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圍棋手抄報內容資料
在各個領域,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手抄報吧,手抄報是傳遞信息,宣傳知識的有效工具。那什麼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圍棋手抄報內容資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本下法
對局雙方各執一色棋子,黑先白後,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棋子下在棋盤上的交叉點上。
棋子落子後,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動。
輪流下子是雙方的權利,但允許任何一方放棄下子權。
棋子的氣:一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則它們便相互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的氣也應一並計算。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異色棋子存在,這口氣就不復存在。如所有的氣均為對方所佔據,便呈無氣狀態。無氣狀態的棋子不能在棋盤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提子:把無氣之子提出盤外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種:1.下子後,對方棋子無氣,應立即提取。2.下子後,雙方棋子都呈無氣狀態,應立即提取對方無氣之子。拔掉對手一顆棋子之後,就是禁著點(也叫禁入點)。棋盤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後,該子立即呈無氣狀態,同時又不能提取對方的棋子,這個點,叫做「禁著點」,禁止被提方下子。
勝負判別
圍棋現存在三種規則。中國大陸採用數子規則,台灣採用應氏計點規則,日韓採用數目規則。因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優勢,所以所有規則都採用了貼目制度。
中國規則
貼3又3/4子的規則:第一步,把死子提掉。第二步,只數一方圍得點數並記錄下來(一般圍得點以整十點為單位)。第三步,如果數的是黑棋,再減去3又3/4子,如果數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結果和180又1/2(棋盤361個點的一半)比較,超過就算勝,否則判負。黑目數超過184.25子即勝,而白只需超過176.75子即勝。通俗來說為白棋177子為勝,黑棋184.5子為勝。
讓先與讓子:讓先不貼目,讓子要貼還讓子數的一半(就當被讓方是預先收了單官)。
圍棋的哲理
自我初學圍棋以來,對於圍棋的熱衷程度,竟然一點不亞於對足球的痴迷,經過多年的苦苦思索之後,我對於圍棋中所蘊涵人生哲理的感觸,已經大大超過了圍棋本身作為一項體育競技內涵的認識。
現時的社會很崇尚「流行」和「勝負」的概念,自然現時圍棋的世界開始也抵擋不住這樣的誘惑。翻開這些年來的圍棋雜志,不時出現大篇幅的介紹圍棋流行的布局,這使我心中隱隱有一種懷疑,現時的'圍棋是否進入一種只求勝負,不求境界的怪圈。
圍棋是什麼?在我看來,圍棋應該是一種人與人智力的對抗,是一種蘊涵人生哲理思想的交流,是一種對人生領悟和執著追求的碰撞,如果沒有一種充滿人生智慧與思想的靈光閃現,沒有一種蘊涵激情的人生理念與追求,沒有一種自我人生的不斷超越、不斷完善,那麼無論誰下出來的棋,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簡單的、單純追求勝負困鏈的游戲。
當今圍棋發展最前沿的世界中存在著中、日、韓三國鼎立之勢,從勝負的角度看,近幾年以來韓國的圍棋遙遙領先於中、日兩國,很多的世界冠軍為韓國人所得,由此,韓國的那些著名棋手比如李昌鎬、曹熏玄之流,被大多數人共認為有「勝負師」之稱的美譽。但是,我卻感到一種悲哀,因為汪派孫那種缺乏靈性、沒有滲透人性靈魂與激情、單純追求勝負的圍棋,就根本稱不上是一種上乘藝術的圍棋。細觀他們的棋,套用日本棋界超一流棋手、有「美學大師」之稱的大竹英雄的話說:沒有美感的棋,堅決不下。但是,韓國人不理會,他們只下實用的棋,根本不在意棋的難看與好惡,惟有勝負第一位。
原來現時的圍棋大賽已不再是棋手之間純粹交流思想的「手談」,而是充徹著商業社會金錢魅力的影響,很多的棋手已經難免受到物質利益的誘惑,於是為高額的獎金而戰,為名利而戰成了唯一的追求。如果說,八十年代尚能看到日本有「華麗的秀行」之稱的滕澤秀行先生「只此一手」這樣傲氣頓生,氣吞山河的棋局,以及武宮正樹豪邁、奔放、不羈的浩瀚「宇宙流」布局,那羨喚么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卻感到再也看不到那種充滿靈性與質感、激情與追求的棋局,這難道是現時的社會充徹的物慾誘惑,已經銹蝕和麻痹了人們自身思想更高境界的追求與超越。
面對現今使我感到一絲失望、一絲失落的圍棋界,我不由想起日本昭和時代的棋聖吳清源先生,他的棋風自然、俊逸,充滿著人性的自由、不羈與奔放,時刻閃爍著人生智慧與永恆追求的光芒,在他的圍棋世界裡,總是存在求道般的不斷超越自身,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在我心中感覺是一種滲透人生經典哲學的藝術享受。
記得第一次出差到成都,我慕名來到成都蜀蓉圍棋出版社,它幽靜地坐落於一條偏僻的小巷,雖然只有兩間破舊的小屋,但卻集中了日本所有超一流棋手的專著,對於那時痴迷圍棋的我,簡直難以克制一種激動的狂喜,自然傾我所囊購下了所有超一流棋手的專著。最使我感覺如獲至寶的是一套吳清源先生的《黑白布局》,整整的一年,我不顧一切的沉浸在他的黑白世界裡,那些充滿他人性思想自由奔放與不羈、以及孜孜不斷追求和超越人生信念與理想的光輝篇章,深深震撼了我求知的心靈,使我終日沉醉於其間,樂此不疲。
在吳清源的那個時代,應該說棋手的生活是一種清貧的求道,絲毫沒有物質的摻雜與利誘,棋手更多的是為一種理念而戰,為一種人生而戰,為一種榮譽而戰。著名的「鐮倉十局棋」,使吳清源和同樣追求圍棋創新理念的摯友木谷實,走到了對決的場合。一方代表了中國圍棋的最強者,另一方代表了日本新一代的圍棋最強者,為了國家的榮譽與棋士一生的命運,他們惟有作出如此艱難與殘酷的抉擇。
可以說這是一場懸崖上的生死決斗,勝者名揚四海、譽滿天下,敗者一蹶不振,棋士生命就此斷送。對於吳清源來說情況更為嚴酷,因為他是日本客座棋手,一旦失敗,就將身敗名裂,東山再起的機會實際上是微乎其微。這場勢均力敵、自始至終苦戰不已的勝負大較量,最終以吳清源絕對領先的勝局獲勝而告終。此後的十餘年間,吳清源與日本當代所有的最強棋士展開了輪番生死決斗,並將他們一一臣服於膝下,贏得了有「黑先無敵」之稱的美譽。這十餘年的輝煌戰績、獨特的圍棋創新理論、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思想、充滿靈性與不羈的圍棋理念,使其當之無愧的成為日本昭和時代的棋聖和偉大巨人。
以其說吳清源的圍棋創新理論,影響並帶動了一個時代的圍棋進步,使我感受並領悟到圍棋的博大精深與絢麗多彩,不如說吳清源先生那種敢於直面人生、不斷超越自我、和執著追求人生崇高境界的精神和意志,給予我深深的激勵和感動。
回想自己走過或者正在走過的風雨人生,應該感謝吳清源先生的是,正是因為其充滿人生哲理的圍棋藝術,才使我深深領悟到面對人生路上的崎嶇坎坷,惟有自強不息,努力拚搏,以一個不屈的鬥士敢於直面人生,不斷超越自身,追求完美,書寫人生最光輝的篇章,才是我人生真正的意義所在。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面對我們短暫而有限的人生,珍視自己的心靈,時刻抵制各種紛至沓來的誘惑,始終保持昂揚的鬥志,坦盪譜寫人生光輝的棋局,書寫人生最燦爛的篇章,應是我們一生最大的滿足與榮耀。
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圍棋的基本規則
1、為了讓大家盡快的對圍棋有一個很好的了解,我就直接從圍棋的下棋開始,廢話不多說,讓你看完就可以下棋,至於水平就需要自己慢慢提高了。
首先是猜先。這時圍棋開始時一個必須的步驟,因為圍棋的先手佔有很大的優勢。
2、先由一方握若干白子暫不示人。
1)另一方出示一顆黑子,表示「奇數則自己方執黑,反之執白」
2)出示兩顆黑子則表示「偶數則自己方執黑,反之執白」。握白子的人公示手握白子之數,先後手自然確定。
3、從上面的猜先中就可以看出只黑棋者為先手,可以先落子。
圍棋的落子並不是隨意的,古人以圍棋作為虛擬的戰場就是因為圍棋的獨特玩法,我們比的是誰占的地盤多誰就是勝者,所以我們的目的就是盡量多的佔領棋盤上有限的地盤。
古語雲:金角銀邊。這個意思就是說角落的位置是最好佔領的,其次是邊,所以一般落子首先搶占角,然後是邊,最後向中間延伸。
4、圍棋棋子的「氣」。
氣就是棋子能夠向外延伸的線路。
5、吃子的方法。
知道如何落子,下面就要了解我們如何將對方的子吃掉。圍棋中把子能夠生存的線路成為氣,如果一個棋子沒有氣也就是死棋,需要在棋盤上拿掉。也就是說,我們要想吃掉對方的子就必須將對方棋子所有的氣都堵上。
特別注意的是:沒有氣的地方是不能放棋子的,除非放上棋子可以吃掉對方的棋子才能落子。只要有氣的位置就可以放子。
6、劫的認識。
劫是圍棋中非常常見到的一種現象,一般我們都是在最後的時候進行搶「劫」,將其占為己有。通過劫我們要了解的就是被提調的棋子不能馬上提回來,需要在其他位置下一步棋且這個位置沒有被對方填上時才能落子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