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轻伤立案后多长时间可以结束
扩展阅读
没有下载游戏可以玩的 2025-05-24 08:29:28
牛肉可以和什么一起烧 2025-05-24 08:18:21

轻伤立案后多长时间可以结束

发布时间: 2022-12-10 12:56:16

1. 轻微伤从报案到结案多长时间

轻微伤从报案到结案多长时间,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轻微伤的不是刑事案件,可以直接起诉要求赔偿的。轻微伤属于刑事自诉的范畴,可以提起自诉要求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当然公安机关也有权利进行治安处罚。
法律分析
轻微伤涉及到复杂的案件是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特别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上述审限的,报本院院长批准。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需要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必须是造成了轻伤以上的伤害,而对于轻微伤是不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的,对于相关案件的处理,应当严格基于实际的犯罪事实后果来进行赔偿处理,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五条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办理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办案期限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明或者逃跑等客观原因造成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无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继续进行调查取证,并向被侵害人说明情况,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2. 打人致轻伤多长时间派出所处理完

轻伤案件派出所处理时间一般为15到60天。派出所鉴定案件行为为轻伤后需立案,案件正式进入诉讼程序。若案件确实符合鉴定,公安机关对嫌疑人传唤到案刑拘,报请检察院批捕;如嫌疑人在逃,要抓捕归案。在此期间,轻伤案件可以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则由公安部门部门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被害人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3. 轻微伤报案后最多多久结案

因轻微伤引起的案件可能是治安案件也可能是民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二者结案所需的时间不同。
轻微伤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三十日结案;案情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三十日结案,但是需要受理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但是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前述期限。
因轻微伤提起的民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六个月,但是需要经过本院院长批准;在此基础上仍需延长的,需要经过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会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结案。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一个月,但是必须经过本院院长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十九条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
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一百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4. 轻伤民事案件多久才会结案

轻伤到法院一般两个月结案。案件在检察院审查起诉一个月内结束,最后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一般两个月审判完毕。故意伤害罪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