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门静脉高压患者可以运动吗
扩展阅读
拿什么洗脸可以祛痘 2025-05-14 05:53:23

门静脉高压患者可以运动吗

发布时间: 2023-03-16 09:26:53

❶ 为什么肝门静脉高压的病人会出现呕血,便血及腹壁"海蛇头"状静脉曲张

您好!
门静脉高压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呕血或便血;当门静脉压力增高后,使胃底静脉及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因此,食管下端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表现。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一旦破裂往往引发急性出血,表现为呕吐鲜红色血液,由于有肝功能损害致凝血机能障碍,出血多不易停止。临床丛举尘型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便等上消化道大出血症状。
门静脉血经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形成侧枝循环进入下腔静脉,引起直肠静脉丛曲张,如果破裂,可出现便血。
同样,如果门静脉经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而后向上经胸腹壁静脉进入上腔静脉,向渗兄碧下经腹壁下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引起脐周浅静脉曲张,就是我们所说的“海蛇头”现象。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❷ 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一、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
门静脉高压病人病情稳定而无明显其他并发症时,可根据以下原则综合治疗,以针对病因或相关因素治疗为主。
1、休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在肝功能代偿期,一般不强调卧床休息,病情轻微者,可适当参加一般工作,但应适当减少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注意劳逸结合,以不感觉疲劳为宜。病情较重或近期曾有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史者应停止工作,以保证有足够的卧床休息及睡眠时间,防止疲劳。休息可利于肝脏微循环的改善,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减轻肝损害。
2、饮食:由于门静脉高压病人整个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软食。对于慢性肝病病人通过合适的饮食可以补充营养,改善肝脏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并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则上宜给予热量充足,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食物中除含有高糖、高蛋白质(有肝性脑病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适当脂肪、维生素外,还应含有各种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每天热量要保证在8371~12556(2000~3000卡)。以高糖为主,如米、面、谷类。蛋白质每天给予100g左右,尽量选用富含各种氨基酸或氨基酸比较完全的蛋白质如鱼、瘦肉、禽、蛋、奶及豆制品等。脂肪一般不宜过多,每天30~50g即可。食物以软食为主,应避免坚硬粗糙食物对食管胃黏膜造成机械损伤,尽量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饮酒。对于出现并发症或进食不足者,可给予静脉补充高营养。
3、病因治疗:针对肝硬化发生的病因进行治疗是降低门静脉高压的基础,应积极消除病因。如肝炎性肝硬化病毒复制者可给予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等治疗。近年应用拉米呋啶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有一定疗效,但需长期用药。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应禁酒,血吸虫病肝硬化可给予吡喹酮、硝硫氰胺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进食不足或不能进食者,可给予极化液、能量合剂并加用维生素C、B族等静脉滴注,给予止吐药物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普鲁卡因/溴米那/苯酚(爱茂尔)等。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人血白蛋白、新鲜血浆等输注,也可给予丙酸睾丸酮促进蛋白合成。也可根据病情给予复合氨基酸、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酌情补充维生素K、B12。
5、护肝、降酶、退黄治疗:种类繁多,除上述各种维生素外,还可选用维丙胺、肝乐、联苯双酯、水飞蓟宾片、肝得健、甘草甜素(甘利欣)、门冬洞态氨酸钾镁、熊去氧胆酸、原卟啉钠(护肝片)、肌苷、辅酶A、促肝细胞生长素、苦黄、大黄等制剂进行治疗,疗效差异不大。
6、抗肝纤维化治疗:目前在尚无有效方法根治引起肝硬化原发病的情况下,减缓或阻止肝纤维化进程就显得相当重要,近年来防治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虽有较大进展,但临床疗效尚不理想。可给予干扰素、前列腺素、多聚不饱和卵磷脂、秋水仙碱、青霉胺、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及钙通道阻滞药等,可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具有一定作用。另外还可给予中药制剂如丹参、复方鳖甲片、虫草菌丝、汉防己甲素等。
7、腹水的治疗:腹水的出现是肝脏功能受损达一定程度蚂颤培的表现,肝功能愈差腹水愈难消除。故腹水的治疗重在纠正和恢复肝脏功能。肝脏功能基本正常,病人可无腹水出现。如病人仅有少量腹水,无需闷唯特殊处理。如病人腹水较多,则需要进行必要的治疗。由于水钠潴留是腹水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应从控制水钠摄入、促进水钠排出两方面进行治疗。促进水钠排出的方法主要有:给予利尿药、导泻法、腹腔穿刺放液术或者腹水自体回输治疗。如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可输入血白蛋白、血浆等,也可给予丙酸睾酮促进白蛋白的合成。如有继发腹腔感染,可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如为癌性腹水,根据癌肿的性质腹腔穿刺化疗。

❸ 关于门静脉高压的问题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提问。

这道题有点难,难怪你会纠结,我怕你考研和今后工作中碰到,给个千字文吧:

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肝内(肝硬化引起)和肝后(Budd-Chiari 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严重右心衰等)型三种。

肝前型常见病因是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先天性畸形和外在压迫(转移癌、胰腺炎等)。值得指出的是,在肝前型中,单纯脾静脉栓塞多继发于胰腺炎或肿瘤,此时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压力正常,左侧胃网膜静脉成为主要侧支血管,胃底静脉曲张较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显着,这是一个特殊类型的门静脉高压症(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或左侧门静脉高压症)。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腹腔感染、外伤和医源性等多种原因阻塞门静脉某一属支,引发该属支压力升高所致。在区域性门脉高压中,胰源性占了大部分。但两个名称并不等同,区域性门脉高压中还包括了少量其他原因导致的门脉高压。

临床多以脾静脉阻塞所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最常见。但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是个少见病。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ancreatic portal hypertension,PPH)是一种因胰腺疾病导致门脉系血管(主要是脾静脉)梗阻,血液回流障碍而引起的门脉高压症。临床上又称左侧门脉高压症或脾胃区门脉高压症。约占门脉高压病因的5%左右。它是非肝硬化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门脉高压症中,肝外型占5%~10% ;PPH是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后者的5%。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之比为2:1,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贫血者占45%~72%,部分患者出现脾亢症状,但肝功能正常。因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大,因此很容易想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但对于有胰腺病变和肝功能正常的患者,需高度怀疑此病。

1 .解剖学基础:
门静脉(PV)由脾静脉(SV)和肠系膜上静脉(SMV)两个主要属支汇合形成。SV主要收集脾脏、胃体、胃底等部位的静脉血。胃网膜左静脉和胃短静脉是SV的属支,前者收集胃体左侧前后壁静脉血,后者收集胃底静脉血。此外,部分人还存在胃后静脉,收集胃底静脉血,经过胃膈韧带和胃网膜囊后方注入SV。正常时SV紧贴胰腺背面与脾动脉伴行,其全长几乎均位于胰腺后方。胰尾位于第12胸椎水平,末端达脾门并与脾动脉和(或)SV起始部一起由两层韧带包绕。因此胰腺,尤其是胰尾部发生病变时很容易累及SV,严重时左侧门脉系统压力升高,引起PPH。SV与SMV一般是在胰头后方汇合成PV主干,故胰头部病变有可能累及此交汇处,甚至累及PV主干,从而导致广泛的门脉高压症,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少见情况下,胰腺疾病尚可直接累及SMV,引起SMV及其属支血管的曲张。

2 .病因及病理生理
脾静脉几乎全程行走于胰腺后方,任何的胰腺病变都可能使脾静脉受压,或由于炎症、肿瘤使脾静脉痉挛、内膜损伤、血流淤积、血栓形成,静脉压力升高,继而使胃底静脉曲张。这种特殊的静脉曲张常常是局限的空知、孤立性的胃底静脉曲张(17%伴食管下端静脉曲张)。

正因为脾静脉与胰腺比邻之解剖学特点,当胰腺疾患累及脾静脉,使脾静脉受压变形、扭曲,炎性刺激等原因,会使门脉系血管管壁增厚、血栓形成等致使管腔狭窄或堵塞,脾静脉血流受阻,近脾门端静脉扩张,脾门静脉压升高,脾脏淤血,而门静脉压力正常,形成特殊的左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当脾门静脉压力增高后,脾静脉的属支如胃短静脉、胃网膜左静脉等可转变为脾脏血液的流出道,它们与相对低压的门静脉近肝门段或奇静脉属支之间的吻合支也逐渐开放、扩张,甚至发生破裂出血。

注意:由于吻合支交通,所以门静脉压力并不降低。

PPH的基本发病机制就是胰腺疾病导致门脉斗瞎消系血管梗阻,血液回流不畅进而压力升高,并出现一系列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的急慢性炎症、假性囊肿、肿瘤、结核、胰腺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神备等,其中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胰腺囊肿最为常见,近年来由胰腺肿瘤所致的门脉高压症有增多的趋势。胰腺疾病时,炎症浸润、肿大的胰腺本身或肿瘤压迫等引起周围血管,尤其是SV痉挛、管腔变窄,进而血管内膜受损、血流淤滞甚至血栓形成,阻塞SV;SV梗阻后,脾动脉则扩张、迂曲,血流增加,使SV压力进一步增高,最终导致脾胃区门脉压力升高、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以及侧支循环形成 ,较有临床意义的侧支循环包括 :① 胃体、胃底等处的静脉血经胃底静脉网通过胃左、胃右静脉回流至PV,这一途径是形成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有时可在胃左静脉与奇静脉、半奇静脉之间形成交通支,从而造成食管下段静脉曲张;②经胃网膜左静脉流向胃网膜右静脉,然后直接或经由SMV注入PV。较少见情况下胃网膜右静脉血可以流向腹膜后静脉、肾静脉或肋间静脉,然后进入体循环;③ 胃网膜左静脉血亦可经大网膜静脉,再经肠系膜下静脉、左结肠静脉入PV,此时可导致脾曲处结肠静脉曲张;④胰头部病变导致SMV、SV、PV汇合处狭窄,引起十二指肠静脉曲张;⑤形成脾肾分流,经肾静脉入下腔静脉。

希望能帮到你。

❹ 得了门静脉高压症怎么办

门静脉系血流受到阻桥乎碍,发生淤滞,则引起门静脉系压力增高。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变使门静脉血流受阻于肝内窦前或窦后处。我国门静脉高压症90%的病因是肝硬变。

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应注意:

1、饮食。

1.1饮食以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

1.2食管静脉曲张者,避免进食干硬、刺激性强或含有鱼刺、骨渣的粗糙食物,温度不可过高,以免损伤食管粘膜而引起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

1.3患者郑则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流质,对分流后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特别要限制肉类食物,以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

1.4戒烟戒酒。

2、活动。分流术后48h内,应取平卧位,避免过多活动,翻身要轻,防止食管吻合口破裂。一般须卧床一周,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3、复查时间及指针。若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血便等症状应到医院复查。若出现嗜睡、烦燥、谵妄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需要特殊交待的是:

1、术前在白细胞减少和肝硬变的情况下,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应使用抗生素。

2、术前为改善肝功能应给予护肝药物,必要时输入白蛋白,严重贫血或凝血或凝血机制障碍者,可输新鲜血和肌肉注射维生素K。

3、食管静脉曲张者术前不可插放胃管,口服药物应研成粉末冲服。

4、术后24h内,定时观察BP、P、R,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喊消棚面色,末梢循环情况以及腹腔引流的性质、颜色及引流量等,密切观察有无内出血或休克等情况发生。

5、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若发现有嗜睡、烦躁或谵妄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以防发生肝性脑病。

6、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可迅速增高,当达到600*109/L以上时,脾静脉、肠系膜静脉有发生血栓的可能(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血便等情况)应适当使用抗凝药物。

7、术后体温超过38.5度,且持续时间较长,应注意有无胸膜炎、肺部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