力封鎖了部隊的前進;經過:董存瑞在戰友的掩護下,冒著炮火,沖到橋下,用自己的身體頂住了炸葯包。捨身炸毀了暗堡。結果:消滅了敵人,戰斗取得了勝利。把六要素內容連接起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敵人暗堡的火力封鎖了部隊的前進。董存瑞在戰友的掩護下,冒著炮火,沖到橋下。用自己的身體頂住炸葯包,捨身炸毀了暗堡。戰斗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重點羅列法」採用先分解後綜合的思路。使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概括能力是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以上方法的運用能幫助學生從淺易處人手,消除概括課文大意時無從開口、無從下手帶來的苦惱。使概括大意盡量准確、全面。

⑵ 如何概括短文的主要內容

課題填充法:不少文章的題目就是內容的高度概括。首先,讀懂題目字面上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把題目擴展成一句完整的話,接著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修整,使表達更加全面,最後檢查。

段意合並法:先清理文章脈絡,再寫出每段段意,接著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並起來;如果有主有次,就取主要的,舍次要的。注意,合並時要對各段大意作修整——刪重復的內容,綜合相同的內容,最後檢查。

重點突出法:有些文章重點部分十分突出,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只要抓住重點部分的段意,再加上必要的補充、交代,就成了。(最後要檢查)

語句摘錄法:有些文章結構上有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內容上有中心句。摘錄這些概括性的語句,稍加改動,就成了。注意:摘錄中心句後,還需要串聯或精簡,最後檢查。

重點羅列法:以敘事的文章為多,我們概括主要內容時可以先分解再綜合,抓住「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要注意把它們整理成表達通順的話,最後檢查。

⑶ 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有什麼

一、段意歸並法。

把每段的段意連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先把全文讀一遍,對課文有個大致的了解;再一段一段認真的讀,讀懂每個段,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個段落大意合理地連接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題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題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歸納這類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從審題入手,弄懂題目的含義,然後對它稍加擴展充實,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綜合歸納法,如寫事的文章。

記敘文一般包含有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並合理組織它們,這就是主要內容。

四、抓重點詞句(中心句、中心段或過渡段)。

有些文章結構上的總起句、過渡句、總結句或內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時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內容。

五、取主舍次法即重點歸納法。

有時一篇文章,其重點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這個重點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補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歸納出來了。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1、寫人:本文通過什麼事,體現了某人什麼樣的品質,表達了作者對這個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記事:本文主要寫誰在什麼時候做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對某個人的影響,或某人從這件事明白了什麼道理?

3、寫景:本文通過寫某個地方的景物具有什麼樣的特徵,表達了作者對某個地方的喜愛或贊美之情。

4、狀物:本文通過寫某個物具有怎樣的特徵,表達了作者對某物的什麼感情?

⑷ 怎麼概括主要內容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法二: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法三: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法四: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法五:內容藉助法.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⑸ 怎樣概括段落主要內容

歸納段落內容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條:
一是准確,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點內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體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
二是簡練,言簡意明,不能羅嗦;
三是通順明白,不能含糊其詞。

歸納段落內容的的方法有:
1、摘句法:把能概括全段內容的句子摘下來,作為段落大意。這種方法,適用於有中心句的段落。
2、歸並法:先找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再將幾個自然段的大意歸並到一起,歸納出全段大意。
3、取捨法:一段里有幾層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捨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來》第一大段有兩層意思:雨來生活的環境和雨來的游泳本領高。第二層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藉助法:就是藉助段的結構特點進行歸納。如總分段,可藉助總述部分;因果段,可藉助結果部分;遞進段,可藉助後一層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歸納段意的方法要統一,不能幾種方法同時使用。

⑹ 怎樣概括短文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馬市長很鼓勵別人敢於舍棄自己的利益,到農村去工作。但一聽到是自己的女兒的時候,便反對了。
應該是這樣吧,小弟的概括不是很好,見笑了。

⑺ 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1、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2、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3、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4、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5、內容藉助法。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7)怎樣概括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要閱讀全文,確定本文是寫人,記事,寫景還是狀物。

1、寫人:本文通過什麼事,體現了某人什麼樣的品質,表達了作者對這個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記事:本文主要寫誰在什麼時候做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對某個人的影響,或某人從這件事明白了什麼道理?

3、寫景:本文通過寫某個地方的景物具有什麼樣的特徵,表達了作者對某個地方的喜愛或贊美之情。

4、狀物:本文通過寫某個物具有怎樣的特徵,表達了作者對某物的什麼感情?

此外,在認真閱讀文章的基礎上,給文章劃分段落並概括各段段落大意,再把各段的段落大意按一定的順序合並在一起,就是全文的主要內容。運用這種方法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可以使學生懂得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系。

⑻ 怎樣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
、借用課題概括法。小學教材中的課文,有一大部分的課題點明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如:《大自然
的聲音》《齊白石的畫》《動物遠游》等。這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題去閱讀,
去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的方法適合記敘文。

2
、找

六要素

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我們常說的

六要素
」——
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幫會組學生找到這幾個基本要素,然後用一
些詞語把他們串連成一句通順的話,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3
、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
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適合各種文體。

4
、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
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
容。適合寫景、狀物的文章。

5
、找中心句法。一些文章,每段都有中心句,像《激光》《鯨》等說明文。可以讓學生找出中心
句,然後加以整理,便是主要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