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颤怎么治疗
治疗
1.治疗原则
(1)恢复窦性心律 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 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 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
2.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
(1)β受体阻滞剂 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
(2)钙通道拮抗剂 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3)洋地黄 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
(4)胺碘酮 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5)抗凝治疗 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
3.非药物治疗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
(1)电复律 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2)导管消融治疗 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
(3)外科迷宫手术 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
B. 坚持运动让我治愈了房颤是真的吗
坚持运动让我治愈了房颤是真的吗
运动不能恢复和治疗心房颤动。 建议房颤患者仍需对症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 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目前最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电除颤治疗、内科干预和手术治疗。
但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房颤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 药物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只能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治疗心房颤动一般需要长期用药。
房颤时运动一下就恢复正常了可信吗
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和永久性心房颤动三种情况,分别代表心房颤动的不同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有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运动就好,但实际上运动不好,发作好坏取决于病灶兴奋性大小。
也有部分患者睡着后说第二天就好了,因为该病的特点是早期阵发性癫痫发作,不能很好的运动。运动有时会诱发心房颤动,但运动不能治疗心房颤动。所以该病不宜运动,房颤自行恢复,即在阵发期可自行恢复。不是每次房颤都会治愈,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对房颤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认识是最重要的。因此,房颤发生后,应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房颤寿命有多久
关于房颤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尚无确定的结论。 如果是单纯的心房颤动,只要心率不太快或太慢,对寿命的影响都不会很大。 但一旦出现并发症,病情会恶化,如房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严重,随时可能致命; 房颤合并大面积脑栓塞,患者会卧床不起、意识障碍等,还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房颤对寿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并发症上,并发症的预防非常重要,治疗包括心室率控制和血栓栓塞预防。
C. 最佳的治疗房颤的方法
心房颤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量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将患者心室率控制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预防血栓的形成,那么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房颤最佳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最佳的治疗方法
1、外科手术
这个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通常在进行其它心外科手术时,如瓣膜更换同时进行心房颤动的外科手术治疗。会在心房上切开小切口然后再缝合,以阻断导致心房颤动的电激动传导通路。
2、药物治疗
(1)恢复窦性心律:复律分为同步直流电复律和药物复律;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可供选用。
(2)维持窦性心律:以胺碘酮维持,安全有效。
(3)控制心室率:可选用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房颤合并心衰时,选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使静息时心室率控制在60~80次/分,轻微活动时在90~100次/分。
(4)抗凝治疗:对房颤持续48小时或有过栓塞史者,应在复律前3周及复律后3~4周使用抗凝剂。口服华法林,使INR维持在2.0~3.0之间。不适宜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可改用口服阿司匹林,300mg/d。
3、导管消融术
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给与导管接触的局部心肌组织,使局部心肌的温度升高,变性坏死,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了导管消融根治术。这种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是围绕左右两侧的肺静脉进行连续消融,从而在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环状的消融线,以此来阻断引发心房颤动的不规则电活动,从而达到根治心房颤动的目的。
康复训练
一、对于房颤患者的运动强度应人而定的,并没有固定的运动限制,除此之外,患者要清楚并非是跑的慢或者少,就是强度小。这要看你的年龄、体质以及训练基础。在一般大众中,要具有一定的跑步运动历史和基础,如跑步习惯在10多年以上,并且属于业余里的佼佼者,或者经常参加一些比赛的人员。这类人员在运动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强度。
二、房颤病人以选择节奏比较舒缓、便于调节运动节拍的锻炼项目为宜,如散步、快慢走结合、健身舞、广播体操、扭秧歌、打太极拳等,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频率。
三、研究显示,瑜伽能够显着减少症状性房颤发作(从平均3.8次减少到2.1次)、有症状的非房颤发作(从平均2.9次减少到1.4次)和无症状性房颤发作(从平均0.12次减少到0.04次)。
长期练习瑜伽能够保持身体中的各大系统的状态,同时也能够调整生理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调节生理的平衡,改善个人情绪。由于瑜伽使包括脑部在内的腺体神经系统产生回春效果,心智情绪自然会呈现积极状态。
饮食调理
1、不能贪杯:房颤者可以少量饮酒,酒类中以干红葡萄酒最好,白酒次之,每日饮酒以不超过二两为宜,不能贪杯。过度饮酒会刺激并损伤胃粘膜,损害肝功能,容易发生脑出血。酒精的刺激,会使本就紊乱的心跳加快,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心慌不适。阵发性房颤者,更会因酒精的刺激诱发房颤发作,并使房颤持续时间延长。
2、清淡为宜:大多数房颤是因高血压、冠心病引起,对这些患者而言,保持清淡饮食,无疑是最佳的辅助治疗。水果、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含有较多的钾,对控制血压、保持电解质平衡都十分有益。此外,控制油脂和胆固醇的摄入亦十分重要。
3、稳定饮食: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来说,在药物治疗控制心室率的同时,常要进行抗凝治疗,服用华法林,一定要注意饮食的相对稳定性,不能随意大幅度改变饮食,以免因饮食因素而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到医院复查抗凝效果(INR)的头天和检查当天,更不能随意更改饮食。
猜你喜欢:
1. 9个你意想不到的引发心脏病的原因
2. 对心脏有害的药物
3. 后天心脏病怎么形成的
4. 牛奶对心脏的功效和作用
5. 危害心脏的致命习惯及调理方法
D. 房颤可以运动吗
运动对于很多疾病来说是调养的良方,而对于房颤来说,运动是好坏参半,适度运动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但稍微掌握不好,会损伤到房颤患者。所以房颤患者只能稍微做点运动,加点其他别的调养方式,以帮助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
E. 什么是房颤房颤患者哪些运动比较合适试试这4种运动
都说患有心脏病的人不能随便进行运动,稍微不注意心跳加快,会让疾病发作危及性命。而在众多的心脏疾病当中,房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主要是以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可能很多患者在提起此病时都认为不能运动,它会让心跳过快而影响身体,但其实房颤患者可以运动,但选对运动很重要。
房颤在医学上被称为心房颤动,它会让心房不能正常收缩舒张,导致心脏的供血功能受影响。一般患者在发病时会有胸痛、疲劳、疼痛、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在进行药物、手术治疗后能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房颤发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肺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房颤虽然会让患者心跳过快以及心脏疼痛,呼吸困难等不适,但通过运动能增强肺活能力,特别是这几种。
一、散步
散步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动作舒缓不仅能提高心肺功能,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在疏通血管的同时能加快新陈代谢,也能避免房颤患者在短时间内耗氧量过高,心跳过快而诱发疾病。
二、瑜伽
在做瑜伽的过程中,能让全身心放松,并且调整生理机能,改善个人情绪,包括神经系统能得到舒缓,房颤患者通过做瑜伽,在释放压力的同时能让心跳平稳,不会因为过于激烈而导致疾病发作。
三、太极拳
太极拳是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方式,由于它的动作连贯,并且绵绵不断,是根据阴阳之理,结合身体经络学所创造的一套运动方式,比较适合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的人运动。动作很慢,柔中带刚,房颤患者通过做这项运动能调整呼吸,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让心率减慢。
四、保健操
保健操是全身上下都能动起来的运动,患者通过做保健操能调动全身器官,让心肺功能增强。而且有节奏的进行能让呼吸心跳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不会因为过快或者过慢而影响呼吸。
总的来讲,房颤患者想要运动,尽量选择舒缓有节奏的运动,帮助抑制神经系统,并且维持心跳正常,要知道每次运动时间不能过久,保持在30分钟左右即可。另外可以随身佩戴手表,计算自己的心率,在运动过程中能随时观看,避免心率过快而带来危险。
# 健康 科普挑战赛# #家庭医生超能团#
F. 得了房颤我还能运动吗
运动对于很多疾病来说是调养的良方,而对于房颤来说,运动是好坏参半,适度运动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但稍微掌握不好,会损伤到房颤患者。所以房颤患者只能稍微做点运动,加点其他别的调养方式,以帮助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
G. 房颤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房颤单纯靠西药治疗不但无效,而且有副作用,房颤发作时心率快的人临床吃胺碘酮或心律平或者倍他乐克减慢一下心室率是可以的,长期吃不行。
目前看来治疗房颤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各大医院的射频消融术。
一个是马宝琳研究的生物针+中药。
各大医院的射频:射频成功的判断标准不统一,欧洲美国中国都不统一,比如:有的地方是说射频以后的房颤发作,只要每24小时中每次发作不超5分钟就算成功;有的地方是说射频以后虽然多出了频发房速,但只要不是房颤就算成功;一句话,这个成功是人为界定的,不是患者期望的完全没事儿。在上述混乱的标准前提下,全世界报道的成功率跨度很大,从20%多到70%多的都有,比较乱,我们很难判断谁真谁假,有些结果西医大腕儿同行之间也不信。现在国内提法比较多的是成功率50-60%(同样,你先别管是按什么标准),再往高了说不太讲究,再往低了说不太好意思。当然了,射频其实技术要求挺高的,各个医院各个医生水平肯定是有差异的。有一个关键点要注意,射频成功不成功就是看心电图,不管你的症状和全身感受,你做完了射频后房颤没有了,但出来频发早搏,天天胸闷、气短、失眠、全身没劲儿,这都算成功。
马宝琳研究的生物针+中药:行善堂的疗效标准有三条:第一是不再难受,各种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从一个“病人”变成一个“好人”,精气神儿整个变好;第二是原来心室率变慢,原来房颤时心室率快需要吃倍他乐克或心律平,现在停了这些西药心室率也不快了;第三是不颤,指的是一点儿也不颤。按照以上标准,行善堂的总体管事的是90%多,其中第一(不难受)和第二(心室率停了西药不再快)是90%多,第三条不颤的在60%左右。行善堂治房颤和射频的不同是,不但追求不颤,还改善全身状况,就算还颤,但人舒服了、西药停了,心率不快了,而且心电图不那么乱了,跳的比较规律了。这个数据是按照一个疗程(6次治疗)算的,继续治疗的话,结果仍会提高。
各大医院的射频:副作用基本上分成穿刺造成的(把导管扎进血管叫穿刺),导管捅的,和放电烧的这三种情况。血管穿刺的造成的包括:局部出血、血肿、感染;气胸(把肺扎破了);血栓形成、栓塞等;导管捅的劲儿大了造成的有:主动脉瓣返流、心肌穿孔(心房肌肉实际挺薄、劲儿大了捅漏了)、心包填塞等;射频放电造成的:房室传导阻滞(把正常通道给误伤了,只能装起搏器了)、心肌梗塞等。有一个24个国家521家医院,一共16309例的统计表明:有些患者射频完了以后全身没劲儿,到现在7年了,和做了大手术伤元气一样,有的刚做完没事,从3个月后越来越没劲儿。还有一些射频完了难受的,怎么难受的都有,比如心前区刺痛,胸闷的等。其实最多的除了房颤复发以外,更多的是频发早搏、房速,也有一些出来了阵发室上速。注意:全世界的学术论文,学术会议等公开发表的结果中,射频完了出现房速、早搏、阵发室上速等没算到并发症里,也没算到复发里,也没算到不成功里,但实际上挺多。
马宝琳研究的生物针+中药:射频消融是要穿刺大血管,把导管从大血管送到心脏里去。但生物针不是往血管里扎、不是往心脏里扎、不是往神经上扎、而是往肌肉里扎。不开刀不麻醉,就和肌肉注射差不多,还不如肌肉注射疼。其实生物针没有什么副作用,只是有一些我们不希望出现的正常反应,这些反应包括:有1-2%的人会出现低烧,不超过38度,持续1-2天,有点儿类似要感冒;有约0.2%的人针眼处疼的厉害(也许是真特别疼,也许是对疼痛比较敏感,也许是性格比较娇气);有针眼处感染,和长了个疖子一样,不过这位患者不太讲究个人卫生,身上很多泥儿;短期加重或者发作规律改变,有4-5%的患者刚治疗1周内会有症状加重,有的是加重,有的不是真加重而是发作规律变了,比如原来每天发作房颤1次,每次持续3小时,治疗后变成了每天发作3次,每次20分钟。不论真加重的还是发作规律改变的,一般都在一周后逐渐好转。这些都是正常反应,而且是好事儿,这说明起效,最起码说明治疗在起作用。
各大医院的射频:各方统计数据不一样,统计年限也不一样,有按1年算的,也有按5年算的。目前提法比较多的是,有1/3的复发。但是,射频完了出现房速、早搏、阵发室上速等情况的,既没算到复发里,也没算到并发症里,也没算到不成功里,但实际上挺多。
马宝琳研究的生物针+中药:复发的少。正常生活、常规运动、常规锻炼都不会复发。目前仅有3-4例受到极度恶性刺激后有复发,这些极度刺激包括:大量喝酒(一次喝了3瓶黄酒、半斤白酒、无数啤酒、喝到断片儿);亲人去世(患者本人68岁,治疗期间婆婆去世);高强度运动(患者70多岁了,但是爬山,很高,很冷,气压很低);
各大医院的射频:原来以为导管射频不太痛苦,问了一些做过的患者才知道还是挺痛苦的,说是做的时候有些疼,感觉刺啦刺啦的烧,射频之前还要抽血化验,做完之后很多人会有心慌胸闷等不舒服。外科微创射频是在胸膛上打6个眼儿,通过胸腔镜来做,应该是比开刀痛苦小,但比导管痛苦大。
马宝琳研究的生物针+中药:就是扎针,扎完就拔出来,针的粗细就是比肌肉注射的略微粗一点儿,不用麻醉,疼的程度比打麻药要轻,比肌肉注射要轻,行善堂治过的最小的患者是4岁的小孩,治完马上就能自己下床走,自己开车也行。中药绝大多数不苦,药味不太多,药量不太大,而且很少连续吃好几个月(很多地方治病是一天一副药,连吃3-4个月,行善堂不这样,就算是连续治疗3个月,也不是需要连续吃90副中药,到底吃多少副不一定,反正不太多)。
各大医院的射频:射频有成功率不太高、复发率不太低的问题,所以,虽然一次射频几个小时就做完了,但不知道需要做几次,疗程不好说。
马宝琳研究的生物针+中药:疗程是6次,每月1次,需要本人到行善堂来,我们的在疗法疗效中说的有效是按6次统计的,实际上,有人不到6次就完全治好了,有人6次很有效但没完全好,仍继续治疗,继续治疗的疗效仍会提高。
人生的任何选择都是矛盾的取舍,治病更是这样。
疗效、副作用、复发、痛苦、疗程、费用、方便程度这些因素都要考虑。
关于射频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射频治疗房颤的历史、演变、疗效、副作用、争论、和未来》这篇文章。
疗效:
副作用
复发
痛苦
疗程
结论:任何疗法都有利弊,大家可以自己进行选择。射频也在不断的研究改进,行善堂也在一直努力,另外,中国这么大,也许还有不少高人能治,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H. 发生房颤时,应该怎么缓解呢
房颤,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心律不齐,比较常见于器质性的心脏病。大多数房颤发病都和情绪激动与疲劳过度有关,患者在出现房颤的时候,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心率明显增快的现象。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在发生房颤的时候应该如何去缓解。
二、结语
房颤在发病的时候病人的心脏是非常不舒服的,但是也有一些阵发性的房颤患者,平时都能够自行的恢复,所以房颤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心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